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慧芳这会多希望系统能够把她送到知青下乡之前。
这样她就能够更改下乡的地点。让她远离这个辛劳了半辈子,却被子孙害死的伤心地了。
要说她上辈子,来了知青点的第二年跟村支书的小儿子自由恋爱。两个人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婆婆以不是儿子为由,拒绝给她坐月子。
她在生完孩子的第六天就出现在了地头。
幸好男人知道心疼她。下了工之后会帮她看孩子,洗尿布。日子虽然苦,但也夹着甜。
后来她有了第二个孩子。那会刚查出有孕没多久,就宣布可以高考了。
她本来是有点小心思的。
只是女儿还小,男人又眼巴巴看着她。肚子里还揣着个孩子。她咬咬牙给放弃了。
谁想到,放弃高考也没能换回幸福的家庭。她第二个孩子在肚子里待了几个月无知无觉的就给流产了。
县医院的医生说,是她当初月子没坐好,要是这次小月子不调养好,可能会造成习惯性流产。
杜慧芳简直不敢相信。她还这么年轻,就失去了她第二个孩子。
因为这事,她怨上了大闺女。要不是因为她,自己也不能就坐了六天月子。她要是个男孩就好了。
大闺女应该是有所察觉,渐渐的跟她疏远起来。
期间,她又流了两个孩子。才在卧床将近一年后生下了自己的大儿子。
这会的她都三十多了。大女儿都有十一岁了。
婆婆孙子孙女一大堆,根本就不稀罕她生的小孙子。也懒得给她坐月子。推说自己年龄大了。
还不是因为她娘家离得远,可以任由她磋磨也没人替她做主。
因为这个孩子,她跟她男人两个没少吵架。
她也幡然悔悟,原来她婆婆不是因为她生了闺女而不待见她,而是根本不待见她这个儿媳妇。
三十多岁一事无成,在家种地根本挣不了几个钱。她男人跟着村里的几个大哥一块当了农民工。
那会县城还很落后。她男人去的地方有些远,一走都是大半年、一年的时间。
她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没黑天没白昼的熬着。种着家里的几亩地。
跟女儿的关系不咸不淡。儿子有些调皮,她累了烦了也会上手扇几巴掌。
儿子七八岁的时候,她又意外怀孕了。这次她的年龄都奔四了,医生说流产对身体的伤害太大,建议她留下。
因为年龄大了,也不能太劳累。
男人又去外面务工去了。一年回来不了两回。
她仔细思索许久,托人在县城的纱厂找了个质检的工作。
纱厂主要是纺纱织布的,她做质检少不了要搬搬抬抬。她们组长照顾她,给的都是最轻省的活。
虽然工资不高,一个月就三四百块钱。但到底比在地里刨食强多了。
女儿已经考上了大学,儿子也到了读小学的年纪。她花了点钱给儿子办了借读。
就这样,她在下乡二十多年后,终于摆脱了泥土地,到了县城里生活。
她原以为日子是越过越好的。
谁能想到男人是耐不住寂寞的。他在工地上跟一个做饭的小媳妇走到了一起。
过年回家,看着她大着的肚子,男人也能做到无动于衷了。除了给钱,男人回家的时候越来越少。
好不容易把大儿子拉扯大了,这小子自己往家里领了个媳妇回来。
杜慧芳实在太累了。反正她有工作,也不想跟儿子媳妇住在一起。就让她们彩礼什么的自己商量着办。
家里条件就这个条件。谈的成就结婚,谈不成就散伙。
俩人藕断丝连拉拉扯扯三四年,最后还是走到了一起。
她掏钱给俩人付了首付,在县城买了套房子。
两千零几年,县城的房价也就一千左右。她还有个小儿子,说好了以后靠他们自己去奋斗。
大儿媳结婚后开始对她不满起来。嫌弃她不贴补他们小家,她坐月子的时候不帮她伺候月子,孩子大了不帮她拉扯孩子。
她那会一个人生活,不赚钱就擎等着喝西北风吧。怎么敢放下手里的工作去给她带孩子。
别人能退休,她不敢。
二儿子结婚的时候,厂里嫌她年龄大,把她辞退了。
在县城生活这么多年,她又回到了乡下的老房子里。
老头子年龄也大了,干不动了。当初跟着他的小媳妇自己也有家庭,早就不跟他来往了。
手里没存多少钱,不得已也回了老家。
俩人就是两个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小儿子给她打电话,说媳妇怀孕了,想叫她过去伺候。其实也有给她养老的意思。
她知道她跟年轻人有代沟,犹豫了许久,还是选择在家看老头子那张老脸。
一直到小儿媳破水住院,她才提着早就喂得肥硕的老母鸡和问邻居换的黄小米。一大包的红糖去了医院。
心想着拿着这么些东西,儿媳妇应该不会嫌弃她吧。
大儿媳那会她有工资,能挣钱,没给坐月子但东西没少买。
现在不同以往了。她人也变的抠搜起来了。
也不知道小儿子跟儿媳妇说了什么,儿媳妇娘家虽然脸色难看,但也没说什么难听的。她也顺利的住到了小儿子家里。
就是没想到,她才住进去第二天,大儿媳就把她给推倒了。
她那个小孙子,才刚刚出生第五天。也不知道吓住了没有。
至于家里人隐瞒她死亡真相这件事。
嗤,人都是自私的。她早就接受了她在别人眼里没那么重要这件事了。
更何况,她一个死人,哪有活人来的重要。她也不想两个儿子因为她反目成仇的。
就这样吧。
重来的这辈子,她只为自己而活。
这会村支书正在分配新来的知青的住处问题。
她的眼光跟其他几人轻触。因为她当年是住在支书家的,跟其他知青也都不是很熟悉。现在见着跟第一次见面似的。
但是她知道自己是不愿意再住进支书家里的。
好像,知青点有一个京市来的知青。听说在村里风评不是很好,但是后来成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他叫什么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