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开的语气突然变得严厉,这让潘崇彻也有些慌张。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项开并没有展露出多少愤怒,但能够用这么冷淡严厉的语气说出这些话,在项开身边这么久的潘崇彻就知道这个时候的项开已经很生气了。
所谓喜怒不形于色,尤其是作为一位皇帝,别看项开还很年轻,但毕竟他也是熟读中华上下历史的人,他就算是学也能学会了。
“陛下,骆大人应该是无心之举,那蔡京虽然不知道其有多少才能,但能够被骆大人这么重视,想必应该也不是平庸之辈,要不陛下您可以将他召进宫中考考,看看此人究竟是不是有真材实料?”潘崇彻硬着头皮,但还是轻声建议道。
潘崇彻这话倒是也没有说错,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才知道。
只可惜项开是知道蔡京的底细的,确切的说无论是九州世界里的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都对这个大奸臣有深刻的印象。
在历史上,蔡京乃是北宋,甚至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着名的书法家。
他若是一个书法家,那恐怕就是青史留名,就算不能够和书圣王羲之相提并论,最起码鹿门居士米芾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但可惜,他的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宰相,此人历经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
在朝堂上,蔡京也称得上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初入官场便蛰伏朝堂数十年,因为当时高太后垂帘听政,支持旧党,而蔡京因为立雍王以及参与变法而遭到外放。
但很快,蔡京便抓住了机会,当时朝堂上分为新两派,各自以王安石和司马光为魁首,但蔡京能够得到这两人的同时赞赏,那就可以看出此人能力出众的同时也在左右摇摆,各自逢源。
等到宋徽宗即位后,蔡京才算是迎来自己最辉煌的一生。
通过宦官童贯,蔡京入了宋徽宗之眼,再加上宋徽宗本身就是一个出众的书法家,与蔡京趣味相投,有童贯和当朝皇帝的支持当时已经是知天命的蔡京终于如愿以偿,坐上了宰相的位置。
登上宰相之位后,蔡京排除异己的操作就开始了,他大肆打击元佑党人,甚至不允许元佑党人在京城为官,而这些人里面不乏有才之士。
比如苏轼、黄庭坚、程颐、秦观、种师道等人,甚至蔡京还将这些人全部列碑,不许这些人的子孙留在京师,不许他们参加科考,而且碑上列名的人一律“永不录用”,还要将他们的姓名传遍各州各县,而这些人可是高达整整三百零九人!
这三百零九人里面可是有诸多人才,可就是蔡京的动作,将许许多多有才能的官员被排挤出朝廷,留下来的尽皆都是贪官污吏。
不过蔡京也没有什么好结局,即将耄耋之年的他被自己的儿子背叛,蔡京的儿子转过头和童贯合作,最终蔡京只能选择永久离开朝堂,在孤苦伶仃当中死去。
蔡京肯定是奸臣,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蔡京在宰相这个位置上排除异己,大肆敛财,陷害忠良,可以说将一个奸臣能够做的事情都做了一遍。
但转过头来想想,你要是说蔡京一点用没有,那也是不对的,且不说他那足以开宗立派的书法。
就说他任宰相时,最起码国库收入并没有减少,而且还在京城建设居养院、安济院和漏泽园,让那些老弱病残之人有可以依靠的地方。
想到这,项开倒是有些坦然的笑了笑,自己还是有些太敏感了,总是喜欢先入为主。
这里是楚国,不是南宋,项开是年轻的楚武帝,而不是昏庸的宋徽宗,他有这个把握将蔡京治得服服帖帖的。
要知道贾似道在历史上的风评也不好,也是奸臣之一,现在还不是乖乖在项开的六扇门中任统领,而且兢兢业业,完全没有一丝不轨的现象。
“呵,到了朕麾下,若是你安安稳稳也就罢了,但凡有任何举动,那满门抄斩都算是好的了。”项开在心中想道。
而看着项开阴晴不定的面庞,潘崇彻也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他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可否要见一见这个蔡京,如果陛下觉得此人心怀不轨的话,微臣去和骆统领一说。”
“不用了,召他入宫,朕今天就要见一见,考一考他。”项开淡淡的说道。
对于项开态度的忽然转变,潘崇彻倒也不敢说什么,而是对着项开行礼道是。
随后在离开御书房后,他便喊来几个御林军,让他去一趟六扇门,将蔡京带过来。
而此时的六扇门内,蔡京坐立难安,他已经从骆养性口中得知了项开的求贤若渴,也知道刚刚潘崇彻找骆养性究竟是什么事情。
而此时,蔡京却对素未谋面的崔浩起了浓浓的嫉妒之心,凭什么这个人能够得到项开如此重视,不惜让六扇门的副统领出面去护送,甚至还要让南平道派出精兵强将保护此人的安全。
而蔡京此人也是自视甚高,认为自己不比这个所谓的崔浩差,为什么项开没有用相同的待遇对自己呢?
想到这,蔡京不免有些灰心丧气起来,也不好意思继续在这六扇门待着了,毕竟他这个外人在六扇门内也是时常被他人用异样的眼光打量,即使他是骆养性的好友也没用。
蔡京站起身来对着骆养性说道:“太如,六扇门毕竟是机密要处,我也不好在这里久留,就先回客栈休息了,如果有什么消息,还请你到客栈来找我。”
骆养性思考了一下,觉得蔡京说的有道理,他刚想点头同意,打算安排人送蔡京离开时,只见一个六扇门的密探匆匆忙忙进来禀报道:“启禀骆统领,有御林军在外找人,说要带进宫面圣。”
“谁?”听到这话,骆养性心中已经有了推测,一边问,一边看向身旁的蔡京。”
“就是您身边这位蔡先生。”那密探连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