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一路向南,拿着内阁拟定的路程走,他的速度比较快,而冯保车马较慢,并且一路上,多多少少还有些应酬,在海瑞跑到徐州的时候,冯保北直隶还没有出呢。
海瑞此行是监督地方官员,是否假借皇帝南巡之事,搞出一些名堂……因为只要出名堂,迎驾之事办的好,那就一定要花钱,钱从哪里出,百姓们出……
而冯保呢,目的与海瑞完全不一致,他此番下来,就是怕地方官员搞不出名堂,将皇帝陛下南巡之路,搞得死气沉沉,没有大明王朝欣欣向荣的气派,体现不出皇帝陛下的龙威……
即便,在冯保离开之前,朱翊钧还专门叮嘱了一番,但现在看来,起到的效果并不大。
银子,内阁拟定,户部拨给地方,但朝廷是按照他们核算的数额给的,甚至,下面算账的人,心里面也有称……
你瞧着,皇帝陛下从你这路过,你不添点不像话吧……谁家里还没有一点余粮了……
海瑞最大的失策,就是走在了冯保的面前,没有与他同行,等他返回的时候,算是惊喜不断。
海瑞一路快马加鞭,沿着南巡路线督查……发现了地方官员有太多不按照内阁拟定的章程行事。
曲阜济宁,孔圣人的园林附近,一个别院之中,正在修建新的殿宇……海瑞紧急叫停……
徐州的京杭大运河,码头边,正在建设庞大的观河台……海瑞以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身份叫停……
终于在大明万历九年,正月十八日,海瑞到了应天南京,发现了他更难以接受的事情。
山东,保定,徐州的工程量,跟南京一比,小了……小的太多了……
南京的皇宫正在修缮,不是那种简单的修缮,大兴土木,几乎翻新了一遍,弄得跟皇帝陛下来了就要常住这里一样。
而在太祖高皇帝陵寝附近,还在整修新得皇家园林,原本在永乐年间遗留下来的,宣宗皇帝为太子时,住过的园林,直接丢弃了……
而这个园林已经初具规模,这肯定不是确定皇帝陛下南巡之后,开始修的,而是在万历八年年中,甚至是年初张居正一上奏南巡,这边南京得到消息,就开始干了。
海瑞找到了应天府尹询问消息,却被告知,此事,他不知情,海瑞知道他是清楚的,不敢多言,便有没有为难,找到了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刘政,被告知,这是留守太监的命令,来自于宫里面的命令。
海瑞又找到了南京留守太监。
南京留守太监跟去孝陵守陵的那些失势太监不同,他的权力,比留守的魏国公只大不小。
而此时南京留守太监名为冯时。
一听名字,便知道他干爹是谁?
此时,冯时正在府邸悠闲喝茶。
他身着一袭月白色的杭绸长衫,衣摆上用金线绣着精致的云纹图案,丝线在日光下闪烁着细微的光泽,腰间束着一条黑色的宽边丝绦,绦上挂着一块圆润的羊脂玉佩,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
他坐在雕花楠木椅上,姿态闲适。手中正端着名贵的茶杯,时不时轻抿一口杯中香茗,神色悠然,双眼微眯,脸上露出惬意的神情。
冯时不过中年,还不到四十岁,皮肤白皙光滑,没有一丝皱纹,透着不常见的细嫩,身形清瘦,举手投足间尽显利落。
他的眉毛修整得恰到好处,眉下是一双细长的眼睛,这双眼睛跟冯保很像,透着藏不住的精明与犀利。
背后的书架由珍贵的紫檀木打造,色泽深沉,质地坚硬,散发着淡淡的木香。
正在冯时,享受这难得的应天下午茶时候……
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连声道:“祖宗,不好啦,门口来了个怪老头,非要见您呐!”
冯时眉头一皱,不耐烦地说:“那么多老头都来求见,我还不得忙死,这种小事也来通报?下去下去!”
小太监得令,刚要离开,冯时却突然想起年底收到干爹的信,而后叫住了即将离开的小太监。
“那老头长什么样子啊?”
“回祖宗的话,那老头看着可严肃了,身板挺得笔直,比干孙子我的背都直,眼神犀利得很,就跟能看穿人似的……”
冯时心里“咯噔”一下,暗道:“难不成是海瑞?”
他赶忙放下茶杯,起身说道:“我去看看。”当他站起身后,很自然的将自己腰间那价值连城的玉佩取下,放在了桌子上。
而后又觉自己的衣服太过扎眼,便又换了一身简单的便服,这才出门去迎接。
一到门口,冯时定睛一看,果然是海瑞。
他急忙上前,恭敬地躬身行礼:“见过海都御史,不知哪阵风把您给吹来了……”
海瑞面色冷峻,并未回应。
冯时尴尬地笑了两声,说道:“海都御史请,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您里边请。”
说罢,便将海瑞及他身后的两个锦衣卫迎进府邸。
到了大堂,众人刚一坐下,冯时就赶忙招呼身边小太监:“你怎么这么没眼力见儿,还不赶紧给海大人上好茶!”
小太监刚要去,海瑞却摆了摆手,冷冷道:“不喝。”
冯时干笑两声,挥手让小太监退下。
随后,他慢慢坐下,看向海瑞:“海都御史,您有所不知啊,南京上上下下都盼着陛下早日到来……”
“咱们陛下,少年登基,英武非凡,实乃我大明之福啊……”
“待会,在我这里用些便饭,我带着您去瞧一瞧那紫金山下为陛下新修的园子,可是很气派的……”
海瑞听到冯时主动提及园子的事情,便冷声道:“按照内阁给的章程,陛下应该是住在应天皇宫里面,你们修的这个园子,是否多此一举了……”
“哎,海都御史,您这话,可就不中听了,这是我们的心意啊,陛下累了,有个歇脚的地方,这也不过分啊。”
“这么大的园林,要用多少民脂民膏。”海瑞冷声道。
“您这话又错了,这可没有取一分一毫的民脂民膏啊……南京为陛下在紫金山下修建的这个这园子,是南京的乡绅、富商们主动捐钱修建的……”
“他们说要给陛下修一个更大、更气派的园林,表达对陛下的忠心……第一次贡奉,一下子就奉了六十多万两银子呢!”
海瑞闻言,冷冷地讥讽道:“哦?难道他们都是深明大义之人?”
冯时又干笑两声,应道:“那可不,如此才显得我家皇爷圣德广布,万民敬仰呐……即便是那些狡诈的生意人,也是从心里面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