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迟来的深情,没有遗憾,没有错过,没有缺失,到自己手中的人事物一定是最好的,时间也是最好的,而且是唯一的正确,这是紫云他们发现的。
在藏传佛教的伏藏师当中,有一个很悲剧性的人物,叫督修林巴,他本有机会开启秘境,就是香巴拉的白域,但是他在离白域只有十步之遥的地方停住了,因为他想带更多的人进入这个极乐世界中,所以他选择了下山的路,尽管打卦的结果是必死的大凶,他入禅定观察的结果也是如此,但是他依然前行,结果在下山的途中就遇到了雪崩,于是就被压在雪崩下面圆寂了,
再转世的他对白域已经失去了兴趣,而传承也不再想提起他了,对他应该是失望之极。
其实开不了白域,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他并非王者。
所以起初的他们考虑众生的业障倒不如多思考成王败寇的道理。
业障不是最重要的,能达到自己的修行成就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而无论什么手段什么办法,只要能走过去,都可以使用 ,这样的想法才是唯一正确的。
如果换做是紫云他们呢?
紫云他们就会想,在他们离白域只有十步之遥的时候,为什么自己身边才只有一个人?这一两个人的极乐世界和解脱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紫云只想知道这个。
所以紫云他们能够参透这个世界上没有遗憾的道理,如果只有两个人在这里,那就这两个才是真正正确的。
所以如果是紫云他们,他们就能走入白域。
那如果只有紫云一个人呢?
那紫云就自己一个人走入白域,既然只有一个人的话,那就这一个吧!
所以紫云一个人也能拿得下这个任务来,是这样的,所以她能开秘境,其他的人就不知道了,紫云不是他们,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她是没问题的。
督修林巴跟紫云有本质的区别,他是理想的,而紫云是实现理想的。
所以在2003年的四川喇荣五明佛学院,紫云能预料到后来,整个佛学院的兴衰,假如,当地政府拆掉了他们的住房,僧舍,不让他们出家修行了,那该怎么办?在当时还没有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就在考虑后面的出路了。
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难题,就是他们的修行遇到了根本上的阻碍,没有地方可以使用,没有住的地方,也没有闻思修的经堂之后,他们的修行彻底终止或者是断送了,那这该怎么办呢?
这是横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
问题是现实的问题,卡脖子是所有的地方同时都卡住了呢?
这是当时的他们还在听课,完全没有想到的将来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但是紫云却得想这些问题。
这个比督修林巴的开白域要困难许多,拿得下来,就是自己的成就,但是如果拿不下来,那也得跟他一样,埋在这雪崩底下。
从一开始紫云就不认为这是简单轻松的一件事情,因为他们也束手无策,他们的困境在于众生的业力,他们受制于因果和众生的福报问题。这就一步都不能往前走,
但是她也没有坐以待毙。
当时是有什么资源就用什么资源,没有的竟也用上了,这样慢慢的一点一点往前走,其实并没看到什么希望。
这是紫云的白域。
不过后来是怎么突破的呢?在不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情况下,是每条路都尝试的去走了一下的,但是相当长时间里面,也没有任何进展,依然在原地踏步,但是问题是滚起雪球来了,随着时间过去,摸爬滚打的结果是找到了出路的,
就算他们所有的一切修行都被迫中断了,所有的闻思修都无法再进行,他们的人全都遣散了,紫云也有办法让他们瞬间起死回生。
是修行,是证量起死回生。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是紫云还是做到了,那是以一己之力,打开了这一道门的。
所以她才说没有迟到的感情,也没有放弃的修行,没有无法拿到的成就,除非自己不是真正的王者。
是因为自己认知正确,所以在多年以后,紫云就换掉了这个最核心的根本,她找到了成活之因,就像找到了萝卜的活路一样,只一个人能找到这条活路的话,那就是这样吧!
所以紫云就要了这一个而已。
在督修林巴的故事中,如果他当时没有犹豫,而是直接走进了白域的话,那他一定是这个伏藏师世界里的成就者。
随后,他就知道那山下五百人是怎么得救的了。
紫云的白域也是这样的,当她自己拿下来了这一个人的成就之后,她就知道,整个佛学院那么多人,是怎么好起来的了。
其实有些时候,人要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换掉自己的认知才能够活下去的话,那就换掉自己的认知,因为与另一条死路相比,紫云所选择的,一定是唯一的活路。
现在看到地里的萝卜了,忽然想起多年以前,自己的修行经历,没有不付代价就能得到的好东西,既然自己付足了代价,那得到的一定是最好的东西。
所以紫云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对的,因为结果是对的,如果只有这样才能走到这里,那现在的一切也就都是对的。
所以没有做不成功的事情,如果有,那只是因为,你不是那一个成功的人。就是并非王者。这样看成王败寇的话,那是不成功则成仁的,那伏藏师果然埋在雪底下了,而紫云也果然是一统天下,成就了千秋霸业的。她跟秦始皇是一类人其实,所以到了最后,就跟仙苗跟姜太公分在了一组一样,紫云也跟秦始皇分在了一组,因为一个是打渔出身的,一个是一统天下出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