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城堡关联起来的锁链防护,还有边墙的阻挡,就形成了一个狭窄的辽西区域防守,可以迟滞建奴骑兵的机动性,降低建奴攻坚能力。
这其中所需要的资源,现在的大明还是供得起的。
崇祯还打算大规模引进西方的棱堡,研究出近代化的水泥,这项技术要早于火药改进。
技不如人的时候,乌龟流和打防守反击的战术并不丢人。
崇祯现在最愿意丢弃的就是面子,那玩意真不值钱。
从他爷爷那辈开始,就被建奴啪啪打脸,要还是那么端着,真是里外让人笑话。
第三,关外是战是和,交于臣决断,一切都是权宜之计,臣需要关外所有的军政外交大权。
这一条崇祯表示认可,他之前也表示了。
关外袁卿一力主之,他不会胡乱插手。
旧时空的崇祯都可以做到这一点,没道理,现在的崇祯做不到。
崇祯听出来的就是这三条。
至于其他杂七杂八,折子中还提到远在皮岛的毛文龙,违背朝廷禁令,公然海上走私,有勾连建奴的嫌疑。
崇祯就当没听见。
现在他只给了袁崇焕辽东巡抚的职务,就是为了防止袁崇焕手伸得太长。
崇祯还把毛文龙划给了,鲁豫总督袁可立管辖。
料想袁崇焕和毛文龙两人之间再有龌龊,这一世的袁崇焕,也不可能划船去砍了毛文龙的头。
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崇祯绝对不允许发生。
假设毛文龙有大错,他一个左都督,平辽大将军,升官升到头的武官。
也该崇祯自己亲自罚,不能让人随便先斩后奏。
明朝武将的地位,必须提高。
文臣杀一参将以下的武将,如杀一鸡的情况,必须改观。
矫枉必须过正,哪怕把武将拔到和文臣平起平坐的地位,崇祯也在所不惜。
大明朝,只要自己不自毁长城,就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袁崇焕奏折中,有一点让崇祯感到挺意外的。
“臣去辽东,足可保关宁不失。
但臣听闻林丹汗惧怕建奴威势,数次交锋,皆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祖宗的基业都不要了,率部西迁。
蓟镇方向已经不是察哈尔的势力范围,零星建奴骑兵,已经出现在喜峰口、龙井关等关隘之外。
臣担心皇太极奴酋会出一支偏师吸引关宁军的注意,继而统帅大军攻击蓟镇长城边关。
如今大明九边,形势各有不同,已经是铜头铁臂豆腐腰老鼠尾。
铜头铁臂自然指的是关宁军和登莱镇。那豆腐腰和老鼠尾,臣指的却是蓟镇,宣府,大同以及更西边的榆林,甘肃等重镇。
别的不说,单说这豆腐腰的蓟镇。
蓟镇常年安定,自嘉靖年间,俺答汗叩关京师后,已近百年无战事。
各个关隘早已年久失修,边防废弛,士卒老弱,空编严重。
届时恐挡不住建奴的雷霆一击。
一旦建奴破关而入,京畿遍地烽火,京师危矣。
臣在关宁,入关救援已是不及,奴酋恐早已行大不敬之事。
因此臣建议朝廷派一大臣,整修关隘,训练士卒,更换军械,以策蓟镇万全。”
崇祯听到这里,猛地从宝座之上弹了起来。
皇帝的一惊一乍,吓得曹化淳念奏折都结巴了。
崇祯此刻心绪繁杂,没想到啊没想到。
袁崇焕竟然能预见到,蓟镇的孱弱,会是皇太极的突破口。
原来明朝并不乏先见之明的人,缺的是采用建议的人。
还是抓紧把孙承宗,带到朕的身边为好。
······
“曹大伴,拟一道旨意吧。
对于袁崇焕,除了原先答应的左佥都御史和辽东巡抚的职务之外。
再赐袁崇焕尚方宝剑,四品以下文官武将皆可先斩后奏,四品以上的,可以锁拿进京问罪。
嗯,特别注明一下,这把尚方宝剑上面要刻上四个字。”
听见皇帝出新招了,曹化淳下意识抓紧了毛笔,生怕记错了。
“辽东专用,就这四个字。
告诉他袁崇焕,出了辽东,还有他附近的鞑子建奴地带,这个尚方宝剑就不能用了。
他是个辽东巡抚,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管好就行,朕不希望看到他超常发挥。
这个话,你可以原样复述给袁崇焕。”
“是,皇爷,奴婢知道了。”
崇祯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
“袁可立那边,朕给了八十万两军费。
朕也不能亏了袁崇焕。
毕竟他这边才是离京畿最近的地方。
这样吧,给袁崇焕的首批军费也是八十万两白银。
这八十万两的军费如何筹集?
也不用召集群臣开会讨论了。
朕乾纲独断一次。
朕的内帑出五十万两,剩余的三十万两白银交给魏忠贤和户部筹措。
另外,给袁崇焕安个军机处候补大臣的职务吧。
待辽东事务平定,他还要回京为朕参赞军国大事的。
话说,曹大伴,你等会催催工部和造办处的人。
那养心殿还没改修好吗?
要不然军机处的牌子先给朕挂上再说。
虽然不急着用,也好歹让外廷的人先经经场,预热一下。
军机处,这个草台班子,可是朕的首创。
省得朕正式公布的时候,引来一堆人一惊一乍的吓人。”
“是,皇爷,奴婢知道了。”
……
至此,四十三岁的袁崇焕,官复原职。他现在的职务是正四品左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军机处候补大臣,世袭锦衣卫百户。
配辽东专用尚方宝剑,辖制辽西走廊锦州至山海关一线。
想地方再大一点,只能自己向北开拓,跟建奴碰个头破血流。
袁崇焕统领的辽西,别看地方不大,却有着大明最烧钱的部队。
正四品的左佥都御史,官职品位说实话有点太小。
可这样的官职也要看谁来当。
看看狭长的辽西走廊上,窝着好几个常驻,不常驻的正二品总兵。
可一个敢跟四品袁崇焕,炸刺的人也没有。
大明历来以文御武,文官对上武将,天然拥有优势,袁崇焕更甚。
试问辽西几个二品总兵,有敢不跪四品袁崇焕的吗?
难道他们中有谁还不知,袁崇焕的大宝剑是否锋利?
哦,不对,说的也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