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他不能带新鲜的瓜果回来,但他别出心裁的把哈密瓜切割成条,晒成蜜饯等各种制品。
光是这些,庆修就制作了近千斤的副产品,甚至没法和他的队伍一同带回来。
毕竟他的队伍维持着几千人的辎重物资,根本没有更多的余量来运输瓜果蜜饯。
他也只好后续安排商队回长安城时,将之带回来。
尉迟敬德放宽心之后,也终于能安心来品酒,他此刻才发现这哈密瓜酒细细品尝起来,风味着实独特。
而且越是平静下心思来,越是能发觉更多奇特的滋味。
几杯酒喝下去,尉迟敬德也酒兴大起,还想向庆修讨要几壶酒带回去。
可还不等他来得及开口,外面突然来了一名侍者,靠着庆修耳语几声,后者便当场起身要离去。
“尉迟将军,今天喝的可还尽兴?”
庆修起身,“我家中有事,你我暂别,只要你把地契送到我府上,我保证你外面欠的债务立刻两清。”
“有劳庆国公了!”
尉迟敬德对庆修拱手行了一礼,直到后者走出房门后,他立刻把那半壶没喝完的哈密瓜酒收起来。
这东西在长安城可买不到,喝一口便是少一口,当然得带回去慢慢喝!
……
庆修之所以突然告别,便是崔羽苒派人来给自己传信,说清河崔氏族中有人来访。
这清河崔氏,也是五姓七望家仅留存下来的一家了,除他们之外的氏族几乎在庆修手下全灭。
清河崔氏看似是和庆修搭上的联姻关系才能够留存下来,实则并不然。
他们一早就看出来庆修横扫各个氏族的决心,以及朝廷和皇帝陛下对他明里暗里的支持。
想从这场风暴里存活下来, 就得舍弃些东西。
他们直接在地方推出了和官府合作控制村、县的士绅联合体,专注经商或是雇佣佃农开发土地。
朝廷中也是,崔家的子弟们尽可能减少自己在朝廷中的存在感,除了必要的利益维护之外,从来不跳脚露脸,一门心思就是求财。
也正因为清河崔氏的主动退场,他们才得到了一个较为体面的结局,时至今日朝廷和庆修都没有再对他们动过刀。
甚至庆修还有意无意的把自己做的生意份额同他们共享,也算是看在崔羽苒的面子上给他们一些补偿了。
崔家人当然知道庆修的“不杀之恩”,为此逢年过节常常登门拜访,送礼不断,根本不敢怠慢。
今日他们来拜访,庆修本来也没必要专门把手上的事情推了去见他们。
只是他也没什么兴趣继续和尉迟敬德闲聊下去,正好借这个由头回去。
才刚到府邸,崔羽苒和她家中来拜访的亲眷立刻上前来迎。
“夫君!”
崔羽苒见到庆修顿时春风满面,甚至脚步都快上不少,哪怕是在庆修面前抖的身上曲线乱颤都毫不介意,直接一把抱住他的手臂,“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早?我只是通知你一下,并非是要让你尽快回来啦。”
“就当是好久没陪你,做的补偿。”
庆修轻轻捏了捏崔羽苒的小脸蛋,后者顿时娇羞的满脸绯红,“夫君……”
崔羽苒那些亲眷们也是识趣,等着两小口暧昧完了,才上前拜见。
“见过庆国公!”
庆修大致打量一眼,眼前来的这几个人都不陌生,他每次从西域回来,这些人都要亲自上门拜访。
而且不管多晚都会等待自己。
“远道而来也是辛苦,各位其实也不必如此。”
庆修示意众人到大堂里休息,二狗子早就吩咐人准备好了宴席。
庆修这才和尉迟敬德吃了一顿宴席,因此也不怎么动筷子,只是同众人喝一些酒。
崔家人也都知道他们和庆国公的地位落差,表面上是同食,实际上不过是他们单方面的恭维庆修。
几杯酒过后,几人的话也变得多了,便开始直入正题。
家主崔方源奉上一份礼单,是他们此行专门精挑细选带给庆修的回赠,大多都是一些古玩字画等价值不菲的东西。
出乎庆修意料的是,这里面竟然还有不少辽东区域特产,如辽东参、鹿茸、灵芝等。
“你们要弄到这些东西可不容易,这可不仅仅是花钱就能搞到,如此看你们也是有心了。”
庆修放下册子,对这些人的态度他十分满意。
崔方源笑道: “庆国公说的哪里话!你若是喜欢,我等就是倾家荡产了也得给您弄来,再说这点小礼品也不值得记挂!”
他虽然说的是轻巧,但任谁都能看出来他那有些掩饰不住的得意。
能博得庆修的满意和赞扬,这一趟就没白来。
但他哪里知道,他那些在辽东的老部下年年回京城都会带回来不少这些东西,而且品相比他送的这些更好。
看到庆修愿意接纳,他们便忍不住多说了一些,讨论起在关内的产业和耕地。
“……不过话说回来,要在长安城做大生意,光是做白道明面上的,实在是太难,要是不搞一些不太见得台面的东西,太容易亏钱!”
崔方同摇了摇头,庆修从他这句话敏锐的捕捉到了些许要素,“听你这么说,你在长安城似乎有不少见不得光的东西?”
崔方同不由得一愣,他没想到庆修竟然会追问下去,一时有些手足无措的看向崔方源,而后者只是对他甩了甩手,示意他不必有所顾虑,该说什么说什么!
“要是别人你自然应该防备着点,庆国公又不是外人,他问了你就说,没什么可顾忌的!”
崔方同听了他这话才敢小心翼翼的道:“庆国公知道长安城的地下钱庄吗?”
“知道,永年票号,惠丰票号,这两个是独占鳌头的大地下钱庄,长安城半数以上的高利贷都是他们放出来的。”
庆修随口便道出这两个钱庄的名号。
并非是只有这两家,长安城中大大小小的地下票号不下百家 ,但在他看来只有这两家才值得一提。
而且据庆修所知,这两家钱庄中,永年票号借贷给了尉迟宝琳一大半的资金,也是他尉迟家的最大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