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藏书吧 >  不见长安 >   第10章 租庸调

随后陈党长翻了翻手中的册本:“家里几口人啊?”

张伟:“四口人,家中还有母亲,姐姐和外甥女。”

陈党长:“外甥女多大了?”

张伟:“六岁。”

陈党长又看了一眼册子:“你爹呢?”

张伟:“没了,当府兵战死了。”

“嗯。”

许是覃鑫就凑在一旁看着,陈党长掏出一支毛笔,放在口中含了一会儿,方才提笔将册子上张白圭他爹的名字划掉:“丁一人,年十六,女两口。”

陈党长:“家中可有耕牛、马匹?”

大人,我家都穷成这样了,你说有没有耕牛和马匹?

在心底吐槽了一句,张伟如实说道:“没有。”

陈党长又在册子上加了一笔:“未添牲畜。”

其实这就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基层管理的实际状况,由于落后的通讯和信息收集能力,地方上的吏员也许比城里的老爷们更清楚下面的真实情况。

比如明朝,虽然南京已经有了统计天下户籍的黄册库,但十年一更新的速度(在当时已经算是非常快了),加上地方的虚报瞒报,飞田洒寄等各种手段,使得黄册库的数据和地方的实际数据完全就是两码事,到了明朝后期,则连真实的数据都没了,管理黄册库的官员直接照着原本的旧档现抄,甚至提前做到了崇祯四十年,然而众所周知的是,大明王朝崇祯十四年就没了。

当时明朝的统治者们不是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转而盯上了地方官府自行统计,数据更真实的白册,但这时封建官僚的嘴脸就出来了,问就是没有,有本事下来一个个查。

开玩笑,多少豪强大族,乡绅地主靠着黄册库的虚假数据偷税漏税躲避徭役呢,被朝廷搞清楚了真实数据,地方上的官员吃什么。

什么,你问朝廷的税收怎么办?

那还不简单,再苦一苦百姓就行了!

那边那个流民,对,就是你,根据黄册库里的记载,你家还有五十亩地,交钱交粮。什么,你说你家没有田,都被县里的举人老爷占去了,放你n的屁,举人老爷名下就薄田两亩,我看你这刁民是不把朝廷律法放在眼里,给我打!

对了,你家还有壮年劳动力两个,得派一人来服徭役,记得自备干粮。什么,你家就你一人了,那关我屁事,到时间了你不来,不仅要拿你问罪,还得罚钱呢,你自己掂量掂量吧。

话虽如此,但当这黑暗真的轮到张伟头上时,他还是破防了:“我家已经没有耕田了,凭什么还要交粮?”

陈党长则是冷笑了一声,拿出一张字据:“白纸黑字,这上面可还有你的手印,加上册本上的记载,你家一共有田二十三亩四分,应交粮二石八斗。”

看着陈党长手中的那张字据,张伟立马就想起了在远安县牢房里签的那张字据,本以为只是卖田,原来税还得他交啊!

张伟还要上前理论,却被覃鑫拦住了,见覃鑫冲自己微微摇头,张伟只得咬着牙忍了下来。

见张伟脸上犹有忿色,陈党长则开口说道:“小子,你也别怨我,我也是按县里老爷们说的办事,这到点了没收到县太爷规定的数,可得我自己掏钱补上的。”

说罢,陈党长又接着说道:“根据朝廷规定的租庸调,家中丁一口,交粮二石,女两口,交布五丈。”

租庸调,是隋唐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租即为田租,以交谷物粮食为主;庸是身庸,即徭役,但规定丁男五十岁免役收庸,允许交布帛代替徭役;调则是户调,根据当地乡土所产,交绫、绢、布为主。

不过租庸调的实施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一旦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就会随之失效,而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加剧,百姓无力负担大量逃亡,租庸调随即被废除,由两税法所替代。

陈党长:“你家一共要交粮四石八斗(隋唐时一石约54公斤),布五丈(一丈十尺,据清朝的记载,一个熟练的妇女一天也就能织三尺土布),下个月前送到乡里去。”

说罢,陈党长拎着野鸡,跟覃鑫招呼了一声,就离去了,而覃鑫只是拍了拍张伟的肩膀,似乎想说些啥,最后也只能长叹一声,跟着陈党长一起离开了。

艹!

有那么一瞬间,张伟真想揭竿而起,大喝一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只是想了想又咬牙忍了下来。

毕竟从时间上来看,这个朝代正处于一个王朝的中期,还没到适合造反的王朝末年,并且自己生活的地方周围的百姓虽然过得贫苦,但还没到民不聊生的地步,应该是没人会陪自己干这种掉脑袋的事。

自己现在如果真的揭竿而起,都不用朝廷出手,地方县衙的衙役带着刀估计分分钟都能平定了,除了给县太爷的履历上添一笔功勋外,估计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不得已之下,张伟只能托挑担的小贩从城里带了五丈布,又备好了四石八斗米,就在张伟算着日子,准备推着板车跟着村里的大部队一起去乡里交粮时,覃鑫赶着一辆晃晃悠悠的牛车来了。

覃鑫:“白圭老弟,交粮去啊,快来,我这边车上还有位置。”

四石八斗米,折算下来约五百多斤,张伟拿板车估计要来回跑几趟,有牛车坐,总比自己徒步锻炼要强,张伟也不客气,把要交的东西呼啦啦全搬了上去:“谢谢覃大哥。”

说罢,张伟一屁股坐到了牛车上,覃鑫赶着牛车,两人一起便往乡里去了。到了乡里的粮站,正巧碰到一人也在交粮食,覃鑫和张伟便在后面等着。

官府收粮的流程倒是跟史书上记载的没多少差别,收粮的粮长会拿出一个名字叫斛的计量容器,一斛约为一石左右。交粮的百姓需要将粮食倒进斛内,填满整个斛并且在上面堆出一个圆锥形,一方面是为了检查粮食的质量,另一方面嘛,只见其中一个官吏运足力气,一声大喝后一脚踹在了斛上,这一脚可有讲究,得保证不能踢倒斛的同时将高过斛顶的粮食洒出来。

看着这一幕,张伟就是一阵无语,果然也跟史书上记载的一样,淋尖踢斛啊,这世界真是太操蛋了。

此时粮长还在呵斥那个交粮的百姓:“不准捡,这是路上运输的损耗!”

而在完成这一步后,粮站的杂役会再用斗将粮食再分出来计数,而完成这一切后,粮长则是冷笑着说道:“八斗,不够数,再回去拖粮食去。”

那百姓似乎也习惯了,哭丧着脸离开了,见此,覃鑫则赶着牛车带着张伟进了院子,也准备交粮。

“呦,这不是覃里正吗,也来交粮啊。”见是覃鑫,粮长先是打了个招呼,随后便对身后的杂役说道:“去,换个大斗来,覃里正,都是自己人,不会用小斗坑你的。”

这话把张伟听得一愣一愣的,草,我是说怎么一脚能踢下两斗米来,原来计数的斗还有问题啊。

这一次,没人踢斛,分称出来的粮食也对的上数,在给收粮的粮长塞了一个小钱袋表示感谢后,覃鑫便带着张伟赶着牛车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一个个推着板车,拖着粮食的百姓像一条长蛇一样填满了道路,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自己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上交,也不明白官府的斗为何永远比市场上的斗要小,他们只知道祖祖辈辈都是如此做的,以前如此,以后亦将会如此。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朕实在太难了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大夏守国人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魂穿大唐多了一个妹妹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父皇,冤枉呀,儿臣是奉旨造反君上万年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在下九千岁唐砖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穿越后我靠医术权倾朝野天下长安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大明流匪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重生:澹台小将军他反了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回到大明闹饥荒,我有无限物资铁血霸弓朕真的不务正业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江汉儿女英雄传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红楼群芳谱明末好国舅三国之飞将再世三国:开局曹操用嫂嫂们求我出山大雍风华:从攻略王妃开始明末混日子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最牛妖孽兵王白话西游记:精编军工科技楚韵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穿越:这个太监不一样重生北宋的那些年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文曲在古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三国:开局武力拉满明末逐鹿天下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我助大唐盛世天下走进唐朝超神妖孽兵王
藏书吧最新小说: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