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上将军!”,
“邢道荣!”,
李忧:“......”,
当这个名字从许攸口中说出的时候,李忧的母语就已经变成了无语了,就这么说吧,若是但考验人物对文字语法的程度,仓颉造字和李忧无语再某种程度上还真是没什么区别,
“哈......哈哈......”,
许攸一番话后,
李忧一边耸肩一边尬笑了两声,他也不想笑的,可许攸都逗他一笑了,这时候要是再不笑,多少就有些不礼貌了,
“你这是什么表情?”,
荀攸白了李忧一眼,对李忧的态度十分不满,
“现在正是紧要关头,一兵一卒的优势都应该是我们去争取的,你怎的还笑出了声来,真是不像话,”,
“与其在此不知为何的发笑,你还不如好好运用一下你那识人的本事,想想到底派谁才能有把握胜了那邢道荣!”,
“呃......”,
李忧被荀攸突如其来的问责弄得有些语塞,
只见他支支吾吾了半天,
犹豫说道,
“其实我觉得吧......”,
“你们只要不派我出战......”,
“应该都挺有把握的......”,
荀攸:“......”,
“哦?”,
郭嘉恍然明悟般的捏了捏自己的下巴,
他和贾诩是最早猜出来李忧到底是何种本事的,相比与其他人,他自然也更能理解李忧这识人本事发动的契机,那就是此人不管如何,必须要在青史上留下姓名,如若不然,就算是打死李忧,他也是断然识不出来的!
就好比他郭嘉自己能知道历史人物的姓名,比如往昔那些像留侯一般的智谋高绝之士,或者像项羽一般的力拔山兮的武艺超凡之辈,从优秀的人身上吸取经验,这就是后世读史的目的,
再或者,郭嘉也能记住一些像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一般这种人物,从前者身上吸取教训,这也是后世读史的目的,
可要是让他郭嘉去记住什么秦朝的哪个百夫长,或者周朝的哪个马夫,那可就是活生生的在难为人了!
且别说这种人物在历史上多如牛毛,根不记不清,就算退一万步,假设郭嘉真有这个记忆力,又有哪个史官会将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人物记下?
同理,
当李忧摆出这个反应的时候,
郭嘉就已经大致明白了这个邢道荣的成色,
若是其真像那贾诩死士传回来的消息一样是个万人敌的猛将,李忧是绝对不会摆出这种吊儿郎当的作死态度来惹荀攸的,
而若是这邢道荣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那么李忧估计只会觉得十分困惑,小心应对,
可现在李忧这副死样子,明摆着就是没把那个邢道荣放在眼里,甚至还有一些瞧不起的意味在里面,这样的情况便只有一种可能了,这邢道荣多半是个废物,而且是一个靠着废物而扬名的......废物!
李忧当然想不到郭嘉就这么短短一会儿,就已经把他整个人都看透了,此时的他还在绞尽脑汁的想要解释,
“不是......我的意思是那邢道荣......”,
“被传的有些夸大其词?”,
看着李忧抓耳挠腮,郭嘉便在关键时刻提了这么一句,
“对!”,
“就是这个意思!”,
“这样嘛......”,
荀攸仰着头,仔细思索了一会儿,这才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
其实这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
李忧的识人之术从来没有出过岔子,既然他能说的如此信誓旦旦,那荀攸自然也不会去怀疑这番话的真实性,
而贾诩的死士遍布天下,这些年传回来的消息也极少出过纰漏,是以当消息和李忧的主观推断发生冲突之时,他自然要更加小心,以防不测,
“这也未必真有什么冲突!”,
心里和明镜似的郭嘉自然是站在李忧这边的,
只见他开口分析道,
“文和的死士就算再怎么神通广大,传回来的也只不过是消息,而这消息具体可不可靠,还是要让我们这群人来分析才行,”,
“那零陵上将军邢道荣,虽然有万人敌的称号,但文和的死士总不能真找来一万士卒何其战上一番,是以这其中有些水分也实属正常!”,
“那零陵城自从被江东夺了去,到现在算算也有四五年的光景,在这期间出来一个名头响亮的将军也并不是什么值得稀奇的事,只不过此人到底是否像他吹嘘的那样,恐怕还得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试上一试啊!”,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荀攸定下心神说道,
“与其去赌那邢道荣到底是虚有其表还是表里如一,还不如直接求个万无一失!”,
“三将军现在留守益阳城,一时半会脱不开身,伯川,你去给子龙书信一封,立刻让他率领白马义从奔向零陵城,傍山下寨,等到咱们大军推进之时与之汇合!”,
荀攸的眼睛闪过一丝精芒,
“用大汉的常胜将军给那邢道荣当磨刀石,我就不信不能把这刀磨崩了!”,
“公达先生......”,
一直默不作声的诸葛亮突然开口道,
“在子龙将军动手之前,先让我去好好领教一下这零陵上将军吧!”,
“孔明?”,
荀攸有些摸不着头脑的问道,
“这怎么好好的,你还和他较上劲了!”,
“这就是公达有所不知了!”,
郭嘉轻轻一笑,
一字一顿的说道,
“或许是公达没有仔细阅览死士传回来的线报,”,
“那邢道荣倒是有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
说着,
郭嘉变拿起了腔调,
粗着嗓子学道,
“那吕奉先确实有勇有谋,功勋卓着,被封为冠军侯实属应当,不过若是不看别的,单单比起武艺,”,
“哼!”,
郭嘉摇头晃脑,
几乎是摆出了他能想到最欠揍的表情道,
“某也不惧!”,
荀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