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的儿子当中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成年,并且都是已经去世的窦皇后所出。这么多年以来,他们约定俗成的在元月初二、初三、初四轮流宴请其他兄弟。
可今年的初二上午,李建成派人来传信说,将时间临时改为初六晚上,当时李世民也没多想。
初三轮到李世民请客的时候,李建成没有参加。这时,李世民还是没有多想。
等到初四轮到李元吉请客的时候,李建成还是没有参加。喝酒的时候,李世民顺嘴问了一句李建成没来的原因。结果,李元吉含含糊糊的回答,才让李世民觉得这其中有什么变故。
等初六傍晚,李世民要去东宫赴宴的时候,长孙王妃劝李世民多加留意,并在李世民的衣服上洒上一些酒。让李世民借口是酒醉之后又去参加酒宴,不能多饮。
不放心的长孙王妃,又让李世民带上薛万均和尉迟敬德。并叮嘱李世民,一旦觉察情况不妙,立刻借口如厕的机会,赶紧召唤薛、尉迟二人。
宴席上,心中多了一层顾虑的李世民,觉察到李建成的目光有些躲闪,而李元吉又拼命的劝他喝酒。他实在是推脱不过时,才勉强举起酒杯。
当李世民端起酒杯,就要喝下去的时候,无意间看见李建成和李元吉激动的神情,在他醒悟过来的这几秒钟功夫,他已经喝下去了大半口的酒。
暗道不好的李世民,赶紧接着长袖的掩饰,将酒洒在了身上。勉强又坐了一会儿,李世民按照长孙王妃的建议,晃晃悠悠的站起来说是要去释放一下。
等离开李建成的视线,李世民立刻汇合薛、尉迟二人,直接返回秦王府。
在李世民刚迈进王府大门时,便觉得腹内如刀搅一般疼痛。等御医赶来后,又是催吐,又是排泄的,总算保住了一条小命儿。
长孙王妃用她独有的嗓音,将李世民赴宴的过程娓娓道来。
等长孙王妃诉说完之后,李世民对着一脸诧异表情的殷清风说道“我和你长孙婶婶商议过了,也派人探查过了。前日的变故,恐怕与你和我那四弟两人有关。”
殷清风刚才之所以『露』出诧异的表情,是因为他记得书上记载过李建成用毒酒对付李世民的事儿。但很多人认为这是李世民为了丑化李建成,而命人故意篡改的。
况且,下毒的事儿,要等到半年后才对啊。可是等到李世民说,这事儿与他有关,他的第一反应是,李世民果然是一个多疑的人。但,第二个念头是,不对,他话里有话。
殷清风看了下李世民,又看向长孙王妃。李世民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而长孙王妃则是似笑非笑的表情。
殷清风这才放下心来,“可是因为小侄的几个谏议?而齐王则是蛊『惑』了太子?”
“哈哈哈”李世民连声大笑,只是中气略显不足。“观音婢,这下你可放心了?”
可能是长孙王妃因为李世民,在晚辈面前喊出她的的闺名儿,向他啐了一下,红着脸起身离开了。
等王妃离开了,李世民也收起了笑容,“既然你能想通这里面的关节,你说说你有什么建议?”
殷清风没有正面回答,“不知叔叔的决定是”
“哎~~~”李世民叹了一口气,“我和太子的关系,勉强算是和睦的,只是齐王他这几年一直
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酒中下毒的事儿,应该是他的提议。等我中毒身死在东宫之后,他再假借太子无德的借口,请求废除太子。如此以来
哎~~~~我这四弟啊,自认聪慧,又有宇文氏在身边参谋支持,他的野心大得很啊。”
对于李世民三兄弟之间的恩怨情仇,殷清风作为一个外人,李世民怎么说就怎么算,他只想知道李世民是不是还要按照历史的惯『性』走下去。
“叔叔打算只针对齐王,还是”
李世民闭上眼睛,沉默了许久,“不管前日之事是不是齐王蛊『惑』的,但太子既然也参与其中,可见他们是齐心要灭亡与我。换做是你,你该如何?你又让我如何?”
殷清风轻声的问道“叔叔可否放下权势,做个逍遥亲王?”
“说得简单,我要是逍遥了,已经投靠我的那些文武怎么办?以齐王的心『性』,能饶过他们?”
“小侄和叔叔说过,当初小侄离府在外居住了一段时间的事情。那段时间里,小子办起了仙居坊。叔叔可不可以也像小侄那样白手起家呢?
叔叔领兵去岭南、去西域,凭着叔叔手下那么多文臣武将,重新开创一个伟大的帝国就是了。”
李世民琢磨了一下,摇摇头,“按照你说的那样,我肯定要带着投靠某的人一起离开。可他们还有他们的家眷、家族。
即便是现在与我一同离开,多年之后,也会生出思乡之绪的。到时候人心离散不妥。此策不妥。”
殷清风当然知道在这时废话,但必要的铺垫了还是要有的,“上兵伐谋,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叔叔现在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了吗?”
李世民睁开眼睛,有些不耐烦的说“你有什么想说的?还是直接说的好!”
殷清风轻轻的说“能不流血就不流血。”
“说的轻松,我不这么做,恐怕我就流血了、跟随我的人就流血了。”他的腔调有些高。
知道结局的殷清风摆出一副思有所成的样子,向李世民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说道“隋文帝在登基之前,就将鲜卑赐姓普六茹恢复为汉姓。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因为这天下是汉人的。他要统一天下,就必须以汉人的形象来做这个皇帝。
而汉人讲究的是孝悌。
东汉之后,这天下出现了数十个政权,这些政权中很多是通过篡夺而来的,并且每个政权里面有些继承者的位置也不是合乎礼法而来的。
南朝宋齐共存世八十二年,而死于宗室互相残杀者,就多达六十四个家庭或家族。儒家孝悌的观念,在皇族中摇摇欲坠。而这,只是几千年来,为争夺皇位的一个缩影。
不说以叔叔来治理大唐,是否真的比建成太子更适合。如果叔叔采用下兵之策得到了皇位,小子想来想去的,得出的结论有二。
一,前隋统一天下、治理天下期间,百姓对恢复儒家思想才兴起一丝希望就被战『乱』破坏了,现在李唐王朝是他们又一个希望。如果叔叔这么做,让百姓如何相信殿下不是第二个杨广?
小侄可以预期,只要叔叔这么做了,一定会有人立刻在各地举起义旗。哪怕只有一人举起义旗,都是对叔叔威信的破坏。
二,不说百姓如何看待、后世人怎么记载史书,单说在皇族里面,尤其是叔叔的后人,恐怕是会效仿与殿下的。
叔叔是要成就大事之人,自然不会在乎百姓与后世人的看法的。但叔叔的兄弟或子孙里面只要有一个模仿叔叔,叔叔就会被历史唾弃!就会成为李唐后继者效仿的楷模!
这不是叔叔希望看到的!
此二点,不知叔叔认为可有道理?”
殷清风相信无论李世民与谁讨论过兵谏的后果,都没人提起自己现在的这说法的,否则就不会有流血的事情出现、或者没人提出不流血还能解决的办法来。
所以当他得出如此言论的时候,李世民沉思了。
殷清风不等李世民做出反应,接着说道“叔叔在世的时候和归天之后,如果叔叔的兄弟们、叔叔的子嗣血脉也效仿殿下,心思都用于争夺皇位或与殿下谋权、或荒芜朝政,叔叔真的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出现吗?”
李世民有些迟疑,“但是,不灭掉他二人,我就会有杀身之祸的。不对,这小子还没说完呢,后面肯定还有话说。”
想到这儿,李世民抬头看向殷清风。
而殷清风也的确还有话要说“叔叔既然问到小侄了,小侄当然要尽力帮叔叔出谋划策。
总能想出一个既要遵守孝道、又要夺得皇位,使得鱼与熊掌兼得的法子才好。”
“那到底有没有办法呢?”李世民心里再次一震,焦急的问道。
“且容小侄再思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