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徐齐霖也不掩饰,点了点头,说道:“王给事可有建议?”

王巽苦笑了一下,说道:“下官以为欲降低漕运花费,非开山铺路、凿石浚河不可,这财力、人力耗费,恐怕十分巨大。”

徐齐霖轻轻拍了拍桌上的材料,问道:“这上面可都写了?”

王巽摇头道:“下官未写,若徐丞想看,下官明日便能呈上。”

“先就明日呈给某看吧!”徐齐霖笑了笑,说道:“王给事熟悉漕政,某还要经常征询请教呢!嗯,你且下去把建议写出来。”

“是,下官告退。”王巽施礼已毕,转身离去。

徐齐霖看着王巽的背影,若有所思地想了一会儿,方才打开文件,仔细阅看。

按照现在的漕政,输入关中的租庸调以江淮为主。因为江南地方大、气候适宜,人口也已与中原相差仿佛,又没有什么征战,物资较为丰富。

每年二月,漕运船只从扬州入斗门,开始漕运之旅。四月,漕船渡淮入汴,常常因为水浅,到六七月才到达河口;这时河水上涨,又要等到八九月水落才上河入洛……

漕运很苦啊,看着这时间线,徐齐霖不由得发出感叹。大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时间,才能得以往返,那些漕船和水手真是辛苦,难怪书上说漕运加重了人民负担呢?

而且,时间拖得这么长,在路上耽搁也要吃喝,这耗费也是相当巨大呀!

徐齐霖感慨之余,提笔一算,这路上停留等待水涨水落的时间,竟要比行船的时间长。

这是什么鬼呀?又不是后世节假日的高速路拥堵,至于这样吗?就没人考虑到这是个问题嘛?

想了一会儿,徐齐霖再往下看,又发现了问题。原来江南船工不熟悉水情,行船于黄河汴河等河流时,常常要转雇河师水手。

这不是重复花费吗?徐齐霖又皱起了眉头。

这个材料虽然不错,但还不够详细,若是能列出漕船所经各段路程的详细花费,就能更直观地看出哪里需要改进了。

当然,徐齐霖现在也能从中看出,为了避开三门峡岻柱山,从洛阳走三百里陆路运粮入陕州的花费是个大头。

如果船只强行从砥柱而过,则船毁人亡的概率太高,损耗巨大。

徐齐霖找来地图,认真在漕路上的几个关键地点做着标记,又在纸上写着自己找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想法。

其实,即便不懂什么水情,不知道如何行船,不去实地考察,通过王巽所整理的资料,作为一个具有后世思维的人,就象徐齐霖,也能看出很多问题。

首先是直运法弊端甚多,江南漕船一路到洛阳,先是二月在扬州集合,雨季正常,便能直接出发,雨季来迟,漕船有时需在扬州盘桓一两个月。

然后渡淮入汴要看水深水浅,到达河口还要看水涨水落,进入黄河又常常需要另雇河工……

这样一算,在路上耽搁的时间有时竟达到五六个月之久,相当于正常运粮到洛阳的时间。

如果把盘桓和耽搁的时间都能排除掉,也就省下了漕船人员数个月的吃喝,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徐齐霖把整个漕运过程逐步分解开来,形成几个环节,对于漕运改革就更一目了然了。

哪怕不涉及到工程技术上的革命,而只是在程序上进行改良,使每一个环节的成本削减到最低,也意味着漕运改革的成功。

数字啊,还要有更加具体的数字,才能进行成本的精细核算,才能把成本削减到骨子里。

徐齐霖放下纸笔,长出了一口气,对改革漕运更有了信心。

但纸上谈兵,即便计算精确,数据详实,也未必会取信于人,还是要亲身考察一番,方能上呈谏议,以求实施。

时不我待呀,想到明年二月漕运便要开始,徐齐霖感到了时间的紧迫和任务的艰巨。

虽然在理论上不用耗费巨资大兴土木、开山凿石,但要实现分段运输,转运仓库是必须要建的,且不是一个两个那个简单,建的小了也是不行。

难道要把大盈库的赢利全投进去?徐齐霖刚产生了这个念头,便觉得不妥。

或许,还有更好的办法,类似于房屋预售,是不是能先拿钱后干活呢?

徐齐霖有了个模糊的想法,可还没等他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便有人敲门而入。

李淳风看来是满心欢喜,还有那么点小激动,手里拿着刚刚印刷出来、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初等数学下》。

“徐丞——”李淳风向徐齐霖扬了扬手中的书,笑着说道:“终于是印出来了,你所说的数字符号系统也算是基本完全啦!贫道这些日子以来,也掌握熟悉了数字符号的运用,用之演算,极为方便快捷,且过程一目了然。”

徐齐霖也是心中高兴,骗来这免费劳力还真好用,省了自己多少精力和时间。

“李博士辛苦,某是万分感谢呀!”徐齐霖拱手致谢,诚挚地说道:“李博士既觉得这数字符号好用,于推广使用上,也要多多出力才是。”

“那是自然。”李淳风想都没想便一口应承,说道:“能促进数学研究和发展,某责无旁贷。”

“那徐某便先行谢过了。嗯,某还有一物要送给李博士,计算起来准确、快速、灵便。”徐齐霖拱了拱手,又请李淳风坐下,亲手给他斟茶倒水。

李淳风端起茶杯又放下,颇有些急切地问道:“此物在哪里,快拿来我看。”

徐齐霖呵呵一笑,起身去打开旁边的柜子,但见里面一堆的算盘,都是木制上漆。其中一具却是檀木所制,形制也小巧精致,显得档次很高,与众不同。

把铜制算盘和一本口诀书递给李淳风,徐齐霖解释道:“此为算盘,附有口诀,加减乘除皆可珠算,熟练掌握后,堪称神速。”

李淳风拿起算盘摆弄了几下,上一下四的规制,他立刻就明白了所表涵义,说道:“嗯,类似于算筹,功用如何,待某回去再试。”

说着,他指了指柜子,猜测道:“那里的算盘是徐丞要发给算学馆学生,教授珠算所用?”

徐齐霖点了点头,说道:“再过段时日,市面上亦会有算盘附带口诀出售。但某觉得,要推广普及,却需很长时间。”

“只要用得便利,名声传出去,又何愁无人使用?”李淳风对此倒并不太关心,把口诀小书和算盘收好。

将要起身告辞时,他又突然想起一事,开口说道:“徐丞要某打听的事情已经知晓,那潘道心乃是茅山宗宗师潘师正之孙,刘正和乃是名道刘道合之子……”

茅山宗是以茅山为祖庭而形成的道教派别。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它的实际开创者是陶弘景。

而潘师正应该算是茅山宗的第三代宗师,其师则是被人们称为“王法主”的王远知。

据载:王远知是一位神奇的预言家,他对当时的各种政治变故都作出了准确的预测。包括李渊会得天下,李二将是太平天子等等。

李二即位后,敕于茅山为王远知造太平观一所。高宗和武则天时,又都给他追加了荣誉称号。

而潘师正则是奉师之命,来到中岳嵩山观,要在北方大力发展茅山宗,开拓茅山宗阵地,坚决与佛教相抗衡。

但潘师正真正名躁天下时,却还要等到李治继位,得封“天师”之后。

“刘爱道携子刘正和,还有潘道心,是来长安观摩‘三教论衡’的。”李淳风最后作了说明,看着徐齐霖道:“太子殿下不日将集诸官臣,及三教学士于弘文殿论道,徐丞亦知道此大事吧?”

我知道个屁。徐齐霖嘿嘿一笑,显是对什么论衡知之甚少,也不是很感兴趣。

李淳风看徐齐霖的模样,也知道他对此一无所知,不由得笑道:“徒逞口舌之利,某对此也不甚关心。”

儒释道的三教之争主要就是佛教和道教之争,自三国时代曹植作《辩道论》,驳斥道教不老不死之说等,揭开三教论衡之始。

而道佛之争历经南朝、萧齐、北朝、隋唐、宋代、南宋、明代、清代、民国,可谓是历史悠久。

自唐高祖武德七年始,每逢重大节日或皇帝生日,朝廷都会举行“三教论衡”,道儒佛三家都要派出代表与他人辩论本家经义。

说白了,三者在教义及礼仪上的论诤,通常就是为了争夺帝王的信仰,以及更多的信众而发生冲突。

因此,所谓“论道”,不过是团体、组织之间的权力之争,赢则既得利益,输则交出权力。但相比基督教和***教的千年纷争,儒释道之争还算是温和的。

徐齐霖对此虽不感兴趣,只是随口问道:“依李博士看来,三教论衡以何者领先?”

李淳风沉吟了一下,说道:“道家蔡晃,讲道论好,独秀时英;纪国寺慧净法师佛法精湛,兼涉道法。某实是不好揣测。”

能参加这三教论衡都不是泛泛之辈,不仅自家的经义要滚瓜烂熟,还要通晓别家的教义,才能攻其薄弱,难其谬误。

嘿嘿,不关己事呀!只不过,李承乾现在看来还算正常,至少在表面上还没完全暴露、恶名远扬。否则,李二陛下也不会让他来主持这三教论衡。

李淳风拿着算盘走了,徐齐霖也把什么三教论衡抛到了脑后。自己这边还有一大堆事情,谁管他和尚道士斗嘴掐架呢?

…………….

九成宫。

晋阳和新城这姐妹俩儿正在说着悄悄话,却是关于小昭来了之后的称呼问题。

新城没想到,兕子年岁稍长,却考虑得比较周全。

“哦,当着小昭姐的面儿,不能称呼小舅,只能叫徐小郎。”新城听着姐姐的交代,有些迷惑地揪了揪垂下耳边的头发。

兕子用力点了点头,耐心地解释道:“你想啊,徐小郎和小昭是兄妹,要是管徐小郎叫小舅,那小昭岂不也得改称呼?”

“改什么称呼?”新城显然还有点论不清这辈份怎么排,傻傻地望着阿姐。

兕子摇了摇头,说道:“那就要管她叫小姑啦,你怎么听不懂呢?”

新城眨巴着大眼睛,觉得叫小姑也没什么呀,她和阿姐不也有好几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吗?

她们的小姑自然就是李渊生的女儿了,不关是女儿,还有儿子,李渊可是给李二留下了三十多个兄弟姐妹呢!

就是退位当太上皇后,李渊也没闲着,老当益壮地专心在后宫耕耘,努力造小人儿。

估计老头子也是想给李二陛下添堵,你不是杀了我两个儿子好几个孙子嘛,我再造一堆出来,看你怎么办?

在李二登基为帝时,一些弟弟妹妹都还是小不点,他一下子就成了长兄了。古人云:“长兄如父”,为了面子,他也装出兄友弟恭、兄妹有情的样子。

新城想的便是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小姑小叔,觉得管小昭叫小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兕子翻了翻眼睛,也懒得再剖析解释,很强硬地命令道:“不许叫就是不许叫,提到的时候就是徐小郎,你记住了没?”

哦,新城见阿姐好象有点生气,赶忙应了一声,小脑袋点得欢实,“徐小郎,徐小郎嘛,我记住了。”

兕子这才稍微放心,语气也转缓和,说道:“还有小昭带来的干姐姐阿珂,虽然她是民女,又是盲人,可也是咱们的客人,要好好对人家。”

“眼睛看不见嘛?”新城想了想,微皱眉头说道:“那可真可怜哪,吃饭都不好挟菜。”

就知道吃!兕子忍住翻眼睛的冲动,说道:“是呀,所以咱们要好好待她才是。”

新城点了点小脑袋,咧开小嘴笑道:“徐小郎,小昭姐,阿珂姐,这么叫没错吧?”

兕子点了点头,觉得就这样吧,讲得太多这妹子也记不住,兴许会搞得更乱呢!

“走吧,咱们一起去宫门等小昭。”兕子起身说道:“小舅肯定让她捎来很多好东西,我还真急着想看到呢!”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朕实在太难了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大夏守国人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魂穿大唐多了一个妹妹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父皇,冤枉呀,儿臣是奉旨造反君上万年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在下九千岁唐砖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穿越后我靠医术权倾朝野天下长安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大明流匪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重生:澹台小将军他反了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回到大明闹饥荒,我有无限物资铁血霸弓朕真的不务正业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江汉儿女英雄传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红楼群芳谱明末好国舅三国之飞将再世三国:开局曹操用嫂嫂们求我出山大雍风华:从攻略王妃开始明末混日子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最牛妖孽兵王白话西游记:精编军工科技楚韵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穿越:这个太监不一样重生北宋的那些年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文曲在古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三国:开局武力拉满明末逐鹿天下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我助大唐盛世天下走进唐朝超神妖孽兵王
藏书吧最新小说: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