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重复章节,明日修改。)

另外一边,匈奴五部之中,经过了几日的快马加鞭,刘聪与王生派出去的使者,终于是到了并州,高都城中,身着胡服的匈奴人比比皆是,当然也有身穿汉服的人,只不过这些人很少罢了。

城中城主府衙之中,刘渊与他的老丈人呼延翼,还有他的长子刘和,正在商议今后的事宜。

刘渊已经是准备大展身手了。

尤其是在齐王起势的情况下,不管是谁赢了,只要他站队站的好,肯定是拿得到好处的,更何况,汉人直接连年作战,实力已经是被大大削弱了,而他并州匈奴人则是在一旁默默休养生息,总有一日,是他们崛起的时候,而且这个日子,恐怕不会远。

“父帅,这为何要扯上汉朝的事情?如今不是晋朝吗?汉朝都是百年前的事情了,恐怕汉人早就不记得汉朝了。”

刘和没有在雒阳这些地方游历过,见识确实不如刘聪。

但刘渊心中也没有不悦之色,而是笑着说道:“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亡弟绍,不亦可乎?”

我是汉朝皇帝的外甥,而且祖上曾经与汉帝约为兄弟。如今兄长去世,弟弟继承,这难到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但刘和听了之后,只觉得这番逻辑非常牵强。

在一边,呼延翼老奸巨猾,哪里不知道刘渊心中的想法,连忙上前说道:“汉人汉人,我等汉姓刘,自然得扯一扯汉人的虎皮了。”

一个匈奴人,以汉为名头,甚至想着要日后国号都与汉有关,这看上去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

这奇怪的事情,发生在现如今,却是一点都不奇怪。

单独看刘渊以及他所创立的王朝,很容易会让人以为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割据政权的诞生,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多到不可胜数。

但其实并不如此。

大部分人看待这段历史时,都是以后世人的眼光来看,因此很容易得出“这是一个普通的割据政权”的结论。

但事实是,如果你站到当时的角度,就会发现刘渊所面临的问题一点都不普通,而是一个前无古人。

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大难题:

一个异族人,要如何才能在汉族世代聚居的中原大地上获得统治地位?

汉匈战争能上溯到五百年前。

这五百年来,匈奴虽然逐渐式微,但汉人对于匈奴的防备却,已经成为一种刻入子里的本能。

正是因为如此,曹操才会把匈奴人分为五部,并派兵监视;刘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空有一身本事不被司马炎重用。

怕的,就是匈奴坐大难制。

而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汉人对匈奴的态度则是轻蔑。这是一种文明人对待蛮族人的心态,相较于防之情,这种歧视可能更难消解。

这些都是刘渊要面对的挑战。

在这么一种环境下,想要建立起统治,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这么说还比较抽象的话,那么我们可以举一个现实一点的例子:犹太人要如何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统治阿拉伯人的政权?

现实所见,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便两千年以来,政治学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但这依然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刘渊面临的,就是类似的问题。

把问题归结一下,就会发现,所有的难处其实都在于两个字:

认同。

对于中原人而言,匈奴人一百年来一直都是被监督的对象。

如今一朝翻身,中原人能否接受这种转变,要打个很大的问号一一这身份认同的问题。

这就好比一所监狱里,某个罪犯突然被任命为监狱长。这时候就要好好考虑一下狱警们的接受程度了。

其次是文化认同的问题。

中原人一直以来能占据鄙视链的顶端,并维护整条鄙视链的稳定,靠的就是文化发达。刘渊虽然也在洛阳的文化圈子里浸淫,并且受到了认同,但是整个匈奴这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却相对还是低端的。

如今,让这么一个“低等民族”来统治,中原人心理上存在很大障碍。

这就好比中国科协管事的是一个工农兵大学生,这种身份和文化水平的错乱,必然带来实际中的矛盾。

刘渊想要称汉,他说的那些“吾又汉室之甥”全都只是借口,真正的原因,就在于他需要找一种可以让汉族人接受的方式来推行统治。

他不可能自称匈奴,这样就没有办法吸纳汉人,只能是用汉人的方法来建国号。而这其中,“汉”又是最好的选择。

而既然以“汉”为国号,那么自汉朝以来所有中原王朝的制度,就都属于要继承的内容包括中央朝廷官制、地方设置郡县。

所有这些都是汉人的治理方式,跟匈奴人的管理模式截然不同。

这其中的变化,站在汉族人的角度来看,理所当然,但对于匈奴人而言,却不啻于一场革命。

类似的例子,汉人其实也有过经历:清末新政,就是要摈弃中华王朝两千年来的传统,接受西洋的政治模式。

当时所遭到的反对和抵制,熟悉近代史的人应该都不会感觉陌生。

刘渊做这些,就是要尽量向汉族人靠拢,以取得汉族人的支持。

这是刘渊心中考量的问题,而刘和经历得太少,只想着自己匈奴人的身份,肯定是想不到这一点的。

不过说起来,刘渊在历史上的很多改革,大部分都失败了。

这其中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因素。

最大的客观因素,应该是刘渊本人。

刘渊本人的年纪问题,在他称帝时应该已经接近七十岁。

称帝的第三年,刘渊即便去世。

在他身后,由于缺乏权威,以及制度和传统的冲突,导致了一系列的矛盾与纷争。

刘渊病逝后,太子刘和继位。

其弟刘聪随即发动兵变,杀死刘和继位。

这种事情,虽然在中原王朝的历史上也常有发生,但在中原的价值观中,这肯定不是一次正常的权力更替。

而以匈奴人的视角来看,如此却正常不过。

在他们的语境里,历来权力交接都是伴随着鲜血的,不流血的交接才不正常。

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在刘渊身后体现的特别明显。

刘聪继位以后,以刘渊的皇后单氏为皇太后。

但单氏貌美,刘聪于是便将其收归己有。

在中原价值观的史书里,关于这一段是这么记载的:“聪柔焉“。所谓“柔”,就是娶父亲的妾,在中原文化看来,这毫无疑问是乱伦。

但在匈奴几百年的历史中,这就是正常现象。

上一代单于死后,由下一代继承所有遗产一包括除了母亲以外的所有女人,她们都是财产。

因此刘聪的这种行为,是一个正常的匈奴人的行为,但却为汉人所不齿。

两个民族的融合,是需要在文化传统、生存式、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逐渐接纳的。

但以当时的时间点来看,汉匈之间的这种接纳还是太少。

问题随着刘渊的病逝而逐渐暴露出来,并且越演越烈。

这种巨大的鸿沟,在当时是没有办法调和的。身为皇帝的匈奴人没有办法立即改变自己的传统,汉族人也不可能接受自己底线以外的行为,既然如此,那么相互接受根本就无从谈起。

除了文化上的不协调,制度上也有矛盾。

刘渊在称帝之初,全面接纳汉人的政治传统,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摈弃匈奴人的管理模式,他设置了一个机构,叫做“单于台”。

既然汉人和匈奴人生活习惯不同,那就“分而治之”,用汉人的办法管理汉人,匈奴人的办法管理匈奴人。

刘渊继承接受了汉人自秦始皇以来的官制,以此来统治汉地;对于匈奴人,则用“单于台”来管理。

也就是说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刘渊就率先实现了“一国两制”。

但这个制度天然存在两个bug:

首先,胡汉的分裂因此有扩大趋势。

面对着胡汉两种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性和方式,刘渊给出了分而治之的解决方案,但这种方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制造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掌握政权的胡人维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治理模式,被统治的汉人则是另一种模式,两者之间完全没有贯通的可能。

这套制度的设定,既然一开始就强调胡汉之间的分别,那么也就强化了两者之间的对立。

其次是军事上的问题。

匈奴人是立国的根本,因此,管理匈奴人的“单于台”才是最核心的权力机构,那么皇太子兼任“单于台”大单于就成了惯例。

而在地方上,虽然行政长言按照汉人的办法设置流言,但兵权只能给匈奴人才放心一一而且,最好由自己的亲族担任,否则忠诚没有办法保证。

但这么一来,其实就又陷入了八王之乱的矛盾里。

自此以后,宗室内斗的杀戮果然反复上演。

刀光闪过,落下的人头跟获胜者之间,经常就是兄弟叔侄关系。

当时的人不是不知道以史为鉴,但这种人间惨剧,却是现实情形下一种无奈的必然选择。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 看书领现金红包!

同时伴随出现的,还有第三个问题:

如何吸引人才,其包括汉族在内的异族人才?

刘渊建立了匈奴人的国家,虽然以汉人的方式来统治汉人,但核心权力还是靠匈奴人自己的组织形式。

那么,既然权力的核心是以血缘为界的,出身于其他民族的人才,要如何才能被纳入到核心权

力中呢?

前赵(刘渊创立的国家后改国号为赵,因此史称前赵)灭亡于后赵,而后赵的开国君主石勒其实就是刘渊的部下。

石勒军事能力超群,到后来已经是前赵的绝对主力。

但偏偏,石勒是羯族人,在当时的体制之下,匈奴的刘氏王族是没有办法接纳石勒成为自己人的。

这种分歧,最终导致了双方分道扬镳。

既然前赵是以匈奴本族立国,那么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把羯族人接纳进来。

石勒做的越好,对匈奴人创立的前赵而言,就越是威胁。

尴尬也就在这里,明明是创业公司的核心骨干,但干的再好也拿不到股权。

因此,石勒的自立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甚至于十几年后,石勒也碰到了这样的问题,他的国家也没有办法吸纳外族人才。

乱世之中,依赖外人容易反水,他自己就是例子;过分依赖族人,无法容纳外人,他自己依然还是例子。

这两者之间的循环论证,简直就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后赵也作出了自己的尝试,办法是收义子,试图用亲情来消弭民族差别。

但这依然没什么用,石勒创立的后赵,灭亡于冉闵。

而冉闵,是石勒最为得意的义孙。

刘渊如今谋划的制度,胡汉分而治之,在历史上看来,都不算成功。

三人正在讨论其中的细节,此时门外却是来了一个管事打扮的人。

“启禀大帅,城外来了一行人,说是广元侯与大帅儿子刘聪的使者,有要事要见大帅。”

刘聪?

广元侯?

这两个人怎么混到一起去了?

刘渊眉头稍皱。

而刘和一听到刘聪的名字,脸上便露出紧张之色。

“父帅,四弟与广元侯勾结起来了,儿子听说广元侯是讨伐齐王的主帅,此番前来,说不定便是劝说父亲会盟的事情,不过之前我们已经答应了齐王,现在这些人不见就是了,最好,将他们的头颅送给齐王,以显示我们的诚意。”

“嗯?”

刘渊眉头紧皱,他看向刘和,颇有些失望。

“杀了,岂不是断了一条路?况且,我们也不一定死跟着齐王,汉人最是奸诈,信任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

呼延翼也是在一边说道:“见这些人肯定是要见的,但得秘密接见,可不能让齐王的人知道了。”

这事情要是给齐王知道了,就有些不妙了。

“不错。”

刘渊轻轻点头。

“而且去见这些使者,我不能去见,和儿,你去见他们。”

“我?”

刘和愣了一下。

刘渊眼睛闪了闪,点了点头。

“便是你去,不要让为父失望。”

说完这句话,刘渊便对着刘和挥了挥手。

呼延翼连忙拉着刘和,出了书房。

“此事你必要办好,不能由着性子来,这是你父帅对你的考校,不能因为那使者与刘聪有关,便失了分寸,用了小心思,你知道吗?”

看着自家外公灼灼的眼神,刘和重重点头。

他知晓,他的很多事情,都不被他父亲看好,之所以现在还是继承人,便是因为他的后台。

他是长子,外公一家又是呼延氏,实力雄厚。

但...

不管他身后的力量有多少,能让自己父亲满意,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外公,你放心,此事我一定办好!”

藏书吧推荐阅读:末世运转重生八零从透视开始暴富疯了吧!你管这叫任务?春日美娇妇地府归来,无情无义她杀疯了异世东京,携美丽式神驱邪除灵一援一疆情柠檬精老公的马甲掉了我就是能力多点你们慌啥重生06年不悔人生我和美女室友的那些事我有一个世界,狗头金随便捡六零媳妇凶猛开局领导被抓,女友分手华语金曲肆虐,pdd反向抽烟书海第一混乱隐婚娇妻boss爱上瘾都市神医修仙归来王大伦的演艺生涯游戏制作:论玩家为何又爱又恨老登逆袭,开局顿悟圆满武学!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我的性别会刷新长生殿之王大杀四方重生之水墨一遇男神暖终身重生狂妻:夫人惊艳了全球娱乐:你是警察啊,咋成了狗仔王反派:离未婚妻来退婚还剩7天高武:御兽越多,我越强!弃少归来,无法无天!左手黑剑,右手白剑,爆杀一切穿越八零:帝少老公VS俏农媳带上五岁妹妹走天下一不小心穿越成了老天爷原生家庭:我的孤独人生东莞的爱情总让人意难平影视反派:从攻略欢乐颂开始支付九十九元:为你缔造神秘葬礼桃源美妇高武世界:那个书呆子居然开挂!乱天动地我家仙府太费钱重生之绝世废少觉醒不了?那就偷系统!云龙山医仙黑色家族的秘婚:魅宠7分77秒我姑奶奶她修仙回来了我每天获得一百个舔狗愿做人间一散仙
藏书吧搜藏榜:重生之重启2004漫威有间酒馆在黑暗中守护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某生物正虎视眈眈盯着我们软饭不软,闲婿不闲齐少的心肝天天闹这个明星来自地球闪婚七零俏中医,京城大佬宠上天超级银行卡系统房爹在手天下我有不要和奸臣谈恋爱绝世小神医这就是套路巨星真千金断亲随军,禁欲大佬日日宠反派手挽手,八零抖一抖八七暖婚之肥妻逆袭娇妻还小,总裁要趁早穿书反派:坏了,我成反派黄毛了娱乐秦时清冷白月光,是我意中人修仙正史天眼邪医御妻无术满级大佬她又掉马了大佬约我民政局见我的尤物总裁老婆妃常难驯:病娇战王,超级宠明渣好躲,暗夫难防我要赚10000亿全民游戏,我搬运小说开创功法四合院:我许大茂彻底黑化六经刀重生之股动人生修行的世界恐女的我和美少女旅行日常第一神婿鲤鱼王的精灵模拟器寡夫从良记我就打个游戏,怎么称霸宇宙了?我与极品美女特卫:中南海保镖穿越后,我成了国民女神道童下山,诸神退位止域主宰全系异能,我的天赋强到战力崩塌祈愿夏可嫡妃的逆袭豪门新欢报告CEO:奴家有喜了娱乐之过气歌神,演帝
藏书吧最新小说:富婆与穷小伙的暖情微光幼龙萝莉怎么养,在线等,急!摄影:十步存一天下宝鉴穿越从东北崛起都市:我的好感度能无限提现重生豪门太子爷,女神环绕特种兵重生回到校园开局上交核聚变,能给份工作吗?开局变女生,打穿异世高武:系统晚到,36岁才是闯荡的年纪重生仙帝归来破晓时我们转向东方歃血阴阳奇术纽约1990出门捡到宝,天上掉下个凝姐姐!重生了,我想见识娱乐圈的风景从兄弟到老婆变身后我被他宠上天天赋系统带我飞风流杀手说好的美食家,你让我摆摊卖泡面?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刚重生就被绿!我竟成了赘婿点亮星星的使者天道神医港娱:谈钱可以,别谈感情我的寻宝江湖:魅影密码重燃九零年代非酋之王之倒霉系统出狱即无敌,前妻跪求我复婚重回80,成功从拒绝入赘开始荒野求生:张平漂流历险记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30岁退休,回小县城吃香喝辣千鉴宝影追尾后,白富美赖在我家不走了出狱后,捡了个高冷美娇妻万界交易:开局换到六十万野山参从零开始,纵横黑暗世界顶级四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神豪:退婚后,他惊艳了全世界娱乐圈演太监,这些武功你真会啊大学没毕业我把学妹带成了钓鱼佬转职当天,我投资校花,百倍返利!投资万倍返还,开局武圣跪求当义子转职老板,全国天才替我打工黄金瞳:鉴宝天师浴缸通古今,我和女帝做交易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开局纸人术,横推超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