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作坊门口围了这么多人。”
“这不是…”大丫一边把胡清雅往休息的房间引,一边道“现在要夏收了,村里的大娘奶奶们都忙着回家收粮食,产量跟不上。这些又是外地慕名而来的商贩,也不好让他们空着手回去…”
“那也不能让他们都挤在作坊门口。你先统计一下产品数量,等这一批做好先把货送出去。等夏收结束看看周边几个村子有需要做工的都招收了。听说外面有不少逃荒的,再过不久就要到我们这边了,到时候我看着安排些人。”
这些逃荒的不光她需要,褚榛也需要。
等她好吃好喝的养好了,都给送到良宵手底下去。
这才是招兵买马的好时候呢。
只不过岭南有台风,不知道她公爹那里如何了。褚柏在海上练兵,应该能够做好防范的吧…
她想写信过去问问,又觉得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她现在关心未免太晚了些。要是问也不问,又显得太过无情了。
思来想去她写了一封关于台风防范和疫情防范的信回去。
现在是台风高发季,后续不知道还有没有。加上洪涝过后尸横遍野,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疫病诞生。这些灾民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她肯定是要让褚家人做好防范的。
胡清雅回到前院,先去书房写了厚厚的一封信,里面光预防和治疗疫病的方子就塞了一大叠。
“孙叔,还得麻烦你把写封信送去公爹那里。”
把写好的信封口,胡清雅递给孙老汉。
孙老汉什么也没问,接了信去后面牵了一匹马就走了。
他们在镇上还有其他地方肯定有人。不过一个时辰,孙叔就骑着马回来了。
胡清雅知道他回来了也放下心来。
其实她是想送一车药材过去的。后来想想褚家的底蕴应该不差这些。而且现在路上不好走,带着药材不知道要多花费多少时间呢,她最终还是放弃了。
果然,没有药材拖累,不过半月,胡清雅就收到了褚家那边的回信。
信是褚父亲笔写的。
说是他们那边在台风那几天下了几天的雨,但没受到太大的影响。台风还没到那边就卸了力气。
褚柏早在台风来临之前就已经从海上回来了。
现在他们那里来了不少的难民,这会儿正忙着考察接收难民,最近都不会出海。
还说她给的药方派上用场了。
的确有一些刚刚出现头晕、咳嗽、发烧症状的难民被大夫诊断为疫病。大夫根据她给的方子用药,确定其中一个药方有用,已经控制住疫情了。然后把有用的药方写了出来,表示如果她们这边发现疫情可以优先用这个药方试试。
胡清雅看着手抄的药方松了口气。好在这病不算严重,需要用到的药材都是比较常见的。不然还不好办。
把那边的事情放到一边,胡清雅揉着额头考虑接下来的事。
最近几天离得近的难民已经走到了县城,他们村也零星出现了几个衣衫褴褛的难民。
好在村里的夏收已经完成,粮食都已经晒好收到了粮仓里。听说隔了三个村的一个村庄,没来的及收的稻谷都被难民连根拔起了。
他们饿的皮包骨头,也不管晒没晒干,直接放在锅里就烧。然后拿着筛子筛掉稻杆烧成的烟灰,剩下半生不熟或者熟透的大米就往嘴里塞。
也不是他们不爱惜粮食。只是跟死亡比起来,最快的把粮食吃进肚子里才是当下最重要的。
那个村里粮食没收上来的人家悔都快悔死了。可是有什么办法,比起这些难民,他们手有余粮,缺乏狠劲,根本不敢跟他们硬碰硬。
“主子在想什么?”绣珍往胡清雅手边放了一盘糕点。
“我说的在镇上施粥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回主子,已经在镇上布置了几口大锅,粮店那边也拉去了一批粮食,足够施粥半个月了。”绣珍说话的时候敬佩的看着自己主子。
现在粮价越炒越高,也只有自己主子有这个魄力施粥给难民了。
“你盯着点那边,粮食不够了跟我说。”
她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会去山洞一天,山洞的粮食一直都是满的,就是为了让难民们能有一口粮食吊住命。
她的身体也有了源源不断的暖流涌动。应该是那些本该死去却被救命的粮食吊住命而反哺给她的功德。
良宵已经从山里出来了,这会儿领着几个手下在难民堆里选人。
她也需要补充一些人手了。
大丫记得胡清雅说的话,夏收后除了本村人又把左右两个村子的大娘婶子都给叫上了,现在作坊都显得拥挤不少。
胡清雅考虑要不要再建一个作坊。
随着肥皂的知名度打响,来他们村里进货的人越来越多,厂子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有钱不赚让她有些难受。现在真的是补充人手的好时候。
“夫人。”
良宵示意猴子把人带走,自己停在大门口。跟正要出门的胡清雅打招呼。
胡清雅透过良宵望向跟着猴子远去的一帮人的背影。
这帮人的脚步都有些虚浮,但没有弯腰驼背吊儿郎当的。
“那些都是刚挑的?”
“是的,属下找大夫给把过脉了,除了因为挨饿身上没什么力气,并没有什么毛病。只要食物跟的上,训练起来没问题的。”
这倒是。他们也不缺粮食。
“山上那两处怎么样了?”自从找到铁矿她就没怎么过问了。原是打算歇几天去找煤矿的,现在这情况,她打算缓缓再说。
提到这个良宵难得有些笑模样“回夫人,都已经开采炼制了一部分。现在铁疙瘩也已经制造了一箱子送往西北了。”
铁疙瘩是他们研制出来的黑火药做的土雷。类似于手雷又有些不同,杀伤力更大一些。之前因为铁矿石不足才被迫终止制造。
“你们悠着点,那玩意只是为了以防万一,不需要制造太多。”
胡清雅之前跟褚榛商量过,这个在西北用用就算了,不能传的到处都是。所以非必要不要拿出来。他们制作的时候也不会制造太多的。
“爷已经嘱咐过属下了。”
良宵听劝,只往西北送了一箱子就没再制造了。
现在还是以生产冷兵器刀剑及铠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