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04】先解决生存问题,再去谈理想

太平公主很快知道了把她迁往蒲州一事,是出自姚崇和宋璟的提议,对两人恨之入骨。

她先从姚、宋二人提议废黜“斜卦官”入手,让殿中侍御史崔莅、太子中允薛昭素上奏,宣称:“斜封官虽说走的不是什么正规渠道,但也是经先帝亲自签发任命的,且旨令已经下达,现在却因姚崇、宋璟的一句话遭到废黜。这不是有意彰显先帝恶名,为陛下招来是非吗!如今朝堂对此事怨声载道,照此形势发展,恐怕会有变乱发生。”

太平公主也在一旁附和挑唆,李旦对妹妹向来言听计从,立即下令恢复斜封官任命,着吏部予以量材录用。

接着,太平公主又直接去找李隆基理论,质问他因何指使姚崇、宋璟陷害自己。

李隆基对这个姑姑一直敬畏有加,也清楚以自己现有实力,还不足以与强势的姑姑对抗,立即服软道歉,并再三申明,姚、宋二人的主张不是由他指使。

李隆基的话并非违心之言,姚崇、宋璟都是光明磊落的君子,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依附过任何势力,所提主张纯粹是为了大唐将来着想。

为了表明诚意,李隆基不得不奏告李旦,声称姚崇、宋璟离间他与姑姑及众位兄弟关系,请求对二人加以惩处。

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生存下来永远是最高法则。命都保不住,你的那些所谓理想还有什么用!亲眼见证过三次政变的李隆基,又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二月初九,李旦下旨,把姚崇贬为申州刺史,宋璟贬为楚州刺史。十一日,又撤销了宋王、豳王出任刺史的命令。

姚、宋二人免去相位,韦安石、李日知接替了他们职务。韦安石、李日知不是佞臣,但施政能力一般,且没有姚、宋那样的担当与勇气,有所恢复的纲纪又开始变的紊乱起来。

前右率铠曹参军柳泽上疏,认为:“斜封官是中宗时期那帮贵妇所为,并非出自中宗本意!陛下刚一上任便予以废黜,天下无不交口称赞。现在又下旨恢复,政令哪些前后反复,自相矛盾,这不是混淆是非吗!谈论的人都说是太平公主指使西域僧人慧范所为,意在欺蒙陛下。臣担心此事会积小成大,为祸不浅。”

李旦没有采纳。

李旦生性恬淡,原本就不是好事弄权的人,登基不过半年多点,就被太平公主与太子争权的事弄的一个头两个大,随即萌生了退位之心。

四月份,李旦召集三品以上高官,公开对他们说:“朕一向崇尚无为,并不觉得做皇帝有多尊贵。当初让我当太子、皇太弟,我都没有答应。现在我想把皇位传给太子,你们看怎样?”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接话。李隆基很尴尬,又不便亲自出面,便让东宫属官李景伯代他婉拒,李旦不准。

殿中侍御史和逢尧揣摩太平公主意图,进言说:“陛下您正值壮年,刚刚为四海所景仰,怎能突然辞去职务。”李旦虽勉强收回成命,内心却有了打算。

四月十三日,李旦颁旨:“自即日起由太子处决政事。除军中死刑判决和五品以上官员任免,其余事务一律先向太子报告,再上奏给朕。”

李隆基不愿因此横遭是非,请求把太子位置让给大哥李成器,李旦不准。又请求把太平公主从蒲州召回长安居住,得到李旦批准。

李隆基的处处退让不仅没得到太平公主体谅,反而使她更为张扬,明目张胆的在朝中安插亲信,左右朝局,用以打击、防范李隆基。

六月十八日,“唐隆政变”幸存者窦怀贞,在太平公主推荐下荣升宰相。

西域僧人慧范精通命理术数,一直受到前朝中宗、韦后宠幸,获封银青光禄大夫、县公,因贪赃索贿遭侍御史魏传弓弹劾,被放逐回家。李旦即位,太平公主倚仗权柄,又将他召回委为亲信。

慧范打着太平公主名义逼夺民产,御史大夫薛谦光、殿中侍御史慕容珣联名举报揭发。太平公主在李旦面前诋毁二人,将薛谦光外调为岐州刺史。

七月份,在太平公主提议下,李旦为上官婉儿恢复了昭容名号;把宰相韦安石调整为尚书左仆射兼太子宾客。

上官婉儿在“唐隆政变”中被李隆基处死,为她恢复名号,连傻子都能看出是冲着李隆基来的;而韦安石则是由于一直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明升暗降夺去了参知朝政的话语权。

窦怀贞做了宰相,每次退朝一定先到太平公主府中拜谒。人们调侃他“前为皇后阿?,今为公主邑司。”

十月初三,李旦驾临承天门。对宰相韦安石、郭元振、窦怀贞、李日知、张说宣读制书,责备他们:“近来政教多有缺失,水灾旱灾频仍,国家府库空竭,冗员日渐增多。虽说是朕德行浅薄,但你等也非辅佐之才。从即日起,免去宰相职务。”

谁能想到,类似宰相集体调整这样的大事,竟出自太平公主之意!

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无非是在这些宰相当中,除去窦怀贞,其他都不是她的人,与她不是一条心,索性一起罢免,再想办法换上自己的人。至于窦怀贞,找机会重新起用也就是了。

不久,刘幽求、魏知古、崔湜、陆象先荣升宰相!

刘幽求是“唐隆政变”功臣,李隆基的人;陆象先清静少欲,不爱掺与权力之争,算是中立派;魏知古做过相王属官,是李旦的人;至于崔湜,他曾是武三思智囊,武三思死了与上官婉儿勾搭成奸,上官婉儿被杀他居然又成为太平公主的情人。

若论起大唐两大情圣,非武三思、崔湜莫属!在那个男权相对式微的时代,两人靠着成熟的长相、大叔的魅力,于贵妇圈中纵横捭阖、无往不利,怎不令人叹为观止!

太平公主要提拔他做宰相,可他名声都臭大街了,李旦怎肯同意!太平公主哭着替他讲情,李旦实在拗不过妹妹的软磨硬泡,只好违心答应。

但从宰相新一轮次的人员布局来看,太平公主似乎并没完全如愿!

妹妹的日益强势与胡搅蛮缠,让李旦心里很不舒服。他不知道自己是该继续在皇帝位置上混下去,还是提前让位给太子。为了获求安宁,追寻答案,他召见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向他请教阴阳术数,以求指引解脱。

司马承祯是位真正的隐士高人,远非那些打着僧人、道士身份到处招摇撞骗、捞权夺利之辈可比。他淡淡的说:“道家讲求无为,您只须克制欲望,保持无为就好,何须费心劳神的去学什么阴阳术数。”

李旦问:“个人修养达到无为,境界固然高明,然而保持无为又怎能治家理国呢!”

司马承祯答:“国家好比人的肌体,顺其自然而至公无私,天下定会大治。”

李旦沉默良久,长叹道:“仙人广成子的话,也未必有你所说高明。”

是啊,明知太平公主嚣张妄为,只因她是自己妹妹,就把她看的比江山社稷还重,岂不是私心作祟!明知自己没有治国理政的欲望,却仍贪恋帝位不走,岂不是私心作祟!

一切烦恼莫不来自私心杂念,若想求得内心安宁,不如听从良知指引,把帝国交给英明贤良的太子!

【05】玄宗继位,暗潮涌动下的时局

时间进入到先天元年(712年),太平公主在李旦的纵容放任与李隆基的退避三舍下,进取势头更为炽烈,甚至开始觊觎皇帝宝座。这个位置她母亲武则天曾经做过,而且干得很好,作为女皇的唯一女儿,她为什么不可以呢!

随着朝中势力的此消彼长,一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大臣也开始重新站队。

二月份,窦怀贞又做了宰相,与他同时晋升的还有户部尚书岑羲。

岑羲为人正直,当初冉祖雍构陷李旦参与谋乱,他与萧至忠共同劝说李显,保全李旦脱离险境。只是时过境迁,现在的他已经转投到太平公主门下,成了太平公主的人。

前宰相萧至忠被贬为蒲州刺史,太平公主在蒲州暂居期间,与他建立了友谊,他也因此受到公主推荐,重返朝中出任刑部尚书。

他妹夫华州刺史蒋钦绪劝他:“以您的家世与才能,何愁不会仕途通达,为什么非要依附他人。”萧至忠不听,蒋钦绪黯然退出,叹惜着说:“可惜了,九代世族,一旦做错,满门俱灭!”

萧氏出自兰陵,家族之人在南朝刘宋时期就以军功起家,先后建立过南齐、南梁两个政权,是当时的顶级门阀。

萧至忠在朝中名望一直很好,一次他从公主府中出来遇到了宋璟,宋璟有些吃惊的说:“希望萧君您不会是这样的人!”萧至忠略显尴尬,回了句:“宋先生说的很好。”匆忙策马离去。

收服崔湜、窦怀贞这样毫无品行的人算不上本事,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逐利的苍蝇。而让岑羲、萧至忠这些操守不错的官员俯首听命,却需要有些手腕。由此看出,太平公主在识人用人方面,比她嫂子韦后不知高明了多少!

只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小算盘打的太精有时往往会吃大亏!

七月份,慧星出现在西方!

利令智昏的太平公主委托术士在李旦面前进言:“慧星出现,象征着除旧布新,预示皇太子应做天子!”

太平公主的本意是想借助天象征兆离间李旦、李隆基,让父子二人互相猜忌,她好趁机操弄时局。

可她哪里知道李旦自从与司马承祯谈过一次后,早就有了让位的心,只是顾及太平公主反对一直没有表现出来。听了术士的话,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退位的想法,于是当众对群臣说:“我要传位给有德行的人以躲避灾祸,天象既已如此,你们不必再劝!”

太平公主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忙与同党竭力拦阻,认为此举不妥。

李旦说:“中宗在位时奸臣当道,上天屡次降临征兆。朕当时还劝中宗让位给贤明子嗣以应天象,中宗很不高兴,朕为此忧恐难安,数天没有进食。现在上天又有征兆,怎可在那时能劝谏他人,轮到我了反而不执行呢!”

李隆基听到消息,纵马驰骋赶来,跪伏于地叩头请求:“儿臣因微小功劳,蒙您不依长幼次序,立我为太子,本就惶恐难安,不知您为什么又急着将大位相传?”

李旦微笑回答:“我大唐之所以再次安定,我之所以再次称帝,全是你的功劳。现在天有异象,我传位给你,用以转祸为福,你无须多虑。”

看到李隆基仍不敢答应,李旦说:“你是孝子,难道非要在我灵柩前继位吗!”李隆基不好再说,内心百感交集,眼含泪水退了出去。

七月二十五日,李旦下诏传位太子。李隆基上疏请辞。太平公主知道形势已难挽回,索性不再劝阻,改为提醒李旦即便退位,也要把持国家大政。

李旦为了给妹妹面子,对李隆基说:“你以天下事务繁重,还想让朕兼理国政吗?古时舜帝禅位给禹,仍亲自巡守。朕虽退位,岂敢忘掉国家!军国大事,朕自会参与决断。”

八月初三,李隆基继位,成为大唐第七任帝王,史称唐玄宗,改年号“开元”。

李旦做了太上皇,每五天上朝一次,仍在太极殿接受百官朝见。儿子玄宗于武德殿办公,三品以上官员任免及死刑判决,仍由太上皇处断,其他事务交李隆基办理。

李隆基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地位并不稳固,依旧受到父亲与姑姑的掣肘,稍有闪失就可能满盘皆输,形势仍然很不乐观!

在上有老爸监督,下有姑姑掌权的复杂时局中,他该何去何从!

藏书吧推荐阅读:逍遥游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大宋北斗司这县衙深藏不露朕就是亡国之君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国士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奥特格斗传说女帝引诱我出山,我偏不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汉末之王道天下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
藏书吧最新小说: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