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时,当一份由弘治皇帝主推要求朝廷上下各个机关深刻学习的关于新大陆的国策参与者名单公示天下,犹如冬日惊雷,炸的原本因为担心鞑靼使团后续影响而内心微妙的许多人桃花朵朵开。
“这算啥,张家兄弟那俩是什么货色在整个大明都可以说是出了名的,就这种货居然还能成为国策的执行参与者?”
“他们能不误事都是对大明朝最好的帮助了吧?”
有人对张家兄弟出现在这张名单内表示了深深的质疑。
这这货色能上的话......
那我也能上!
这是许多人生不顺、命途多舛的人内心的不甘、不服气。
觉得这就是纯纯镀金的坑位,就是黑幕。
但有人负面情绪自然也会有人看着此名单两眼璀璨。
其中,自然以清澈愚蠢......
额......
自然是以清澈如同朝阳初升一般的年轻一代最有感触。
“寿宁侯、建昌伯二位身为皇亲国戚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让许多百姓敢怒不敢言,直到几年前被二位殿下带到军校去学习改造,才没有继续在外祸害百姓。”
“现如今,他们已经改造到能为大明出一份力了吗?”
“可不是嘛,据说这探路工程的危险程度比航海使徐经率船队远洋寻找新大陆还要高上好几个量级,量级你知道吧,那可是跳跃式的差距。”
有人咋舌,北方苦寒地,流放都掀冻屁股,他们探路工程据说就是要穿越那能冻的跟孙子一般的无尽冰原,就这种近乎让人绝望的难度,还镀金?
那些发酸的人脑子怕不是也丢到北边关外的苦寒地去制刨冰了。
不然怎么能发出这么无脑的酸言酸语呢?
而对于张鹤龄、张延龄这种过去的混蛋此刻却能为了国家不惜以身试危的极致反差行为,这些年轻一代中许多人都是不由握紧了拳头。
带感呐,太带感了。
就是这样的国家才让人觉得有希望嘛。
如果身居高位者都成了躺着享受民脂民膏的蛀虫,那虽然能激起许多人对权力的渴望但对于国家而言却是一场灾难。
因为它会失去它继续延续下去的根基。
可现在呢?
从刚开始的镇国军校、书院众多学员开始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到现在连张鹤龄、张延龄这种皇亲国戚,原本的顶级混蛋都能为了国家做到这一步,可见这个国家原本的腐肉正在被割去,结痂在掉落,露出了里面粉嫩的新肉,那是勃勃的生机!
年轻人的世界其实很简单,他们拥有磅礴的朝气、锐气,他们在某些时候可以不惧任何困难,只要眼前存在希望,他们就会朝着它前进下去。
张家兄弟出现在这个榜单上,更是坚定了他们这么多年认知下来心中产生的潜意识。
大明和过去不一样了,原本近乎已经定死的格局可能会在未来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还有希望,国家也还有希望。
这个国家,不会像一滩死水一般沉寂发臭直到长虫毁灭!
朱厚照、朱厚炜许多的举动,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上来就进行大面积推广,但他们不断扔出的试验新策以及一系列举措其实都像是绑在众人身前的一根胡萝卜,哪怕目前许多人还吃不到,但都在不知不觉的朝着它奔跑。
不过呢,这种“萝卜”虽然能让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开始追赶他们的脚步,但对于老一辈而言,魅力是不够的。
对于这份名单,他们更多看到的、深思的是其中的政治目的和深意,并试图通过各种角度去对它进行分析讲解。
就如同朱厚照、朱厚炜当初接受刘来、刘东的请愿时说过的一般。
包有人会以小看大通过里面之人身后的背景、身份来判断势力组成什么巴拉巴拉的。
但是,一件事情一旦被过度复杂化思索,那其中肯定是会失去许多原汁原味的。
所以对于许多人拿着名单左看右看的所谓深思,朱厚照、朱厚炜根本不在乎。
习惯了想复杂的人想破天去也不可能会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说他们即便知道也不会愿意去相信所谓的“本质”。
因为他们早已被朝堂这个大染缸调教成了不同的形状......
早已没有了鲜衣怒马少年郎应有的样子。
不过其中还有一种人是除了这几类之外又完全不一样的心情。
那就是,这些参加了此次探路工程人员的家属们。
“老夫儿子呢?”
好不容易处理完政务赶回家希望能看到放假回家的刘建天塌了。
原本他送刘东、刘来去镇国书院,既有希望他们能脱胎换骨的希冀,又有希望他们能寻到自己人生道路的祝福。
但当上次回家得知了自己俩宝贝儿子全都投到了唐·原·江南才子·伯虎的名下学习画涩......画画时,他的心可以说死了一般。
那时的刘建觉得,自己费劲巴拉甚至舍下一张老脸拿回来的名额浪费了,浪费的彻彻底底的。
但后来转念一想,苦读大半辈子死磕科举但依旧难有所成就的儿子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路那就让他们去吧。
就像一个医生,当知道病人已经无药可救的时候,一般都会让他喜欢吃点啥就吃点啥......
既然科举已经无望,那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活的开心一点也是可以的嘛。
人的一生不过小几万天,刘东、刘来已经浪费了一万大几千天,没必要再继续为了那越发飘渺的事情去过于勉强自己。
况且,唐伯虎当初可是号称江南才子的,万一,刘建是觉得万一被唐伯虎一教,不仅学会了画画脑子其它方面也一不小心开窍了呢?
那不是又有希望了?
所以,刘建通过自我安慰,说服了自己接受了俩儿子跟着本子画师·唐せんせい学习的事实。
但万万没想到,不仅是他的“万一”没有实现,现在自己家那俩小子是彻底弃文啦!
考科举救不了大明,所以他们选择了当探险家!
“老夫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是欠了太子、蔚王多少债啊,要让老夫承受这么多!”
刘建无力,有了跟弘治皇帝一样的感受。
这凡是跟朱厚照、朱厚炜牵扯多了,总没好事!
大过年的,让他堂堂大明宰辅、文官之首成了空巢老人!
“这年还有什么好过的,老夫还是回去加班吧。”
虽然像刘家这种大家族,家中还有其它的亲人,像是女眷、孙辈什么的都在,但少了许久不见心心念念俩儿子的身影,在新年中刘建总感觉有一些莫名的冷清。
索性,一切繁琐的规矩结束后,刘建就打算回内阁逛一逛自觉加会班。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可当他回到内阁打算坐班时,刘建看到了一个老熟人的身影。
“李公?你今天不应该在家休息过年吗?”
看清来人是李东阳后,刘建诧异询问道。
“呵呵,新年好刘公。”
李东阳也没想到居然这时候加班都能碰到同事,但还是不失礼貌的打了个招呼,但对于这个问题他却是有些苦笑。
“刘公是因为令公子的事所以......”
显然,李东阳也看了名单并注意到了其中之人的身份。
“没事,吾就是想到还有几件政事没处理完怕耽搁了回来处理一下。”
刘建虽然一把年纪身体机能开始退化,但嘴巴还是相当的硬。
“李公你是来?”
刘建看向李东阳,显然对于他大过年被给予假期却不放假在家待着跑来上班的行为也是充满了疑问。
“李兆先在太子殿下和蔚王殿下监国时被下放到交趾去主管教化了。”李东阳面无表情。
“哦~”
刘建恍然。
闹了半天,这位和他一样都是上辈子欠了二位殿下不知道多少,然后这辈子被迫打工偿还还成为了空巢老人......
他们,算是同病相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