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淑慎公主有意为理亲王府撑腰,那么对于宝亲王这个未来的皇帝当然要多多接触,正好他们是兄妹关系,从前也是正经的堂兄妹,关系再亲近也让人无话可说。
不过淑慎公主十分聪明,并未刻意在姜莘莘面前拉近跟宝亲王之间的关系,横竖她每天都有刷存在感的机会,不用急功近利,让她的吃相一开始就不中看。
而对于宝亲王来说,多一个姐妹少一个姐妹没什么差别,横竖他的妹妹们一个个都是长相出众,性情也可爱的人,一年四季他这个兄长也没少了来自妹妹们的针线活计。
虽然目前看起来淑慎公主后来居上,一来就成了最大的妹妹,但看淑慎公主为姜莘莘侍疾也十分细心娴熟,可见那些年伺候她母亲太子妃也是做惯了各种活计的,于是不由自主的,初步显现出怜贫惜弱的宝亲王,对这个便宜妹妹的好印象又拔高了不少。
宝亲王幼年跟少年时候都有些缺爱,所以当初姜莘莘明明只是给了他一个皇子应该有的待遇,他就在私下里将姜莘莘当成了亲娘一般,如今他的玉牒就在姜莘莘名下,成了姜莘莘名正言顺的儿子,他那一腔积攒多年的濡慕之情,可不就像井喷一般倾泻而出了嘛。
但姜莘莘不缺儿子,宝亲王一腔濡慕之情不能在姜莘莘这里尽数安放,这些溢出来的不分,首当其冲便爱屋及乌地关照到了淑慎公主头上。
所以等淑慎公主被姜莘莘打发出去自己玩耍了,宝亲王便赶紧抓住机会,跟姜莘莘谈论起了淑慎公主的婚姻大事。
“额娘,淑慎妹妹如今都十八了,是不是该考虑考虑她的婚姻大事了?”
姜莘莘也觉得该考虑考虑了,不然等大胖橘没了,淑慎公主这个便宜养女可是要给大胖橘守孝三年的。
当然,她自己并不觉得姑娘二十多岁才出嫁有什么不好,甚至只有好处,但旁人肯定会以此攻讦皇室,甚至淑慎公主自己大概率也会有很大的负担也说不定。
所以,姜莘莘想了想,还是将自己的一些打算跟宝亲王如实说明:“你淑和妹妹差不多也到了能相看的年纪了,原本恪靖公主家的两个孩子跟你淑慎妹妹和淑和妹妹两个年岁正好,但我想着你恪靖姑姑家的表哥表弟跟你们姊妹之间的血缘还是太近了些。”
对于姜莘莘之前说过的,男女双方血缘太近会影响子嗣的话,宝亲王如今是深信不疑。因为他暗地里已经多方调查过了,那些姑表兄妹跟姨表兄妹成婚的人家,当真少有能生下健康的子嗣,更多的不是生下来的孩子天生残疾,就是天生体弱。
甚至还有夫妻多年根本不能生的。
按理来说,光是这个理由就足够不让淑和公主跟淑慎公主去漠北喀尔喀蒙古和亲了,但大胖橘恐怕根本不会考虑什么子嗣不子嗣的问题。
宝亲王想了想,说道:“淑慎妹妹可能不必和亲喀尔喀蒙古,毕竟理亲王府当年毕竟占据了大义,先前弘晳闹了那么一场,也是因为当年他差点儿成了皇太孙。”
“但淑和妹妹那边,若是皇阿玛当真有意让她和亲喀尔喀蒙古,恐怕咱们谁也没那么容易就打消皇阿玛的念头。毕竟哪怕淑和妹妹嫁过去不能生子,喀尔喀部也有的是办法延续血脉跟统治。”
姜莘莘也感觉事情十分为难,“你恪靖姑姑辛苦一场,必定希望自己的奋斗成果能被亲儿子亲孙子继承,所以喀尔喀的世子毕竟会迎娶一个公主,而你们的小表弟则很有可能被你们姑姑送来京城和亲。”
“而等到将来世子不能生下另一个带有皇室血脉的孩子,你姑姑大抵能接受让长子过继幼子的儿子延续喀尔喀的统治,但就怕喀尔喀蒙古内部还有别的声音,尤其那位世子恐怕不能接受过继。”
“而且,虽然你们恪靖姑姑活着的时候能压下一切反对的声音,可一旦等到她过世,一切事情又将是新的陌生局面。”
宝亲王已经做过了解了,对于恪靖公主的两个孩子,他也有过接触,“恪靖姑姑家的世子恐怕真如额娘所说,对于蒙古的利益十分看重,对朝廷虽然亲近,但都是建立在有利可图的基础上。”
“而那位表弟,或许是因为从小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在喀尔喀继承太多东西,所以对于京城十分向往,尤其他曾经在儿子面前说过,希望能在京城迎娶一个公主或者郡主,然后在京城享受人世间的繁华之类的话。”
“眼下咱们跟恪靖姑姑那边最大的困境便是,心性合适当喀尔喀王妃,接替恪靖姑姑继续延续对喀尔喀蒙古的掌控之人,是淑慎妹妹,但她身上最大的短板便是出身理亲王府。”
“而身份更加合适的淑和妹妹,偏偏心性不够,根本撑不起喀尔喀王妃之位,尤其在咱们预见淑和妹妹或者淑慎妹妹很有可能不能为喀尔喀生下合格的继承人的情况下,淑和妹妹唯一的优点也不算什么了。”
宝亲王的意思很明显,是想再嫁去喀尔喀一个跟恪靖公主的性情和能力都差不多的公主或者郡主,在恪靖公主过后继续替朝廷掌控喀尔喀蒙古的大权。
这样一来,可能反对的恪靖公主也会因为继承人是她的亲儿子,而咽下一切的反对意见,但若是嫁过去的人能力不够,又不能为恪靖公主的儿子生下下一任继承人,别说喀尔喀蒙古自己了,恐怕就连恪靖公主也会第一时间表示反对。
这样一来,朝廷和亲的举措可就彻底没了意义。
这一点不光大胖橘跟宝亲王不想看到,就连恪靖公主也不想看到。
但眼下恪靖公主继承人的事儿已经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姜莘莘也感觉有些棘手,“不光男人想要将自己的事业跟奋斗成功留给后人,女人也是一样,这一点无关男女。恪靖公主拖着不给自己的长子婚配,不就是想要等等看皇室公主嘛,如今偏偏正经的公主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就是不知道恪靖公主愿不愿意看看其他侄女们了。”
宝亲王的想法跟姜莘莘又有不同,“或许喀尔喀蒙古只是碍于恪靖姑姑的威势,所以才短暂地对恪靖姑姑归心,说不定恪靖姑姑一去,连她的亲儿子都无法重现恪靖姑姑今日的荣光。”
姜莘莘叹气,“所以你恪靖姑姑才会积极联系和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