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淼来到这世界的时候以一种轰动的方式闪亮登场,但是走的时候却悄无声息,安静地在嬴政怀里咽下最后一口气。
“我死后,不用安排什么陵墓,什么陪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把过足以。”
话是这么说,但是嬴政根本不可能照做,他用尽一切手段将水淼的躯壳一层一层棺椁封存,留在了骊山脚下。他已经决定了,等到他的陵墓建造完成之后,要把仙君放入其中,和他共享香火。
“大王,仙君是真实存在的,庶民的敬仰也是发自内心的,要是将仙君在这世间的存在彻底抹去,恐怕为世间不容!”
嬴政看着下方据理力争的徐市,情绪毫无起伏地说道:“是世间不容,还是问仙教不许?”
徐市没想到大王会说这样的话,其实他有一方面是这样的原因,要是朝廷对仙君的事情进行冷处理甚至清理她存在的痕迹,那问仙教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停滞甚至倒退。
但是他自问还是摸准了大王的喜好,他明显是对仙君有感情的,当时仙君飞升,恸哭三日,那情绪可做不得假,怎么到了这个时候,说冷酷就冷酷下来了呢?!
嬴政只不过想起仙君临终前的一再嘱托:“我还在,他们还不敢放肆,毕竟我有最终解释权,但是我要是走了,那真的什么离谱的事情都能出来。也许过个十年,就有人跳出来说是我转世,那我真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政儿啊,你要是不想让我死不瞑目,就把这件事情做绝了,不要让他们死灰复燃。”
嬴政回过神,看着下方的徐市,是就徐市一个人是这样的想法吗?怕是不止,有太多的野心家想要借仙君这块招牌了。
“徐市,仙君曾经跟寡人说起过,她飞升之后会回归海外仙山,仙山上有长生不老药,寡人要你去仙山,拜访仙君,寻得此药!”
徐市震惊抬头,不可置信,接着就是狂喜,他作为方士的时候,自然听多了这样的传说,然而他自然不怎么相信。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这是从仙君口里说出来的话,说明这就是真的!一时间他的呼吸都粗重了,有没有可能,有没有可能……
嬴政当然不再相信神仙神药这回事了,他这么做,只不过是讲别有用心之人的注意力转向其他地方,而且,此仙山也可以是彼仙山,他想起仙君说的那些撒颗种子就能发芽的地方,这不是仙地什么是仙地。
随着一个个诸侯国被吞入秦国版图之中,嬴政的野心从未如此膨胀过,他放眼望去的,不再是这九州山河,而是整个仙君所说的世界,九州之外还有新的地方等待着他的开拓。
短短三年的时间,秦国并韩、灭赵、破燕、灭魏,而这个时候,齐楚两国终于放弃了幻想,当初与虎谋皮,为虎作伥,现在也要命丧虎口了。
两国联手,奋力反扑给了秦国不小的阻力,一时间,三国就这么僵持了下来,只要秦国稍有风吹草动,两国就好像惊弓之鸟一般。
“大秦一往无前,霸业在望,他们不过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罢了!”嬴政不急于这一时,他还年轻呢,有生之年定然能够在自己手中实现一统,现在也是稍微缓缓,好好消化下打下的江山。
磨刀霍霍,齐楚两国到底坚持不住太久,花了三年的时间,六国彻底纳入了大秦的版图。这个才二十五岁的征服者刚刚完成华夏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将七国分裂的版图熔铸成中央集权的青铜鼎器。
咸阳宫阙的十二金人高举青铜火盆,将玄色旌旗映照得如同流动的墨玉。嬴政身着十二章纹冕服,他踏过以六国兵器熔铸的青铜御道,耳畔回响着太祝令的祝祷:\"维二十六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
新的纪元开始了。
各诸侯国被俘虏的贵族想象中的庶民叛乱并没有发生,秦法虽然严苛,但是对待农事也是非常重视。种田博士下乡了,新的土地,新的农具,新的良种,新的耕种方法……一切都是新的,让一群又一群迷茫的农民顿时抛却了造反的念头,只要能吃饱饭,管上面是哪个大王呢!
一系列巨大的改革令所有人都目不暇接,首先引发天下震惊的就是“书同文”。
秦国发明了纸张,这一项发明赋予了他们在文化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连着几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再加上武力的威慑,这项政策一推行,并没有受到多少阻力。你要用秦国纸,那就统一用秦国发明的字吧!啊?不同意,那就尝尝我的拳头吧!
与此同时,“车同轨”的政策在“书同文”的耀眼光环下,就显得有点相形见绌了。墨家把水泥这个大杀器造出来了,虽然说还是土法的水泥,但是相比于青砖铺地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从咸阳这颗秦国心脏出发,无数的道路如同血管一样,延伸至各大重要的城市。要走我造的路,那就遵守我定的规矩,与“书同文”一样,愿意的不愿意的都没有选择的余地。
废分封,设郡县。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乡辖亭里。咸阳西市的铜匠铺里,往日楚国的郢爰、齐国的刀币都要熔成半两钱。嬴政携着无与伦比的威势,他的政策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效率实行。
一项项新的制度在广袤的领土深深扎下了根,彻底斩断周朝八百年的封建血脉。三公九卿的新制开始显形,太尉掌兵、丞相治国、御史监察的三角架构,正在重塑这个庞大帝国的筋骨。
而这一项项政策梳理完成都花了五年的时间,各个诸侯国的印记已经淡下去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新王朝的印记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取名徐福的徐市正在东海之滨扬帆起航;骊山脚下,七十万役夫正在掏空整座山体,水银灌注的江河在陵墓穹顶流淌;阿房宫的夯土台基已蔓延到渭水之滨……此时威望冠盖寰宇的嬴政下了新的一个旨意,将有关仙君的文字都进行销毁,借着仙君的名望为非作歹的方士都进行坑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