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向南行进四五里后,前方探马来报,公卿百官以太尉崔烈为首,出大夏门,前来迎接圣驾回宫。
果然,又前进了里许,便见百余名官员在路边跪了一地,一个个哭天喊地的对着刘辩表忠心。
刘辩觉得这些官员在自己受难的时候没有出现,现在安全了却一个个全部跑了出来,有些厌恶他们的作为,所以并不出声让官员们平身。在刘协的劝说下,刘辩才强打精神,敷衍地安慰了一下百官,让众人一起跟随队伍回城。
本来在原先的历史上,此时董卓带着汉帝刘辩回城,刘辩害怕董卓的军队,一直哭泣。太尉崔烈还斥责董卓,让其退走,结果被董卓大骂一通,又以军力恐吓,这才一起回了城。现在,刘辩、刘协被刘备军护卫着,觉得甚是安全,没有出现害怕、哭泣的情况,倒是没有出现崔烈呵斥的情况。
由于前来的公卿百官将刘辩的御辇带了过来,刘辩自然而然回到了他的御辇之上。刘辩本想叫自己弟弟与自己同乘,却是被刘协拒绝了。刘协的理由是想要与皇叔再多待一会,而且就在御辇旁边,并不会走远,让自己兄长放宽心。刘辩从御辇的窗户看到刘备和自己的弟弟确实就在御辇边上一起前行,这才安心下来。
刘协与刘备同乘一马,一路走一路聊,在刘协的有心结交下,二人的关系倒是愈加亲密起来。
不多时,前去百官之中探听消息的卢植回到刘备身边,低声向御辇上的刘辩汇报了一下宫中的情况。
卢植一直在宫中与内宦斗智斗勇,先是阻拦十常侍,救下了何太后。然后又时刻注意着十常侍的动静,等到知晓十常侍带陛下出城后,又立马单骑追击,所以对宫内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很清楚。
大将军被杀,车骑将军被杀,整个南宫几乎被屠戮殆尽,洛阳城内有不少腌臜之徒趁火打劫,整个洛阳混乱不堪……
这便是卢植探听来的消息了,与刘备记忆里的场景并无太大区别。
刘协同样也听到了卢植的话,吵着要和自己皇兄说话,刘辩赶紧让人将刘协接上了御辇。
“皇弟,适才让你与朕同乘,你不愿意,为何现在又吵着要和朕一起?”刘辩与刘协关系本来一般,但此次劫难发生,刘协数次相护,刘辩现在对自己弟弟可是非常亲近了。
“皇兄,待回城后,任命皇叔为执金吾,让皇叔接手洛阳防务,可行?毕竟,皇叔此次拼命相救,是我们能信得过的人。其他人,不一定能信啊!”刘协虽然年幼,但长居宫中,而且灵帝在位时,对其偏爱异常,派了专人教授其君王之道的,而他本身也是聪慧,所以现在说起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刘辩面露难色,道:“皇弟有所不知,那执金吾之位,当时大将军与太傅已经想好了人选,只待最后宣诏了!”
“不知他们选中的人选是何人?”刘协好奇地问道。
“武猛都尉丁原,待此次回返改元后,便会宣布了。”刘辩回答道。
“那丁原入京已有一月有余,可此次洛阳大乱,他并未做出任何护驾之举!可见其并非对皇兄完全忠心,不如另选它职,以安其心!”刘协小声道。
刘辩想了想,道:“其实朕在这一路上也在思考皇叔的事,朕本想让皇叔暂任卫尉之职,专职负责皇宫安全,待乱局平定之后再行任命。”
刘协急声道:“皇兄万万不可,卫尉虽为九卿之一,若将此职予皇叔,我等安全自是无碍,但同样束缚了皇叔的手脚啊!若是郎中令(光禄勋)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一二。”
刘辩摇头,道:“不可能的,郎中令(光禄勋)负责管理众郎官,还有负责虎贲、羽林和宫内防务之责。先帝虽将郎中令皇宫内防务的职权剥夺,由卫尉全权负责宫门及宫内防务,但郎中令依然权限极大。皇叔根基不足,可做得这负责皇宫防务的卫尉。若是去做那郎中令,却是无法做到的!”
刘协知道自家皇兄说的是实话,若是让刘备担任郎中令,那就相当于一步登天了。所有的禁卫军都要归他统领,且不说众多郎官了,就连此次攻打南宫的虎贲中郎将袁术都会一下子变成刘备的手下。
如果皇帝真的任命刘备为郎中令的话,那绝对会引发巨大的反弹,搞不好现在执掌禁卫军的那些将领直接攻击刘备,就凭刘备那点人马,估计会被吃得渣都不剩。
在另一个世界中,救下了皇帝的董卓也碰到了这种情况。但是董卓够狠,他先是强势地控制了百官,进城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因为火拼而死的大将军及车骑将军的直系手下尽数接收。(应该有他弟弟时任奉车都尉的功劳在内。)
这样一来,他的三千人便变成了万余人。但这些人肯定是不够的,于是董卓先是让自己的三千骑兵晚上偷偷出城,白天大张旗鼓地进城,如此往复,做出他的西凉铁骑大量来援的假象,震慑住了洛阳剩下的军队。然后,又买通了执金吾丁原的部将吕布,让其击杀了丁原,吞并了丁原全部的兵马,再加上西凉援兵源源不绝的到来。这样,董卓算是将整个洛阳全部的军队都收入了麾下,从此以后便是真正的大权独揽了。
但是,董卓能这么做,刘备能吗?
答案自然是不可以的,刘备是以仁德来治理天下的。他没有足够的根基,这个“仁”的名声现在是最重要的,失去名声的话,他也就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若是与董卓采取一样的方法,他的势力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暴涨,但也会失去他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好名声,还有很大可能天下诸侯会群起讨伐,只是会由讨伐董卓变成讨伐刘备而已。
刘协与刘辩在御辇上商议,刘备与卢植在御辇边上也在讨论下一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