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宫的问题算不做大问题,只是那些朝堂官员想要盯着学宫做事,学宫就没办法独善其身。
哪怕几十年前,学宫都没有主动掺和帝国的政务,更加没有派人进入朝堂。
只是那些自学宫而出的学生,有着部分是想要走军方的路子,有的则是直接想要走科举入朝堂的道路。
上百年来,出自学宫的学生可谓直接占据朝堂的半壁江山,但是世家的威望仍然在朝堂或是帝国官场有着极其明显的强势。
即便是帝国建立千年,都没办法消除世家对于朝廷的影响,何况现在又是加上冗官制度。
冗官制度的出现,代表着世家的权柄获得最明显的释放,他们可以直接在道州之内安排他们的官员进行敛财。
如此这般之下,原先起到作用封赏功臣的冗官制度,现在则是变成大批量官员和世家的自留地。
他们通过在某一道官职上面安排大量的属于世家或者朝臣的官员,以此来敛财。
以前有着帝国官员兼任职位的情况,如现在项信以军部尚书兼任帝国太尉这般。
只是那样的时候,都是以主要的职位兼任次要的职位,但是他们的俸禄却是没有改变。
不是说以官员的数量来发放,而是以他们兼任的职位来发放,有厉害的官员身兼数职,直接一年的俸禄就足够普通百姓十年的生活还有富余。
如此这般之中,自世祖皇帝继位之后,慢慢废除了这样的兼任制度,却是因为功臣的缘故而推出冗官制度。
只是那时候,还不存在兼任,或者兼任制度已经被废除,同一座位置上面,只能做不同的人。
这样的情况,让那些世家迅速找到了所谓的漏洞,一人只能出任一道职务。全网 .
那帝国之内,什么东西都算不得多,可是帝国的百姓,那些世家之内的奴仆或是手底下的读书人倒是很多。
因而他们通过大量的往某些职位上面塞人,虽然没有办法获取权柄,却是可以获取利益。
权柄主持的还是帝国派遣的那位官员,但是其他由世家提拔起来的官员,他们可以插手,没办法起到决定性作用。
但是对于政务而言,有时候旁人的插手,有能量即可轻易把原本不应该出事的政策直接给捣毁。
兼任制度和冗官制度出现的目的都是完全相同,那便是为帝国犒劳功臣良将。
只是没想到辗转几年,最后两道制度倒是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两种制度直接使得成为帝国世家他们的敛财工具。
完全丧失了本来应该存在的意义,即便是世祖皇帝那般雄才伟略的帝王。
在面对某些问题的时候,都有思量不清楚,而出现严重错误的时候,历史有时候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
冗官制度和兼任制度,最开始的出发点相同,最后沦落成的模样同样相同。
不免让人感叹,圣人和雄才伟略的帝王,有时候出现的错误,居然异曲同工。
朝堂上面的官员们对于学宫的忌惮,由来已久,不过那时候朝堂官员都是看到学宫有着老成持重的老祭酒坐镇。
且历代祭酒都是有着明确的中立趋势,更加没有过分牵涉朝局,更是没有留下半点把柄话语。
那些朝堂官员们即便是想要对学宫下手,或者直接上奏疏弹劾学宫专擅跋扈。
都是没有半点可以借用的借口,学宫处事实在太过圆滑而公正。
因而朝堂官员们对于学宫的态度极其相同,同样选择不去理会学宫里面的事情。
任由学宫发展,而且趁着学宫发展的时候,他们还把他们自家的子孙放到学宫里面去学习,以图在来日在朝堂谋得一官半职。
毕竟自前面几代皇帝而言,学宫出来的学生通过科举入仕,在几代皇帝眼中,都是皇帝门生。
对于学宫学生出将入相,历代皇帝陛下都是有着极其关照的态度。
如先帝之前的那位玄宗皇帝陛下,正是当今皇帝陛下的皇祖父,对于现任太常卿仝致远的提拔。
算是历代皇帝之间最为偏袒的样子,以前的皇帝们对学宫偏袒,不过是自平等的机会上,给那些出自学宫的官员加分。
而玄宗皇帝,对仝致远的提拔,几年不到的时间,就是从寒门直接提拔到太常卿。
再是先帝继位之后,对于太常卿仝致远的偏袒,先帝可谓到达极点。
更是把自己最宠爱的公主嫁给了仝致远的儿子,再是让仝致远的儿子和太子殿下一起成长。
如先帝在位末期的朝堂丞相离偲,出自学宫的身份,又是拜在帝国大儒言正忡门下。
先帝提拔离偲,在先帝末期的那段时间里面,离偲提拔起来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
不过虽然如此,却是还是没有甘罗那般恐怖,离偲拜为帝国丞相的时候,都到了而立之年。
相对于先帝对离偲的提拔,皇帝陛下对于学宫的态度则是暧昧许多。
皇帝陛下平常时候对于学宫的学生都没有流露出过分的关注,威仪让朝堂官员有些吃惊的是,甘罗出将入相。
甘罗十二岁的时候便是被皇帝陛下拜为丞相,说起来实在是有些可怕。
可以说整个帝国都是史无前例的存在,但是自甘罗之后,皇帝陛下在没有提拔任何学宫的学生。
即便是以前提拔那位北军元帅云乾直接出任,都是在合理范围内考虑。
毕竟当中提拔云乾出任北军元帅的时候,云乾便是天命境界的修行者,坐上帝国元帅的位置倒是附和。
再是加上后面云乾成为天命巅峰的大修行者,更是让无数朝臣瞠目结舌,自然没办法说些什么。
说到底,现在朝堂上面的那些官员,对于修行者仍旧有着忌惮的心绪存在。
因而他们才想着打压学宫,却有没有任何把柄和借口打压学宫,只能选择亲切些。
用来避免日后学宫势力庞大的时候清算,好在学宫对朝堂的心思不重。
只是现任学宫祭酒梁兴居上位,朝堂官员就借王家的事来打压,以图很是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