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岛津久成在长崎刚送走日本豪商,忽然又有朝鲜豪商求见。

对此他虽然疑惑,但到底还是迎入。

冒昧前来,还请叫见谅。商人倒是挺有礼貌的。

相较于日本商人,朝鲜商人衣着特殊,与明人相差仿佛,但衣领较窄,贴身了些。

在朝鲜、日本被迫同意通商后,长崎不仅是明人商贾们云集的地方,也是朝鲜商人喜欢来的地方。

朝鲜的人参,纸,书,漆器,布匹等,在日本的销路也很不错,而且的话,朝鲜银贵金贱,而日本盛产白银,对于朝鲜来说是很大的补充。

当然了,相较于明、朝之间的贸易,长崎的金钱交易不及其十分之一。

但最近两年则又为不同。

台湾府的白糖远近闻名,而长崎、琉球都是接近台湾府港口,在长崎还能兼顾日本的买卖,所以朝鲜商人日趋多了。

哪里。岛津久成满肚子的疑惑,他耐着性子送上茶:来的都是客,您有什么吩咐,请尽管言语。

那我就不客气了。朝鲜商人这时却突然笑道:

我听人说,您这一趟,从台湾府进了许多白糖,可有此事?

这倒是不假。

可出售了?已然售出了——

商人哑然,无奈道:不知价格可否告知?

每石十五块。岛津久成想了想,直接道。

下次您来长崎,白糖我收了,每石十八块。朝鲜商人满脸的认真。

岛津久成犹豫了。

生意这玩意,做熟不做生。

在岛津家的地盘,日本商人即使势力大,但绝对不敢欺骗他,而朝鲜人则不同了,一走了之,根本就顾及不到。

见此,商人只能陈述道:

在以往,我国与大明上国之间,买卖最多的乃是书籍,而如今自国君以下,皆嗜甜食,尤其是白砂糖,人人爱之,已然求之甚大……

说白了,朝鲜跟日本一样,对于白糖的喜爱已经风靡全国,但白糖的多出口于西夷,剩下的也都是售往国内。

因为白糖是预售的,一年的货在年初就预定完毕,再加上预售需要大规模的订金,所以日、朝两国的商人很难抢到白糖。

而岛津久成能弄到白糖,可以说是极大的异数了。

见此,岛津久成只能微微点头:我虽然关系不错,但也弄不到多少,只能舍你二三十石左右。

不过每石的价格,需要达到二十块。

每石高达二十两白银,这个价格简直是疯狂,也就是说每六斤白糖价值一两白银。

可——咬着牙,朝鲜商人应下了。

待到货物一甩而空,岛津久成购置了些东西后,迫不及待地去往台湾府。

待他来到台湾府时,就见码头人头涌动,到处是商船,他这艘小船显得很是不起眼。

一路上,各种的西夷让人目不暇接,产教室大有大摆的戴着十字架,口中念着上帝,极其虔诚。

而日本,早就开始排斥天主教徒,甚至进行了几十年的禁教令,视传教士为洪水猛兽,并对所有的信徒大加排挤。

另外,德川幕府进行闭关锁国,要求海外经商的百姓必须一定时限内归乡,不然就不得入境。

所以在台湾府,大量无国可归的日本商人、百姓,信徒们,纷纷在此居住,促进了台湾府的多元化发展。

这时,鞭炮声忽然大起,各种热闹的舞龙场面此起彼伏,街面上一片欢腾。

岛津久成忙问缘由。

被拉住了行人也

不嫌弃,直接道:朝廷割出大员县一部分,设立了台南县,就是那一片甘蔗地那里……

听到这,他才恍然。

规模辽阔的大员县一分为二,多出了个台南县,这的确是值得庆祝的事情。

不过,接下来对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了。

抱歉,岛津先生,并非我们不给你面子,实在是白糖都被预定走了,前些日子给您的白糖,都是硬挤出来了……

糖寮的管事无奈地摊手道。

岛津久成立马就没了笑容。

见此,他只能掏出几张银票,进行一番贿赂。

管事这才松下脸:台湾府的糖寮虽然不多,但我听说在吕宋,却有许多的白糖。

我家也派人去了吕宋,收购了不少的糖寮,甘蔗地,您可以去瞅瞅,定然能买些回来——

说着,开出了书信,也算是门路了。

岛津久成又去了一趟吕宋。

吕宋总督府设立下,来往的商贾明显增多,虽然台湾府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吕宋的功能,但吕宋的价值确实难以估量。

忙活了一通后,走完这一趟船,岛津久成再次赚了一千块,名声在长崎流传开来。

而这时候,他在琉球府落籍的消息,立马在亲朋好友之间流传开来。

大量的落魄武士们,怀才不遇者,纷纷表示羡慕,然后千方百计地去往琉球府定居落籍。

短时间内,琉球府骤增三百余户,一时间喜不自胜。

这些人要么饱读汉学,要么有一技之长,对于琉球府来说是极大的好处。

要知道在琉球,拢共都没万户,增了上千人,这绝对是政绩了。

至于岛津久成,则改名为岛久成,带着跑船赚到了钱,去往福州求学,准备来年考取秀才。

显然,琉球府这一漏洞,已然被日本武士们抓住,成为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

科举,不论家庭血脉,只论学问的做官方法,对于日本武士们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就连许多在长崎做生意的朝鲜商人也慕名而来,他们纷纷将户籍落在琉球府,以期改变子女的命运。

毕竟众所周知,朝鲜虽然也有科举,但只有两班贵族们才有权利去应考,是大贵族的游戏,商人们根本就没资格。

此时的琉球岛,对于日、朝两国来说,就像是后世的免税岛国,拥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朱谊汐当然不知道自己曾经埋下的伏笔,已经开始起作用,并且是超乎寻常的作用。

中秋后,小麦渐渐成熟,整个北中国陷入到了麦黄之中。

一切都要为秋收让步。

幸运的是,在绍武十年,北方各省中罕有灾害,即使是在陕西,也是个平年,这对于多灾多难的北方百姓来说,是莫大的幸运。

同时,一份数据也到了皇帝手中:

陕西、陕西、绥远、河北四省,种植番薯的面积,已经超过了十万顷……

尤其是在缺水缺地的陕北地区,太行山区,番薯受到了广大的欢迎,百姓们乐于在一些坡地、荒地种下番薯。

这些在以往一无所获的土地上,能够获得数百斤的粮食果腹,这对于百姓们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同时,番薯的吃法,也大为普及。

番薯粉,薯干,烤番薯,番薯片等,受到了百姓们的欢迎。

当然了,对于百姓们来说,让他们具有积极性的原因,还是朝廷税收政策的倾斜:

十斤薯粉,抵一斤粮。

这也是他们种植番薯的初衷。

能够抵税

,这已经是极大的动力了。

如此一来,短短数年时间,番薯就风靡整个北方,甚至蔓延到整个中原,南方。

与此同时,在这些贫瘠的省份,随着番薯的普及,造反***的乱民也越来越少了。

陕西省呈报,在绍武十年,百人以上的暴乱,已经降到了十起以下,相较于往年,这是极大的进步。

从这也可以在侧面证明番薯的作用。

百姓们填饱了肚子,自然就没多少人造反。

这时就有人说了,不是轻徭薄赋吗?怎么还会有人造反?

说到这,这不得不提到民间许多百姓的愚昧,以及迫不得已了。

朝廷大政方针没问题,但架不住百姓们容易被忽悠,迷信等措施让他们造反。

而且,官场上有一项政策,无论百姓们是何原因起了暴乱,都算作是造反。

如,某些官员贪赃枉法,逼得一些村民杀了其家,这是造反;某些士绅过分剥削,欺压百姓,引起了***,这也是造反。

而官僚嘛,一向都喜欢欺上瞒下,选择性的报道。

某些事情被压下,某些又被上报。

起义这种事情,根本就算不过来。

陕西这一次的上报,某种意义上来说,朱谊汐是只信了一半,根本就不会安全相信。

所以看一个王朝是否太平,起义的多少并不重要,因为这是会被选择性的记载的。

哪个官员都不想治下大乱,影响了自己的官途,然后小灾酿成大灾,王朝就一朝倾覆了。

太平天国不就是如此吗?

前方连战连胜,结果人家直接从广西飞到了南京。

所以,看一个王朝的富庶与否,直接看其吏治水平怎么样就行了。

因为理论上官方赋税都是较轻的,足以让百姓苟活下来,而到了地方,则会被层层加码,而吏治好坏,则是可是赋税加倍大小的区别。

辽东的玉米种植面积也很喜人。

皇帝笑了起来。

相对于北方各省的贫瘠,适合种番薯,而辽东则喜爱玉米。

玉米的盛行,很快就积压了小麦的生存的空间,在辽东流行开来。

辽东布政使直言:今之辽东,较三年前,民未增太多而粮谷倍增,斗粮不过二十文,民皆大悦——

当然了,由于辽东河流众多,各种水磨大肆发展,玉米不断地被碾压成粉,自然就促进了市场上粮食的增多。

财部则汇报,今秋辽东预计能收秋粮三百万石,太仓收进二百万石。

这能够很好的补充京畿粮食,从而减少南粮北运的压力。

某种意义上来说,由于距离的优势,此时的辽东,才算是真正的成为了北京粮仓。

如今辽东民不过百万,如果持续的从山东移民,那么其粮食将会不断地增多。

内阁甚至乐观的估计,等到辽东的人口突破三百万时,其年收粮税六百万石,足以供应整个北京城。

毕竟在渤海运输,其危险程度进一步降低,成本也极低,是最为方便了。

到时候南粮北运将成为历史。

朱谊汐喜不自胜:东北开发,今日才算是真正的开始了。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内阁上下倒是上了票拟,为了加快辽东的开发,准备将辽西府并入辽东省,从而促进其发展。

辽西走廊嘛——

嘀咕了一句,朱谊汐直接给否了。

虽然海运的畅通,让山海关的重要性不断降低,但谁也无法否认辽西走廊的重要性。

所以,辽西

虽然处境尴尬,但绝对不能让辽东掌握。

想到这,他直接提笔一挥:议废永平府,并入顺天府之事。

然后又写道:议辽西府并入河北省之事——

永平府,就是山海关以东的关内地区,这是蓟镇所在。

如今随着草原地区的太平,永平府的也就不太重要了,并入顺天府是很合适的,毕竟离北京近。

辽西,就是后世的锦州地区,让河北长臂管辖,也是一种犬牙交错的政策。

田福立马让人呈送给内阁,然后在一旁服侍着,继续念了起来:

吉林将军呈报,近几年来,各部落归顺者众多,大小部落超过三百,生民二十万万,唯独吉林城汉民甚少,不过数万……

兵马犹少,难以御蒙古诸部,科尔沁左翼左右摇摆,不足为信,请朝廷广发百姓戍边,为吉林都司……

缺人啊!朱谊汐叹了口气:还得让山东加大力度才行,辽东百姓不足,吉林何时能足?

说着,他问道:黑龙江行都司可有消息?

田福立马翻找了起来,好一会儿了才从底部找出,道:

黑龙江将军直言,如今黑龙江城已建好,将军府驻地已经从宁古塔迁往,其地半年为雪覆盖,颇为艰难,只求百姓驻垦……

又是缺人啊!朱谊汐摆摆手:让内阁去做……

人口的问题,除了迁徙并没有别的办法,这事难办。

而此时的内阁中,皇帝的谕旨已经抵达。

废黜永平?王应熊一惊,差点咬了舌头。

吕大器则沉声道:这对于顺天府,是否太大了些?其本就有十余县了,管的过来吗?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朕实在太难了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大夏守国人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魂穿大唐多了一个妹妹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父皇,冤枉呀,儿臣是奉旨造反君上万年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在下九千岁唐砖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穿越后我靠医术权倾朝野天下长安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大明流匪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重生:澹台小将军他反了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回到大明闹饥荒,我有无限物资铁血霸弓朕真的不务正业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江汉儿女英雄传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红楼群芳谱明末好国舅三国之飞将再世三国:开局曹操用嫂嫂们求我出山大雍风华:从攻略王妃开始明末混日子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最牛妖孽兵王白话西游记:精编军工科技楚韵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穿越:这个太监不一样重生北宋的那些年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文曲在古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三国:开局武力拉满明末逐鹿天下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我助大唐盛世天下走进唐朝超神妖孽兵王
藏书吧最新小说: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