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虽然残暴不仁,唯我独尊,但是在当初汝南袁氏谋划外戚与宦官内斗中,成为最终的赢家,摘掉了汝南袁氏即将到手的大权,说明他还是非常有头脑的。
只是自从手掌生死大权,被利欲熏心后,才最终变成了几乎被所有阶级唾弃的“恶魔”。
他失去执掌中央的政权后,在白起、冯异、蔡邕、李儒等人的劝谏下,难得的恢复了昔日的一丝清明。
并没有一意孤行的杀回洛阳,而是选择了接受雍州牧的官职。
在董卓心中,颇为认同白起的观点:“只要控制住了关中地区,在天下即将大乱,群雄割据后,自己未必不能成为嬴政或是刘邦。”
只是朝廷虽然成立了雍州,甚至将司州的三郡都划给了董卓,但是仍然有上郡与北地郡在其他势力范围内。
安定郡原本就是汉人、罕幵羌、安定卢水胡、羌零吾四族共同生活于此。
相比其余两族,羌零吾在历史上多次反叛大汉,白起采取拉拢罕幵羌与安定卢水胡,主要攻击羌零吾的战略。
此策在安定郡迅速取得成功,白起在安定郡北部大破羌零吾主力,并用伏兵断其归路,迫使羌零吾一族举族归降。
原本按兵不动,观望局势的安定卢水胡与罕幵羌族长,见到这些年来一直强压他们一头的先零羌,竟然在旦夕之间被汉军所败,举族投降。
大惊之下,同样没有任何反抗的归顺了雍州牧董卓,自从安定郡彻底被董卓所掌控。
随后董卓采用了冯异与蔡邕之计,依据当年汉武帝的政策,将安定卢水胡、罕幵羌、先零羌三族中的王族后裔、达官显贵以及加入汉军中的将士家属全部内迁至关中平原附近的诸县城。
安定郡原本汉人不过数万,但是其余三族加起来确有三十余万人口,在将此三族内迁后,关中地区足足增加了二十余万人口,剩下十余万三族的平民百姓,则留在了安定郡,为雍州建设发展。
当年被赤眉祸乱关中后,一百多年来,关中仍然没有恢复到鼎盛时期。
有了二十万余异族百姓的内迁,只要处理好汉、胡的民族矛盾,关中地区有可能恢复到被赤眉祸害之前的兴盛。
雍,自古以来就是关中地区的泛称。
原本历史中的关中,在汉末董卓迁都长安后,将洛阳附近的各县百姓大量迁入关中地区,李傕郭汜执政期间,造成关中大乱,他们放纵麾下将士侵害三辅百姓。
造成更严重的饥荒,人民相食,白骨堆积,污秽满路。
在迁都后的关中,原本人口增长到了百余万之多,却在李傕郭汜主政下,无数百姓惨死,南迁至刘表所在荆州、刘璋掌控的益州,以及汉中张鲁处的百姓不计其数。
此后数年,关中地区再无人迹。
如今时空中,关中没有经历李傕郭汜的祸乱,在董卓拥有汉末最强战力军团的加持下,关中地区能重现秦并天下的辉煌与刘邦建汉的荣耀吗?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董卓东出之前,他首先要收复上郡与北地郡,以求统一整个雍州。
而拓跋珪、拓跋焘爷孙,作为拓跋鲜卑历史中,最有能力的两位雄主,他们会给董卓统一雍州的机会吗?
白起会重现当年在秦昭襄王麾下时,横扫六国的英姿吗?
吕布这个时代的“多姓名将”会真的心悦诚服于白起之下吗?
…………
益州作为整个汉王朝治下郡县最多,领土面积最大的州,共有十二个郡。
因为其地处汉王朝的西南边陲,四周被名山大川包围,坐拥山川之险,许多道路的出行,只能靠崎岖难行的蜀道。自古以来,外敌很难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攻克益州。
益州的陷落基本都是从内部开始瓦解。
即使强大如蒙古帝国,在其征服了欧亚大陆后,也在征伐巴蜀的过程中吃了瘪,唯一一位战死沙场的蒙古大汗,就是死在了征服益州的道路上。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境内拥有成都平原,五条河流同时灌溉,都江堰更是有效控制了岷江水患,使得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当年秦国就是依靠天府之地的物资供应,在长平之战中,熬干了赵国。
刘邦同样依靠这里的后勤保障,虽然在面对项羽时,连战连败,却越败越强,相反项羽越胜越弱,因为他后方没有强大的,可以源源不断造血的地方。
最终攻守之势异也!
刘邦依靠当初秦国的巴蜀与关中源源不断的造血系统,同样熬干了项羽。
如今时空中的益州形势,与原本历史相比,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境内仍然由两大势力构成。
占据益州北方汉中郡的张鲁,以及继承其父益州牧官职的刘璋。
要说不同之处,那就是刘璋对南中地区的掌控,比原本历史中强了许多。
自王翦、赵充国在平定益州内乱中崛起后,益州本土势力与外来的东州集团都想拉拢他们,为己所用。
王翦、赵充国二人不想参与到两大派系的内斗中,加上当时刘璋对于南中的统治与动员能力相对薄弱。
在蜀郡太守王商的推波助澜下,王翦、赵充国前往了南中四郡。
在王翦老谋深算以及赵充国的稳如泰山下,很快解决了越巂郡的不稳定因素。
并以此为根据地开始对南中各郡县与各少数民族进行传道、解惑。
重新颁布法律与各种优惠政策,让西南少数民族看到他们是真的在为当地的各族百姓们做实事。
他们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缓和民族矛盾,想将各少数民族与汉人渐渐同化。
同时在永昌郡西南,昔日投降的哀牢国王族后裔,见到汉室日渐衰落,他们暗中开始了蠢蠢欲动的复国行动。
得到消息的王翦立刻率军进入永昌郡,来到其治所不韦县。
整个永昌郡以不韦县为中心,东部是汉人与祖祖辈辈生活于此的少数民族,西部则是古哀牢国遗民以及其他当年归附大汉的小国遗民后裔。
王翦等人来到不韦县后,迅速平定了东部不服从益州政府的汉人与少数民族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