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朝政扩大会议成立了内阁后,刘禅才算是名副其实地亲政,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处理各地的奏折。
刘禅第一件主抓的事情就是建兴七年的春耕生产,无论是本时空还是前世,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农业都是国家最重要的事。
刘禅的目标是今年的水稻每亩亩产增加一石,也就是达到每亩8石。
那么全国秋粮就能增加约2000万石。
自从以身作则下田耕作,各级官员也知道了皇帝最关心的是春耕。
地方官员们回去以后,纷纷仿效刘禅,挽起裤脚下了田。
就连在成都的中央衙门,各个主官也抽出时间到田间地头去作秀了一把。
当然了,并非说这些朝廷官员自己下田就能开金手指让粮食丰收,而是一种信号。
皇帝重视,官员重视,资源就会向春耕倾斜。
全国衙门一共准备了1000万斤优良水稻种子,用平价出售给没有准备稻种的农民。
每年春耕时期都属于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没有存粮的百姓只有去借高利贷才能有饭吃。
这类高利贷正是地主老财们掠夺农民土地,造成大批失地流民的原因和手段。
刘禅针对高利贷的问题一连发出了三道圣旨,严令各地官员规范借贷利息,严厉打击放高利贷的犯罪行为。
又逼着孟光把留着赈灾的钱拿出来,借给各地衙门,让他们以低利息贷款给吃不起饭的农民。
同时为了防止在官府借钱的过程中产生权力寻租,在暂时没有制度上的好办法前,刘禅只能让御史台派出巡视组在各地巡察,同时让李和派出粘杆处的番子进行监视。
当然粘杆处只能直接向他汇报。
由于在朝政会议上震慑了军方,军队也积极响应春耕生产,各地驻军纷纷派出部队支援当地的春耕。
刘禅还下旨特别嘉奖了向宠和禁军,向宠专门派出了一千名禁军协助在都江堰服徭役的民工共同维护都江堰水利工程,以保证为成都平原的上千万亩水田提供充足的水源。
所以刘禅命令军旗文工团赴都江堰进行慰问演出,为支农的禁军和民工们带去皇帝的圣恩。
处理了一个月的政务,刘禅每天从天不亮起床批折子,一直要到天黑。
千头万绪,综合考虑,四方平衡。
蜀汉仅仅拥有一州之地,认真处理政务也如此繁忙。
想想前世的雍正皇帝要处理全国的事情,怪不得五十多岁就被累死了。
但是令刘禅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下旨实施的向没钱没粮吃饭的农民小额贷款的德政,在执行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层出不穷,甚至匪夷所思的问题。
这些问题是李和发现的。
却说李和接到了监察各地向农民小额贷款的任务后,在作出了部署,向全国派出多个小组后,李和也亲自带上了几个人,下到基层暗访。
一开始李和暗访的重点是官府的执行情况,他主要担心的是官员,特别是县衙负责执行贷款的吏员是否在其中贪污克扣、巧立名目,把帮助困难农民变成了中饱私囊,横征暴敛的恶政。
李和暗访了几个县之后,情况都比较好,没有发现贪污腐败的行为,只有少数吏员在执行上积极性不高,态度蛮横粗暴的问题。
李和在发现后也训诫了地方官员,勒令立即整改。
建兴七年的蜀汉建国也不过十年,官僚集团整体还算不上特别腐败,地方官员的主流还是好的,而且绝大多数官员自身就是出自大地主家庭,还瞧不上盘剥穷人的那几个小钱。
再加上朝政会议统一了思想,刘禅一连杀了几名朝廷大员,又一锅端了成都县的反腐行动对官吏们也是极大的震慑。
李和在给刘禅的密折中写道:
小额贷款的执行过程整体上没有发现大的漏洞,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都在感恩陛下。
这一日李和微服来到了广汉郡新都县的一个乡村小额贷款发放点,这个乡村是新都除了县城以外最繁华的一处小城镇。
只见新都县衙的小吏在官道上用竹子搭了一个凉亭,亭子里摆了一张桌子,有十几个穿着破旧的农民正在排队办理贷款。
在离凉亭一百步开外,也有好几个窝棚,从搭棚的竹子颜色来看,应是新搭上不久的。
有一些窝棚用竹蔑编的门是关着的,从外面看不见里面的情况,有一些窝棚是开放式的没有门,棚里摆上了几张低矮的小桌子和小板登,棚外是用石头砌的灶头,里面有三三两两的人在吃饭,有的还在喝酒。
一个四十左右,一脸污泥的泥腿子办好了手续,拿到了钱粮满脸欢喜地离开凉亭。
这人拿着钱粮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走到那一片窝棚,进了一个小酒馆叫了酒菜喝起酒来。
李和疑惑地向官府凉亭旁边一个看热闹的老汉打听:
“请问老人家,那些窝棚我看是新搭的,难道这里还是做生意的好地方吗?”
这老汉看了看李和,见他一副行商打扮,就问:
“你是外地人吧?”
“我从成都过来,到县里去买点土特产。”
李和随便编了个理由。
这老汉坐在这里看热闹,也就是一个爱八卦的性格,立即就向李和介绍起来:
“那你当然就不晓得了。”
“那些窝棚是县衙在这里发放小额贷款后才搭起来的。”
李和不解,为什么和发放贷款有关。
“这还不简单吗?”
老汉见李和不解,满足了他自认有见识的虚荣,解释起来。
“很多泥腿子办下了贷款,拿到钱粮不是先回家,而是就去那边先喝一顿酒。”
“喝完酒后,有的还要去旁边的窝棚找女人玩玩。”
老汉指着一处看不见里面的窝棚。
“那些看不见里面的,就是从外地来的暗娼,听说有的还是从成都过来的,生意好得很呢。”
老汉说完,看着有暗娼的窝棚,吞了吞口水。
李和听了老汉的话,也被劳动人民的智慧征服了。
李和又问道:
“这些人把贷款花了就不怕还不上吗?”
“还不上就不还,他们本来就穷得叮当响,实在官府逼得紧就卖儿卖女卖老婆还债就是了。”
“昨天有一个,拿了钱就去找暗娼,他的老婆带着小孩追来还被打了一顿,就在那门口坐着哭。”
“当时看着挺惨的,有些人穷也不完全是被地主东家害的,而是自己就是烂眼。”
这个时候,刚才那得了钱的泥腿子已经喝完了酒,满脸红光地走向一处窝棚,那门口就站了一个搔首弄姿的中年女人。
李和又问老汉:
“象这种拿了钱就去挥霍的情况多不多呢?”
老汉回答道:
“不算多,但也不少,不然这些窝棚也做不起生意。”
刘禅看了李和的密报,郁闷了半天,自己刚刚亲政一心搞的惠民德政,钱发到这些人手里却并不用来生产致富,而是拿去挥霍浪费。
刘禅想起前世的华夏国扶贫的时候,有些贫困户就是杀了政府发放的猪苗吃肉,拿着扶贫款去赌博。
千百年来的人性就没有太大的变化。
刘禅拿着李和的密报来到内阁,李严三人看了密报后也觉得无奈,官府只能做到吏员们在发放贷款的时候公平、公正,但钱到了贫困户手上就没法控制了,总不可能每个贫困户派一个衙役跟着监督。
这件事让刘禅知道了治理一个国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并不一定有好的效果,上百万的人每一个人的要求和见识都是不同的。
但是刘禅还是决心要把小额贷款坚持下去,等到秋粮收上来以后,根据还款情况再决定明年是否继续实施。
他只能敦促御史台和粘杆处加强监督,确保官府这边的执行不出大问题。
忙完了小额贷款的事,刘禅才想起有好多天没有过问探险队的事,算日子第一阶段的训练已经快完成了。
接下来就要把探险队移动到南中进行第二阶段的训练,到南中训练的就是热带丛林的穿越和生存,以及在亚热带地区如何进行生产和与土人沟通。
第二阶段完成后,探险队就会直接出发前往交址,不再返回成都。
现在刘禅必须要考虑探险队的领导人选,他决定前往吴家庄召集相关人等开会商议,同时也视察探险队的训练成果,也看看吴家庄的生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