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西夏天仪治平元年十月丙午。

兴庆府,皇城。

梁太后,看着从左厢神勇司那边,快马送抵的宋夏和议条约。

然后,她郑重的拿起南蛮赐给的国王金印,在上面用印。

接着,她站起身来,左右抱着小兀卒,来到她面前。

梁太后抱起年幼的乾顺,看向殿中大臣们,道:“吾已代表兀卒,与南蛮议定和约。”

“自和约定下,交换盟书之后,两国从今日起各守边境!”

群臣纷纷跪下来,抚胸行礼:“诺!”

梁太后点点头,看向大臣们,接着道:“卿等将和议已成的事情,遣人去知会国相,请国相退兵。”

“大白高国,已打不起了!”

说到这里,她就流下眼泪:“兴庆府中一匹帛,已至两千文!”

“凉州府的百姓,现在连吃口饭都很艰难了。”

“兴庆府内,十户人家都凑不出一个成丁的男子。”

“请使者转告国相……”

“请国相给大白高国的孩子和女人,留一口吃的吧!”

“请国相给景宗皇帝、毅宗皇帝和惠宗皇帝的基业,留几分元气吧!”

却是全然不顾,在开战之初,她和兴庆府内的贵族都是支持的。

甚至,就连兴庆府内的平民,也是支持的。

梁乙逋兴兵之初,大量被旱灾折磨的奄奄一息的青壮,欢呼雀跃的推着小车,带着弓箭和牲畜,自愿投军。

他们都期待着,能够从富饶的南蛮身上狠狠撕下一块肉。

哪怕,只是打下一座城市,缴获到的粮食财帛,掳掠的人口,也足够他们中的很多人,一夜暴富了。

奈何现实却被撞到头破血流。

不仅仅损兵折将,空耗国帑,甚至没有攻下任何一个南蛮的大城市。

所有的战果,都是些小寨堡、小哨所。

反倒是自己这边,石州监军司被打到崩溃,几乎丢干净了与南蛮鄜延路交界的所有城寨。

宥州方向,也是大败亏输。

白豹、金汤、后桥三寨再次被夺。

连监军官,驸马都尉也被俘虏。

国相倾力而出的熙河定西城,更是攻了一个多月也没有拿下来。

反而和南蛮在整个马衔山陷入绞肉。

这仗是越打越亏!

必须止损了!

好在和议条件还算体面。

青盐入陕的限制被解除,交子贸易的要求也得到了同意——虽然大白高国需要拿金银去交换。

同时,还增加了三个榷市贸易场所。

有了这些政策,大家就可以去南蛮大量采购丝绸、茶叶,并将这些紧俏的商品,卖与西域商人。

同时,也可以依靠青盐,源源不断的从南蛮赚取高额利润。

虽然算不上赢麻了。

但至少也不亏。

……

梁乙逋望着远方的山峦。

南蛮方面,依然没有给他任何回答。

但他的大军,却已经要坚持不下去了。

粮食、甲械、士气,都在耗尽。

最重要的是——天气也越来越恶劣。

北风已经呼啸着,从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吹来。

晚上开始下起了冰雹。

距离下雪也不是很远了。

一旦下雪,他的大军,就将不得不在雪夜中,向后撤退。

十几万人的洪流,数十万甚至更多的牲畜。

足以在寒冬季节造成一场灾难!

一场远超三年前,秉常亲政兰州,结果被宋将王文郁夜袭,导致营啸,大军崩溃,十余万人争相逃命,结果黄河开裂,数万人葬身冰河的灾难。

因为,当年秉常是在兰州正面,他身后就是凉州。

大军可以从容撤退,凉州城里储备的粮草、燃料也足以支应大军需求。

但现在,他的后勤基地,是在天都山与横山、柔狼山包围下的南牟会。

接近百里的延绵山路,在寒冬季节,足以让一切后勤补给,成为噩梦。

大军后撤,更将举步维艰。

“该撤军了……”

他的理性无数次告诉他。

但他不敢撤,也不能撤。

撤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败军撤退,尤其如此。

他的部队里,可是有着十多万的妇孺青壮!

有从大白高国的部族抽调的,也有从横山羌部里强征的。

一个不好,就可能全军崩溃。

十几万人,将变成南蛮骑兵嘴边的肉。

更不要说,他当初为了继续战争,曾强行扣押、软禁了破丑家、五牛家等豪族首领。

这些人一旦回到南牟会……他们一旦得到自由,就会带着他们的兵马离开,从此再也不会听他的号令。

“国相……”他的亲信部将梁乙胜来到他身边,低声道:“南牟会那边,送来的粮草,只有五百车……”

“根本不够大军吃用。”

“各部都在宰杀牲畜了……”

梁乙逋听着,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

“再等等看……”

他在等一个希望!

南蛮答允他和议的希望!

一旦如此,他就可以从容撤军,而且是带着胜利撤军。

他可以告诉国中各部——这些条件,都是我争取来的,是我用刀子逼着南蛮答允的。

在利益的裹胁下,破丑家、五牛家、拽厥家也会捏着鼻子认可。

现在,无疑就难得多了。

可他只能等等一个奇迹,或者等到一个他不愿意听到的声音。

好在,他也已经做好了后手。

铁鹞子、步拔子、泼喜军这三支精锐,一直被他牢牢控制。

此外,其他各部的精锐,也都被他笼络了起来。

只要大军在手,一切都有可能!

……

十一月越来越近。

汴京城的气温,也越发的寒冷。

好在,白波撵运司以及御河漕运司,赶在汴河断航前,将汴京内外的石炭场全部填满。

这个冬天,汴京百姓,依旧可以用廉价的石炭取暖。

赵煦穿着辽人送来的貂皮所制的裘衣,在沈括的簇拥下,走在了轧棉车间中。

看着那一具具轧棉机,将棉铃中的棉籽轧出来。

这些轧棉机的发明,赵煦也是贡献了一部分力量。

因为他在现代留学的时候,因为工作关系,在西北的农村地区呆过。

所以,他见过当地农民家里收藏的土制轧棉机。

虽然他不是学机械的但到底看过实物,加上轧棉机也不复杂,无非是一个表面布满钢齿的滚筒加上手摇的摇把和木制框架罢了。

如今,虽然没有大量合格的钢铁。

但精铁是不缺的。

尤其是铁冶部门,开始对高炉、反射炉等技术进行迭代后。

现在专一制造军器局的精铁产量,已经能达到每个月十余万斤的水平。

也就是冶炼技术还不过关,缺乏可以合格、廉价、优质的耐火砖,也没有焦煤。

所以,炼出来的,只能算精铁或者说粗钢,质量暂时还比不上苏州那边的百炼钢。

但苏州的百炼钢,加起来也比不上专一制造军器局半个月的产量。

等到徐州那边的铁监投产,苏州全年的百炼钢产量,可能还不上那边一天的产量!

这就是工业的恐怖力量。

即使只是原始的冶炼工业,一旦用上新技术,突破了冶炼的瓶颈。

其生产效率和生产速度,是手工业望尘莫及的。

就像眼前的这些轧棉机。

一袋袋棉铃被工人倒进去,伴随着手摇摇把的摇动,由皮带以及圆轴组成的传动系统开始工作,在传动系统的带动下,滚筒开始转动,棉铃被滚筒带着卷入轧棉机内,在自然离心力的作用下,棉籽被甩出,而棉花纤维则留在了滚筒的内壁铁齿上。

效率是崖州那边的黎族棉农手工剥取棉籽的百倍、千倍!

就这么一台简单的轧棉机,一天就能干完黎族棉农几十个人一个月的工作量。

于是,这个小小的轧棉车间,只靠二三十个人,五台轧棉机,就能完全应付从熙河方面源源不断运抵京城的棉铃。

而正常情况,熙河今年那六万亩棉田,将近七十万斤棉铃,恐怕至少需要数千工人,耗费一两个月才能完成手工剥取棉籽。

以汴京工价,按照雇佣五千人算,单单是这笔成本,就可能要超过两万四千贯!

但现在,总造价不过五百贯的五台轧棉机,加上二三十个工人,用上两三个月就能将总数超过七十万斤的棉铃完全轧完。

仅此一项,每匹棉布的成本就要下降两百文左右。

“陛下,预计年底之前,熙河棉铃就可以全部轧完……”沈括在赵煦身边轻声介绍着。

“嗯!”赵煦颔首道:“沈卿又为国立功矣!”

“朕必不会亏待爱卿!”赵煦下意识的开始画饼。

沈括连忙拜道:“为陛下效命,乃臣之幸也!”

“若陛下要赏微臣,臣乞将赏赐换臣妻诰命。”

沈括现在已经掌握了,家庭生存法则。

想要妻子高兴,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她加诰命。

短短一年多,他的妻子张氏,就已经从被贬被褫夺诰命的罪官之妻,摇身一变,成为了如今的颍川郡郡君。

赵煦听着,笑了起来,左右也都哄笑不已。

托苏轼的福,沈括如今已经坐实了他沈龙居的名头。

“卿妻如今已是郡君,朝廷之制,郡君乃待制官员之妻的诰命。“

“祖宗之制,朕不好破坏。”

沈括顿时有些泄气。

赵煦微笑着道:“不过,朕听说,当年是卿妻之父,故淮南路转运使张公,看出爱卿不凡,故将爱女下嫁的?”

沈括顿时涨红了脸,躬身道:“回禀陛下,确实如此。”

当年,妻子嫁他的时候,他已经三十几,将近四十了。

而妻张氏则正值二八之年。

又是他的顶头上司张刍的掌上明珠,且还是远近有名的美人。

若非张刍拍板,他那里娶得到?

所以,对于泰山他是永怀感恩的。

“这样吧!”赵煦戏谑的看了一眼这个气管炎,便道:“朕听说,张公当年病逝,未得追赠。”

“朕今日就做主,命礼部以张刍为国选才,养育贤女有功,追赠通议大夫、礼部侍郎!”

沈括顿时欢欣无比,纳头就拜:“陛下隆恩,臣当百死报之!”

这可比给他升官还让他高兴。

沈括知道的,从今天开始,他肯定能获得一个月的免打权。

说不定,今天晚上妻子还会服侍他沐浴一回!

看着沈括的模样,赵煦摇了摇头。

堂堂的大宋重臣,未来的大宋工业的奠基人。

却是一个标准的妻奴。

假若不是亲眼所见,谁敢信?

“起来吧,沈卿!”赵煦让冯景扶起沈括:“去看看蜂窝煤的作坊。”

“诺!”

“那作坊在何处?”赵煦问道。

“回禀陛下,在新城天马坊石炭场。”沈括答道。

赵煦点点头,这很合理。

天马坊,是大宋最早建立,同时规模最大的石炭场。

太宗以来天马坊石炭场,常常堆磊石炭十余界,每界超过四十万称。

……

一个时辰后,赵煦就在沈括等近臣以及御龙诸直的簇拥下,出现在了天马坊的石炭场旁。

整个天马坊内外,都有煤炭的痕迹。

远远的,就能看到大量煤炭堆磊在汴河堤岸上,延绵长达数里的壮观景象。

而在这些堆磊煤炭的堤岸下,有着一个个木棚。

赵煦的到来,引发了此地的轰动。

数百名工人,在官吏们的带领下,跪伏于一个个木棚前。

“陛下万福金安!”

“官家圣躬万福。”

人们齐齐的磕着头,恭贺着大宋天子。

“父老们不必多礼……”赵煦微笑着,让御龙直们散开,直接让自己的样子,出现在这些工人面前。

“都起来,都起来!”

“朕今天出宫,来看看诸位父老。”

“朕在宫中,时常挂念着父老们的生活……就希望着,朕的父老乡亲,都能吃饱、穿暖!”

赵官家们,本就是一些善于在平民面前打造亲民形象的君王。

太宗皇帝、真庙,都亲自处理过开封府庶政,甚至处断过各种民间官司——传说当年开封府的农民家里丢了一只猪,都能找皇帝要,而且,赵官家还真派人帮其去找!

仁庙就不用说了——在表演亲民、爱民方面的故事典故,有十几个都流传到了现代。

以至于仁庙在位时,天下人对他的评价,永远都是好的。

就算做错了,大家也都能原谅,因为——仁庙万般不会,就是会做官家。

英庙即使中风了,也没有忘记,在汴京建福田院,施给贫民粥饭、医药。

赵煦的父皇在时,每次出幸,都会特意放慢速度,以便汴京父老能知道他们的君王出宫了。

同时,他还建立了汴京熟药所,让汴京人可以得到廉价、实惠的医药。

赵煦也不例外,也是个表演亲民的好手!

如今,他从现代留学归来,更是在这方面已臻于化境!

不止会表演,他还懂舆论和形象塑造。

于是,他恬不知耻的指使童贯与石得一,让报童和探事司的逻卒们,在坊间悄悄散播了无数篇他爱民如子、关爱民生的小作文。

什么官家听到淮南受灾,连饭都吃不下去,流泪自责,直到淮南旱灾消弭,才终于笑起来,并吃了一大碗饭之类的故事,如今是传的汴京内外,人尽皆知。

总之,就是学习现代那些还留存的王室在营造自身形象方面的做法,再融入儒家的特色,同时对准大宋百姓喜闻乐见的明君形象,针对性的打造出一个爱民、亲民形象。

这样的话,即使将来子孙不孝,大宋灭亡了。

赵煦感觉,最起码他自己的坟墓,应该能和汉文帝一样,得到保存。

不至于和他上上辈子一样,暴尸荒野!

如今看来,效果是不错的。

因为,赵煦说完,他面前的工人们,就都已经感动的哭了起来。

赵煦趁机开始强化自己的人设,当即令冯景,各赐在场工人,钱一贯,布帛一匹,猪肉五斤,酒一壶。

藏书吧推荐阅读:逍遥游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大宋北斗司这县衙深藏不露朕就是亡国之君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奥特格斗传说女帝引诱我出山,我偏不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汉末之王道天下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
藏书吧最新小说: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