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封建国家基本上都是一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这一点上,大明和朝鲜是相似的。

而且,朝鲜地瘠民穷更是出名,不管是光海君,还是现在的仁祖李倧,对于平头百姓,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善。

就连沉器远,想立怀恩君李德仁即位为新王,也不是因为朝鲜民不聊生,仁祖李倧不恤黎民。

所以,在郭大靖看来,朝鲜换不换国王,对朝鲜百姓都是一样。不要奢望什么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在这一点上,林庆业和崔孝一能看到朝鲜国内的民生,为之叹惜,已经算是不错的官僚了。

小冰河的高峰期,即便没有郭大靖的帮助,朝鲜也能渡过。无非是饿死的人多少一些,老百姓的怨言大一些,不会动摇统治根基。

对朝鲜王室就是这样,不会太在意。但对林庆业和崔孝一,却是会感激在心的。

“天气会越来越冷,春暖迟、下霜早,传统作物减产歉收难以避免。”郭大靖缓缓说道:“东江镇种植的新作物,经过几年的实验,已经证明更能适应变化的气候。”

崔孝一颌首道:“没错,某在济州试种了土豆和玉米,产量很高,气候的影响看起来不算大。”

林庆业沉吟了一下,说道:“既是如此,崔贤弟,你明年便在新义州大量种植。效果显着,某便在平安北道推广,并上奏朝廷。”

不是不相信郭大靖,毕竟这是关系到一年收成的大问题,林庆业谨慎小心,也不为过。

郭大靖心中暗自叹了口气,推广种植土豆、玉米、黑麦,他已经上奏朝廷,可却未见到推广种植的旨意。

或许,崇祯觉得这种小事不值得下旨;也或许,他让下面臣子去做,但大明官僚不认可,他们的执行力,也难以完成这个任务。

或许,有些地方官即便感兴趣,也不敢马上就推广种植,只能小规模地试种,见到效果后才敢大力倡导。

不管到底是什么原因,郭大靖都对大明官僚的低效率十分不满。拖一年,民乱更加严重,百姓更加困苦。

如果说之前还有点小担心,害怕建虏从朝鲜这里抢土豆,也改换种植模式。但到现在,已经不存在这种可能了。

就算是建虏要抢,也要等到明年朝鲜种植收获之后。他们再种的话,又是一年的时间。

两年哪,郭大靖不会给建虏这么长的时间,给他们轻松种植土豆的机会。土豆已经挽救不了建虏,不仅是缺物资,更重要是的缺人。

如果吞并辽镇顺利的话,明年秋后,郭大靖都要提前发动总攻,把平辽灭虏的进程大大提前。

“沉硕庆在大明礼部任职,听说又有晋升。”林庆业呵呵笑着,把一份礼单递给了郭大靖,说道:“这是沉器远大人送给毛帅和郭帅的礼物,以表感谢。”

郭大靖也不客气,接过礼单只是略看了一眼便收了起来,笑着说道:“沉大人客气了,请代郭某致以谢意。”

沉硕庆在大明官场混得好,郭大靖不是很清楚对沉氏家族在朝鲜的地位有多大的帮助。

但从沉器远的重礼相谢,他猜测应该是助力很大。沉硕庆有这样的家族为后盾,依靠钱财开路,在官场上应该会比较顺利。

说是崇洋媚外,可能不是很确切。但当时的朝鲜,对于天朝上国的大明,确实是非常仰慕崇敬。

就象后世,家里有个人能在某外国混得风生水起,那说话的口气,挺直的腰板,自然是家人炫耀的资本。

而且,沉硕庆不是朝鲜派到大明的常驻使节,而是真正的大明之臣,分量自然又重了几分。

沉器远交好毛文龙和郭大靖,自然不只是因为沉硕庆的关系。如果发动政变,离得最近的东江镇是何态度,能否相助,恐怕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郭大靖不想管,也不愿意管,谁当朝鲜国王,只要不与大明为敌,他都不在乎。当然,对于亲明派主政,郭大靖还是要尽力地帮一把。

…………………

京师,紫禁城。

乾清宫内,再次响起了皇帝振奋激动的赞叹之声。上一次,还是在年初的遵化大捷。

“东江军不负朕望,郭大靖不负朕望。”崇祯很年轻,但勤勉操劳,几年的时间便使他显得甚是憔悴。

与袁崇焕要钱要粮要马,却寸功未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崇祯开始侧重供应东江镇还不到一年,东江军便再立大功。

此次大捷,终于让崇祯有了英明神武的感觉。自己的决策是对的,终于是对了一回,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成效。

建虏绕道入关,兵围京师,真是大明的耻辱,令崇祯耿耿于怀。不到一年,郭大靖率东江军便还以颜色,火烧兴京,斩首近万。

“皇爷,建虏的老巢都被东江军摧毁,可见亡无日矣。皇爷英明睿智,大力支援东江军,方有此振奋人心之大胜。”

王承恩难得见皇爷龙颜大悦,赶忙在旁出言,让皇爷的心情能够更加愉悦。

崇祯微微颌首,脸上矜持。但心中却已经认定,就是自己力排众议,裁减辽镇,倾斜供应东江镇,才有这洗雪耻辱的大捷。

粮饷充足,大批战马,硝磺铁料等等,使得东江军人强马壮,才能够纵横数百里,屡战屡胜。

此次大捷,应该使朝堂上的风向大为改变。那些为辽镇说话的,如孙承宗之流,可以噤声了。

“若照此发展速度,东江军三年平辽,应该大有希望。”崇祯抑制着自己兴奋的心情,坐进龙椅,缓缓说道:“如若成功,朕也不吝封侯之赏。”

王承恩躬身说道:“从方正化的奏疏中,可以知晓,毛文龙和郭大靖确实有这个计划。只恐被人非议是大言不惭,才未宣之于外。皇爷若以封爵为激励,或许更能激励他们,振奋军心士气。”

如果能够三年平辽,一个爵位又何足道哉?

崇祯想到把朝廷财政掏空的辽饷,就一阵阵的头痛,觉得自己这个主意简直太好了。既彰显自己赏罚分明,又激励东江军将士,一举两得。

嗯,还有继续裁减辽镇,直至完全撤销的大事。

崇祯摸着下巴上的胡子,仔细思索着方正化奏疏中的建议,缓缓开口道:“王伴,东江镇既是愿意分担,朕决意继续裁减辽镇。”

王承恩几乎没有犹豫,便点头说道:“有东江军兵压建虏,有郭大靖此等勇将,辽镇已可有可无。只要逐渐削减,谅他们也不敢违旨造次。”

之前对辽镇没有下狠手,还顾虑着辽镇会放建虏直到关门,威胁到京畿地区的安全。

但现在,山海关的防守已经严密,马世龙坐镇,重整了军备。蓟镇的防御也基本布署完毕,京师的勇卫营也招募结束,开始了训练。

更重要的是东江军的实力提升很快,对建虏的牵制作用极大,建虏想再抽兵攻打关门,或是绕道入关,可能性已经很小。

只凭辽镇的兵力,想攻破关门,在京畿地区与驻防明军较量,只有死路一条。

在崇祯和王承恩看来,情况就是这样,辽镇只能是任由摆布,没有了反抗之力。

对王承恩的判断,崇祯深以为然,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没有马上决定,缓缓说道:“待朕召集阁臣,再商议一下吧!”

王承恩知道自己的本分,虽然皇爷经常询问他的意见,可他却不敢伸手太过,总会做出一副谦恭的样子。

崇祯暂且放下了此事,坐在龙椅内又思考起郭大靖的建议,那就是分化瓦解建奴,给叶赫、乌拉、辉发、哈达这女真四部首领赐予官职。

虽然这四部已被建奴吞并,并且成为建奴的帮凶。但在建奴衰弱,败亡已定时,难免不会反戈一击,为本部争得一条生路。

不过是个卫指挥使的官职,四部的实力弱小,难以对大明造成威胁。如果能让建奴内部猜忌,甚至是内乱,不失为一条离间的良策。

这个郭大靖,不光武勇,在谋略上也相当高明。兴许,不仅平辽要靠他,国内蜂起的民乱,也要靠他一一平定。

崇祯心中做出了决定,对郭大靖又多了几分嘉许。

三年平辽,封侯之赏!崇祯觉得还不能这么草率地做出承诺。情急之下已经封了两个侯爵,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肉痛呢!

王承恩刚才说得不错,封爵之赏,一定之差,差别却很大。伯爵也是爵,到兑现的时候,也不能说朕言而无信。

崇祯想到这里,抬起头吩咐道:“拟旨:金州总兵郭大靖忠勇可嘉……”

在崇祯的估算中,提前一年平辽,就能省下百多万两银子,并能解除大明的心腹大患,一个伯爵怎么也是值得的。

就目前朝廷的财政,光征辽饷已经不够了。因为民乱已经从西北蔓延扩大,不论是剿是抚,都要花费巨量的钱财。

正因为朝廷没钱,民乱是抚完又反,恶性循环难以避免。而欠饷又使很多军队哗变,加入到造反起义之中,使得剿灭的难度更大。

三年,如果朝廷躺平摆烂,以西北为开端的民乱估计也扩大不到哪去。

平辽之后,既省下了巨额辽东军费,又有东江军这样的强军,以及郭大靖这样的勇将,无论是剿是抚,都有了实施成功的条件。

至于有臣子提出增加“剿饷”,崇祯实在是犹豫不决。他也知道,这是火上浇油,饮鸠止渴,会使民乱爆发得更加严重。

先乱后治,希望东江镇在毛文龙和郭大靖的指挥下,早日灭辽,再转向国内,一举解决民乱。

崇祯口述完圣旨,又思虑良久,决定对于郭大靖奏疏上的建议全部接受,给予东江镇更大的支持和方便。

郭大靖希望朝廷能在天津附近划出数百亩田地,作为试验田,种植土豆、玉米、黑麦等作物,各地官府可派人来学习、参观,以便在内地推广。

同时,试验田的产出,又能解决灾民在天津这个中转地的吃喝,不必朝廷出粮,或是东江镇远道运输。

为了灾民能更加顺利地抵达天津,郭大靖还希望朝廷命令沿途官府建立中转营地,对灾民进行有序的安置和转运,使他们不致饿死于路上。

崇祯对建议全部接受,并不只是表示对东江镇的看重,对郭大靖的嘉赏。他也知道,利用辽东安置灾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民乱的程度。

从陕西到山西,民乱的蔓延之势,以及各地的灾情报告,似乎是成正比的。接下来会不会是河南,甚至是直隶,京畿?

从目前发展的趋势,君臣都有这样的忧虑。

但苦于无钱,既不能有效地长期赈济,又不能通过削减赋税来安抚灾民。不管是剿,是抚,没有钱,都是口号,难以实施。

所以,这是一个死结。没有钱粮,谁也解决不了,神仙也难救。

崇祯思来想去,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东江军三年平辽上。为此,他愿意象支持袁崇焕那样,再赌上一把。

“即刻派人去觉华岛、旅顺宣旨,命觉华水师归并东江水师,让毛文龙派水师接收。”

崇祯已经作出决定,急性子便显现出来。压制裁撤辽镇的第一步,他已经等不得,要马上进行了。

先控制住觉华水师,并由东江军派船在觉华岛常驻,对辽镇进行监视。一两个月后,没有什么异动的话,再下旨调辽镇万余人马往援辽南。

如果辽镇违旨,那就少发粮饷,逼迫他们只能遵旨而行。至于东江镇如何处置或消化这万余人马,崇祯却是不想多管了。

而郭大靖的奏疏中,吞并辽镇最让崇祯心动的条件,便是东江军能够负责调拔而来的辽镇人马的军饷。

也就是说,朝廷能调走一万辽镇人马,就省下了一万兵的军饷;都能调走,辽镇的军饷就不用再付了,省下了一大笔钱。

对于郭大靖来说,能吞下辽镇三万多人马,也不过是多印几十万两军票,而粮草还是由朝廷供应的。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朕实在太难了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大夏守国人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魂穿大唐多了一个妹妹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父皇,冤枉呀,儿臣是奉旨造反君上万年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在下九千岁唐砖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穿越后我靠医术权倾朝野天下长安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大明流匪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重生:澹台小将军他反了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回到大明闹饥荒,我有无限物资铁血霸弓朕真的不务正业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江汉儿女英雄传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红楼群芳谱明末好国舅三国之飞将再世三国:开局曹操用嫂嫂们求我出山大雍风华:从攻略王妃开始明末混日子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最牛妖孽兵王白话西游记:精编军工科技楚韵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穿越:这个太监不一样重生北宋的那些年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文曲在古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三国:开局武力拉满明末逐鹿天下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我助大唐盛世天下走进唐朝超神妖孽兵王
藏书吧最新小说: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