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就算自己与亲人们在一起,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兴许还会因为多了张嘴,而更加地难以糊口。

这个道理,自己曾经反复想过。但今天触景生情,竟一时给忽略了。

建虏,都是建虏害的。

杨大满咬紧了牙,恨不得现在就去杀建虏,恨不得东江镇现在就大反攻,把建虏灭了,把自己的亲人,以及所有建虏统治的辽人解放出来。

“要是明年还能丰收,估计也能让个人家养猪了。”战友们的话题还没离开大肥猪,实在是缺的时间太长了。

是的,再来一次丰收,养猪是没有问题的。参加过军屯秋收的杨大满,对此有着准确的判断。

自己已经有了十亩地,就是留给亲人的,让他们吃饱穿暖,跟自己一样。尽管,这只是希望,但却是支撑杨大满的动力。

杨大满翻身坐起,插话道:“其实,养猪用不了多少粮食,喂猪草,就是养的时间要长一些。”

“光喂猪草不行吧?”有人疑惑地说道:“总得加点剩饭剩饭的。”

“要是有十亩地,三口之家的话,总会余出些喂猪的粮食。”杨大满说道:“就说土豆吧,煮熟了喂猪就很好。”

“有二十亩地的话,就要养头牛,三口之家才能耕种。”

战友们谈论得热烈起来,已经不限于大肥猪,还有那壮硕的耕牛。

百分之九十的战士都是出身农家,田地就是他们的追求,就是家人能吃上饭的依靠。

收复金州,已经让大多数人的梦想成真。但这只是开始,只是温饱。十亩算什么,要二十亩,五十亩,上百亩,越多越好。

有希望,才有动力;没有了奔头儿,就躺倒听天由命。

金州的光复,以及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给了东江镇军民实现希望的机会,也给了他们更大的动力。

对于军人来说,南关防线是他们必须要守住的。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他们的生死和战功,还有他们要全力守护的亲人、朋友。

…………………

大连。

雪下得不如南关大,只是纷纷扬扬地落了薄薄一层。

阿秀坐在炕边,缝制着袜子,给自己男人准备的,已经做好了十几双,可她还嫌不够。

藤野英在小炕桌旁给蓉儿讲着书,教她在识更多的字。

蓉儿却有些心不在焉,不时瞟向缩在炕头的两只小猫咪。那是她偷偷地向藤野英请求,从山东给弄回来的。

两只小猫才几个月大,毛茸茸的、萌萌的,特别可爱。不光是蓉儿爱不释手地使劲撸,阿秀和藤野英也喜欢得不行。

终于讲完了,蓉儿如蒙大赦,马上就爬到炕头抱起猫,稀罕个没完。

藤野英摇了摇头,觉察出蓉儿的学习不专心,但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笑着提醒道:“别光顾着玩儿,把功课落下了。”

蓉儿痛快地答应着,谁知道她听没听进去。

“还有啊——”藤野英有些无奈,说道:“别老带着猫在外面,毛夫人看好了,我只能得让人从山东给弄来。别人要是也想要,你说多麻烦。”

这里是军官的聚居区,且都职衔不低。不是每个军官的夫人都象阿秀这般,不劳作的有很多,也有闲时间摆弄猫狗。

“我知道了,不带它们出去。”蓉儿这回可是真听进去了,当时毛沈氏透露出想要一只的意思,可把她吓坏了。

藤野英收拾书本,看了一眼阿秀,关切地说道:“秀姐,您歇会儿吧!给夫君的袜子,不是前些日子托人送去了吗?”

阿秀笑了笑,说道:“闲着也是闲着,我不累的。”

停顿了一下,她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这又要打仗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呢?兴许过年也在外面。”

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能吃上好东西,是他们盼过年的最简单的想法。但对于有家的人,最有意义的却是团聚。

藤野英也想郭大靖,可在这种时候,身为南关防线的主将,不可能擅离职守。

“要打就快点,建虏真是令人讨厌。”蓉儿在旁随口插了一句,对靖哥哥过年不能回来一起吃饺子,颇为耿耿于怀。

藤野英呵呵笑着,这孩子气的话,虽然真实,却谁也左右不了。

但令人欣慰的是,不管是阿秀,还是蓉儿,抑或是周围的人们,都没有对战事显现出恐慌。

一车车的武器弹药不断运往南关,沿途村镇的民兵也进行了动员,加入到运输队伍中。

大战将至的消息并没有保密,但老百姓的情绪却还算稳定,生产生活没有被打乱的迹象。

信心源于南关防线的数万军队,源于军属之家的稳定,源于军官眷属的正常生活………

紧张是在所难免的,但没有恐慌,就是最大的改变,也是令人振奋的进步。

官府的行动,也给老百姓吃了定心丸。过年的优抚政策已经颁布,每家都能分到几斤面、几斤肉。

不管是猪肉,还是羊肉,或者是鲸鱼肉,能让老百姓过年吃上饺子,就是老百姓最高兴的事情。

“要是过年的时候,夫君忙得回不来,咱们去南关陪他呀?”藤野英凑近了阿秀,眨着大眼睛征询着意见。

阿秀的眼睛一亮,但很快又黯淡下去,说道:“别的军官和士兵都没接家眷,夫君定然是不会同意的。”

藤野英也明白这个道理,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

“咱们提前包饺子,冻好后托人给夫君送去。”阿秀想到了好办法,说道:“外面的饺子,不合他的口味。”

藤野英连连点头,说道:“多包几种馅的,羊肉、猪肉、鱼肉,咱都包上。”

阿秀笑着满口答应,和藤野英商量着明天就准备食材,开始包饺子。

………………

毛文龙是顶着风雪回到自家宅院的,吃过热饭,舒惬地倚在椅中,享受着难得的安适。

在家里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让人的心境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

鼻中是淡淡的香味,毛沈氏坐在一旁,抱着猫咪,娓娓又有些絮叨地说着这段时日的生活琐事。

战争还将持续很长时间,可这闲适的生活氛围,却已经来到了?

看着屋内多出的家俱和摆设,在这温馨松松的氛围中,毛文龙有些不太真实的感觉。

“家父回来过一次,把采购的商货运入仓库,留下些银子,就又着急忙慌地走了。”毛沈氏摸着小猫的头,微笑着说道:“给倭人的生丝,还差了一船。”

毛文龙微微颌首,说道:“告诉沈太爷,钱财乃身外之物,莫要因此而老在海上颠簸受罪。海上航行,风险也是不小的。”

毛沈氏说道:“家父说了,只是开始要忙要累。等到路子打通,就不用他再亲自奔波了。”

毛文龙沉吟了一下,伸手指了一圈,说道:“不要再添置东西啦,都是别人送的吧?这人情,本帅是要还的。”

毛沈氏赶忙说道:“妾身是给了钱的,不是白要。有些家俱,是木工作坊给军官家里打造的,每家都有。”

毛文龙自然知道给钱也就是个意思,本来值十两,人家就要一文,图的就是让你心安。

不再纠结此事,毛文龙缓缓说道:“在这里可住得惯?本帅打算把本部迁至金州。”

“习惯,习惯的。”毛沈氏脸现喜色,连声说道:“藤野英、林婉儿,都是妾身的好朋友,比在皮岛要快活多了。”

毛文龙也就随口一问,答案从毛沈氏的精神状态上,早就已经得到了。

“夫君此时回家,想必是不用打仗了?”毛沈氏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可她的猜测却是错的。

毛文龙摇了摇头,说道:“仗是一定要打的,也就在过年前后。只是监军太监要来南关,某不想见他。”

毛沈氏赶忙问道:“那夫君还要去南关坐镇指挥吗?”

毛文龙捋着胡须颌首,说道:“战事一开,我这个主帅,没有坐在家里的道理。虽然,对南关防线的主将,我很放心。”

毛沈氏有些无奈,开口说道:“那这些日子就好好在家歇歇,妾身让厨子换着花样儿给您做好吃的。”

毛文龙笑了,说道:“换什么花样儿?家常便饭就好,某在家就是躲个清静。”

“换花样儿也不是七个盘子八个碗的,和家常便饭是一样的。”毛沈氏笑着解释了一句,说道:“正好戏班子也组好了,妾身陪夫君去听个新鲜。”

戏班子?!

毛文龙有些诧异,问道:“从哪里请来的戏班子,谁花的钱?林家,还是郭家?”

“不是从外面请来的,是从金州百姓中招到的。”毛沈氏笑着说道:“是官府组织的,出钱让他们在金州各村镇巡回演出。”

毛文龙眨巴下眼睛,立刻明白了。

这应该是一种宣传鼓舞的手段,演出的戏目肯定对鼓舞民心士气很有帮助。这鬼主意,估计是郭大靖想出的。

嗯,让老百姓听戏受教育,肯定比干巴巴的说教要强多了。

多少年了,听戏似乎已经快被自己忘了,还有其它的娱乐,都在记忆中淡薄了。

以前的殚精竭虑,与朝廷的上奏辩解也少了很多,自己愁闷、愤怒的时候也少了许多。

嗯,有人替自己分担了这些,默默地背负起维持东江镇的重担。

开始还不是很明显,直到朝廷两次断绝粮饷,大家才终于发现,是郭大靖的百般筹措、无私付出,使得东江镇不仅得以维持,还不断地发展壮大。

毛文龙微笑起来,那种后继有人,肩上重负被挑起的轻松,还有感激。

“可知道演的是什么戏?”毛文龙也有了几分兴致,笑着问道:“应该是陈副帅选的,精忠报国之类的吧?”

毛沈氏摇头道:“这个,妾身不知道。”

正说着,丫环进屋禀报,洗澡水备好了。

毛沈氏把猫交给丫环,笑着说道:“夫君,妾身服侍你沐浴。热水澡一泡,再睡个好觉,全身的疲乏都没了。”

毛文龙起身活动了下胳膊腿儿,自失地一笑,说道:“老了,这身子骨确实不如从前了。”

“夫君年富力强,怎地说自己老了。”毛沈氏挽起毛文龙的胳膊,笑着领他前往后室。

老了是肯定的,但毛文龙知道,一下子放松下来,就会感到疲乏。而在这大战将临之际,他能享受到如此舒惬,全是郭大靖的功劳。

就连大战爆发,他这个主帅其实也不用亲临前线。

大半年的布置准备,对于胜利,上上下下都有着信心。他亲自坐镇,并不会去指挥,只管打起帅旗,鼓舞士气。

………………

大雪过后,南关防线和卑沙山城的守军又忙碌起来。

天寒地冻有天寒地冻的打法,这在援朝作战,以及年初的旅顺保卫战中,已经形成了模式。

河流封冻,固然有利于建虏骑兵的行进,可天寒地冻,也有利于工事的加固,以及快速构筑。

积雪被清理,堆积的雪包内埋设着碎石,待敌将至时,还将布设地雷;卑沙山城的城墙外,更多的尖利木桩排布,冻结于地面,形成难以逾越的障碍。

作战计划制定得周密细致,更有数套备用方案,以应对建虏的战术变化。数万守军为此,进行了长时间的演练,以做到完全掌握,运用自如。

不光是南关防线,整个金州也行动起来。大路的沿途村镇,雪刚停,百姓们便被动员,清除道路上的积雪,保障车辆运输的顺畅。

积雪被运到大路两旁,如同垒砌起来的墙壁,一直延伸向远方。劳动的百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在为战争的胜利,尽着自己的一分力量。

方正化骑在马上,看着这一切,脸上现出感慨,又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东江镇的大动员,军民的齐心协力,在方正化看来,是难能可贵的亮点,也是获取胜利的基础。

在旅顺,在金州,军官的眷属,普通的百姓,都没有太大的恐慌,更没有什么乘船去海岛躲避的。

听说毛文龙的家眷也搬到了大连,这一切都说明,东江镇对于此次大战有着很强的自信。

正因为上到大帅,下到官兵的以身作则,以及官府安抚到位,才不会出现兵荒马乱、纷纷逃避的那种现象。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朕实在太难了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大夏守国人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魂穿大唐多了一个妹妹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父皇,冤枉呀,儿臣是奉旨造反君上万年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在下九千岁唐砖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穿越后我靠医术权倾朝野天下长安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大明流匪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重生:澹台小将军他反了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回到大明闹饥荒,我有无限物资铁血霸弓朕真的不务正业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江汉儿女英雄传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红楼群芳谱明末好国舅三国之飞将再世三国:开局曹操用嫂嫂们求我出山大雍风华:从攻略王妃开始明末混日子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最牛妖孽兵王白话西游记:精编军工科技楚韵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穿越:这个太监不一样重生北宋的那些年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文曲在古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三国:开局武力拉满明末逐鹿天下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我助大唐盛世天下走进唐朝超神妖孽兵王
藏书吧最新小说: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