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藏书吧 >  绍宋 >   第三十章 新酒

“昨日官家举止过于荒悖了……党项人从后唐时便隐隐割据河套,自成体系,怎么可能就五万精兵从葫芦河过去,稳扎稳打一股而下?”

“官家的意思是国朝百年未曾覆灭西夏,反而损兵折将,以至于有今日之碍,并非是说什么从哪儿打。”

“依我看,官家也不是在说什么损兵折将,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怎么说?”

“关键正在于文武之制四个字……官家今日怒气,首发于骑军,引申于马政,最后落于西夏,但那只是以这些事情为力矩,最后发力的地方都在文官管军、误国误军之上……”

“有道理。”

“什么叫力矩?”

“前日邸报上的词汇,力矩与杠杆原理,四两拨千斤那篇原学文章……我在家试了。”

“哦……”

“还有曲端,这厮最后言语真真可憎,一定要重重弹劾于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文正公这种千古名臣,竟也成无能之辈了?”

“曲端算什么东西?弹劾他又有什么意思?此人不过是一稍读了些书的嘴利武夫而已,不值一提。”

“而且此人位居御营都统,官家不动他,也无人能动他!”

“下官倒觉得官家确系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但此沛公非是文武之制!”

“怎么说?”

“能怎么说?还记得当日韩世忠部作乱戏杀御史的事情吗?赵相公便是从中险死逃生出来,后又带着官家去见韩世忠的,才有后来一跃被任命为淮南两路转运使之事……而且昨日官家也亲口说了,待到天下安定,以文制武是对的。”

“这又如何?”

“这又如何?这说明官家心里是有谱的,知道武人行事荒悖,而此时强调文武之制,本意在于强调战时,说到底,还在北伐二字上!或者说是在战和二字上!”

“果然不能和吗?”

“不光是不能和,怕是将来除了金人之外,还要着力西夏、大理、南越,便是高丽也说不定。”

“这就对上了。”

“对上什么?”

“邸报上的华夏一体、九州一统之论,大约的意思就是自古以来的地方就该是本朝的,拿不下来就是不肖子孙……你们都不看邸报的吗?”

“自然看邸报,但是你不说,未尝往此处想。今日看来,官家处心积虑,不过一句话罢了……千难万阻,就是要打下去?!”

“邸报越来越重要了,偏偏胡铨又是个那种性子。”

“胡铨虽说是一力主战,但毕竟是正经文官,对曲端这种人也是不喜欢的,就好像王部堂也是主战,但却跟曲端是生死仇人一般……能否借这两位的力气,指着文武之论、西夏之事,集中批判、弹劾一番曲端?”

“或许能如此,但终究难在大局上有为,便是曲端也未必能动摇,毕竟官家对这些武臣太过维护了。”

“哎,也不知谁能说动官家?”

“我自然知道说不动官家,但能否以此让他们内中起乱呢?须知主战之人,也分文武的,不是每个人都如岳鹏举那般洁身自好,也不是没人都有韩世忠那般泼天功劳!曲端便是诸将中最大的漏洞……”

“此言有些过了……”

“下官有一言,官家为何不能是天热上火,又遇到战马一事,结果真的来气了,肆意胡骂一通?为何一定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呢?”

“呃……”

“外面何事喧哗?”就在场面不知为何渐渐冷住之事,清风楼上,吏部尚书刘大中忽然闻得窗外一阵熙攘,然后好奇询问。

“部堂莫忘了,明日便是浴佛节了。”不用去看,便有监察御史李经(李纲三弟)脱口而对。“京中十大寺,除了相国寺不能做大法事外,其余九家都还是要做的,这几日城中最是热闹。”

“不错。”中书舍人范宗尹也笑了。“浴佛节后,瓜果蔬菜便多起来了,各家大店自酿新酒也要上市,东京城内的市场景象便要为之一新了……昔日在京中,下官最喜欢的便是这清风楼的新酒配新杏。”

在场众人,除自御史中丞李光以下,多是随之哄笑,都说下一旬休沐,一定要一起来此处尝尝新酒配新杏,而有知机的下层官吏,更是直接唤来清风楼的老板,预定了本楼新酒。

而闹哄哄中,众人暂且按下今日官家肆意无端之言语,稍作歇息,便又说起了渐渐恢复的东京各种风物,但说来说去,却还是不免说到官家。

这个说本来三月初一官家该去巡视金明池、琼林苑与民同乐、与士同乐的,结果却去了北面黄河上张荣军中抚慰御营水军;那个说三月中旬的寒食节、清明节,官家本该出城祭扫,却只是让潘贵妃做了栆飞燕分发百官与各处官署,祭扫依然只遣大宗正代替……理由是北面未定,无颜祭扫先人。

然而,闹哄哄中,礼部尚书刘大中忽然想起一事,复又好奇出言:“浴佛节岂不是佛诞日?那敢问正经诞节(皇帝生日)是哪日?如今官家的诞节又取了什么名字?”

原来,宋代规矩,皇帝生辰为诞节,而每个皇帝的诞节又都有单独名字。

但有意思的是,此言一出,座中纷纷愕然,然后居然无一人知晓,却又不得不去看向时常伴驾的中书舍人范宗尹。

然而,范宗尹想了一想,居然也是满头大汗,一时无言以对。

见此形状,一直未曾开口的国子监祭酒陈公辅倒是脱口而出:“老夫倒是晓得此事……新诞节取名是天申节,应该是在五月廿一日……诸位之所以不知,是因为官家登基前后四次天申节,只过了一次,却是建炎元年登基后不久正逢诞节的缘故,而诸位。便是范舍人,也是天申节后才赶到南京的,所以不知。倒是天圣节,也就是元佑太后生日间,四年间例常放假、赏赐都还是有的。”

清风楼上,因为补发了俸禄而手头宽绰了许多的这些朝廷大员们一时沉默,皆不知如何相对,便是陈公辅至交、此间官职最大的御史中丞李光也捏着胡子一时不语。

“适才你们说了半日,老夫只是不言,不是因为老夫觉得诸位说的不好、不对。”而沉默之中,陈公辅也继续喟然相对。“恰恰相反,我一东南人,素来晓得北伐确实劳民伤财,也确实知道北伐会有种种艰难,更晓得官家确实任性,对武官也确实偏袒,但那又如何呢?总越不过一个以身作则的。都说如今朝廷重武轻文,我也觉得如此,把八成钱粮都砸给御营,当然不对!但如今你我都补了俸禄,在清风楼上喝酒,官家尚在后宫鱼塘梗上啃羊头,哪来的脸弹劾此类事端?”

众人情知陈公辅是李光至交,又是国子监祭酒,而且资历深厚,也不敢轻易反驳,只好去看李光与刘大中。

“老夫再说一句。”就在李光欲言又止之际,陈公辅自斟了一杯酒一饮而尽,方才冷冷相对自己老友。“诸位莫非以为几位宰执都是废物吗?便是张浚、陈规一意奉承官家,赵元镇(赵鼎)、刘直夫(刘汲)两位都省正经宰执可有半分德行、政务上的不妥?而今日马政、西夏之论,他们为何不当面驳斥?以我看,其中固然有官家怒气勃发,一时避其锋芒之意,但曲端那厮‘官家如今不吃几万头羊’却也一发中的,使赵相公刘相公他们没法说!”

李光、刘大中以下,许多人都感慨以对。

“范舍人。”陈公辅复又看向范宗尹。

“陈祭酒。”范宗尹赶紧拱手相对。

“你是朝廷出了名的年轻俊彦,长得白白胖胖,面无瑕疵,每日出门都要抹粉涂面,每次入宫上朝,都要私下拿袖中铜镜照上数遍,大家都喊你三照舍人……”

范宗尹尴尬不已。

“而且,你跟我一般,从建炎元年便随行在活动,自南阳开始,更算是天子近臣……那我今日有一言问你,官家也是出了名的容貌端庄,在打扮上面可有你三分辛苦?而你又敢不敢上个奏疏,弹劾官家爱慕虚荣,铺张浪费呢?”

范宗尹愈发无言。

而陈公辅一语既罢,却已经干脆离席起身,然后拱手相对,惊得满座一起起身。

陈公辅也从容长身而对:“今日座中,至少一半人都是老夫故友至交,咱们本该言谈甚欢,便是日后,来喝新酒尝新杏,老夫也绝无理由推辞……但老夫也有一肺腑之言说与诸位。”

其余人面面相觑,多已失措。

“自靖康以来,老夫随驾四载,从淮上仓皇,到南阳强立,再到旧都兴复,亲眼见国家成中兴之气象,心中早有成见,那就是国家非今上不能安!”陈公辅继续昂然言道。“而今上以天下九州万全为本,以两河为念,执意北伐,我等虽有些杂念,却知道这种大事上若不能改变官家心意,便该各安其职,做些实事……也劝诸位能就事论事,若官家有不妥,武臣有跋扈,该进谏进谏,该弹劾弹劾,却不要妄图动摇全局,更不要用什么鬼蜮手段,挑起党争!否则,既是误国误民,亦是自寻死路!”

言罢,陈公辅直接转身而去,倒是剩下许多人一时失色。

隔了许久,李光方才苦笑叹气:“这陈国佐(陈公辅)字,还是这般肆意……倒显得我们都是出于私心一般。”

刘大中也摇头不止:“其实他这话说了半日,不还是官家一意孤行,扯不住的意思吗?”

“天子!天子!”复有人感叹摇头。“怪不得昨日官家一怒,无人敢言……”

“那还要不要推王部堂与胡铨一起弹劾曲端?”又有人再问。

“曲端无礼、荒悖,还是要弹劾的,但老夫身为御史中丞,却无须借他人之力!”李光一语而定。

众人多颔首相对,却无人回应了。

四月初八,浴佛节。

东京城内,十大寺庙中的九个都在大肆庆祝,并大面积上演《目连救母》,而与此同时,赵官家却在景福宫看了一场新排演的《白蛇传》。

而随数日,这个新的剧目很快在东京城内风行开来,却又因为严重影响到了浴佛节的法事活动引来了和尚们的强烈不满。

最后,和尚们在东京城少林寺分寺主持法河的带领下联名上书,请求朝廷停止这种污蔑佛门的剧目……因为根据他们的考证,白蛇传的故事明显起源于唐时洛阳巨蟒事件,而在那场事件中,明明是巨蟒想要协助安禄山水漫洛阳,被高僧善无畏制服,却不料以讹传讹,弄成了少林寺高僧拆散人伦,白蛇水漫少林寺,最后法海高僧反遭报应遁入蟹腹的荒唐剧目。

对此,赵玖当即亲自批复,少林寺为国为民,曾于朝廷困厄之时多有贡献,决不许轻易污蔑,只是他亲自问了写这剧目之人,说是故事大略乃是来自于五岳观的道士,所以即刻着五岳观道士出来与法河做出解释。

随即,五岳观观主亲自出面与法河解释,先说此白蛇非唐时巨蟒,乃是黎山老母徒弟云云;又说剧中东京开药店的许宣也有其人,乃是仁宗朝人士,金明池遇雨借伞这些事情,都是许宣的姐夫亲自讲给他师傅的……当然了,他师傅是活了一百岁的,去年羽化登仙;最后还说,少林寺大德高僧降服蛇妖,又使许宣化缘建塔,镇压蛇妖,自然功德无量,本是好事,至于为何最后许宣儿子祭塔救母成功,法海高僧遁逃五千里,只能狼狈逃入江南蟹腹苟延残喘,却是因为黎山老母法力无边,她的徒弟白素贞因为许宣身死,一朝没了牵挂,本就胜过少林寺高僧的缘故。

正所谓我佛法力无边,法河当然不接受这个解释!于是双方你来我往,整日辩论,这个说我佛掌中三千世界,那个说道祖紫气东来三万里,引来无数谈资。

但是,法河和城中诸寺的和尚们知趣,只去寻五岳观的道士们算账,却不代表其他人知趣,而且一场剧目,无足轻重,和尚们也只是找存在感而已,本是场笑话,与之相比,一些朝廷方略便不可如此轻忽了……譬如说,浴佛节后,赵官家这几日枯坐宫中,关于那日岳台之事,却是收到了不少奏疏。

而这些奏疏,大略分来,却又能分成三类。

当先一类自然是李光等谏官所上,他们主要是谏言官家和弹劾曲端,无非是让赵官家保持人君之态,少像岳台那日那般失态,同时曲端恶意抹黑贤达……其中,范仲淹的后人小范统制、韩琦后人的梅花韩氏,也都纷纷上书,请求朝廷还自家祖上清誉……这倒也罢了。

但后两类就有意思了。

一类以都省相公赵鼎、副相刘汲、兵部尚书胡世将、鸿胪寺卿翟汝文为代表,这群人各自上书,详细阐述了西夏从五代十国时的崛起历程,讲述了河套地区‘蕃化’的过程与现状,直言西夏立国并非侥幸,反而是想要侥幸图谋西夏的话,只会损兵折将,使真正的北伐无端受挫。

另一类,则以枢密使张浚、枢密副使陈规、刑部尚书王庶、御营骑军都统曲端、副都统刘錡、副都统李世辅为首,上书可攻西夏以自肥,则御营骑军缺马一事不攻自破。

这两份意见、看法几乎相反的奏疏,登时让赵官家陷入疑难,以至于嘴角的水泡更严重。

须知道,坦诚而言,赵玖在被骑军缺马的事情逼到墙角以后,是动过先灭西夏这个念头的,但是问题在于,按照眼下的情报来看,李乾顺并不是个废物,而西夏即便在娄室手下丢了三万骑,却依旧保有足够战力。

似乎并不是一个软柿子。

于是乎,赵玖干脆把两拨人叫到了文德殿,当众让他们辩论,但这两拨人在殿上的辩论跟城中佛道两家的辩论一样,很快陷入到了死循环。

事情是这样的……赵鼎这帮人认为,国朝一百年都打不下西夏,那想这次急于求成也必然不成,而一旦不成就会使得大局受挫,得不偿失;而张浚那些人认为,此一时彼一时,经过与金人作战的磨砺,军队战力根本不是之前一百年能比的,所以是有很大成功概率的,陈规尤其提出,以如今火药包的密封性和威力,只要大军压到灵州城前,不用起炮,便能即刻破城。

然而,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眼下来说,战力这种虚浮的指标也没法量化,除非亲自去摸一次西夏,才能验证双方谁对谁错。

但是问题也就来了,一旦验证错了,那就是个得不偿失的结果,甚至很有可能将目前谨慎中立的西夏整个推到金人那里去,而西夏一旦与金人联合,考虑到延安尚在金人手中,那么金夏在北面连成一片,会对关中方向形成巨大的军事压力……到时候不要说战马了,怕是想渡河入河东都难。

一句话,实践虽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这次的实践成本太高了,高到要赌上宋金大局的份上,谁也不可能凭几个大臣的言语便做出决断。

故此,这件事情很快就陷入到了僵局。

但很快,打破僵局的事情就来了……四月下旬,《目连救母》和《白蛇传》还在东京城如火如荼,新上市的水果、各店酿造的新酒刚刚上市,就在东京城的活力随着这次季节变换更上一个台阶的时候,金使乌林答赞谟便再度来到了东京城。

而与之随行的,还有之前被粘罕扣留在大名府近大半年的梅花韩氏当家人、前使节韩肖胄。

非只如此,包括曾被完颜粘罕强占的顺德帝姬赵璎珞、被吴乞买长子蒲鲁虎纳为妾的嘉德帝姬赵玉盘、被挞懒纳为妾的荣德帝姬赵金奴、被粘罕长子设也马纳为妾的洵德帝姬赵富金、被兀术纳妾的仪福帝姬赵圆珠、被讹鲁观(兀术六弟)纳妾的宁福帝姬赵串珠,以及此时在吴乞买宫中的柔福帝姬赵多富,数量多达百余人的被掠宗女、贵女、民女,也被一并带回……这应该是燕京城内的所有能在金国达官贵人府中找的靖康中被掳女子了。

赵玖没有理由不许这些人回来,也没有理由拒绝送这些人回来的乌林答赞谟。

而乌林答赞谟进入东京之后,一个消息很快便随着这些被掠宗女、民女的安置与送还传播开来……金国想要议和,而且愿意先行无条件交还二圣与诸皇子以下所有被掠皇亲贵族、皇妃宗女,以示诚意。

便是二圣与诸皇子,议和成事之后,也可即日放归……然后仿照辽国,约为兄弟。

对此尚不知情的礼部与之匆匆接触以后,乌林答赞谟不但上来主动说了这个消息,还进一步表示,新的大金天眷皇帝,愿意与大宋签订密约,废黜称帝的刘豫……以此达成两国和约。

消息转入都省,帝国的精英们几乎是瞬间意会……此时直接说废除刘豫帝位,那就意味着京东数郡是完全可以谈的……这次议和,北面是真的有天大的诚意!

于是乎,朝廷内外,民间上下,几乎是一起动摇。

当然,消息传到宫中,尚未来得及去接见韩肖胄与那些帝姬的赵官家不出意外,立即陷入到了无能狂怒之中……什么西夏,什么骑军,此时哪里还能顾得?

对他来说,主线任务都快要失败了!谁还管一个支线剧情?

PS:感谢slyshen同学上萌,这是第117萌……然后例行献祭新书,《六扇门2077》……名字是不是很带感?

藏书吧推荐阅读:逍遥游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大宋北斗司这县衙深藏不露朕就是亡国之君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奥特格斗传说女帝引诱我出山,我偏不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汉末之王道天下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
藏书吧最新小说: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