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引秀提到庶出的裴秋雨,满脸更多鄙夷。
“原本父亲与姑父是有心再做亲,何况亲上加亲的,哪里不好?但二姑娘心高气傲,瞧不上苍哥儿,说苍哥儿是个残废,她若是嫁过去,这一生人也就毁了。”
“混账话,她不过就是个烧火丫鬟所出的,堂堂萧家的嫡出子,配她倒是辱没了?”
李姨娘,早些年间是在过厨上。
倒也不是什么烧火丫鬟,可老夫人气急时,也这么骂她,久而久之,小一辈的都这么瞧着李姨娘去了。
幸好,李姨娘也没多大个能耐,争不过抢不过,姿色平平,兼之腿脚瘸了之后,老爷几乎是不曾夜宿过。
就这样的出身,还嫌弃萧苍。
裴秋芸扶着胸口,大有被气着的样子,“眼高手低,难不成还想着攀附皇亲国戚?”
萧引秀叹道,“苍哥儿也瞧不着她,这事儿两厢都不情愿,索性也就罢了,二房漱玉妹妹都定了亲事,倒是她,瞧不上漱玉妹妹,偏这会儿还没个着落。”
裴秋芸哼笑,“罢了,父亲不是不让你掌事儿么,这些个心你也别操,左右你膝下两个哥儿,用不着你急来着。”
直到要出二门时,萧引秀方才让裴秋芸止了脚步。
“长姐尊贵,送到此处已是妹妹们的福气,再往前走,可就真是不敢当了。”
裴秋芸低叹一声,撵了丫鬟婆子,与萧引秀单独立在一处儿,“好妹妹,公府如今暂且不是你当家,但迟早是要你来当的,我前些时日瞧着悦娘膝下的钦哥儿与你跟前的淩哥儿,年岁虽说小了点,可却越看越喜欢。”
萧引秀听到这里,满眼有些不敢置信。
嘴上还是说道,“也是长姐您不嫌弃,钦哥儿年岁稍长,懂事许多,淩哥儿还小,日日里都是以他大哥为主,说来,兄弟三人倒跟亲生的一样。”
裴秋芸微微颔首。
“样貌才学的,我瞧着都奔着老四去了,既是如此,阿秀,你瞧着我跟前韵姐儿怎样?”
竟然……,真是有这般打算?
萧引秀心中一喜,可想到是刘韵,又觉得这姑娘活络有余,稳重不足。
沉思之时,裴秋芸的眉头不知不觉紧蹙起来,打成了结。
罢了!
明郡王家的姑娘,与自己一个公府世子家的哥儿结亲,说来,都是自己家的淩哥儿占了便宜。
可是——
萧引秀抬眸,“长姐瞧得上淩哥儿,实在是淩哥儿的福气,就怕韵姐儿稍大了几岁,可会嫌弃淩哥儿不知事儿?”
嗐!
原来如此。
裴秋芸瞧着萧引秀得笑意不是装出来的,心中舒坦起来,“放心,又不是如今就要成亲的,不瞒你说,婉姐儿多大了几岁,就是同钦哥儿都不合时宜,倒是韵姐儿,大三四岁的,不相干。”
又不是如今就成亲!
萧引秀欣喜万分,“淩哥儿这孩子虽说愚笨了些,但长姐您放心,品貌端正,是个好孩子,读书上头也肯用功,与他大哥不分伯仲。”
裴秋芸听来,十分满意。
“这事儿说来,还得过郡王爷那头,但你也知道,我这一连串的生了一大堆姐儿,他也懒得搭理,这事儿,自然能成。”
娘哟!
这真是天大的喜事儿!
刘珂这郡王,可比京城其他郡王扎实多了。
驻守滇南,实权在握。
虽说刘韵这孩子品貌与刘婉相比,稍稍逊色,但自古以来娶妻娶贤,裴秋芸教养的女儿,自是比其他寻常官宦人家的,更为知书达理。
萧引秀心中一百个愿意。
感恩戴德与裴秋芸辞别之时,看到茶姑姑也不觉得厌恶,茶姑姑欲言又止,她还是给了句话,“放心吧,茶姑姑,雅儿就在我跟前伺候。”
一句话,让茶姑姑心中五味杂陈。
她除却屈膝行礼谢恩,说了句若有不对的,请世子夫人好生管教就是。
可心中却想着那俊朗儒雅的四公子,屋子里干干净净,就宋氏一个,若跟了四公子,生个一男半女的,怎地都比在妻妾成群的世子房里有奔头。
奈何,开弓没有回头箭。
萧引秀上车之后,神清气爽,想着淩哥儿将来这媳妇来头不小,就止不住的得意。
入府之后,碰到忍冬往厨上去提些点心。
寻常行礼请安,萧引秀却没耐得住心中的快活,招来一向看不上的疤脸忍冬,笑着问道,“雅儿 姑娘在我跟前伺候,是个手脚勤快麻利的,你是弟妹跟前最要紧的媳妇子,为了你主子好,也该多劝着些,如此执拗,可不是长久之事。”
忍冬聪慧,在萧引秀跟前从不争些个道理。
听得她如此说来,也只是低头应了是,萧引秀哼笑,“你主子没个娘家, 这也就够可怜了,若在没个孩儿,更为凄凉,珍珠你素来聪慧,多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忍冬躬身答道,“世子夫人说得极是。”
“来日我家淩哥儿都要说亲了,韶华苑却空空寂寂的,都是女人,我也是为了她好。”
待忍冬斟酌一二,把这些话同宋观舟说来时,宋观舟眯着眼,“好端端的,与你说这些,怕是又要搞些个幺蛾子。”
忍冬与她梳发,摇了摇头。
“说来,这世子夫人自不掌中馈之后,鲜少见得她快活,糟心的事儿一桩接一桩,巧姨娘生女、高氏有孕,而今还多了个雅儿姑娘,平日里都不见她开怀一笑,昨儿却出了奇的,拉着奴说这些个话,奴也就只能应承着。”
宋观舟眯着眼,想到她带着入京的两个姐儿。
忽地抬头,回眸看着忍冬,“莫不是要把两个姐儿,说个给淩哥儿做媳妇?”
忍冬听到这话,满脸不可置信。
“……这怕是不能够,淩哥儿才多大……,何况,郡王府两个姑娘都比钦哥儿淩哥儿高大半截呢,只怕——”
噗嗤一声,宋观舟笑了起来。
“姑娘家长得快,依稀记得就大个三四岁,倒也不是问题,只是……”
宋观舟哼笑,“这般小小年纪的,就给定了亲,且看父亲与二哥能否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