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那照你的说法,不屯田耕种,还能有别的方法兴国么?”
朱元璋目光炯炯的看着朱英,他倒是要看看,朱英能说出一套什么样的论述来推翻屯田之法。
“屯田是好的,我是认可的,屯田的事,有军纪严明的军伍从事,那能为大明多开耕地,又能增加粮草,可谓一举两得,但你们可否想过,这不需要一直戍边的将士来做!”
“难不成要迁徙民众去往边境?这可是难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百姓们懂这个道理!”
“非也!”
朱英摇着头,叹道:“大明就不能让军队进行等级划分么?”
“一部分军伍从事生产,而另一部分,则只负责操练,随时准备应敌!”
此言一出,便是练子宁都面色动容。
他对军务了解不多,但也能听出这样的划分,那大明将会有一支强悍的军伍时刻能保持战力。
徐辉祖说道:“这自然是有的,不戍边的军伍,咱大明也时常派人去练兵的。”
朱英摇摇头,反驳道:“不在战线前方锤炼,如何能让士卒懂此乃生死存亡之地。”
徐辉祖一惊,叹道:“受教了!”
他自个便是如此,一身好武艺,又将门出身。
奈何没经历过战火洗礼,早早便升了要职驻守京师。
若要他去征伐北元,他自己都没必胜的把握。
朱英则是在慢慢提出一个理念,职业化!
如今大明的甲兵,是能打仗的,但杂而不精,一边要屯田耕作,一边还要打仗。
真正的职业化,那需要每日苦练,能应对各种环境作战。
若是战力能一直保持,岂会有末期那种窘境。
朱元璋也意识到朱英说的是什么了,点头道:“兵贵在精,不在多。”
朱英接着话茬说道:“没错,咱大明现阶段是每年都在与北元作战,北元对大明来说,就是一个极佳的试炼之地,若我领兵,那边不兴屯田,每日苦练甲兵,待出征之日,便是考教士卒的一场大考!”
“唯有出类拔萃者能得嘉奖升迁,假以时日,这支队伍便能纵横北地,令北蛮闻风丧胆!”
黄观点头,“那钱呢?粮草呢?”
“自然是国朝出!”
黄观淡然一笑,“某为户部侍郎,朱英公子有所不知,国朝缺钱啊!”
“不屯田,将士无法自给自足,国库紧缺,难不成咱大明还要苦一苦百姓,待大明征伐北元无战之力时再谈修养声息?”
朱英瞟了老黄一眼,难不成粮种的事老朱没颁布法令?
不对啊,按老朱的性子,得了朱英的粮种,那不得祭天祷告,天佑大明?
朱元璋看着朱英盯着他,顿时就想到了,若是朱英的粮种得以铺开,那按大明朝现有的田地,增产两倍的境况下,屯田似乎就没必要了。
何况如今公侯岁禄在执行了,大明往后不再封赏田产,那收归朝廷的田地便可租给百姓耕种,届时粮草来源,国库充盈等问题马上就能解决。
“那什么,钱粮问题终归会解决,至于练兵,小子的想法不错!”
朱元璋呵呵笑着,回了几个眼神给朱英,示意别点破。
朱英无语了,老黄这神情,看来粮种一事老朱也没做好决断,连户部的黄观都不知情,那他自然不能说明白。
黄观也把话头止住。
圣上这姿态,看来是认可了朱英,但理由却没那么充分。
那便不算他的屯田观念被全盘推翻。
见到气氛凝固了,朱元璋也是一阵汗颜,本来是大才黄观与朱英的一场交锋,结果因为他藏了朱英最大的底牌,让朱英要丢面子了。
但做皇帝了,太过偏袒,容易让人看出端倪,索性说道:“朱英这孩子说的有道理,大明军伍可以分个层级,负责开拓屯田的,和操练骁勇善哉的,并不冲突。”
“黄大人说的也有道理,咱大明以农事为本,先有钱粮再论强兵,皆无错,只不过你们一个看中现在,另一个看中将来。”
练子宁知道现在可以接话了,连忙说道:“甚是甚是,咱大明臣工若能都像两位,为大明千秋大业殚精竭虑,则国朝稳固,汉室复兴指日可待。”
“黄爷,有这二位大才,乃国朝幸事啊!”
“行了行了!”
朱英不耐烦的摆摆手,他的观点都不能得到验证,咋就吹上了。
朱英直接站了起来,看着黄观叹息一声,“本来我有很多论证可以表明国朝的军事改制,但重要的一环被人拿捏了!”
朱元璋闻言老脸一红。
朱英没注意到老黄的脸色,起身去书架上翻了一圈,随后取出两本书来。
“工部的练大人是不,这书给你的。”
“还有黄观黄大人,这本给你,虽然论据不足以支撑我的观点,但希望黄大人能依据大明朝如今的局面,在思维上多拓展一些!”
练子宁恭敬了接了过去,看到书封上书写四个大字。
“《天工开物》,这名字取的大气,谢朱英公子赠书!”
说罢就收在了手里,对着朱英拱手。
黄观则是接过厚厚的书册,脸上没什么表情。
先前赠书朱英,却落了个被否认观点的下场,这朱英赠的能有什么精妙之处?
想着就拿起了书,书封也是四字,《农政全书》。
“呵,全书,想不到朱英公子年纪轻轻,便着有书作了,但全书未免托大了些,年轻人还是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看看!”
朱英现在十分不爽,要不是老黄这个老六,他至于把这两部名着交出来么?
试想要是朱棣得了这两本书,那对他朱英的崇敬不得加深几个层次。
自个攒的老本,没在朱棣那帮捞到半分好处,现在全给出去了,本来就因为老黄的骚操作生气了,现在朱英更气。
但值得,黄观古往今来顶级学霸,练子宁也是刚直不阿,这两部经传送到两人手里,也不算埋没。
甚至可以作为后手,让靖难后的朱棣对两人手下留情。
宋应星老师,徐光启老师,朱英此举,也不算让明珠蒙尘!
朱英内心念叨了一句,但旋即一想,现在是大明洪武年间,叫两位明中后期的后生叫老师,是否有点过分了。
罢了,怪系统,怪老黄这个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