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军原本斜倚在座上,听闻郑使烛辛所言后,即刻挺直了背脊,原本挂着轻蔑之色的面庞之上,竟缓缓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显然,这位上将军对眼前这位郑使的话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兴趣。
不得不承认,此郑使确实颇具几分胆色。
孙念不禁好奇地开口问道:“不知郑使与昔日那位名动天下的烛之武先生究竟是何种关系呢?”
郑使烛辛微微颔首,神色庄重地回答道:“回孙将军,烛之武正是外使的先祖。”
此言一出,帐内之人皆惊,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郑使烛辛。
孙念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旋即嘴角泛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容,略带玩味地追问道:
“哦?原来如此。那么敢问贵使此次前来,是否也欲效仿你的先祖,仅凭区区三言两语便要让我楚国军队退兵不成?”
郑使烛辛毫不畏惧地迎上孙念的目光,朗声道:
“外使确有此意!郑国向来都是楚盟的成员国之一,与楚国更是多年的盟友之交。如今郑国并无罪过,然而楚国却无缘无故兴兵来伐。
这般行径不仅会有损于楚国的赫赫威名,更会令其他楚盟之国心生疑虑,从此不再信任楚国。故而,外使斗胆恳请诸位能够迷途知返,切莫再一错到底啊!”
“烛先生,想必你我都是心知肚明,数月之前,那郑伯竟敢公然违背楚王之令,不肯奔赴新绛去斥责晋国背信弃义。
不仅如此,他还肆意妄为,未经许可便擅自调遣重兵屯驻于楚郑的边境之地。
可见你们郑国已然彻头彻尾地背弃了与我楚国和楚盟所订立的盟约!依着楚盟之约,对于那些胆敢背盟之国,必严惩不贷,群起而攻之!无论从情理还是道义上来说,我堂堂楚国都理应兴兵征伐尔等郑国!”
孙念面色阴沉如水,双目紧盯着面前的郑使烛辛,声色俱厉地说道。
闻得此言,郑使烛辛心中不禁一阵哀叹与无奈。
诚然如对方所言,郑国近来的确是在暗中行着背离楚国之事。
然而此刻,面对气势汹汹、咄咄逼人的孙念,他也只得硬着头皮强自辩解道:
“孙将军容禀,此事确有隐情!郑国先君薨逝不久,如今新即位的国君势单力孤,没有办法统领朝政。
国内一应大小事务皆是由郑国国相一手操持把控,此次种种悖逆之举,实为国相一人之过呀!
而今听闻楚国王师亲临郑国,我家国君惶恐不安,决心痛改前非,拨乱反正,并诚心诚意期望能与楚国重新修复昔日之友好盟约,还望孙将军高抬贵手,放过郑国吧!”
岂料,孙念听后心中暗暗道:“哼!好一个巧舌如簧的郑使!竟然妄图把所有罪责都推诿至郑国相一人身上,真当我楚国对此全然蒙在鼓里不成?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郑使之言简直荒谬至极!郑国乃是楚盟之中的国家,岂能够像进出自家大门一般随意进出楚盟?这般行为,难道不是把两国之间的邦交关系视作小孩子过家家一般儿戏吗?
此次郑国公然背弃盟约,我王龙颜震怒,当即下令出动十万大军前来讨伐,目的便是要给予郑国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
倘若就这样一无所获地撤兵回去,那我楚国的颜面何存?又怎能对得起我王的威严和将士们的浴血奋战?”孙念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神色,但语气却异常坚定地说道。
只见对面的郑使烛辛深吸一口气后,抱了抱拳,诚恳地说道:“大人息怒,为平息楚王的怒火,我愿意说服我君,将宛城以南的土地尽数割让予贵国,不知这样能否让贵军满意而归?”
然而,孙念听完这番话后,只是微微摇了摇头,然后缓缓将身体向前倾去,双眼紧紧盯着郑使烛辛,毫不退缩地回应道:
“仅仅一座宛城远远不够!我楚国所要的乃是新郑以南的所有土地,当然也包括新郑这座城邑在内。”
郑使烛辛听闻此言,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孙念,口中喃喃自语道:
“这……这怎么可能?万万不可啊!你们楚国竟然如此狮子大开口,妄图一口吞下我们郑国的国都,这实在是太过了!”
“新郑乃是郑国的都城,城内百姓二十余万,战兵数万,将军想要新郑,也不怕崩坏了自己的牙口”,说道这里,郑使突然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如今晋楚关系紧张,若是楚国还要咄咄逼人,那我郑国就只能向晋国求援了”。
“哈哈哈…”听到郑使诸夏色厉内荏的威胁之言,孙念立刻大笑起来,而后收敛笑意,脸色神情逐渐变冷,说道:
“天子封我王为诸侯之伯,又授与我王斧钺,有讨伐不臣之权,晋国是不臣,你们郑国更是不臣,郑国若是想保留国祚,就让郑伯出城投降,并随本将前往襄郢向我王认错,不然,郑国桓公的祭祀将断矣”。
听到孙念如此明目张胆的威胁到话,郑使烛辛又气又惧。
今日之局势,比起一百多年前完全不能相比,那时候的秦国虽然强大,但却比不上晋国,而且秦晋又有嫌隙,所以他的先祖烛之武可以利用秦晋的矛盾说服秦国退兵。
但如今的楚国太强了,纵然是齐晋加在一起才能与之匹敌,郑国面对的敌人实在太强了。
“据本将所知,你烛氏在郑国的地位并不显赫,你也未得郑伯的重用,你乃烛之武之后,我王素来求贤若渴,你何不带着烛氏归顺楚国呢”,孙念看到郑使烛辛被自己的话怼得无话可说,脸上又涌出一抹笑意的说道。
“我烛氏世代都是郑国之臣,岂能卖主求荣”,郑使烛辛对孙念的话立刻义正言辞的给拒绝了。
孙念听到烛辛的话,丝毫不以为意,继续说道:“郑国的宛城只在我们楚军的兵锋之下坚守了一天,如今我楚国铁骑已经封锁了新郑与周边的联系,就算其他城邑带兵来援,也只会成为我楚国骑兵的军功,你说,城内不过一万战兵的新郑能坚持多久?如此郑国又能在我们楚国的兵锋之下坚持多久?”。
“你们是为了覆灭郑国而来?”,郑使烛辛一脸惊恐的问道。
烛辛至始至终都以为楚军这次只是要给郑国一个教训,并趁机在郑国身上咬一口肉,郑国向楚国认个错,服个软,再次臣服楚国就可以转危为安。
不仅是烛辛是这么想的,郑国君臣都是这么想的。
但烛辛此刻明白,所有人都小看了楚国的胃口和野心。
“呵呵,不仅是郑国,还有那陈国,都是此番覆灭之列”,楚将孙念笑着对烛辛说道。
孙念虽然在笑,但烛辛却感到一阵胆寒。
“现在,你可以替你们烛氏做一个选择了”,孙念的声音在烛辛的耳边响起,就像是恶魔的引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