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朱元璋是记得了张一凡提过的,这种出公差给地方百姓会造成极大压力的奏章,因此,朱元璋此次御驾出行,便有旨意下达。
要求随驾的文武百官,皆只身前往,路上的护卫有一千锦衣卫负责。
并且除了朱元璋自己配有马车用于路上办公之外,其他文武官员,皆骑马而行。
朱元璋这道旨意一下,顿时南方沿途一路就鸡飞狗跳了。
不是说要迎驾,朱元璋的目的,是香山县,和沿途地方的关系不大。只有一点是有关系的,那就是官道。
好在水泥出来都几年了,大部分地方,对于最主要的官道,都已经修建了水泥路。
那部分鸡飞狗跳的地方官府,就是连最主要的官道都没有用水泥路修。如今皇帝和文武百官要路过,民生好不好不好说,这路好不好是一下就能看出来的。
于是,在消息传出去的同时,那是连夜修路,至少在明面上,可不能被其他地方给比下去了。
也亏了朱元璋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下达旨意,各省都要有水泥作坊,并且重要的府,南方多雨水的更要优先,才算是临时抱佛脚地修路,终归也能修了起来。
本来的话,皇帝领文武百官出行,这么大的一支队伍,肯定是行程缓慢的。
但是,架不住朱元璋就是开国皇帝,并且是穷苦出身,和诸侯争霸打下的江山,戎马生涯伴随了他的前半生。登基称帝之后,又是非常勤政的主。
因此,他的赶路,那是很迅速的,就好像当年他领着军队直扑目标的那种。
对于武将来说,这也没什么。可对文官,哪怕是经历了开国的文官,遇到这种高强度的行军,那也是遭罪了,还没进入广东省,就已经有一小半坚持不住,特别是那些年纪大的,就病倒了。
广东这边,接到旨意之后,便开始了准备工作。蓝玉领着军队,更是严阵以待。
这可是皇帝御驾亲临,非其他可比。包括上一次太师来的时候,他都压根没露面。
张一凡和朱镜静夫妇两人,也是从香山县赶到了广州这边来迎驾。这些,都是前所未有之事。
广东的百姓,也都非常振奋,特别是香山县百姓,在知道皇帝要来之后,都不用官府交代,基于香山人的自豪感,就开始早早准备,该打扫的打扫,该处理的处理,总之,就是要让皇帝看看香山县最好的一面。
或许是朱元璋确实有王霸之气,虽然是台风多发季节,但是老天爷也长了眼,竟然没有让台风来骚扰一下,就让朱元璋安安稳稳地到达了广州。
当广州城遥遥在望的时候,朱元璋身边的卫国公邓愈就忍不住赞道:“有了这个水泥官道之后,行程确实加快了很多。驸马以前所言,诚不虚也!”
张一凡当初进献水泥,说这是国宝的时候,就曾说过水泥的好处之一,就是会让交通便捷,不但节省粮草运输途中的损耗,还有利于大明开疆拓土。
虽然邓愈当时不在,但是和武将有关这方面的事情,他后来还是有听说,并且也有关注的。
朱元璋听了,用马鞭一指官道不远处的河渠说道:“水泥的好处,更多的还是兴修水利,如此庄稼收成便好了很多!”
邓愈听了,脸色稍微黯然了一点,不过随后恢复了正常,笑着回复道:“这个水泥的好处还真得是多!”
就刚才这一回,邓愈其实是想探下朱元璋的口风,对于开疆拓土是不是有什么打算?
毕竟邓愈才四十二岁而已,正当壮年呢,就这么有开疆拓土的机会而不做,那就太遗憾了!
但是,朱元璋并没有正面回答,反而是更重视现有的基本盘。至于将来会不会开疆拓土,他不表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从他的回答,也能看出他其实对开疆拓土并不热衷。
在他们身边的新驸马都尉,也就是当初和张一凡竞争过的梅殷,深得朱元璋喜欢,就带在身边,听到他们的对话,便开口感慨道:“民以食为天,兴修水利是为重中之重,特别还是南方多雨水的地方。这水泥,真得是太好用了!”
很显然,他是没有听出刚才邓愈和朱元璋沟通的真正用意。
朱元璋听了,看了他一眼,便和蔼地对他说道:“见到一凡之后,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不要有什么顾忌,尽管问一凡便是。”
在原本的历史上,朱元璋的女婿中,其实就是以这个梅殷最为优秀,也最得朱元璋看重,传说最终还被加封荣国公的。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张一凡横空出世,以孤儿的身份,绝世的才华牢牢占据了第一的位置。
如果说,还是当初争当驸马那时候的情形,那梅殷回去苦学之后,并不会对张一凡服气。但是,如今张一凡有香山县的政绩摆在这里,哪怕梅殷很是傲气,也被张一凡的实力给压制了。
别人可以不服,但是张一凡这边,却是不得不服。
因此,梅殷听到朱元璋的吩咐之后,便欣然接受道:“父皇放心,儿臣自当要多向姐夫请教一二。”
朱元璋听了点点头,然后往侧后面看了下自己那群儿子,心中略微有些不满。
除了老四让他满意之外,这些个老二,老三,老五的,一个个都不满意。
看看,别人都是围着自己这边,就这群兔崽子是怕被自己骂,竟然和自己离那么远!
哼哼,别以为离得远了就不会收拾他们。朱家的江山,还得要他们来守护,一个个不学好的,回头就一个个收拾!
朱元璋心中如此想着,便继续南下。
广州城这边迎驾的人群,自然已经知道皇帝到了,便纷纷迎了过去,双方相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骑在马上,看着为首的女儿女婿,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当即声音洪亮地说道:“平身!”
等迎接的人群都站起来之后,朱元璋便向张一凡和朱镜静招招手,示意他们上前。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差别了。
其他官员,那都是毕恭毕敬地站着。但是张一凡夫妇,却是到了皇帝面前,并且皇帝还露出了慈爱的面容,就像一个老父亲一样。
这不,就见朱元璋带着一点感慨说道:“差不多三年没见,你们都长大了,也变瘦了,还黑了一些,辛苦你们俩了!”
张一凡和朱镜静离开京师的时候,都是十六岁的年龄,如今已经十九岁了。
这个年龄段,也是在长个子的年龄,就类似后世的高中三年,最多往后挪两年,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人的变化,还是有些大的。特别是一直没见的前提下,这个变化就更为明显。
张一凡没想到一见面,堂堂洪武大帝竟然如此关心问候他们两人,一时之间,仿佛有点恍惚,似乎眼前这位真得成为了自己的父亲。
不过很快,张一凡回过神来,便认真地说道:“父皇的鬓角也多了点白发,看父皇这一身汗,还是要多注意休息,保养身体要紧。”
洪武十二年,朱元璋都已经五十一岁了,年纪确实不小了。
不过平日里,谁敢说朱元璋老?都是一个个奉承的,夸得朱元璋好像还是个年轻人一样。
可朱元璋是谁啊,岂会因为别人的奉承就忘记自己多少岁了。
此时,他听到张一凡的话,反而很是欣慰。这个女婿,是真得关心自己,有心了。
于是,他微微一笑道:“老四和你们差不多一起大婚,如今都有一个大胖儿子了,你们两人呢,有动静了没有。我可是还没有一个外孙、外孙女的,早想着了!”
朱镜静一听,顿时就脸红了。
张一凡倒是笑着说道:“回父皇的话,镜静已经有三个月的身孕了。”
朱元璋一听,顿时大喜,随后又有些质怪地说道:“镜静都有身孕了,还让她来干什么?好好在香山县养胎,不宜多动。你们啊,不在京师,就没人给你们提醒这些,真是乱来了!”
张一凡听了,笑着回答道:“镜静说三年没见父皇了,想父皇,就一定要来迎接,说一定要早点见到父皇。”
朱镜静也跟着解释道:“父皇,小心点便没事的。”
朱元璋听了,看着朱镜静的眼神更是柔和。忽然,他转回头,向他的几个儿子咆哮道:“你们都是没心没肺的么?大妹来了也不过来见见?”
秦王等人:“……”
不是应该大妹过去见他们的么?
然而,朱元璋咆哮了,他们不敢不听,连忙驱马走近,一个个嘘寒问暖起来。
毕竟朱镜静确实是他们大妹,第一个妹妹嘛,受宠是肯定的。因此,三年不见,倒也是有些想念的。
如今在朱元璋面前,就更不敢无所谓,一个个都是围了上去说话。
结果,他们才没说几句话,就听朱元璋又咆哮道:“镜静有孕在身,你们就不要吵吵闹闹了!”
秦王等人:“……”
说要说说话的是你,现在又说要吵到大妹,你究竟想怎么样?
不过这个话,他们也只敢憋在心中,可不敢露出来。
反正儿子多了,就是惹您嫌是吧?
朱元璋压根不管这几个儿子,变脸一样,又露出了慈爱的面容,吩咐身边随伺的太监,赶紧扶着临安公主去他的车驾里休息。
文武百官,看着这一幕,心中顿时又有数了。这位驸马在皇帝的心目中,份量非常重啊!
随后,张一凡便陪在朱元璋的身边,继续南下,过广州城而不停留,直接去码头坐了战船,在广东水师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往香山县而去。
一路上,朱元璋发现,广州这边的水泥应用逐渐增多,特别是过了广州之后,南下离香山县越近,水泥的使用就越是普及。
至少沿着珠江看到,河堤以及一些水利设施,全都是水泥修建了。
等到香山县地界之后,朱元璋和随驾的文武百官,依旧和任何第一次来香山县的人一样,为他们看到的一切而震撼。
在这古代的世界,第一次见到一个用水泥修建的城市,并且远比他们想象还要庞大时,绝对是非常震撼的。
香山县的人口,一直在增长。香山县的房屋修建以及配套的道路设施等等,也皆在扩张。
这些来自京师的达官贵人都是知道,三年前,谁知道香山县是个啥,就犄角旮旯的一个下等县而已;可如今,看这个规模,估计能有个五十万人口吧?才三年啊,真得是难以想象!
香山县城,出动千户所的军士,已经没法保证城镇的戒严。还是蓝玉那边,提前派出了军队,才戒严了整个城镇。
各个水泥路口,都有军卒岗哨。所有百姓,都是待在住处不得外出。但是,每家每户都是挂出了红灯笼等喜庆的道具,仿佛过年一样。
船队在码头停下之后,张一凡抱歉地说道:“父皇,因为收到的消息太晚,临时赶造行宫,有些简陋。”
朱元璋是说干就干的性格,拍板决定亲自来一趟香山县,就立刻带着一群文武官员一路南下了。
香山县不比古城开封,原本就有皇城,虽然经历过战乱,可修修依旧能当行宫用的。
而香山县以前就是个小县城,哪有这样的基础。并且因为时间太紧,工期都没多少天。
对此,朱元璋其实早就想到了,也不介意。反而是听了张一凡的话之后,就有些吃惊地问道:“这么短的时间,就建了行宫?”
问出话之后,他觉得白说了,便补充道:“没事,我就是临时带着他们来看看,以前领兵打仗,什么样的没有住过,没关系的。”
秦王等人听了,默默地不说话。他们感觉,如果换成是他们的话,估计又会被他们父皇给吼了。
到底谁是父皇的亲儿子,有时候真得搞不清楚!
于是,一行人下了船之后,便先去行宫歇息。
结果,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到了地头之后,他就有点难以置信地问道:“这个行宫,你修建了多久?”
他有点怀疑,该不会是女婿猜到了自己要来的打算,所以提前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