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本章讲解古代哲学、讲《大学》和《中庸》,不喜欢的朋友可以跳过。)

关于“尽”的阐述,殷清风有所保留。

他没说,人的心态和思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探究出的结果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他也没说,通过什么方式去探究。

礼佛、崇道、尊儒是一种手段、游览名山大川是一种手段、深入市井生活是一种手段...

听起来有些像修真小说里的情景,但真实就是如此。

一个人的思想体系要建立起来,就要饱览群书。想要自己的体系成熟,就从大自然当中体会、从生活琐事当中反思。

眼下,如果殷清风真的把这些向燕敬嗣一一说明,恐怕就是一场哲学的辩论了。

中国古代哲学分“先秦的百家争鸣”、“汉唐的儒释道三玄”、“宋明清的儒学”、“近代中西融合”四个阶段。

从魏晋以来,因为长久战乱的缘故,本来在两汉时大一统的儒家思想,变成了释道儒三派哲学分门对抗的格局。

道家哲学是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

道家有三大分支:以黄帝和老子思想为核心的黄老学派、以老子和庄子思想为核心的老庄学派,以老庄学派加《周易》为核心的玄学派。

认为“道”是作为客观必然存在的黄老学派,因为采纳了阴阳、儒、法、墨等学派的观点,主要侧重技术发明和政治思想。

先秦之后,每个发明家都会自豪的说,他们是儒家子弟,而不是杂家或墨家。

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学派认为君“无为”,臣以法律手段治理而“有为”。

君主不要对百姓有过多的控制与干涉,给百姓以更多的生存空间,以使社会恢复并保持和谐与秩序。

黄老学派也意识到,仅靠“君无为”并不能保证社会秩序正常,必须要采用法律的手段维护。

到东汉时,黄老之术与新产生的谶纬之说相结合,逐渐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的道教来。

老庄学派重视“不言之教”,反对礼教的虚伪性和反对儒家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人伦教育,提倡自然主义教育。要求摆脱经验知识的束缚,实现对自然本身的直觉体悟,通过学习自然而返归与保全人的素朴本性。

与黄老学派的积极参与国家社会的治理,老庄学派更注重个人的身心修养、清静无为,信奉我命在我不在天。从而衍生出胎息、辟谷、导引等养生功法。

在现代,那些整日躲在终南山等深山老林修炼的道士,以及修真小说里的修道士,大多来源于这一派的思想。

玄学又称新道学,其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立言要玄妙,行事要雅远玄远旷达。

玄学的本质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指以孤立、静止、片面、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观点看待万事万物,进而夸大主观作用的思想。

所以,后世人称玄学者是一帮坐而论道之人。

儒学的世界观,第一是对天的理解,第二是确定天与人之间的关系。

“天”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思想范畴,“天”既“天道”。“天道”又简称“道”。

从后世研究古人的“道”来说,儒学与道学,以及诸子百家的区别,就像《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一样,在于认知、求证的方向和结果不同,他们追求和探索的目标都是相同的。

儒家认为,“天”作为实体的自然界,其意义主要在于为人们提供了认识的对象与源泉;另一方面,就“天为至善”的理想境界而论,“天”为人们的道德修养提供了终极目标和典范。

认知“天”、探寻“天”、达到“天人合一”,是儒家永恒的的追求。

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指,一个人尽全力去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就能与天地存在的意义同样伟大。

佛教的哲学大体可归纳为“缘起性空”四个字。

所谓“缘起”: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既“一切有为法”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因果定律,称之为“缘起”。

所谓“性空”: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

作为一个普通人,哲学既在我们身边却又晦涩难懂。若是按照唯心主义和唯物理论来区分释道儒三派学说的话,理解起来就相对简单一些。

黄老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三不朽这些可以看做是唯物理论思想,其他的可视为唯心论。

唯物和唯心理论思想,没有谁好谁不好,谁好谁更好的区别,只是认知万事万物的出发点不同而已。

当然,出发点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不同。

作为一个普通人,能明白“人存在的意义”就可以了。

只要人生有目标的活着,就能对个人对家庭负起责任。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活着再累,心是无愧的、是有动力的、是能创造奇迹的、就是有意义的...

《论语》里有句话很好:“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首先要把自己本分的事做好,才是前提。

殷清风会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去梳理各学派的思想,进而尝试在唐初就建立一套他认为合理的思想体系。

燕敬嗣问的“尽”,可以从释道儒角度分别阐述,也可以按唯心唯物去辩论。

但他和绝大多数古人一样,做不到站到整个儒学体系之上、之外,以全局的视角去解读儒学。

所以,殷清风浅尝即止,不把话题往深里讲。

出乎殷清风预想的是,燕敬嗣在得到他的承诺后,又问道:“当初敬嗣的阿耶在传授敬嗣《礼记》时曾说道,《大学》之义概在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敬嗣虽通读《大学》多年,对此句仍有不解之处。今日得见殷侯,还望殷侯不吝指教。”

殷清风不愿意和古人打交道的原因,便是头疼这古人掉书包,句句不离子曰子曰、之乎者也。

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的《礼记》,后来被称为《小戴礼记》;戴圣的叔叔戴德所编的《礼记》被称为《大戴礼记》。

《大学》和《中庸》一样,都是从《小戴礼记》中分离出来的。

在宋朝之前,唯有西汉的董仲舒、东汉的郑玄、唐代的孔颖达和韩愈等少数人愿意死扣这部典籍。

到了南宋,朱熹将其收于“四书”之中,才一跃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及明清时,他的《四书章句集注》又成为了科举考试的主要材料。

也就是说,《大学》在儒家体系里的思维,是朱熹活生生推上去的。

站在后世的角度来说,把《大学》和《中庸》从《礼记》里分出来,又把《大学》作为四书之首是有道理的。

对《礼记》的第一个定义是:它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

第二个定义:它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第三个定义: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其涵盖的内容有: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等。

想要精通这部深度与广度宏大的典籍,最好是在年过四十不惑之后,以丰富的人生经验做为基础,才能快速的理解和精通它。

但对于个人修身、个人立志而言,却需要在少年时就应该掌握《大学》。

而读《大学》,就如燕敬嗣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开宗明义的解释了《大学》这本书的宗旨。

理解了这句,《大学》读起来就简单了。

殷清风说道:“清风以为,整篇《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于告诉世人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这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是一致的。”

三纲领和八条目是朱熹下的定义,此时还没有。所以,燕敬嗣有些发呆,也有些敬佩。

“再仔细解读开篇之语,清风以为,“明明德”的含义是在于教人如何修养出高明的德行,对应“八条目”,便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亲民”是教导人们在“齐家、治国”时应当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一个人,知道该如何“明明德”,又做到了“亲民”,才能平天下、才能“止于至善”。

而反过来说,想要“止于至善”,首要的是“明明德”,再把“明明德”运用到“亲民”中才能做到“止于至善”。

想要准确理解这一句,就要清楚“明明德”中两个“明”字的含义。

前一个“明”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明德”是高明的德行,而不是使德行高明。

如《尚书·周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尚书·周书·召诰》“饱受王威命明德”、《左传?宣公三年》“天祚明德”等“明德”都是这个含义。”

“明明德”既,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等方式,让自己修养出高明的德行。”

以殷清风这几年读书的经验来看,现代人学习古代典籍有两大难点要克服。

第一,古代词汇与现代词汇在字义上有非常大的区别,还会有通假字、异体字等情况出现。

古代至所以会出现训诂学这门学科,便是要探寻某个字、某个词汇在当时、在使用它或它们时是什么含义。

现代人学古籍,若是跟着别人翻译的白话文去学,看似简单了许多,却是被前人牵着鼻子走。

弯弯的李敖在凤凰台的脱口秀里说,《荆轲刺秦王》里“王负剑”的“负”应该做“抱”讲。

殷清风很佩服他疑古的想法,却要嘲笑他的无知。

青铜器中,合金的每种材料是有要求的。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剂;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剂;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剂;金锡半,谓之鉴燧剂。

剂,既配比配方。

青铜剑的长度,因为锡的缘故,放少了剑体发软,放多了会脆。

所以,勾践剑等青铜剑的长度不会超过六十公分。

而秦朝从秦国时就更改了秘方。

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剑,长度是九十公分。

这个长度才造成了秦始皇不能及时拔出剑来。

若是佩剑还不足六十公分,秦始皇还能绕柱子仓皇逃窜?

而“负”从来没有用做“抱”讲。以司马迁的文学水平,会乱用字?

李敖会望文生义,是因为他不了解先秦时古人佩剑的方式。

腰间挂剑佩刀,是发端于波斯的佩戴方式。这种方式大概要到公元六世纪才会完全成熟并传到中国。

剑刀挂在腰间,遇到紧急情况要拔剑也十分简单,只要把剑一横便能很方便的拔出了

而在此之前,古人佩剑所使用的方法是一种被现代人命名为“璏式佩剑法”的方式。

这样佩剑的结果是,剑以类似于“竖插”的方式被佩在腰间。

如果剑身较短还则罢了,如果稍长,便会因为人的手臂不够长而难以拔出。

而且人们为了防止宝剑乱动或者从腰带内滑出,往往要系得特别紧,便很难迅速将剑取下。

秦始皇在面对荆轲的突然袭击一时之间无法拔剑,只能凭借大殿上的柱子躲闪。

所谓“负剑”其实就是将剑沿着皮带平移到背后的位置,这样便能大大降低拔剑的难度,顺利的拔出长剑。

第二个难点是,要理解古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理解事物的思维方式,与现代人是有很大区别的。

现代人会说某句话、某部典籍、谁谁的思想是错的,是流毒千年的祸害,但在古人生活的年代,他未必是错的。

克服第一个难点,需要手边有一部《说文》、一部《辞海》等字典。

克服第二个难点,首先自己要有成熟的思想体系,再以辩证的逻辑思维去读去理解,千万不可人云亦云。

正是有了这样的体悟,他这几年才能快速的阅读大量的典籍,才有自信与古人讨论某些典籍。

在燕敬嗣尊敬的目光里,殷清风又说道:“我们知道了如何去“明”,但什么样的“德”才是“明”的?或者,什么才是“明德”?

这就要回到《礼记》中的第三十一篇《中庸》里去寻找。

不偏不倚,力求公正的“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

“诚”是世界的本体,“至诚”则是达到修养的最高境界。

要做到“中庸”“至诚”,就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古人把《大学》和《中庸》单独从《礼记》中列出来,又把《大学》排在《中庸》的前面,便是让人容易从这两者的前后顺序当中更好的相互参照相互理解。

藏书吧推荐阅读:步步生莲逍遥游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大宋北斗司刀尖上的大唐这县衙深藏不露朕就是亡国之君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开局落草土匪窝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奥特格斗传说穿越娶了秦香莲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汉末之王道天下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明最强皇太子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
藏书吧最新小说: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