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八百里秦川之上,北到榆林、甘肃、宁夏三镇,唯有一个名字的声音响彻云霄——那便是孙传庭!
在广袤的陕西大地之上,如今已没有任何人可以对孙传庭构成约束与掣肘。
哪怕是那位地位尊崇且权势滔天的秦王以及其秦王系下众多位高爵显的郡王、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们;又或是掌控着一方政务的陕西布政使司官员们;亦或是主管司法监察事务的按察使司;甚至连统辖军事大权的都指挥使司将领们,还有身负巡查监督重大责任的陕西巡按御史许誉卿等一众显贵人物,都丝毫不能动摇孙传庭半分。
当然这里的都指挥使司,已经是没有一点影响力了,取而代之的是募兵制的总兵。
值得一提的是那位延绥巡抚洪承畴,他整日忙碌于剿灭四处流窜作案的贼寇,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事情。况且,他在许多方面还需要依靠这位财大气粗、富甲一方的孙传庭孙巡抚呢!
在此也要特别提及一下许誉卿这个人,他原先是兵科给事中,在原来那个时空的历史长河之中,当圆嘟嘟(袁崇焕)提出那荒谬绝伦的“五年平辽”大骗局时,许誉卿可是扮演着正义之士的角色,是可以预见到袁崇焕悲惨结局的先知者!
然而在这个时空,就在前一段时间,由于他胆敢公然驳斥皇帝下达的旨意,结果被迅速派遣至陕西地区,并成为了孙传庭的“得力助手”。
正因为许誉卿的封驳中旨的行为,六科给事中从此完全丧失了他们所拥有的封驳权力,六科给事中转而被纳入到都察院中,由崔呈秀和李夔龙这两人来管辖。
崇祯皇帝,这位以强势着称的君主,绝对无法容忍区区七品的言官拥有如此巨大的权力,竟敢凌驾于至高无上的皇权之上!
就算是百年的成规,他爷爷万历也要捏着鼻子认这个规矩,可他崇祯皇帝就是不认中旨可以随意被六科给事中批驳的规矩。
要知道,这种情况实际上与旧时空百年后的雍正皇帝所做的朝廷职务调整如出一辙。
而崇祯皇帝始终铭记着那几句堪称经典的话语,它们已然成为他在这个时空中的座右铭之一:“朕绝非明朝的万历那般昏庸无能,朕可是历经四十五载岁月磨砺、身经百战的皇阿哥啊!无论是在水深火热之中,还是在刀光剑影之间,朕都能游刃有余;不论是在六部处理繁杂事务,还是在外省闯荡打拼,朕皆是铁血硬汉……”
崇祯皇帝可能记得不太清了,大概意思就是这个。
许誉卿原本心怀壮志,欲在陕西大力整顿官场风气,但事与愿违,仅仅尝试了两次,便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孙传庭的掌控节奏之中。
那时,孙传庭仅对他说了寥寥数语,然而这些言语却如同重锤一般,深深地敲打着许誉卿的心弦,让他难以自拔。
“许大人!陛下可是有密旨在身交给本官呢,今日在此,本官也只讲给您一个人听。咱这陕西地区呀,那可是实打实的军管,简单点来说吧,就是本官这个拥有开府建牙权力的陕西巡抚说了算啦!
而您呢,身为巡按御史,可以去搜罗本官那些所谓的不法行为,然后再慢慢地整理成奏折,送回京城便是。但是目前嘛,您啥事儿都别干,更别挡了本官的道儿。
要是把本官给惹恼了,那不好意思喽,只能请出王命旗牌和那尚方宝剑来对您施行军法!”
许誉卿就这么眼睁睁地瞧着孙传庭一边悠然自得地吸溜着茶水,一边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地说着这番话。
“孙传庭,本官定要弹劾于你,哪怕拼上身家性命,也要告发你嚣张跋扈、无法无天,全然不顾及朝廷的纲常纪律!”许誉卿气得浑身发抖,怒不可遏地吼道。
“随便您!”孙传庭却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轻描淡写地回应道。
最终,许誉卿也是无可奈何,毕竟这陕西之地的确被孙传庭牢牢掌控着,可谓是只手遮天!
且看那五位镇守总兵,除去甘肃镇的吴自勉、宁夏镇的尤世禄以及延绥镇的王承恩外,剩下的两镇总兵——固原镇的杨骐和陕西镇的杨嘉谟,全都听从孙传庭的调遣指挥。
换句话说,在那声名远扬的四大巡抚之中,若论及实力最为强劲者,非孙传庭莫属。
而这一局面的形成,实则是由崇祯皇帝亲自促成的。
令人诧异的是,崇祯皇帝似乎对此颇为自得,不仅没有丝毫收敛之意,反而愈发变本加厉地赋予孙传庭更多的权力与重任,唯恐其在陕西之地遭受半分不公待遇。
许誉卿见状,也曾试图向皇帝进呈一份奏折,弹劾孙传庭骄横跋扈、肆意妄为,甚至欺凌宗室亲王等种种恶行劣迹。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崇祯皇帝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复了一封书信,信中仅有简短四字:“老子乐意。”
面对这样的回应,许誉卿顿时哑口无言,只得安分守己起来。
但值得一提的是,他这份安分却又与常人有所不同。
自那以后,这位原本应履行监察之责的巡按御史,竟然变得无所事事起来。
他不再专注于本职工作,而是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对孙传庭的关注之上。
其内心想法单纯至极,无非就是想要弄清楚,孙传庭这位昔日仅为区区五品的吏部主事,究竟凭借何种手段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赢得陛下的青睐有加,并获得这般前所未有的放权优待,以至于连朝廷亲王的颜面尊严都可以弃之不顾。
且说那许誉卿往昔可是兵科给事中啊!即便称不上顶尖谋士,但好歹也算文臣之中对兵法有所涉猎之人。跟随在孙传庭身旁,多少也能充当半拉子军师。
只听得孙传庭一声令下:“去告知贺人龙,即刻展开攻势,务必于一个时辰之内结束这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