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即便是和平年代,冬季依然是穷人的大敌。对于乞丐和难民,无家可归的那些人,严寒和饥饿是最为致命的。

大明疆域万里,子民亿兆,想要做到人人有屋住,人人有饭吃,显然是过于苛责了。

但不能否认,在明末的那个时期,朝廷和地方官府的救济是缺位的,皇帝和官僚对灾民的态度是冷漠的。

如果都归咎于朝廷没钱缺粮,显然又是偏颇的。用阶级层次来分析,倒还相对准确一些。

因为,不是没有救国济民的良策,只不过与权贵官绅地主的利益冲突,便无法实施,或者是重重的阻力下半途而废。

而崇祯,本身就是统治阶级的一员,被利益集团包围着,又怎么能狠下心来向自己挥刀。

其实,崇祯,还有那些官僚,就搞不明白,威胁到他们统治的,怎么会是那帮拿着锄头棍棒的泥腿子?

从头到尾的轻视、鄙夷,直到农民军兵临京师,恐怕他们还没有改变心理,或者说改变也太迟了。

而对于郭大靖来说,固然有来自后世的珍惜人命的心理,更有着对将来的规划和设想。

平辽之后,如何能长治久安,最重要的因素便是人口。只有人口数量上去了,各种经营开发的措施才能更快见效。

同样,也只有汉人数量在辽东占据绝对优势,并保持尚武之风,才不会惧怕外敌,以及内部异族的反叛。

现在看起来,救助难民是赔本的买卖。但目光放远,这些难民在辽东所创造的价值,却是百倍千倍的回报。

当然,很少有人能看得那么长远。尤其是九死一生的难民,被东江镇救助后,那就是感恩戴德。这对以后的管理,也是极有好处的。

第二天早晨,高嘉亮和妻女又在食堂见面。在热炕上睡了一宿,包括他们在内的难民,在精神和气色上都有了眼见的好转。

脸上的愁苦少了,笼罩在心头的伤悲和傍徨澹了。尽管离到达辽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心中却已经安定了不少。

早饭依然是稠粥,对于饿得太久的人们,是对他们身体最好的保护,而且,还能吃饱,已经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幸福。

“小妮睡得很香,应该是好了。”妻子见面便告诉丈夫,让他放心,“你看,是不是挺有精神头儿的。”

高嘉亮露出了笑容,他看到女儿确实不象有病的样子,正咧着小嘴,笑嘻嘻地东瞅西望。

“好好休息一天,明天就给咱们发干粮,能离开这里了。”高嘉亮盛好粥,端给妻女,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告诉她们。

妻子看着丈夫,等着他继续说下去,小妮却只顾埋头吃粥。

在小孩子的心里,呆在这儿挺好,不冷也饿不着。昨天晚上,可是她那么长时间睡得最舒服、最香甜的一大觉。

高嘉亮一边吃粥,一边继续说道:“不到三十里,就有另外的安置点。拿着号牌,就能在那里吃饭住宿。”

“三十里嘛?”妻子略微想了一下,说道:“早上出发,一天怎么也走到了。”

高嘉亮自然是没问题,见妻子也没有为难,便放下心来。

若说是正常的环境,正常的身体,徒步三十里也就五六个小时。但考虑到难民的身体状况,三十里也有一些人难以坚持下来。

但这些安置点已经建立完毕,想在多建,缩短距离,冬季已经难以进行,只能等到明年春暖花开之后了。

“要是觉得身体差,还能在这里多住一两天。”高嘉亮又关切地补充道:“不是卧床不起的,最多三天。”

妻子点了点头,说道:“明天走吧!我也听说了一些事情,这里只给吃粥,到了下一个安置点,拿号牌的就能吃上饼子。”

小妮立刻抬起头,大眼睛忽扇着,期待地望着父母。

看到女儿这样的神态,高嘉亮呵呵笑了起来,伸手摸摸她的小脑袋,说道:“明天咱们就走,去吃饼子啊!”

嗯,嗯!小妮用力点着头,咧嘴笑着说道:“我又有劲儿了,能自己走。”

妻子宠溺地看着女儿,脸上浮起久违的笑意。

多长时间了,好象从家乡逃难出来,就没再见过妻儿的笑容。

高嘉亮一时有些失神,想到路上的种种艰辛,眼睛有些发酸,赶紧低头喝粥,掩饰了过去。

…………………

京城,皇宫。

睡得比狗晚,醒得比鸡还早的崇祯皇帝,此时已经坐在乾清宫,开始批阅奏疏和题本。

如果论勤勉,崇祯绝对是古代帝王中数一数二的存在。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废寝忘食。

但面对天灾人祸和连年战乱,崇祯再怎么勤勉,但路子错了,却是国势日衰,越搞越坏。

西北民乱再次严重起来,王嘉胤称王、设官,所部发展到三万多人,转战于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声势浩大。

至此,三边总督杨鹤的剿抚之策宣告失败,已获罪入狱,延绥巡抚洪承畴接手平乱,贯彻崇祯速奏荡平的意图,开始了以剿为主的手段进行镇压。

“三年六月,王嘉胤陷黄莆川、清水二营,据守府谷。洪承畴、杜文焕围之,大败王嘉胤。”

“三年八月,洪承畴与杜文焕于孤山堡大破王嘉胤。”

“崇祯三年九月,洪承畴与陕西巡抚李应期定计诛杀已经投降的王左褂及其部下。”

可以看出,洪承畴的剿贼策略已与杨鹤大不相同。对于降将降兵,也会视具体情况,来决定是留是杀。

同时,已经调入关内的曹文诏被封为延绥东路副总兵,率兵前往西北,听命于洪承畴,剿杀起义军。

崇祯看着奏疏,那是陕西参政刘应遇所写,回答皇帝对于杀降的问询,“王左褂虽降仍掠,不得已而戮之以示警……”

沉思良久,崇祯提起朱笔,回复道:“

贼势猖獗,招抚为非,杀之良是。”

从以招抚为主,转为剿杀,崇祯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是民乱扩大蔓延,使其烦不胜烦。也因为杨鹤招抚后的神一魁却抢掠如故,甚至降而复叛、反复无常,激怒了皇帝。

其实,杨鹤将重心放在招抚之上,在农民起义军尚没有壮大的时期,也不算失策。

降而复叛的主要原因是明廷无力承担数量巨大的善后款项,老百姓吃不饱,只能再次起义,导致了招抚之策的彻底失败。

说到底,还是钱粮的问题。有钱粮,老百姓不会造反;有钱粮,已经被招降的起义军,也不会复叛。

崇祯又拿起了洪承畴的奏疏,阅看着,皱起了眉头。

“……大荒已历三载,群盗纷起,卫边营堡与临边州县,饥寒彻骨,所在思变,危迫情形,从来所无。臣首联人心,次讨军,实拮据……”

洪承畴是诉苦要钱的,但还是保证全力剿寇,并请求皇帝能够暂从宽宥。

提到钱,是崇祯心中最敏感,也是最为难的事情。

崇祯皱眉思索了半晌,给洪承畴写了回复,答应拔调一批粮饷。至于够不够,他却是没有办法。

加征辽饷已经决定下来,但要收上来,却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对此,崇祯也是无可奈何。

幸好,辽东那边有东江镇,已经压制住了建虏,平辽指日可待,终是要除了这心腹大患。

下面的奏疏是群臣所上,自杨鹤获罪后,各大臣皆上奏主抚之弊端。就连洪承畴也是忐忑不安,唯恐“剿抚失策”而步其后尘。

是以剿为主,还是剿抚并重,抑或是先剿后抚,朝廷并未有定论。其实,这个问题还是要看所面对的起义军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御史吴生上奏:“招安之弊载在史册,今宜以先剿后抚为定策。如果投戈弃甲,则剿之中亦可抚。如或狡诈复逞,聚掠不散,则抚之时,亦自有剿之用。”

兵部侍郎熊明遇上奏:“秦中诸寇,向者明旨原许剿抚并行,固谓剿其渠魁,抚其胁从,与夫渠魁乞降亦从抚、胁从负固亦从剿也。”

“若使剿胁而抚渠,已降复叛而亦抚,阳降阴叛而亦抚,则抚既滋玩,剿必不威,贼之荡平无日矣......”

这两位大臣说得很中肯,尽管杨鹤主抚失败,不应该以抚废剿。但也不要走极端,完全废除招抚的手段。

对乞降的贼冠首领可以招抚,对于顽固胁从也应该坚决剿灭,降而复叛的不可继续招抚。

只有剿抚结合,才能更快地平定民乱。过于强硬,全部剿杀的话,绝了贼寇的生路,使其困兽死斗,对平定民乱不利。

崇祯沉思良久,又拿过洪承畴的奏疏,仔细阅看了一遍。

再次细读,崇祯从洪承畴的措辞中也品出了深含的意味。洪承畴的强硬是唯恐步杨鹤之后尘,但也委婉地提出强自寓抚,而实以剿坚抚的意味。

“终究还是难以确定朝廷的侧重点是剿还是抚,洪承畴才因杨鹤获罪,而一味剿杀,唯恐步其后尘。”

崇祯明白过来,知道自己的态度应该明确,才能够让前线将领贯彻实施。

思虑半晌,崇祯在原来的回复后又补充道:“督臣洪承畴可布告远近,使陷没之城邑速复。着名之贼首必诛,其余党之能杀贼自效或赤身归命者,仍许以不死。”

对待起义军,所采取的措施仍然是剿抚并用,崇祯终于给前线将领定下了比较明确的政策。

尽管如此,崇祯对杨鹤却没有宽恕之意。但现在严厉处置也似乎不妥,给人一种因抚获罪印象。

先关在监狱里,过一段时间再说吧!

崇祯眼中闪过几分寒意,对于辜负自己的臣子,自袁崇焕之后,他是愈发痛恨。

“皇爷,该用早膳了。”王承恩趁着崇祯停顿下来的空当,上前躬身奏道。

崇祯甩开思绪,点了点头,起身走到旁边的桌旁,看着桌上的饭菜,脸色不由得沉了下来。

王承恩多机灵,马上就猜出究竟,赶忙解释道:“皇后千岁说皇爷勤于朝政,龙体要紧,后宫妃嫔减膳即可。”

崇祯不仅勤政,还很节俭,都是缺钱闹的。他已经停了江南织造,又要减膳撤乐,还要群臣都勤俭节约。

据明史所载,崇祯还经常穿补丁衣服,可谓是“里三年外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可节俭救不了大明,崇祯到底还是不明白,如果老百姓有一口吃的,哪怕是吃糠咽菜,也不会揭竿而起。更不会关心皇帝是不是花天酒地、奢糜无度。

“当其时民莫苦于横征,率空言而无指实。朝廷好负人,亟则引咎,缓则反汗,愚夫习而知之……”

《国榷》中谈迁说及崇祯,便认为崇祯的减膳撤乐,“屏金银,用铜锡木器”,并“命文武诸臣各省约”,纯是沽名钓誉。

而从崇祯的几份罪己诏的内容来看,对于民众之苦,以及百姓揭竿而起的原因,可谓是洞若观火,可却并没有改进惠民的政策。

准确地说,崇祯明知道哪里错了,哪里有问题,可却没有那个魄力兴利除弊,只能在口头上申说其爱民之心,痛悔之情。

有用吗,真的是一点用都没有。自我批评越是深刻,就更彰显崇祯对于民众的苦难是漠视而冷酷的。

听到是皇后的安排,崇祯脸色稍霁,摆了摆手,说道:“便是皇后所定,减膳也是不能更改的。今日暂且作罢,便从明日开始吧!”

“奴婢遵旨。”王承恩有些无奈地躬身应着。

崇祯坐下用膳,却还有些心不在焉,对王承恩吩咐道:“辽东但有军情,不管何时,立刻禀奏,不得迟延。”

方正化已经上奏皇帝,是建虏有可能发动作战的情报。

而建虏的威胁,绝对要大于乱民贼寇,崇祯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才非常关注,不希望三年平辽会出现什么意外。

崇祯还不知道,就在他用膳的时候,最新的敌情刚刚送到郭大靖手中,一场大战拉开了序幕。

对于要三年平辽的东江军来说,影响是有的。但却并不是负面的,而是有可能加快这一进程的好时机。

看\逆天换明\就\记\住\域\名\:\\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朕实在太难了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大夏守国人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魂穿大唐多了一个妹妹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父皇,冤枉呀,儿臣是奉旨造反君上万年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在下九千岁唐砖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穿越后我靠医术权倾朝野天下长安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大明流匪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重生:澹台小将军他反了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回到大明闹饥荒,我有无限物资铁血霸弓朕真的不务正业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江汉儿女英雄传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红楼群芳谱明末好国舅三国之飞将再世三国:开局曹操用嫂嫂们求我出山大雍风华:从攻略王妃开始明末混日子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最牛妖孽兵王白话西游记:精编军工科技楚韵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穿越:这个太监不一样重生北宋的那些年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文曲在古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三国:开局武力拉满明末逐鹿天下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我助大唐盛世天下走进唐朝超神妖孽兵王
藏书吧最新小说: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