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凌驾于
姜涵回忆了一下姜长留下的记录,觉得他活得很通透,没有忘本,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也没有嫌弃自己的出身低微,毕竟投胎不是个人可以控制的。
想的也很久远,还会教养孩子,没有让孩子们身上出现了傲娇之气,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所谓的贵人。
要知道很多官员的后代们多愿意提自己属于官宦子弟,而决口不提自己祖先的身份,极力模糊曾经的过去,觉得过去的身份会显得自己很差劲。
姜家长房则不同,姜家的子女必须知道自己的根,也要干活,而不是当少爷小姐,什么都不会。
姜家的孩子可以不念书,也可以不会打仗,但就要学一样可以谋生的技能,别管是种地学医,反正就算是离开了姜家,也能活下去。
整体上看姜家的子女基本上还算是听话,因此姜家就没有出现那种飞扬跋扈的衙内,也难怪姜家长房能够在很多低级武官中能够走到最后,最终成为武官的最高等级,只因为姜家长房是有传承。
大部分武官往往因为自己出身不高的缘故,不怎么重视孩子的教育,再加上自己很忙的原因,不少人让孩子的祖父母带孩子,长辈们太过溺爱晚辈们,导致不学习,也就一个个变得平庸,最终沦为了普通人。
和姜长情况相仿的有好几个武将,大都在长辈死后渐渐没落,也就是姜家长房走出完全不同的路。
而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姜长的缘故,可惜的是姜长没有在小时候接受足够的教育,不然有可能更加出类拔萃。
但姜涵转念一想,也许姜长出生即在罗马,那么不得见能够活得这么通透,只怕一心往上爬,太过顺利的生活不会让姜长经历磨砺,也许会泯然众人矣。
姜长很长一端时间在底层挣扎,吃过太多的苦,但却让他变得无比清醒,才会在成为官后活得十分清醒,而不是就此飘了。
事物具有两面性,姜长吃过的苦,最终酿成了这世上最好的家训,让姜家长房在边城过的很好。
这也是为什么姜家长房会活得这么好的原因,因此他们足够聪明,知道能够做的事情,也知道不能做的事情。
也让他们在娶妻方面有着很多条件,整体上说姜家长房的媳妇娶得还不错,虽然中间有过不太好的,也被抑制,最终姜家长房就一直很团结,直到姜大将军那一代到了巅峰,但也引来了皇帝的忌惮。
姜大将军一代里姜浩是最清醒的一个孩子,因此权衡利弊一番后就答应姜涵的建议,要知道如今的朝廷有着不公之处,但还不至于让民众起来反抗。
民变往往是出现了什么天灾人祸,让底层的民众发现自己这些人活不下,才有可能会激起民变。
民变?说到底是谁的责任?是底层民众的吗?不是,当然不是底层民众的责任,谁不想活着,凭什么让底层民众成为牛马还不放过?
在不少的精英眼里,那些底层民众不够聪明,甚至没有脑子,好糊弄。又没有什么能力反抗,才肆无忌惮压榨!
底层民众也知道所谓的天威难测,一般不敢站出来反对皇帝,谁让皇帝就是天子!别说什么对抗皇帝,很多小民连衙役都不敢得罪。
这才是真正的底层民众对于衙门成员的态度,大部分人都是遇到官员往往是战战兢兢,活得是小心翼翼。
很多民众只要自己有口饭吃,有房子遮风挡雨就很满足,可以说他们多属于老实无用的人,但老实人在发现自己竟然无路可走时,就再也忍不下,只想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着。
事实上激起民变,需要负责任的人很多,应该有皇帝,还有那些大官僚大地主,尤其是皇帝应该付最大的责任。
有人可能会说有些皇帝也不是自己不想做个好皇帝,只是因为积重难返,最终还是成为亡国的皇帝。
但皇帝的先人,不也是皇帝嘛?怎么没有皇帝的责任?之所以积重难返,不就是好几代皇帝没有本事,从而导致朝政被大臣宦官们轮流把持操纵。
那些人还觉得自己做事是为了整个朝廷好,实则根本没有在意底层民众,更不在意将来会怎么样,只想着怎么给自己攫取更多的好处和权势。
皇帝和手下——官员们,就没有想过自己能够为民众做什么,只想要自己过的好,根本不在意国家的安危。
皇帝和权臣们大都只在意个人利益,以至于他们眼里的个人利益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最终让朝政朝着诡异的方向而去。
也就导致国家的税收越来越少,而民众们都吃不上饭,但统治阶级却还是想要接着压榨,完全不在意民众的死活。
他们都为了自己的利益,一次次去剥夺民众的财富和幸福,只给他们勉强活下去的物资,甚至一次次无视了他们的需求。
自认为自己出身高贵的统治阶级对底层民众的态度十分轻慢,看底层民众就如同看蝼蚁,像对待牛马一样对待民众,甚至还不如对牛马好,牛马都比民众值钱,完全没有把民众当成人。
之所以说皇帝的责任最大,那是因为皇帝算是朝廷的最高掌权人,朝廷之所以会变得衰落,很大原因就是皇帝没有本事,根本不会或者不想着怎么治理好国家,造成民众根本无法活下去,才铤而走险起兵造反。
民众觉得自己实在过不去,没有吃的穿的,不是饿死就是冻死,才会跟着别人一起造反。要知道大部分人在造反中能够得到的有限,往往还把自己的小命搭上,底层的民众死的可能性很高,要知道他们多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上了战场时也是慌张,新兵阶段上战场的话死亡率很高。但凡能够好好活着,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造反?
事实上造反后真正能够完成阶级跨越的人只是少数,而不可能出现大部分人一下子跨越到新的阶层。
越是高层越是数量少,这就是规则,就如同一个地基大,顶尖小的金字塔,越是往上越是人少。
可以说真的是投入太大,产出太少,只要不是傻子,不可能愿意去为别人打打杀杀。
大部分人只能自己能够活着,都不会想着造反,因为战争死亡的人数太多,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很多地方会出现了抛荒的良田,人口锐减。
新朝建立起来时往往要面对很多难题,其实一条就是人口太少,可以说朝代交换的短短几十年内往往就有一半人口的死亡,甚至死亡的数量更多。
新君上台后就会发现,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少了太多,男人们在战争中死亡的太多,留在家里的人很有可能再也不能见到自己亲人的回归。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部分人如果不是被逼到绝处,是不可能跟着人造反,又没有足够的好处,为什么要造反?
作为勤劳善良的底层民众,真的没有太高的要求,想要吃饱饭,能够在冬日里有御寒的衣物,因此不可能轻易去造反,没有他们追随,怎么可能造反成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