半个月后,李加平躺在炕上舒服地闭上眼睛:“小公子设计的这个炕真是舒服,每天躺在上边别提多舒服,每次睡得都不想起来!”
袁建峰坐在炕边:“你说公子脑子里都装地啥?总是能创造出特别的东西!”
李加平两手枕在头下:“我可不知道,我要是知道就能小公子一样厉害!”
“睡觉吧,明天早上起来跟公子练习太极拳,我总感觉快要跨过那道坎,也不知道差了什么,到时候找他问问!”袁建峰说完下了炕。
“好,明早一起问,我感觉我也差点儿!”李加平蹬掉脚上的靴子。
翌日早晨,众人站在吴名的身后跟着他练习太极拳,陈慕雪也位列其中,如今的她彻底喜欢上这里,每天不仅不用看脸色,而且还能吃到以前从来吃不到的美味,现在她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吃饭,虽然一样的食物但是每次的味道都不一样。
吴名收功吐气,转身走向餐厅,李加平和袁建峰立马追了上去。
“公子,等等,我俩有点儿问题想请教你!”
吴名看着两人笑道:“武功上的不要问我,问我老婆,她比我懂得多!”
两人转身看着苏婉荷,躬身抱拳道:“还请小姐赐教!”
苏婉荷停下脚步:“那就一起吧,你们现在大多数都是暗劲后期,估计你俩遇到的问题他们也有!”
“好!”李加平点头。
袁建平催促齐百年等人:“你们快走两步,小姐要给我俩讲解困惑!”
齐百年等人一听立马围了上来。
苏婉荷扫视众人:“你们迟迟没有跨过那道坎是因为你们还没明白暗劲和化劲的区别!”
“暗劲刚中带柔,也可以说炼气化神,易筋之道。不过习武之人都是先练明劲,而后练暗劲,即丹道小周天止火再用大周天功夫之意。明劲停手,即小周天游走全身。”
她一边说一边比划:“暗劲手足停而未停,即大周天四正贯穿全身。拳中所用之劲,是将形气神合住,两手往后用力拉回,其意如拔钢丝。”
她两手前后用劲,左手往前推,右手往回拉,然后或右手往前推,左手往回拉,看起来就像撕扯棉布,又仿佛两手拉硬弓,用力慢慢拉开。
她停顿一下继续示范,两手或右手往外翻横,左手往里裹劲。或左手往外翻横,右手往里裹劲,如同练鼍形之两手,或是练连环拳之包裹拳。
“拳经是裹者如包裹之不露,意思是两手往前推劲,如同推一块圆形的大石头,往前推不动那种感觉,又好像推动而又不动。两脚用力,前脚落地时,足根先着地,不可有声。然后再整只脚着地,所用内劲,如同手往前往下按物一般。后脚用力蹬劲,如同迈大步过水沟。”
“然后再配上这两句话,脚打采意不落空”,说的是前脚;消息全凭后脚蹬,是后脚;马有迹蹄之功说的则是两只脚。两脚进退,明劲暗劲,两段之步法相同,明劲是有声的,暗劲是无声的。明白吗?”
众人有的摇头有的点头。
她微微一笑:“你们先把我刚说的研究明白再来找我问化劲的问题!”
“是!”众人点头。
她看向吴名:“老公,咱俩去做饭吧,让巧巧他们也在这里跟着研究一下!”
“好!”吴名点头。
众人各自找一块地方开始比划起来,而且一边比划一边回想刚才苏婉荷说的话。
不大一会儿,几个暗劲后期的人最先搞明白苏婉荷说的意思,然后激动地手舞足蹈,没明白的人则把他们几个围了起来。
太阳悄悄爬上树梢,经过一番探讨没明白的人终于明白了她说的话。
于是众人一同来到厨房向她请教第二个问题。
她笑呵呵看着众人:“先吃饭,吃完我再给你们讲,顺便你们自己也揣摩一下,一口可吃不成胖子,研究透彻之后更容易理解我接下来要讲的东西!”
“是!”方正峰等人躬身抱拳。
一顿饭众人也没吃出什么香味,填饱肚子之后迫不及待又来到苏婉荷面前。
她等到人到齐之后才开始讲:“化劲,练的是神还虚,也可说是洗筋伐髓。是将暗劲练到至柔至顺,也就是柔顺之极处,暗劲的最终化。”
“炼丹里有一句话,阴阳混成,刚柔悉化,谓之丹熟。柔劲之极,是化劲的开始。所以再加上功夫,用练神还虚,至形神俱杳,与道合真,以至于无声无臭,称之为脱丹。”
“拿太极拳来讲,就是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是为化劲,也就是练神还虚,洗髓的完成。化劲,与练划劲不同。明劲、暗劲,都是划劲。”
“划劲是两手出入起落俱短,也可以叫做短劲。如同手往着墙抓去,往下一划,手仍回在自己身上来,故谓之划劲。练化劲者,与前两步功夫之形式无异,所用的劲不一样。”
“比如三回九转是一式,就是这个意思。三回,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即明劲、暗劲、化劲。三回者,明、暗、化劲是一式,九转,就是九转纯阳。”
“化至虚无而还于纯阳,就是这个道理。练的时候,将手脚动作,顺其前两步之形式,皆不要用力,并不是一点儿也不用力,周身内外,全用真意运用。”
她说着再次比划起来:“手脚动作所用之力,若有若无,实而若虚。腹内之气用的时候不是不着意也是着意,意在积蓄虚灵之神。呼吸似有似无,与丹道功夫,阳生至足、采取归炉、封固停息、沐浴之时呼吸相同。”
“因此,似有而无,皆是真息,是一神之妙用。有位老者说过,真人之呼吸以踵,就是此意,不是闭气。用工练去,不要间断,练到至虚,身无其身,心无其心,方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之境。”
她停下手上的动作:“练到最后与太虚同体。以后练虚合道,能至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无可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