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家兄弟天天等着南边开打,好看看能否再捞点好处。比如,刘仁恭已经送了一波,但是晋王殿下这不还没过来表示么。结果,等来的居然是朝廷传旨的中使,把李家爷仨都给整懵。

李三郎还闹个笑话。一听接敕书就给跪了,被李太公一把揪起来,气得也不顾中使当面,在他后脑狠抽了一掌,拉到旁边站好。

李正德躬身聆听,那中官捧着一卷黄绢展开,道:“门下。治世以文,戡乱以武。今有山北安抚使李崇文者忠谨,慑北虏,复故土,朕甚嘉之。宜封辽西县男,食邑三百户。”云云。待念罢,李大郎双手接过,就算完事。

听完宣读,李家老大稀里糊涂地又看一遍,没错,是给封了辽西县男。看看是河东兵马给送来的使者,干爹这是何意?之前往来书信里没提过啊。问题是,如果事情出自李克用之手,敕书应该是写“山北安抚使李存文者”才对。别看独眼龙是个胡种,还是个文盲,可是对这些门门道道看得很紧。

那么,这是哪位好人做的好事?

本想留传旨的中官边吃边聊,摸摸根底,奈何人家丧眉耷眼的,封了银饼子还不高兴。一问才知,使者一路从河东出大同,走塞北过来二千多里地。那别说了,这是没少吃苦,赶紧让人领去驿馆安顿。

那传旨的中官晃晃悠悠走了,同来一个面白无须的同行却没动。李太公见状,捧着敕书走了,留下两个儿子说话。大李也看出端倪,请那中官入座,问道:“未知天使名讳。”那中官还挺腼腆,小脸一红,道:“县男误会。我姓张名忠,并非天使,此行乃奉河东监军张公之命而来。”

李三插口问道:“张公?张承业么?”

张忠道:“正是家父名讳。”

李三郎道:“久仰久仰。”

“哦。幸会幸会。”李大郎道,“可是晋王有事?”

张忠此次得了干爹命令,但晋王不让他过路卢龙,非要从塞外绕路过来,那真是跋山涉水不少吃苦。要说在玄宗朝、肃宗朝,甚至后面很长时间中官还是很嚣张的。怎奈何当下天子威仪不再,他们这些家奴也就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了。面对手握重兵的李大郎,张忠内心其实非常空虚,但台词还是要念,回想了一下干爹的谆谆教诲,道:“县男可是对这封赏有些意外?”

李大诚实回答:“正是,还请赐教。”

张忠道:“此乃卢龙刘帅为县男所请。”来前张承业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千万按剧本来,不可自作聪明,尤其不能胡编乱造。刚才他是想找个借口,给晋王粉饰一番,但话到嘴边,还是决定听爸爸的话不吃亏。

李大郎立刻听出话外之音,道:“晋王还有话么?”

他两次称呼“晋王”而不是“父王”,张忠久在宫廷,就已知道李大郎的态度了,道:“晋王并无话说,是大人有话说。”

“请讲。”

小中官道:“今天下丧乱,大人遍观诸镇,唯晋王可挽救时局。县男雄踞塞北,胜兵数万,与晋王父子情谊深厚,何不戮力同心,匡扶社稷……

“放屁!”小中官话没说完,本来已经走了的李太公突然冲出来,擎着一根木棍,劈头要打。李三眼疾手快,跳起来将老父抱住。老头儿身体挣扎不动,口里唾沫横飞,怒道:“李崇文耶耶在此,与哪个父子情谊深厚啊。”原来这老汉躲在后头,偷听到张忠说李崇文与独眼龙父子情深,气得怒了。

李三郎扶着老爹往后堂就走,边走边低声说:“大人息怒。大人息怒。”等稍离远些,道,“刘窟头搞事,独眼龙这是怕大兄与他合流,派人过来说项。大兄心里有数。你与他个无卵阉人急什么,再气坏了身子。春耕后不是要去招抚辽南么,这天都冷了也不见你动身。眼看秋收,你帮我盯着点,辽南明岁再说。这些破事有我们呢,你别费心了,不值当。”

看看转过了两间房,老头将棍子丢下,一把抖开儿子,理理有些褶皱的衣袍,换上一张若无其事的面孔,这脸变得一个快。嗤笑道:“哼,你懂个屁。独眼龙、刘窟头之伎我岂不知,正是不要这厮将话出口。刘仁恭居心叵测,独眼龙便是社稷臣了?还匡扶社稷,呸!”老太公说没两句来了气,狠狠啐了一口,道,“当初若非他家造反,搅得朝廷下旨诸镇讨伐,致中原空虚。就黄巢那厮,能从广州一路打进京兆?用着他来勤王?笑话。缺了他那一二万杂鱼,便剿不得巢贼了?

后来王重荣霸占河中盐池,也是这厮帮着那厮与朝廷作对。大顺时,若非这厮埋了十万神策军,使朝廷无兵可用,李茂贞敢闹吗?就韩建那厮,区区一个华州,也想奉天子令诸侯?

二十年前河东什么样,现在是什么鬼样子。我没去,你没去过?昭义,河中,哦,还有成德,魏博,哪处乱子没有这厮。据闻在成德,这厮一次腌了上万俘兵做军粮,残民如屠猪狗,所过之处无不残破。幽州之事,历历在目,郑家大郎因何而死?卢龙百姓,有多少亡人破家。那是王者之师?一乱臣贼子,敢说匡扶天下,还给我儿做义父。无耻之尤,呸。”

李三郎笑道:“大人真知灼见,至理名言。放心,独眼龙什么玩意儿大兄与我心里有数。咱是要为民请命、匡扶社稷、振兴大唐,与他这些畜生不是一路。若非实力不足,这次就将他跟刘窟头一勺烩了。但是饭得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大了,咔,容易扯着蛋。大兄从来也没认过这厮,当初在晋阳是形势所迫,从权而已。

事急从权,这不也是圣人教诲么。”

心里有数。哼。儿子这小嘴叭叭叭说半天,老太公突然就想起刚刚这小子下跪的事情,立刻又火了。原来,在大唐接敕书,大臣是不跪的,接受敕书后怎么表演全看个人,并没有一定要磕头谢恩。而且大唐官员胡乱下跪是极失官体人格的小人行径,气得老汉又将棍子抄起,劈头就给了儿子一下,怒道:“小子。方才你跪个甚,你欲予谁家为奴?”

李三看老爷子又怒了,撒腿就跑,去给大哥帮腔。

看儿子去远,老汉将棍子一扔,换上得意的笑脸,哼着小曲转走了。

前面张忠话没说完就闹个花脸,后面的台词也不知该念不该念,非常尴尬。李大也不知该怎么说。两人就这般尬着,直到李三顶着一脑门淤青回来,进度还在刚才那会儿。

“刚才说到哪里了?”李三郎揉着额头,明知故问。

“啊,啊。”张忠“啊”了半天,也没憋出个屁来。

就刚才这情况,小中官可是看得分明,晋王实在是有点一厢情愿。眼下这局面其实有点突然,李大也没想好要说什么,乐得这么尴尬。看三郎这样子,似乎是有对策,干脆继续沉默,让弟弟表演。

李三郎道:“尊使。俺武夫说话直,若晋王有甚吩咐,你只管说。”

张忠道:“晋王与县男常有书信来往,何须我来传话。实是家父遣我来,希望县男能够与……

“唉。”李三郎打断张忠道,“晋王与刘帅势同水火,就这么点事,何须扭扭捏捏。尊使,请你向晋王,亦向张公说明,家兄与豹骑军皆感怀晋王恩情,绝不与晋王为敌。只是我等毕竟燕人,与刘帅交兵,亦很难向军士交代。只好远避塞北,两不相帮。此外,也请转达,晋王与刘帅相斗,非我等所愿见,若能释除误会不起刀兵,方是幸事。”

“这。”张忠心说这不是扯么,小爷还能做了这个主?就忍不住要多说两句,“非晋王欲加兵,实是刘节帅背盟在先啊。”

李三郎道:“尊使。晋王待家兄、待我军甚厚,我等亦非忘恩负义之辈。但下面这些话,若有可能,请转晋王知晓。

卢龙不比成德、魏博富庶,财用有限。要养官养兵,还要承担塞防重任,以卢龙一镇之力养两镇之兵,本身就是强人所难。凭甚用卢龙钱粮养河东兵?此乃镇中人心。非刘帅所能左右,他今天若敢刮地皮,明天脑袋就得挂上幽州城头。晋王之所欲,谁做这节度使也办不到。

当初从府库中运往河东财货有多少?河东军又掳掠走多少?没有百万也相去不远吧,不少了。还要怎样?尊使在河东,当知河东军都是什么德行。实话实说,河东军进卢龙,没人欢迎。

我也在河东待过,镇中困窘是河东军自己作孽,是河东上下贪婪残暴,残民害民。不想着整肃军纪发展生产,使百姓安居乐业,天天只想掳掠地方,让别镇出钱出粮,为河东买单,怎么可能?岂非本末倒置。”

张忠道:“此言正与家父相合。”感觉找到了共同话题,忙说,“我是随家父到河东,从前之事我也不知,但这一岁以来,晋王纳家父谏言,整肃军纪、筹划生产,晋阳已有起色。明春,将在全镇推广。家父亦说晋王,河东之事不在外而在内,唯有行王道,使百姓安乐,方能长久。既然如此,彼此志同道合,如何不能戮力同心匡扶社稷呢?”

李三郎道:“尊使尊使。问题是,现在要启战端者是晋王,而非刘节度啊。就幽州这点兵,自保尚嫌不足,晋王不来,他敢挑衅?”

“呃。这这个。”张忠一个久居深宫的宦官,对上李三郎哪是对手,几句话就被带跑偏了,心里是真觉得人家说得有理。其实,他对河东军也不认可,你说宦官出去采买,坑个人使个坏那是有的,可整村整村的祸害屠戮,还是在自家镇里,这种行为,你是个人就很难认同。

李三郎等他消化一会儿,道:“张公为人,我久有耳闻,甚为仰慕。张公之所欲,我亦知之。只是有句话虽不中听,还望尊使能转达张公。”

“请讲。”

“张公寄望于晋王能匡扶社稷,一片真心只怕是要错付了。”李三郎掸掸袖口本不存在的灰尘,道,“河东诸将多为胡种,胸中何曾有大义。好比欲率兽治人,并以此得太平,岂非异想天开?缘木求鱼?今纳张公之言,不过是河东山穷水尽,须倚赖张公筹集军资。至于匡扶社稷,嘿嘿,晋王一介军阀,不过是想托天子之名,行割据之实罢了。”

“胡种便无忠义之士么?”张忠其实想说,你们不是军阀?

李三郎掷地有声地说:“我说胡种者,非指血统,而是道统。华夏者,尊我圣贤,从我道统,服我法令,着我衣冠,即是华夏。反之,则是蛮夷胡种。你在河东有时,你告诉我,哪个像是能尊我圣贤、从我道统者?”

张忠道:“那么,足下之意?”

李三郎挂上笑脸,道:“嘿嘿,我意,若张公欲复兴国家,不如来此。”

“来来此?来营州么?”张忠仿佛听到了什么可笑之极的笑话,忍了半天没忍住,噗呲笑出声来。

李三郎道:“尊使何故发笑?”

张忠虽然没了卵子,毕竟年轻气盛,道:“那我直说了。”

“请讲。”

“河北从武周时就闹事,安史之事更不必我说了吧。藩镇之祸,亦肇始于河北。我闻,河朔三镇曾设关立卡,人畜不能过,有卢龙士子进京,竟要绕道渤海国乘海船至别处登岸者。”张忠说到这里就不说了,但意思明白,你们河朔三刺头什么德行自己没点数么?

身正才能不怕影子斜,对于河北的历史,李大、李三都有点脸红。哪怕李克用不靠谱,但是话从河北人嘴里说出来,确实哪哪都别扭。而且说到道统,嗯,就河北这么个贼窝子,三镇武夫杀节度使如屠猪狗,以下克上毫无尊卑,你好意思说这里有道统?还让人家将匡扶社稷的希望寄托在卢龙人身上,天下还有比这更搞笑的事情么。

不过李三很快找到了道理。道:“天下皆曰河北坏了国祚。然孟子曰,君不正,臣附敌国,父不慈,子去他乡。安、史大节有亏无话可说,可朝廷便无过错么。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若非李林甫贪恋权位绝边将入相之路,各镇岂能做大?安禄山一杂胡,居然兼任三镇节度使,他何德何能?

彼时明皇威望宿着,安禄山年高体弱,本欲归朝,若非杨国忠那蠢货一意逼迫,安、史之辈便一心造反?图个身死族灭?彼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宫廷奢靡,仅梨园便养数万宫妃虚耗国帑,杨钊一市井浮浪子,于国无尺寸之功骤而为相,明皇,其无过乎?”

本想给河北开脱两句,结果看张忠脸都黑了。李老三顿悟,别管谁对谁错,你也不能当着家奴说主子的坏话啊,这不啪啪打脸么。李大也不满地瞪他一眼。李三郎赶紧住口,道:“呃。这些旧事不去说他。这样,尊使莫急走,可在营州多走走,多看看。时移事异,浪子亦可回头。正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咱们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日张公失意之时,不妨来此。”

藏书吧推荐阅读:我在异世界召唤帝王之名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朕实在太难了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大夏守国人魂穿大唐多了一个妹妹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战国小大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父皇,冤枉呀,儿臣是奉旨造反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前方高能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厂公威武超级修真弃少君上万年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在下九千岁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唐砖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穿越三国之再续大汉三千年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穿越后我靠医术权倾朝野天下长安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穿越古代怕挨揍,搞个迫击炮防身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军工科技大宋异姓王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昏君女帝,我真是大周忠臣逍遥小相公三国之龙战八方开局背抡语,怎么夫子破防了?重生:澹台小将军他反了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我助大唐盛世天下走进唐朝超神妖孽兵王
藏书吧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