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营的战士们将这些详细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为陈振华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陈振华深知,这场解救行动不仅是对小鬼子的一次有力打击,更是对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坚定支持。
他日夜研究进军的作战地图,与各级指挥官商讨作战方案,毕竟这两处地点的营救工作,完全都在小鬼子的占领区,稍有不慎,则会被小鬼子包饺子,届时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局面,所以每一个战斗的细节,都必须经过反复推敲,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终于,在经过精心的准备后,独立旅迎来了最终行动的时刻,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迎接这场充满挑战的战斗,去拯救那些受苦受难的同胞。
这两处小鬼子暂时关押国军官兵战俘的地方,引起了陈振华的高度重视。他决心迅速对这两处地点发动袭击,将那些战俘解救回来。
这样一来,不仅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救治,还能重新整编他们,纳入八路军的队伍,赋予他们继续抗击鬼子的机会。
众人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行动,特战营的战士们进行着紧张的自行车的训练,提高战斗技能和协同作战能力,因为这两处地方,都适合用自行车进行行军,以确保先期的行动隐蔽性和快速性。
战后的运输队则准备充足和隐蔽的车辆和医疗物资,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为广大战俘提供救治和转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侦察营的战士们,日夜潜伏在富家滩煤矿和太原工程队战俘营附近,密切观察着小鬼子的一举一动。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避开小鬼子的巡逻,深入危险地带,只为获取最有价值的情报。
终于,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和准备,行动的时机逐渐成熟,陈振华再次召集众人,详细部署作战计划。
“同志们,我们即将展开富家滩煤矿这次重要的行动,大家要牢记我们的使命,坚决、迅速地消灭敌人,成功解救所有的煤矿战俘,并且对富家滩煤矿进行毁坏,从而减少小鬼子对于富家滩煤矿的掠夺。“
“特战团的战士们,要按照预定的计划,迅速悄无声息的突破敌人的防线,进入到富家滩煤矿之后,立刻尽快拿下富家滩煤矿,而秘密运输队要紧跟其后,确保所有战俘的安全转移。大家有没有信心?”陈振华大声问道。
“有!有!有!”战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准备迎接这场充满挑战的战斗。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局势错综复杂,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无数生命的安危和抗日事业的走向。
不过自然,此时的陈振华早已经与众人做好了相关的沟通,同时也和李战龙、徐虎进行了充分交流。
他们所探讨的,乃是关乎抗日大局的重要计划——营救被日军关押的战俘。那就是先对富家滩煤矿的战俘展开营救,后续再针对于太原工程队战俘营的官兵实施救援。
这一决策并非简单的军事行动,其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在现在的形势下,日军的侵略行径愈发猖獗,国共两党虽合作抗日,但力量仍显薄弱。
被日军俘虏的国军官兵,若能得到成功营救并加入抗日队伍,无疑将为抗击日寇增添新的有生力量。
这些战俘大多具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和战斗经验,经过重新整编和训练,能够迅速形成新的战斗力,增强华夏抗日力量的整体实力。
而且,成功营救出所有的国军战俘,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国共合作的抗日统一战线。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展现出共产党对友军的关怀和支持,能够消除隔阂,增进彼此的信任与合作,共同抵御外敌。
这对于凝聚全民族的抗日力量,形成强大的抗日合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在将这事上报到386旅旅部和129师师部之后,获得了旅长极力支持,以及129师师部的完全认可。
当然,这次的作战计划上报到八路军总部之后,更是让八路军总部的领导觉得,独立旅的每一次战斗,都不是一个团,甚至一个旅的战斗,而是整个129师,乃至整个八路军需要做的战斗计划。
说好听一点,独立旅的战斗计划是为了征求129师386旅的认可,实际上则是牵着129师的战斗计划的牛鼻子,在使劲的往前拉着386旅,乃至129师,甚至整个八路军总部在完善对小鬼子开展的一场又一场富有成效的战斗计划。
就这样,陈振华和李战龙,以及徐虎沟通好了这些计划,他们深知,此次行动责任重大,必须精心策划,确保万无一失。
此次行动最终确定由陈振华亲自带队处理,率领着一支自行车特战营的官兵,外加一支骑兵营和卡车运输队,迅速前往富家滩煤矿,准备对那里的小鬼子展开猎杀。
虽然徐虎也想亲自前往,但是被陈振华果断地劝退了。毕竟徐虎留在独立旅总部,协助李政委坐镇是最为妥当的,再加上现在的倪参谋长尚未返回,所以还不清楚 129 师乃至八路军总部的情况。
徐虎内心充满了对战斗的渴望和对战友的牵挂,但他也明白陈振华的决定是出于全局考虑。留在总部,他需要协调各方资源,保障通讯畅通,为前线的行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而陈振华带领的队伍,在行进途中克服了重重困难,道路崎岖不平,天气变幻无常,但战士们的信念坚定不移。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尽快抵达富家滩煤矿,解救出所有的战俘,消灭所有驻扎在富家滩煤矿的小鬼子。
当然,这个时候的旅长和参谋长早已经到了师部,但是由于师长外出尚未归来,所以就耽误了半天的时间。
当师长返回来之后,旅长立刻将独立旅和 386 旅未来的战斗计划,向师部做了详细的汇报。
并且将抗日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与推动情况,也与师长和政委等师部领导做了深入的交流,同时也向师部做了详细的战斗计划汇报。
而旅长在这些战斗计划的汇报中,条理清晰,分析透彻。
他详细阐述了未来战斗的战略部署,包括如何利用地形优势,如何灵活运用战术,以及如何保障后勤补给等重要问题。
对于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他更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强调了根据地在抗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加强根据地的建设和防御、发展经济、动员群众等方面的工作。
当旅长将这些汇报完毕的之后,立刻获得了师部各位首长的认同。
尤其是对于晋冀豫根据地的建设,由此可见,师部首长对于晋冀豫根据地的建设是非常支持并且持有积极意见的。
而旅长也深知此次汇报的重要性,明白根据地建设对于整个抗日局势的关键作用。
在得到师部的全盘认可和支持后,他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决心在未来的战斗中,带领386旅和独立旅取得更多的胜利,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而此刻,陈振华带领的自行车队伍和骑兵队伍,正马不停蹄地朝着富家滩煤矿前进,他们心中充满了斗志,誓要将小鬼子一举歼灭,成功解救战俘,为抗日事业增添新的力量。
当然,此时的陈振华率领着加强营和骑兵们一同前往富家滩煤矿。一路上,风在耳边呼啸,但是所有参战将士们的心情既紧张又坚定。
陈振华骑着自行车在队伍的前方,目光如炬,心中满是对即将到来战斗的思索。即将到达富家滩煤矿前,眼前的一路景象透着一股压抑与破败。
一路从黎城县到沁阳县,再前往灵石县200多公里的路程,被侦察营早已经勘探好沿途的道路,当然大家并不是走的是那些小鬼子占领的主要交通要道,而是穿山越岭。
加上自行车的携带方便,所以能够驾驶的地方,则是骑车,无法骑行的地方,则是推着自行车,经过一天不到的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富家滩煤矿附近。
快到煤矿周围的土地被踩踏得泥泞不堪,空气中弥漫着煤灰和硝烟的味道。巨大的矿井如同一张黑漆漆的大口,仿佛要将一切吞噬。
在看到李战龙等人的详细调查结果后,陈振华发现,小鬼子在此处的兵力并非众多。即便陈振华带领着特战队员再次重新检查,得到的结论依然是敌人的数量相对稀少。
李战龙是个性格豪爽、勇猛无畏的人,他向来敢冲敢打,面对敌人从不退缩,但这次,他也深知鲁莽行事不可取,在商议时,他目光坚定地说:
“咱们这次得智取,不能光靠猛劲,既要把小鬼子一锅端了,还得保证战俘们的安全。“
徐虎则是个心思缜密、沉稳冷静的人,他仔细分析着局势,缓缓说道:
“咱们得把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到,不能有丝毫疏漏。”
听着李战龙和徐虎等人的话,心中暗自思索:“这次行动责任重大,不仅要消灭敌人,还要确保战俘无一伤亡,绝不能有半点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