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平淡。
临近年尾。
厂里城也正式放假。
辛苦了一年的职工,也在这一刻,彻底放松了下来。
喜气洋洋的,提着厂里发的,一人三个鸡蛋的福利,急匆匆往家走。
四合院再一次充满了喧闹。
家家户户都都在准备年夜饭了
全城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各个国营商店,也都迎来了年底最后一波的采购大潮。
有骑自行车的,有步行的,也有推着板车的。
形形色色的人群,疯狂往各大国营商店. 涌去。
可惜,这个时代,买任何东西都是需要凭票购买。
物资匮乏的时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国家处于一个起步期。
也只能实行这种办法缓解压力。
街道上,这段时间是非常的热闹。
车水马龙,接踵摩踵 熙熙攘攘的人群,全都涌上街道。
辛苦了一年,也想在过年的这一天,买点好吃的,犒劳犒劳自己,也给家里的孩子,解解馋。
年底了,也都很大方的,把一年之中,省吃俭用,积攒起下来的粮票以及肉票等全部拿出来。
去了肉食品商店,割上二斤肥膘。
除了当时吃之外。
还可以炼油。
总之,这个时代,肥肉要比瘦肉受大众欢迎。
再买上几个点心,罐头以及糖果鞭炮之类的。
家里有孩子的家庭,自然是想着给孩子买些,不然,自己家孩子眼巴巴的看着别人的,闹的慌。
剩余的布票, 给家里的婆娘,扯上几尺花布,做件新衣裳。
过年了嘛,穿的体面一些。
开开心心的,也没有必要厚此薄彼。
至于自己吗?打上两斤小酒。
一喝也就是了。
临近下午。
街上的人群,这才大包小包,满脸笑意的往家赶去。
赶着回家打扫卫生,写对联,清扫屋舍。
这段时间,可是非常的忙碌。
尤其是四九城这个一国之都。
那可是一个国家的脸面。
加上老四九城的人,过年的时候,那规矩不少。。
虽然如今不提倡鬼神直说。
但,各家各户的,做了什么好吃的,第一时间给各位神仙先献供一些。
虽然都不敢明目张胆的公开,但,都心照不宣的,街坊邻居也都知道。
自然不会闲的没事干,去举报。
六十年代初期, 实行打到一切牛鬼蛇神的指令下达。
全民都处于一个积极主动的一个氛围当中。
但,哪能说禁就禁止的。
所以说,有一句话说得好,存在即合理。
烧香拜神,在我国古代至今为止流传了几千年。
不是没有道理的。
……各个街道,张灯结彩,大红灯笼,已经高高高挂起。
偶尔有那些等不及的熊孩子,点燃鞭炮,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胡同里,到处都是熊孩子呼啸而过的身影。
过年了,家长也暂时不用再继续盯着。
放任其自由活动。
临近晚上。
家家户户,屋子里飘香四溢。
屋子外面,则是擦洗的干净敞亮。
条件好的家庭,则是在自己家屋檐下挂起了红灯笼。
条件不好的也会开着灯。照的院子里灯火通明。
而这个时间,各家各户也都放下一年以来,积攒的情绪。
安心过年。
即便是平时有间隙的,也都见面点点头先打个招呼。
更加不会,在这一天心里还在憋着气留在下一年。
自从上次三大妈走后。
就再也没有来乌宁家里。
乌宁小夫妻俩也落得清闲。
没人找茬刚好。
安心过年。
眼看着天色已经暗淡下来。
二大爷刘海忠,组织院子里大老爷们,把院子里的角角落落,彻底的清理一遍。
许大茂出去复放电影院也在前几天过年回家。
此时,也加入了打扫大院的队伍。
她媳妇儿娄晓娥也从娘家回来。
整个院子里,具都处在一个短暂的和谐相处的氛围当中。
有说有笑的聚在一起集聊着有的没的。
回忆这一年来,喜怒哀乐。
展望一下想下一年的美好未来。
“三大爷,今年的对联,还得麻烦您来写。”有住户首先说道。
“可不,除了三大爷,这院子就那样别人会写了。”
有人插话。
“三大爷,今年这润笔费可得少点啊。”
“黑,我说三毛子,你这也太小气,你白使唤人呢,还少点,也就半碗瓜子。你还舍不得。”闫埠贵不悦的说道。
“不是不愿,只是今年这家里根本没有准备多余的。”
那人一脸无奈。
眼看着院子打扫完毕。
闫埠贵摆出桌子。
坐在自己家门口。
笔墨纸砚一字排开。
等待着住户上门。
“王撑柱,这润笔费给少了啊。”闫埠贵眼皮子抬了抬。
看着面前的青年。
“三大爷,您这要的也太多了,我这没有那么多啊。”
这边,围着一些人,都在等待着闫埠贵写对联。
而,从后院刚回来的住户一脸喜色。
“哎哎,后院也在写,不需要润笔费。”那人喊了一声,急匆匆往家赶。
生怕别人早去似的。
显然是想要抢占先机。
“什么,不要润笔费,谁在写,写的行吗?”有人狐疑的问道。
”嗐,写的挺好,乌宁在写,不说了,我得赶紧回去拿纸去。”那人转眼间消失不见。
而,在三大爷门口等待七八位住户,具都相视一眼。
“走,去瞧瞧去。”于是接下来,一众住户,居都纷纷舍弃三大爷。
往后院而去。
一时间,三大爷门口,孤零零的,只有自己家一家人。
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对方。
“乌宁?他会写吗?”
“对啊,别写有牛头不对马尾的。”对联他讲究的是押韵。
“寓意什么的。,不是是个头就那写的。”闫埠贵说道。
闫埠贵气不打一处来
这个乌宁,专门跟自己家过不去。
连写个对联都插一手。
“爸,我倒要看看,他乌宁会不会写。”闫解成满含怨念的去了后院。
此时此刻意
后院。
乌宁门口,围满了人。
苏清也穿的圆滚滚的站在旁边边,帮着忙。
别的住户,也都好奇的看着乌宁。
“宁子,给叔写一幅呗……呐这点心给你媳妇尝尝鲜。”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笑呵呵的说道。
手里提着两个点心。
拘谨的放在面前的桌子上。
“李旺叔,您客气了,这东西你拿回去吧,你家人多,我不缺这些东西。”乌宁笑呵呵的推了推,递给他。
便开始下笔写了起来。
本身,自己是打算给自己家写一幅就行了。
没想到,刚刚写完,就被住户团团围住。
这一下子脱不了身。
只能这样了。
“哟呵,这宁子,还真有两把刷子啊,这我怎么觉着,写的比三大爷洗写的还要好呢?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
有人嘀咕。
“嗯,是啊,你瞅瞅你这字,多好看,跟花一样。”
……
看着乌宁一个个字迹呈现而出。
字迹工整清晰,一笔一划,苍劲有力。
整体,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看的围观群众,如痴如醉。
剧都沉浸在里面,不可自拔。
周围本来议论纷纷的住户也都适时闭嘴不言。
聚精会神的看着乌宁毛笔挥动着。
一个个充满了艺术美感的字迹浮现于大众眼前。
很快,一副对联写好。
众人发出一阵阵惊叹。
在赞叹之声中,乌宁再一次开始写作。
速度逐渐加快。
那些个拿到手的人,在千恩万谢的感谢中,开心的离开此地。
没有排到的人,则是耐心的继续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