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3 0:05:50
其实也不能说是读后感,因为我并没有全部读完,只是有一点感触,直到现在,我才只读到西汉这个阶段,不过这本《资治通鉴》对我的浸润已经滋养了我,对于很多人,很多事,很多事情有了比较全面和全新的看法,其中有一些结论说得比较不错,比如说决定一件事情成功与否,有三方面——形势情,前者的【形】说的是整个大环境趋势,中间【势】则是说的随机应变,第3个【情】就是人的因素,简单通俗的说就是,在大处,要顺势而为,顺应天下大势,在小处,要灵活应战,最核心的还是你有没有一以贯之,必须实现显化的决心,说的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一件事情或者说看似是同一件事情,同一种情况,但是没有在这三个环境下,三种因素下,三个变量下的分析,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尤其是在凡夫俗子的眼中,总感觉事情完全一样,其实差距还是很多的。(有点类似于八字,其实每个人的八字的确都是唯一的,在地球上的那一个时刻,那一个位置的风水当然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也没有两个风水重叠的人)
另外一个感慨就是汉高祖刘邦的成功点,当然刘邦并非完人,他身上也有很多糟粕缺点,不过瑕不掩瑜,人要看大面,而不是管中窥豹,我个人感觉刘邦身上几个比较明显的优质点,第1个就是他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常人都会因为自己跟别人有差距而感到羞愧,以至于心理防御机制开始运作,起到麻醉自己的作用,从而高估自己,而低估别人,失去了中观之道,但是刘邦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客观的知道自己跟对手的差距,这一点难能可贵,不是每个人都能拉下脸,放下面子,正所谓知人者易,自知者难。第2点就是他善于聆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着自己的内方外圆,当然第3点就是,所谓的帝王心也就是狠心,不优柔寡断,而是当机立断,帝王心中的另外一种品质就是忍,隐忍,能够伪装成弱势,伪装成一种形态,来起到麻醉对方的作用,有点类似于深海中的那种变色鳗鱼,或者说变色龙,能够伪装成跟环境一样的颜色,从而躲避天敌,或者给天敌释放出一种纯真无害的样子,当然今天在看《资治通鉴》的时候,发现有关刘邦的描述,其中有点神话玄学的感觉,毕竟写《史记》司马迁也是西汉的,他的视野不可能那么公正,当局者迷,而北宋的司马光所写的《资治通鉴》又是在《史记》的基础上,所以关于汉高祖刘邦,当然更难中正客观,有些描述近似于神话,需要读者自己去分析,不过纵贯古今,很多所谓【天子英雄】的人生际遇中,都会掺杂进一些神神鬼鬼的奇幻经历,从而达到麻痹或者忽悠百姓的目的,我觉得并不过分,对于普遍大众来说,用一种接近宗教的、神学的、神秘的文化来增加自己的魅力,君权神授,受命于天,无可厚非,就像你跟牛是不能弹琴的,必须要喂他们吃青草,这也是顺势而为的如水之道,要是哪一天人类信奉外星人了,大概率也是催生诸如洪秀全一类的拜上帝教,出来个拜外星人教。
其中关于刘邦的外观描述,我觉得不能全部当真,但是关于性格方面的描述,是应该重点看的,说他这个人乐善好施,对于朋友出手大方,其实一个人所有的财富、金银珠宝……,一句话都是替他人做嫁妆,或者说替他人保管,替世界保管吧!都只是我们的工具,我们不可能绝对拥有,只能是互为过客的关系,曹雪芹点赞,有一些文学作品中说这些金银珠宝都是催命鬼,本质上还是月满盈亏的天道规律,一个人的命数,财富数,爱情时长……哪怕是你穿过的内裤数目都是定数,当然在凡夫俗子的眼中,短暂的拥有也是幸福的,舍不得放开手,斤斤计较,为财富绞尽脑汁,成了财富的奴隶,迷失了本心,也是凡人之常情。
人只是时间性的存在,肉体本身就是物质的,所以人的物质性,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不过更高阶的人早已洞悉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安贫乐道,箪食瓢饮,控制物欲在一个合理均衡的水平,人是很容易犯浑的,易于遗忘和懒惰,犹如高屋建瓴,其势难挡,所以金银财宝或者说首饰到头来都是一场空,没必要看那么重,最重要的是目的的达到个人的志向,完成个人生命属性中早已定好的使命。
懂得屏蔽和取舍,于迷眼乱花飞蝶中,坚定不移的朝着时隐时现的莲花池而去!
也就是说,要把握住最核心的内方,死都不能变,一片赤诚,灵感就在此刻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