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指着汉军的战阵:“姜维轻装简行而来,仓促接战,阵中几无战车,只有临时打造的拒马,不得八阵之精髓。”
“再者,八阵需要随着战局变化灵活变阵,不单单只是摆个架子而已。”
“原来如此。”石统心中信心大增,笑道:“将军既能识得此阵,定有破阵之法!”
邓艾默然不语。
尽管如他所言,姜维的八卦阵有些“瘸腿”,少了一道阻挡魏军骑兵的利器,但拒马阵仍不可小觑,况且姜维既然敢用此阵,必有所小成。
于是邓艾并不着急让骑兵投入战斗,而是令其在中军周围掠阵,率先让步军先前攻阵。
步军分左右二军,分别以牙门将庞会、天水太守诸葛绪为前锋,二军犹如两把尖刀向汉军逼近。
咚咚!
咚咚!
战鼓声此起彼伏。
眼看就要接阵,中军高台上的邓艾死死地盯着战场中心。
魏军右翼的将领是诸葛绪。
邓艾在战前做了临时的兵力调配,他将三郡骑兵尽数交给给陇西太守牵弘,陇西、天水二郡的兵步卒则交由诸葛绪执掌。
陇西、天水郡兵常年参与陇右平叛,皆是悍勇之卒。
他的对面是汉牙门将柳隐,其人精通军略还颇有临阵经验,且柳隐勇力冠绝三军,麾下士卒皆为之效死。
很快,右翼率先接阵,喊声如雷,双方缠斗在一起,一时间难分伯仲。
而左翼的魏军我是由庞会所领,他乃名将庞德之子,又有在中军历练的经验,可谓勇将。
这支军队的装备明显要上一个档次,披甲执枪,勇不可当。
又是一通战鼓从后方传来,他们一手执着大盾,一手持着长矛,直奔敌阵而去。
而他面对的乃是辅汉将军、虎步监孟琰。
其人出身于南中豪族孟氏,与孟获同族。
十六年前,诸葛亮兵出斜谷,屯主力在渭水南与武功水以西,孟琰率五六千虎步军在武功水以东。
时武功水涨以致孟琰部与主力断绝,张合亲率骑兵数万趁机进攻,孟琰坚守不动,硬撼张合,一直等到诸葛亮援军前来。
不过,头盔下的孟琰露出两鬓斑白,已是垂垂老朽。
战阵另一边的柳隐今年也六十有一。
再算上中军阵中的副将廖化,三个人加起来接近二百岁。
汉国将才青黄不接,显而易见。
嗡嗡嗡!
就在左翼相距百步左右时,后方魏军阵中射出无数羽箭,一时间遮天蔽日,划过天空,随后如雨一般倾盆而下。
这是在掩护步军冲锋。
眼看虎步军就要遭受“洗礼”,汉军各级将校纷纷扯着嗓子下令。
“举盾!”
魏军这种抛射不需要准头,目的就是为了火力压制一片区域。
纵使虎步军在盾牌的庇护下,并未受到太多伤亡,但总有倒霉蛋被不偏不倚插入盾牌缝隙的箭射死。
这就是命。
当然,汉军也有远程进攻手段,只不过姜维与诸葛亮的用兵习惯有所不同。
诸葛亮用兵稳扎稳打,故而军中配置齐全,在他改进的八卦阵中,应当有武钢车配合拒马做依托,身后配备弩手和体型与杀伤力俱大的元戎弩(诸葛连弩)。
但姜维习惯打迂回战术,动辄急行数百里,他自然是没有条件带那些重型武器,只有普通的弓弩。
魏兵前排也手持大盾,冲锋之时盾牌上传来“咚咚”声,和身后队友的闷哼声。
挨了三五波弩击后,魏军士兵踏过袍泽的尸首继续猛冲,终于冲到拒马阵前。
“杀!”军中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暴喝。
魏兵是不要命般地冲撞汉军的鹿角拒马,几番缠斗很快打开了一个缺口。
他们一拥而上,两军撞在一起,没过多久变得犬牙交错。
“杀尽蜀贼!”
庞会手持环首刀,身先士卒,上来便连杀数人,身旁亲兵同样武装到牙齿,凶光毕露。
面前的汉军士气有些动摇,在庞会强横的进攻下发生了小规模溃逃。
庞会杀红了眼,尾随其后疯狂砍杀,甚至在乱战中斩了一名小校,汉军的这个小方阵顿时崩溃。
“放!”就在这时,汉军阵中有将官下达了指令,开始对这个失去阵脚的方阵进行扫射。
魏军盾手迅速聚拢过来,拼死掩护他们的主将庞会。
一波箭雨后,趁着短暂的空档,庞会直接扔掉已经砍得卷刃的环首刀,捡起地上死人手里的长枪和散落在一旁的大盾,大吼一声,继续向前冲去。
忽然,汉军中军旗动,随即鼓声大作。
左翼,部分失去依托的汉军开始以屯为单位结成圆阵,两屯长枪兵从中军而出,目的是去补上缺口。
邓艾见状,稍稍沉思一阵,下令将略阳、武山二府的步兵都填了上去。
此前不用不是心疼他们,而是担心训练不足,装备简陋的府兵不仅无法打开缺口,甚至还会动摇军心。
而现在,是时候让他们也感受一波战场的氛围了。
虽然大魏目前尚未推行勋官制度,但府兵本身就免除赋税另有永业田可以传承,这本身就是一种激励。
同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斩获战利品如牲畜、财物等皆可归个人所有,至于上级的赏赐那是额外的。
故而府兵战斗技巧固然不足,但战斗欲望应该还是有的。
只要此役他们能成功活下来,他便可以称一声“老兵”了。
列阵野战只要不出现大溃败的情况,其实比的就是哪一方更能承受伤亡。
对于邓艾而言,这些府兵死上三分之一,甚至半数阵亡他都能承受,但他姜维可以吗?
很快,他押上五百甲士作为督战队,随后一声令下,天水府、略阳府的府兵发起了冲锋。
“冲!”府兵们齐声大喊,手持着各式各样的兵器向前杀去。
邓艾继续观察着战场。
虽然右翼的诸葛绪被柳隐顶得死死的,但左翼的庞会却有打开局面的趋势。
忽然,他眉头一皱,不知是庞会杀得太过忘我,还是姜维变阵迅速,左翼竟有被反包围的趋势。
好在左翼身后,略阳府兵顶了上去。
此刻,赵大目正拿着一把自制的狼牙棒闷头跟着袍泽冲锋,虽然演练过阵型,但他们到了汉军阵前三十步时早已没什么章法。
不过此刻似乎已经不需要什么阵型了吧....
赵大目大吼一声,为自己壮胆,可他刚要继续前进,却见同村的刘三郎被一矛刺穿胸膛,随即发出一声闷哼,一命呜呼。
另一边也有袍泽惨死的场面,那是临村的马二郎,今年集训的时候,还嘲笑自己这狼牙棒太应付,迟早被都尉训斥。
可他莫名其妙中了一支流矢,躺在那里捂着脖子,身子不断地抽搐。
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啊!!!
赵大目只感到天旋地转,下意识地扭头。
但他很快便庆幸自己腿软,没有直接扭头逃跑,因为此刻他看见到身后有几个吓破了胆的逃兵,被督战队当场斩杀的一幕。
吞了吞喉咙,赵大目握紧了狼牙棒,反正横竖都是死,不如拼了,搏个富贵!
下一刻,他冲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