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大典礼毕,除了祭辞,胤禛还当众宣读了自己的退位诏书,以及给弘晔的传位诏书,这传位一事也需要天地见证啊。
礼毕,黛玉便跟着胤禛同乘皇帝仪仗,弘晔作为板上钉钉的新帝,同样也是全副皇帝仪仗跟在后面,朝臣、内命妇和其他人都跟在仪仗后面步行来到太和殿广场,共同见证弘晔这位新帝的登基大典。
太和殿里有给弘晔设置更换衣服的地方,此刻他要将石青色的郡王朝服更换为跟胤禛一样的明黄色龙袍,然后从胤禛手里接过皇权象征的玉玺,胤禛再勉励一番,他便要接受群臣和属国们的朝拜,登基大典才算是完成。
至于内命妇们,倒是可以依旧旁观见证,但本来可以跟弘晔站在一起同时成为皇后的杨氏,此时依旧只能以郡王妃的身份站在弘时王妃的下首,眼睁睁看着她的丈夫先一步获取了另一个身份。
若是先前杨氏还曾庆幸家中的龌龊提前暴露出来,无伤大雅,可此时她看着自己原本该有的荣光散尽,心里突然升起了一股危机之感。
她是弘晔的郡王妃不假,可晚了些时日做皇后的弊端眼下就已经开始显现了,满洲大族的姑娘们无一不翘首以盼能进宫侍奉新君,她这未来的皇后便是现成的靶子,偏生新君跟太上皇的性子不太一样,虽然对她敬重偏爱,但没有太上皇对太上皇后之间的深情厚谊。
黛玉、胤禛和弘晔可不知道杨氏的心理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只有挨得近的弘时王妃察觉到了一点,但介于两人的身份即将天差地别,她跟弘时一样都是个老实安分的性子,所以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连弘时跟前都没漏过丝毫口风。
现如今弘晔后院只有杨氏一个正妻,黛玉没有给人塞小妾的习惯,胤禛则是对弘晔过分关心,认为弘晔最好跟杨氏生下嫡长子之后再考虑妾室的事儿,所以杨氏经历过公婆加丈夫的独宠之后,难得再次有了危机感。
忙活了一上午,这个时候算起来都已经过了时下认定的中午时间,都快要到下午四点了,连续饿了七八个小时,所以黛玉准备了晚宴。
宫廷宴会大多数时候都是分餐制,但几乎只有能在大殿内部的皇室近亲和亲近的朝臣才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其他坐在外面彩棚里的大臣和命妇们,则是围桌的方式,每桌十人。
按理来说西洋各国都是分餐制,那么这一次的国宴既然有分餐的人群,给那些西洋使臣们一点特例也不是不行,只是除了法兰西,其他各国要么是跟大清有过冲突,要么是有较深的利益纠纷,所以除了法兰西使臣以外,其他西洋使臣都被安排在了彩棚里,坐了几大桌。
至于属国,倒是离得近的李朝、琉球、安南等几个国家蹭到了单独的座儿,其他人也都跟着西洋使臣们一起坐了大桌。
这一次因着黛玉陪着胤禛坐在上首,所以命妇们也都跟着自家的丈夫一起坐,难得见到这样的场合里有男女同桌的情形。当然,有微词的人也不是没有,只是他们的意见不值一提罢了。
此时,大清的宗亲朝臣并蒙古王爷们,都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十分高兴地饮酒作乐,只有属国和朝臣们强自欢颜心事重重。
终于,李朝使臣站出来趁着向胤禛敬酒的时候,问出了大家都想知道的那个问题:“上皇功高德厚,小臣们敬仰万分。只是不知白日里那五彩的火炮,有什么说头没有?还望上皇不吝赐教,好让小臣们长长见识。”
李朝使臣们一开口,别的国家瞬间跟上,能被派来大清出使的人也不都是傻子,使臣团里总有眼光独到之人,自然看得清楚那五彩的火炮跟以往他们见识过的都有所不同,更有甚者,直接将之前准噶尔被灭一事跟火炮联系起来,内心的复杂可想而知。
至于欧洲各国,几百年来战争不断,火器的发展也早就领先大清不知道多少倍,而且他们从前得到的消息是大清自立国之后,便搁置了火器的发展,但从跟西班牙、葡萄牙交锋的事情上来看,大清似乎又重新捡起了火器的发展,且进展迅速,让他们都难以讨到什么好处了。
可偏偏,不管是从海上还是陆地来算,大清距离欧洲本土距离太过遥远,根本不具备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条件,所以不少欧洲国家都只把大清当做一个非常适合的贸易对象,并没有进一步的想法。
只是,英吉利在印度有东印度公司,且基本控制住了印度近三分之一的领土,虽然他们不看重跟大清之间的贸易,可印度有大清这样一个强盛的邻国,也不是他们长远利益所在,因此,他们倒是想通过别的办法来削弱大清的国力,最好能让大清也变成跟印度一样的傀儡。
然而,此时的大清跟历史上闭关锁国的大清可不一样,准噶尔一战不仅扩充了大清的领土面积,更是让大清重新捡起了从西域通向中东和欧洲的丝绸之路,同时还让大清见识到了对外贸易的种种好处。
作为一个天生的天朝上国来说,大清绝无可能成为印度那样的地方。
胤禛端坐其上,看着各国使臣们一脸殷切的模样,又想到血滴子收集上来的,关于欧洲各国和南亚各国的资料,内心呵呵,面上却如沐春风一般。
“我大清从马背上和炮火中取得了这天下权柄,自然要继续将这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全赖我大清子民的聪明才智,这火炮才会越来越好用啊。”
各国使臣只觉得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偏偏只能表达出喜悦和赞叹来,一个个笑得开怀,内里却纷纷问候起长辈来。
至于大清的朝臣,哪怕明里暗里反对过对别国用兵、占领别国土地之人,此刻也都看着使臣们憋屈至极的扭曲脸色,笑得十分开怀。
尤其是汉臣们,哪怕他们再是迂腐,这万国来朝的大场面,也是他们毕生所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