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李世民是不在意,还是他看穿不说穿,分祖产的闹剧还得演下去。只不过,得减少一些戏份儿了。
因为李世民反应迅速,导致对薄公堂和御前争执两个分剧本没法儿往下演,殷闻礼他们只好把颜思鲁府邸作为舞台,把第一段的戏份儿给演足了。
听殷元说,与殷氏颜氏有些交情的,比如同住通化坊的书法大家欧阳询、勾摹王羲之《兰亭序》文明后世的冯承素的父亲冯英等人,每日必到颜府去。
当然,他们的好心劝说是不会有效果。这种默契的争吵,不到年底是不会结束的。
新年是要祭祖的。
一切“纠纷”,会在那一天分出个结果的。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到了腊月初六。这一日,是长孙的母亲高氏的寿诞。
为了给高氏准备贺礼,殷清风没少费心思。
按理说,他作为一个与长孙家族目前没什么关联的晚辈,或许可以随同长辈参加宴席,但也不用自己准备贺礼。奈何,李世民走的时候专门叮嘱他了。
不但他要去,而且李世民还代表他舅哥事先向殷元发出邀请。而且缺德的李世民还说了,殷清风必须自己准备礼物,不能和殷元的混在一起。
在讲究仪礼的古代,送礼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
比如:《礼记》中记载了,国君之间互送皮帛,上卿互送羊羔,大夫百官互送大雁,士互送野鸡,普通人互送鸭子,手工业者互送鸡。
另外,长久不见的诸侯,用珍贵的圭、璋作为礼物,派使者包装好前去拜见其他诸侯。
再之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书籍、武器、『药』材、丝帛、美酒、玉器等等也成为了选择。
除了这些,古代甚至还会把人当做礼物赠送给别人。
中国古代第一美人西施被范蠡当作礼品献之与吴王夫差,王允连环计中把貂禅当做礼物献给董卓等等。
相对于男子,给女人送礼相对要容易些。
丝帛、胭脂、首饰和香料、儿孙辈的字画等,选择面并不宽。
殷清风作为现代人,送礼首先想到的是滋补品。
古人结婚早,体内脏器还没发育完全就开始损耗了。所以,滋补品对古人来说,绝对是属于绝妙绝佳的礼物,没有之一。
同样,把滋补品做成一个庞大的市场,不但赚钱简单,而且还没有竞争对手。
再次来到崇仁坊,殷清风不由得想起了上次不愉快的经历。他可不希望同样的事情再来一次,否则,他和长孙无忌之间就彻底撕破脸皮了。
还是和上次一样,依然是长孙无忌父子在门外迎宾。
排了半天队后轮到了殷元父子。
“郧国公及国公夫人、郡夫人携子嗣拜贺~~~”
还好,没有单独唱他的名。
但是,长孙无忌与殷元寒暄过后依然找上他了,“贤侄,上次你有了那句“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水长流。”,这一次...”
“这一次,晚辈包管老夫人满意。”
长孙无忌瞥了一眼殷清风手里的礼盒,心里直痒痒。上次是一套读书人难以释手的文房瓷器,可这么小的一个礼盒能装什么呢?
但他现在只能压下好奇心,转身对身后的人说道:“嘉庆,你带本清兄及夫人入内。”
被叫做嘉庆的人向门内虚引,“郧国公,清栿贤侄,随嘉庆来,国公夫人和郡夫人和清风贤侄请随贱内前往内宅。”
见殷元等人『露』出不解的表情,嘉庆解释道:“太子妃殿下吩咐过了,等清风贤侄到了,先进内宅去亲自拜贺。”
殷清风只好行礼,“喏。”
他跟在后面打量着这对奇葩夫妻。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这个嘉庆是长孙顺德的儿子,他的老婆是他前嫂嫂的女儿段简璧。
..不对啊~~~段简璧今年应该只有六七岁,那么眼前这个女人是谁?长孙嘉庆的前妻?
算了,小爷只想应付一下就走的,管他谁是谁呢。
可是...长孙有什么话不能在东宫和他说,非要在今天这个场合把他单独叫过去?
大费脑细胞的殷清风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一处厅堂外,没等他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的莺莺燕燕的声音。
裴氏上前行礼,“殷门裴氏拜见老夫人,贺喜老夫人。裴氏拜见太子妃殿下。”
闻氏上前行礼,“殷门闻氏拜见老夫人,贺喜老夫人。闻氏拜见太子妃殿下。”
没等殷清风行礼,屋里像炸了锅一样。
“呀~~~这个小郎君莫非就是传说中的淮阳侯殷清风?”
“跟在郧国公夫人的身后,应该就是了。”
“模样也不算上佳啊~~~”
“看着身高体拔的,倒也威武。”
“那眼神儿,好亮哟~~~”
“....”
被一群『妇』孺围在中间的贵『妇』人也不生气,笑眯眯的听着身边的『妇』人议论殷清风、笑眯眯的看着殷清风。
她身边的长孙,好像也是同样的表情。
殷清风自动屏蔽了杂音,上前行礼,“晚辈陈郡殷氏后人殷清风拜见老夫人,恭贺老夫人。”
说是老夫人,实际也不过四十七八岁,也或许才四十四五岁。但古代『妇』人过了四十就可这样称呼。就像男子过了五十甚至四十五,就可自称老夫一样。
等殷清风拜见后,『妇』孺们终于渐渐息声了。
高老夫人说道:“听殿下总在老『妇』面前提及殷二郎,今日终于是见到了。”
她口中的殿下,就是她的女儿,大唐的太子妃殿下。
没办法,这是古时的礼仪。
“今日邀请殷二郎来,老『妇』是想当面致谢的。老『妇』修炼了你那养生术后,身子是日见好转。来啊...”
她身边的一个侍女将一个盒子递给殷清风。
“小小玩物,万望二郎不嫌弃。”
殷清风再次行礼,“长者赐不敢辞。”
高老夫人笑眯眯的点头。
这时,长孙说话了,“清风,你手中是何物?可是给阿娘的贺礼?还不快快呈上来。”
殷清风将礼盒递了出去,“这是晚辈亲手熬制的龟寿胶,借此良辰献给老夫人。”
相比阿胶来说,他口中的龟寿胶也就是龟板胶制作起来更简单。
殷清风对医术和『药』理了解的不算多。但从字面上来分析,阿胶与龟板胶的功效是不同的。
龟胶具有滋阴潜阳、补血,止血的功效,用于主治阴虚血亏、劳热骨蒸、吐血、衄血、烦热惊悸、肾虚腰痛、脚膝痿弱、崩漏、带下等症状。
阿胶是补血止血,滋阴润燥。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安胎、妊娠胎漏等证。是中医治疗血虚症的首选『药』物,也是『妇』科的首选『药』物。
一个是滋阴潜阳,一个是滋阴润燥。
分了弄清楚这两者的区别,他专门查了一下医术。
滋阴潜阳是指运用滋阴、潜阳的中『药』,治疗肝肾阴虚而肝阳偏亢证。
肾藏先后天之精,肾精化为肾气,其中对机体有温煦、激发、兴奋、蒸化、封藏和制约阴寒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阳,亦称为元阳、真阳、真火。
对机体有滋润、宁静、成形和抑制过度阳热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阴,亦称为元阴、真阴、真水。
肾阳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即气化过程,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并使之转化为能量,使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加快,产热增加,精神振奋。
肾阴则抑制或减缓人体的过度的新陈代谢过程,使精血津『液』转化为能量减少,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减慢,产热相对减少,并使气聚成形而化为精血津『液』,精神也趋于宁静内守。
二者相反相成,共同调节控制着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精血津『液』的代谢过程。
滋阴,是指滋养阴『液』的一种治法。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阴是指体内的体『液』,包括血『液』、唾『液』、泪水、内分泌及油酯分泌等;阳则指身体的机能。
阴虚体质,就是因体内阴『液』亏少、易生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中医认为,阴虚体质多因久病伤身、内事频繁、过多食用温热香燥之物等造成的。
从上面这些理论来说,龟板胶比阿胶的应用范围更广一些。
虽然男子也可以服用阿胶,可总是比不上龟板胶的。
他今天至所以没带阿胶来,是因为阿胶已经问世了,他拿不倒首创权。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本经》,也就是《神农本草经》、《本草经》或《本经》里面已经记载了阿胶,他再拿出来献宝,意义就不大了。
《本经》中写道:阿胶“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珂。”可见阿胶最初是用牛皮熬制的。
传至唐朝,唐朝律法规定:“官私马牛,为用处重,牛为耕稼之本,马即致远供军,故杀者徒一年半。”
为了避免无故杀牛马后被判处的一年半苦役,驴皮取代了牛皮成为了阿胶的主原料。
龟板胶的龟板可以来自于水龟、陆龟、海龟或半水栖龟等。
在这个野生动物遍地都是的古代,再加上他命人进行人工养殖,用龟板胶来赚钱就很简单了。
再一个,不管乌龟以后是否变成了骂人话,但人们对乌龟长寿的认知却是没变的。
他把龟板胶改为龟寿胶,从名字上看就能吸引眼球。
“肾,纳藏先、后天之精。又,肾精化为肾气。若肾气不足,则身体羸弱多病。
世人皆知龟为长寿之物。
今,晚辈以灵龟为材熬制出的龟寿胶,就是从本源上滋补人体内的肾气肾脏,从而达到长寿的愿望。
对于『妇』人来说,这龟寿胶与阿胶交替食用,更能让『妇』人肌肤滑嫩,面纹少生,秀发青黑...”
没等他说完,『妇』人们又不淡定了。
她们为了美,带铅带汞的都往身上用,更不惜花大价钱购买珍珠磨碎了使用。
作为从小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她们,更知道自体内滋补与使用外物得到的美,哪一个对她们更好更长久。
殷清风看着她们疯狂的样子,心中呵呵不止。
他原计划是投产后,月产量达到两三千斤就可以了,现在看来嘛,加倍加倍再加倍!
长孙氏时不时的瞥了殷清风一眼,一边低声与她阿娘说着什么。
她已经习惯了殷清风的进献,对于这神奇的龟寿胶根本不担心得不到。
看着她们母女二人相亲相爱的样子,殷清风不由得想起一篇帖子来。
度娘里有篇帖子说,长孙氏对她老娘苛刻,不尽孝心。而且还举了一大堆的例子,包括女帝妹妹对杨牡丹是如何如何有孝心的。
当时他就呵呵了。
高氏的爷爷高岳、老爹高劢是北齐的宗室清河王。若是北齐没有被北周取代,她是妥妥的白富美贵。
当然,他老爹在北周和隋朝混得也不错。
如此好的一个家庭环境,她会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这个时代的女『性』,从懂事起,就知道她们是用来联姻的。
联姻是否成功,有很大一部责任要看女子在夫族里混得怎么样。
她嫁给长孙晟时,长孙家族正如日中天。所以,哪怕她去做继室,也不算委屈她。
身为继室的她更清楚一件事:必须要把亲生的儿女培养得比养子养女更优秀,否则,她就等着被夫族欺负死吧。
可惜,她老爹高劢比长孙晟还早去世五年。
而此时的渤海高氏,虽然不算是日落西山,但能作为依仗的人并不多。否则,她也不会被养子撵出家门。
也就是说,哪怕她不是贤妻,但为了自己为了儿女,她也要做一个良母。
或许这个母亲严苛了一些,但长孙氏会因此而嫉恨她的母亲吗?长孙会这么肤浅吗?
熟读史书的长孙氏,深谙外戚,尤其是强大的外戚的结局会如何。
所以,她在生前是极力阻止亲胞兄出仕的。
那么,她反对李世民册封她的母亲,是可以理解的。
没有被册封的子女想要进入正史是不可能的,所以,史书上对高氏的记载寥寥无几的也就说得通了。
难道这就是长孙氏苛待母亲的罪证?
真鸡儿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