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卢羽和另一个人已然置身于三台要塞之中。
这座要塞原本雄踞于中州的核心地带,乃是一处至关重要的军事要冲。
若想踏出南玄天洲这片土地,势必要从此地通行方可。
就在这时,两人猛然瞧见头顶上方的天际间,成千上万名剑修正如流星般疾驰而过。
他们身形如梭,快似闪电,浩浩荡荡的气势犹如汹涌澎湃的洪流,瞬间划破长空,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视觉冲击。
这般壮观的场景使得卢羽二人不由自主地止住了前行的脚步,满心疑惑地凝视着天空中远去的剑修队伍。
要知道,丹会早已落下帷幕,按常理来说,不应再有如此规模宏大的人群集结行动。
究竟发生了何事?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奇景呢?带着满腹狐疑,二人缓缓步入了一座文庙之内。
抬眼望去,只见庙宇正上方高悬着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礼庙”。
这座礼庙虽说外表并不显得奢华富贵,但却透露出一股质朴无华的气息。
尽管如此,该有的装饰物件却是一应俱全,丝毫没有短缺之处。
庙门两侧,有两名身着素衣之人正在专心致志地清扫地面。
而从庙宇内部,则不时传出一阵又一阵清脆悦耳、节奏明快的朗读书声,声声入耳,悠扬绵长。
卢羽侧耳倾听着这阵朗朗书声,脚下的步伐也随之变得越发轻盈起来。
他似乎刻意放轻了动作,生怕自己和同伴的到来会惊扰到正在诵读经典的众人。
毕竟以当下的局势而言,他自身的身份已然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尤其是道家恐怕早就暗中谋划,准备向自己出手发难了。
然而,当那抑扬顿挫的礼诗之声传入卢羽耳畔之际,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知晓其中所吟诵的内容。
原来,这些朗读者们所诵读的正是《礼记》中的名篇——《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先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悠扬的朗诵声如同天籁一般,萦绕在整座庙宇之中,清脆悦耳、余音袅袅,仿佛要穿透人的灵魂深处。
这声音婉转空灵,冠绝于耳,又如潺潺流水般延绵不绝,令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就在这时,卢羽二人缓缓走进了庙宇的大门。
他们一眼便望见院子当中整齐地坐着数十名弟子,每个人都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诵读着手中的书籍。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尽管卢羽二人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庭院里清晰可闻,但竟然没有一个人回过头来或者站起身迎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坐在最前方的那位院中的教书先生像是察觉到了什么似的,慢慢地转过头来,目光投向了门口。
当他看到卢羽等人时,微微颔首示意。
紧接着,其他弟子们也纷纷回过身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两位不速之客。
仔细看去,这些正在专心聆听讲学、高声朗诵的人大都是些天真无邪的孩童。
他们或摇头晃脑,或托腮沉思,一个个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位身着一袭洁白儒衫的教书先生。
只见他虽然已是满头白发、年逾古稀,但却精神矍铄,风度翩翩。
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却丝毫掩盖不住他那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文雅气质。
只消看上一眼,便能知晓这位教书先生定然是个博学多才,文静内敛,有着大学问的老先生。
卢羽见此情形,并未过多思考,而是恭恭敬敬地站定在门口处,然后深深地弯下腰去。
向着那白衣教书先生行了一个简单而又庄重的礼节。
站在他身旁的安知溪见状,也连忙有样学样,同样朝着先生施了一礼。
只见对方微微皱起双眉,似有几分疑惑之色,但很快便恢复如常,并回敬了一礼。
与此同时,周围的众多学生也纷纷效仿,动作整齐划一。
一同微微颔首,双手抱拳,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处。
";敢问老先生,这空中漫天剑修所前往的方向,老先生是否知晓呢?”
“还有,不知他们此番前去究竟所为何事呀?”
卢羽面露恳切之色,恭恭敬敬地向那位白衣教书先生发问。
闻听此言,那白衣教书先生仅是神色淡然地扫视了一下眼前的二人,并未急于作答。
稍作停顿后,他抬手轻轻一挥,示意二人随他进屋再说。
原来,他之所以不在门外回应,乃是担心过多的交谈会扰乱正在专心诵读《大学之道》的一众学生。
卢羽见状,尽管心中仍存些许疑问,但也只得依言而行,紧随其后步入堂内。
而留在门口的学生们则继续齐声吟诵起经典篇章,书声琅琅,响彻整个庭院。
待三人先后迈入堂中,那白衣老先生先是亲自走到桌前。
为卢羽和另一人斟满茶水,然后方才缓缓落坐。
他端坐在正位之上,悠然翘起二郎腿,顺手从身旁取过一根粗壮的旱烟杆,熟练地点燃烟草,旁若无人地吞云吐雾起来。
卢羽目睹此景,不禁瞪大了双眼,心中暗自诧异,这老先生刚才还一副儒雅之态,怎地转眼间就如此随性不羁?
这般前后巨大的反差,着实令人有些猝不及防呐!
紧接着,那白衣老先生一边吧嗒吧嗒地猛吸着口中的老旱烟,一边不时吐出一团团烟雾。
伴随着烟雾缭绕,他嘴里还念念有词,喃喃老气横秋开口说着。
“年轻人,看你的气息,都泥菩萨过河了,还有时间去关心别人。”
“一般来说,这些剑修所前的地方都是有着大事发生,而这一次,这些剑修身上的气息格外强悍,杀气腾腾。”
“老夫这段时间收到一封来自于浩然长城的飞剑书信。”
“老夫猜想,这些剑修多半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去向同一个地方的吧。”
那位老者一脸云淡风轻地轻声说道,说话间还悠然自得地弹了弹手指上的烟灰。
他的神情看似随意,但却隐隐透着一种深不可测的意味。
站在一旁的卢羽听闻此言,瞬间紧紧地皱起了眉头。
从这位老先生的描述之中,卢羽敏锐地察觉到其中似乎隐藏着某些重要的信息。
尤其是当听到关于飞剑书信的时候,卢羽心中更是一紧。
他暗自思忖道,难道说,这飞剑书信之上记载的内容便是导致众多剑修一同前往的缘由所在?
想到此处,卢羽不禁陷入了沉思。
再结合之前观察到那些剑修们所行进的方向,经过一番仔细思索之后。
卢羽突然恍然大悟——他们所要前往的目的地,极有可能正是那浩然长城!
如此大规模的行动,目标又这般明确,实在是令人不得不深思那书信中的信息到底是什么。
“老先生,您可否告知飞剑信息?”
白衣老先生冷笑一声,喃喃开口。
“妖族入侵,浩然求救。”
当那八个字传入卢羽耳中的刹那间,他脸上流露出一丝明显的惊讶之色。
然而,如果说谁的反应最为剧烈,那无疑非安知溪莫属了。
要知道,西北地区距离浩然长城仅仅只有区区千里之遥,两者可谓近在咫尺!
一旦浩然长城遭受外敌入侵,那么西北地区必然难以独善其身,其下场可想而知。
就在这一瞬间,安知溪如触电般猛地从座位上弹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她原本端着茶杯正悠然品味着茶香,但此刻手中的茶水仿佛失去了所有吸引力一般,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随着她身体的猛然站起,杯中的茶水也因为剧烈的晃动而溅出些许,洒落在桌面上,形成一片片水渍。
但此时的安知溪早已无暇顾及这些细节,她的全部注意力都已被那可怕的消息所占据。
“什么!”
我得回去一趟!
听到她要回去,那白衣老先生只是微微冷笑道。
“回去,若是你回去能解决问题,那么就不需要这万千修士前仆后继的赶去了。”
“不过他们去,也不过是十死无生的送死罢了。”
“所以你去又能有什么意义?”
“若是老夫没猜错的话,这段时间,道教已经出发了,浩然长城作为南玄天洲的屏障,若是被破,那么整个南玄都会被妖族入侵,他们可不会坐视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