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塞上江南嘛,那肯定是自己的目的,但却不是最后的。

徐齐霖笑了笑,说道:“甘州的重要之处,不在于富庶,不在于发达,而在于地理位置,对中原之地的安全屏障。”

王方翼点了点头,说道:“待征伐高昌后,河西便成后盾,可谓安全。”

徐齐霖嘿嘿一笑,没说话。

就现在而言,没人把吐蕃当成敌人,哪怕曾经打到潘州。事实上,吐蕃的实力也确实不足,谁也不会想到几十年后竟能成为大唐的劲敌。

而西域还真不会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吐蕃是从陇右这个方向,占领河西的。

当然,徐齐霖说得太多,看得太远,也没那个必要,更不会让人相信。他要做的,只不过是在甘州尽到本分,在吐蕃迎娶大唐公主时,再使点坏。

正在此时,一阵马蹄声响,竟是鲁达带着几十人赶过来,这几十人中看相貌就有近半胡人。

看见徐齐霖,鲁达老远就跳下马来,上前施礼拜见。

“起来吧!”徐齐霖抬了抬手,说道:“这么快便要启程了?”

鲁达躬身拱手,说道:“回阿郎,某已经招齐了人手,不敢多做耽搁。”

徐齐霖点了点头,勉励道:“放牧牛羊,蓄养马匹,本是你所长,某也没有太多要说的。但这个畜牧场,是多种经营,很多事情你还要与周管事多多商议。另外,向他学读书写字,也是你的工作。”

“阿郎抬举,小的全懂。”鲁达深施一礼,说道:“请阿郎放心,小的定尽心尽力,与周管事好好相处,把畜牧场经营好。”

嗯,能说出这话,足见鲁达的长进。徐齐霖笑着颌首,又叮嘱了几句,才让鲁达带人离去。

在张掖往西,临近酒泉的边界,山丹县那里,美水茂草,山中冬温夏凉,最宜发展畜牧业。

徐齐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收益,便把这个担子交给了鲁达,算是对他这么长时间忠恳办事的回报。

放牧牛羊,蓄养战马,制作乳酷,这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着军事意义。虽然大唐现在不缺战马,也不缺养马之地。

可在古代,战马数量依然是一国军力强弱的衡量标准,多多益善。

而且,在初至甘州时,徐齐霖为了加快耕种速度,使用了战马拉犁。所以,马匹在甘州,既是军队的坐骑,又能够充当耕牛的角色。

说到用马耕地,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一部叫《战马》的电影,那是欧洲的事情。

而中国的马耕技术其实很早就有,通过史书确定的则出自汉代。在西汉以后,铁制农具的质量和数量大增,传播迅速,马耕和牛耕在中原之地已很普遍。

但中国的实际情况,却决定了牛耕最流行,马耕的数量很少。

首先是中原王朝的马匹数量并不是太多,战马则更要少一些。保持一支强大的军队,就必须要有庞大的战马。

而百姓手中的驽马,作为拉车的动力,一旦战争爆发,也会被国家大量征用。

其次则是应用少导致技术上没有进步,而挽具改良和马蹄铁掌的应用,则使马耕在整个欧洲成为主流。有趣的是,轭挽却是从中国传入欧洲的。

但在徐齐霖看来,在中国牛耕流行的主要原因还是养马的成本太高,老百姓难以承受。

俗话说:牛吃草,马吃谷。没有天然草场的情况下,在中原地区养马,哪怕是拉车的驽马,也是要消耗粮食的。

如果是战马,消耗则会更高,甚至达到惊人的程度。根据古人测算,养一匹马所需土地,如果用来种粮,可以养活二十五个人。

牛则不同,比较耐粗饲,就算吃的不怎么好,还是可以耕作。这样计算下来,用牛耕地的产出当然更高。

而徐齐霖用马耕地也是逼不得已,他也知道这个办法不可能在中原流行,更不用说南方的水田了。

但他要加快建设速度,甘州又是土地众多,正适合马耕这种大范围耕种方式。

也就是说,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中,土地数量少的小范围耕种,用牛更为经济,马耕则成本过高。

经过这样的实践经验,徐齐霖又找到了一个在中国牛耕流行的原因。马耕适合大规模的种植园经济,牛耕则适合家庭的农业生产。

可耕牛少的瓶颈却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没牛就用马,喂养成本高,可马能拉车驮物,比牛还要多一种用途。或者说,多一个经营的路子。

至于中原地区的饲料问题,徐齐霖也有解决的办法。只要产粮足够,大可以把田地分出一部分,种植苜蓿,或种大豆。

徐齐霖比较倾向于种大豆,只要土壤和环境适合,大豆榨油后的豆饼、豆粕,就是喂养马匹的精饲料。

想法是有了,徐齐霖并没有急于上奏李二陛下,而是先在甘州作试点。恰好,甘州便是很适合种黄豆的地方,又让徐齐霖得了一宝。

所以,除了棉花,徐齐霖大量种植的第二种经济作物,便是黄豆。

在中国,大豆的种植历史很悠久,又被叫做菽,五谷之一,但是作为榨油原料却很晚。

这个事情对于徐齐霖,曾经很迷惑。后世到处都是大豆油,咋到了古代,就基本上没有呢?

其实,跟牛耕马耕一样,人们考虑的是投入产出比。大豆的含油低,用压榨法的出油率不到百分之十;而芝麻,也叫胡麻,则能获得百分之三十五的出油率。

所以,古代的食用油,以荤油为主,植物油则以芝麻油最多。而大豆,因此也种得少,人们还没注意到加工后的副产品豆饼、豆粕,是一种优良的动物饲料。

徐齐霖还注意到这个时候的人们,即便在冬天,也很少食用豆芽菜。那可是号称“活体蔬菜”,维生素啥的很多呢!

他当然不会知道,直到宋朝时,豆芽菜才普遍食用,成为与笋、菌并列的素食鲜味三霸。

同样,豆芽菜很少吃,豆腐更是没见过。徐齐霖倒不是特别喜欢吃,只是又发现了历史记载或传说的谬误。

后代学人也曾对豆腐的起源详加研探,争论不休,东汉刘安的“发明权”怕是不保。

由于在汉代到唐代历代文献中,皆无制作或食用豆腐的文字记载。大多数学者认为豆腐或是自唐代中后期出现,在宋代才流行起来。

不论怎样吧,徐齐霖发现了种大豆的广泛收益。再加上产量比芝麻高,还有养地作用,终于是在甘州进行了大量种植。

种什么,不是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考量嘛!大豆的应用如此广泛,还愁没人种?

等大豆种植量大了,家庭养马也就不那么困难了。家里有了马,耕地总是短时间内的劳作,闲下来拉个货、跑个运输,不又是一项收益?

徐齐霖想到的是一连串连锁效应,而不是让农民被桎棝在那一亩三分地上。依靠土地的产出,温饱已是好的,啥时能致富啊?

你有十亩地,种一亩棉花,种一亩大豆,其余的种粮食。用不了两三年,家里人身上衣服,床上铺盖,喂养的牲口,基本上就全照顾到了。

农闲时再拉个脚,或是倒腾个小买卖,三五年后,差不多就是小康之家了吧?

徐齐霖想得挺好,就准备着在甘州试点完毕,以充分详实的数据说话,改变大唐现在的生产生活。

这些目标还有些长远,没个几年工夫看不出效果,但他刚至甘州接任,便给了远在京城的亲眷们带去了快乐和惊喜。

……………

李二陛下赶到冰霞宫时,饭菜已经摆好。小丫头们都等着着急,新城更是馋得直舔嘴唇,不停地嗅吸空气中的肉香。

“父皇,你来得这么迟?”新城抚着小肚肚,表示自己都饿坏了。

哈哈哈哈,李二陛下捋须干笑,说道:“是父皇不好,让新城挨饿了。”

说着,他在座位上坐下,摆手道:“那便开始吧!朕也想知道齐霖都送来了什么特产,徐家厨子又做出了什么新菜式?”

小昭跳下来,指挥宫人把食盒打开,一样一样地摆在桌上,还做着介绍。

“这是用甘州野生牦牛肉做的红烧牛肉,这是用甘州发菜做的凉拌菜,这是发菜烩猪手,这是用甘州孜然烤的羊肉串……”

新城咕咚咽了下口水,声音之大连她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兕子咯咯一笑,给小妹挟了一筷子牛肉,说道:“吃呀,新城。”

“都吃,动筷吧!”李二陛下盯着那盘象头发缠绕在一起的拌发菜,很是疑惑地问道:“这象头发的,叫发菜?”

小昭点着小脑袋,说道:“我哥信里说了,这个发菜是地上长的,就和蘑菇、木耳是一个品种。”

哦,李二陛下小心地挟起一筷子,放进嘴里嚼了嚼,不停颌首道:“味道不错,口感比藕丝、鹿角菜更好。”

徐惠对这发菜好象有点过敏,筷子伸到一半又缩了回去,挟了块牛肉细嚼,点头道:“肉质鲜嫩,甚是可口。”

兕子嘴里嚼着,连连地嗯嗯点头。

新城正拿着一串羊肉吃着,味道独特而鲜美,与以前吃的迥然不同。

小昭在旁边解说道:“哥哥信里说了,这发菜有解毒清热、理肺化痰的功效,对陛下和公主殿下们的身体十分有益。”

“齐霖有心了。”李二陛下轻轻颌首,吃得也是滋味甚美。

“没想到甘州有这么多好吃的。”小昭坐了下来,嘴上却还发出羡慕之语,“蓝天、白云、大漠、草原、绿洲,在甘州都能看到,我都想去领略一番了。”

“那可不行。”徐惠毫无商量地开口拒绝,停顿了一下,又缓和语气说道:“等你长大了再让齐霖带你去。”

小昭知道这就是没戏了,低头吃饭不语。

李二陛下呵呵笑着,说道:“好几千里路呢,可不是说去就能去的。等齐霖回京述职,再说带你去的事情。”

小昭马上抬起头,问道:“陛下什么时候召他回京述职?”

这个——李二陛下眨巴眨巴眼睛,说道:“总要一年之后,看他那边经营得如何再说。”

哦,那还有点希望。小昭脸色稍霁,还是小孩子心性,吃了一会儿,脸上也逐渐恢复了笑容。

“父皇,吃完饭去看大牦牛哇!”兕子抬起头,笑嘻嘻地说道:“已经赶到御苑,听小昭说很威猛的样子。”

“你们去看吧,朕还有朝政要处理。”李二陛下自是见过牦牛的,却也想让身处深宫的爱女见识下新物种。

小昭在旁开口补充道:“一共是三头牦牛,家里宰杀了一头,剩下两头都送进宫里。还有发菜、孜然等物,是哥哥进贡的。做菜的方子,我也带来了。”

“好哇。”新城终于发出了声音,以后还能吃着呢,真是太好了。

李二陛下笑了笑,说道:“齐霖已经上了奏报,朕告诉他不要糜费,千里迢迢,日后不要送来了。”

徐惠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英明。臣妾亦要写信,告诉他只管把甘州治理好,便是报效朝廷,不辜负陛下所期了。”

小丫头们互相瞅瞅,心中不乐意,可也不敢说反对的话。

“爱妃,朕便说过,齐霖到哪里都是会享受的。”李二陛下笑着指了指桌上的菜肴,说道:“怎样,这下你也该彻底放心了。”

徐惠笑了笑,说道:“臣妾确实不再担心,齐霖信中表示极有信心,两三年之后,便还陛下一个塞上江南。”

停顿了一下,她又接着笑道:“他还写了两句诗,是对甘州日后的畅想。”

“只是两句诗啊——”李二陛下捋须笑道:“朕说他是憋诗,爱妃还为他申辩。罢了,朕听听这两句诗如何?”

徐惠也很无奈,小弟就这么一句、两句地往外崩,说是憋诗也不为过。

“虽是两句,臣妾看却是极好的。”徐惠还是为小弟辩解了一句,才开口吟诵道:“不望祁连山上雪,错把甘州作江南。”

李二陛下稍作沉吟,笑着点头,说道:“确是极好的诗。齐霖有此雄心壮志,朕便等着看那塞上江南吧!”

.....................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朕实在太难了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大夏守国人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魂穿大唐多了一个妹妹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父皇,冤枉呀,儿臣是奉旨造反君上万年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在下九千岁唐砖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穿越后我靠医术权倾朝野天下长安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大明流匪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重生:澹台小将军他反了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回到大明闹饥荒,我有无限物资铁血霸弓朕真的不务正业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江汉儿女英雄传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红楼群芳谱明末好国舅三国之飞将再世三国:开局曹操用嫂嫂们求我出山大雍风华:从攻略王妃开始明末混日子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最牛妖孽兵王白话西游记:精编军工科技楚韵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穿越:这个太监不一样重生北宋的那些年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文曲在古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三国:开局武力拉满明末逐鹿天下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我助大唐盛世天下走进唐朝超神妖孽兵王
藏书吧最新小说: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