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保走下御阶,将张居正手中的册子接过,而后,到了朱翊钧的身前,恭敬奉上。
朱翊钧接过册子,展开一看。
密密麻麻都是日期,数字。
随后他也不一笔笔查了,直接放到了最后面的统计上来。
“银,十三万六千两,粟米九万担……随驾官员每日补助,一钱银子,按既定日程,共补一千二百五十八两白银……”
算上车马费,大军开拔的费用,总共花费白银不过三十万两。
朱翊钧看到这个最后的数字后,明显是不信的。
别说三十万两,可能一百万两都打不住……
朱翊钧看完之后,只是将册子收起来,而后看向张居正笑着说道:“阁老,这段时间辛苦了。”
“为陛下分忧,臣不觉辛苦。”
万历八年,年初,张居正从老家返回京师,朝着皇帝陛下上奏,议南巡之事,被否之后,天天心不在焉,精神萎靡,几乎朝中所有的官员都认为,张居正这是要人尽灯枯了。
哎……
到了年底,陛下同意了南巡,这首辅的状态立马变了。
上朝也不睡觉了。
说话声音也大了。
甚至,皇极殿前的台阶,一口气都能走上来了,还不用别人搀扶……
精神焕发了……
官员们也都清楚,原来,这一年的心不在焉都是张居正装的。
朱翊钧明明知道张居正算的这个账,有问题,但他却不多言语。
因为他跟张居正有着默契。
说白了,张居正从一开始,就想着花小钱办大事……并且,在征取皇帝陛下的同意后,用了一个算不上体面的招数,给朝廷省银子,也是在后续补贴沿途接待皇帝陛下的地方官府。
张居正当然知道南巡之后,会对地方的官府造成亏空,会让当地的百姓在后续受到剥削。
他知道了,当然也有一定的手段来抑制这种情况的大规模发生。
地方官府,天高皇帝远,面对皇帝,他是忠诚的下属,甚至有些人自诩为忠犬,可面对普通百姓的时候,他们就是豺狼,喂不饱,总是惦记着百姓。
此番南巡,给了他们由头,便要在后面,补平他们的亏空。
再加上后续严格的监管,才能治标治本。
张居正是一个办事的人。
什么手段都可以上。
这个亏空朝廷不能补,因为朝廷的每一笔银子,都是有用处的。
那谁来买单。
又回归传统了。
杀富。
不过,这个杀富吗,朝廷是要脸面,讲手段的。
陛下到了曲阜,要举行祭孔大典。
这可是大事啊。
孔圣人当招牌,以此为由头,邀请全国各地的乡绅到指定的位置跪迎皇帝……这还不算完,乡绅到了曲阜之后,续圣公还会在晚上设宴,陪你们吃饭……这还不算完,你们还能得到一张铁劵,不是免死铁劵,而是,嘉奖劵……
朝廷这么看重你,你空手去不合适吧。
什么,你舍不得银子,不想去,那不行,迎奉司的请帖提前半年发到你家去了,你不去要早点吱声,给当地官府一点时间,好好的找找你家的麻烦……啊,不,好好的做做你们的工作……
你没有办法做选择去或者不去。
你只有选择,是多拿点银子,跪在前面,还是少出点,跪在后面。
这个祭孔大典,是针对全国的乡绅士族。
请帖发了三百多份。
最远的位置,也要五千两白银的迎奉金。
最近的位置,需要两万两白银。
这个也是根据士绅土地的数量,财富的评估,够格了才收到这个请帖。
你家中有十几万两白银,良田千亩,不,你不够格,你是盐商,是海商,你家资百万,但你家中祖上没有在我大明朝为官的,后世子孙没有功名的,你财富到了,也收不到这个请帖。
在一月底的时候,张居正才得到了汇总,三百份请帖,无一不敢从者。
光这一项,就有百万之巨,来填满皇帝陛下南巡之时,各地官府的窟窿,甚至,还能给朝廷创收呢。
这就更加应证一句话,为了防止国库亏空,要吗打乡绅的主意,要吗打百姓的主意。
打了乡绅的主意,百姓才能自保啊。
而这次,是内阁首辅张居正亲自举着刀砍下去的,不过,多少还是顾着朝廷得颜面。
而所谓的迎奉司是南巡之时,皇帝陛下身边主要负责南巡的部门。
新晋的宁国公,靖国公两人都在迎奉司中担任职务,但他们两人是掌管前军 ,后军的,负责的是保卫工作。
而张学颜是迎奉司的主事,这些跟地方乡绅打交道的工作,是由他指示,安排下面人去做……
等到张居正奏陈完南巡之事后。
张四维出列躬身一拜。
“陛下,长陵、永陵、昭陵三处,臣已遣礼部司官前去告祭……成祖皇帝,世宗皇帝、穆宗皇帝在天之灵,必已知晓陛下南巡盛事。”
“三日后陛下启程前,还需亲至太庙告诫先祖……”说着,他取出早就准备好得祭文:“祭文已按古礼撰写,引周礼‘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之典,详述陛下南巡之意,祈祖宗庇佑,四海承平……”
言罢,张四维躬身行礼,将祭文高高举起。
冯保再次下了御阶,从张四维得手上,接过祭文,而后,上了御台,到了皇帝陛下得身边,恭敬地交给了朱翊钧。
朱翊钧展开,详细地看了一遍,随后合着祭文卷轴,看向张四维:“张爱卿,也辛苦了……”
“为陛下办差,臣只有荣幸,没有辛苦。”
这话一出口,站在武官这列的李成梁,只感觉到一阵恶心,还读书人呢,我呸,真是一点骨气都没有。
正在心中非议张四维地时候,却听皇帝陛下说道:“宁国公,靖国公……”
听到这话,李成梁赶忙收起心中所想,与戚继光一道出列。
“二位刚从边疆归来得封国公,鞍马劳顿未消,朕本应许你们休养在在京师……但此番南巡需得力将领护驾,还得辛劳两位带兵了……”
“臣倍感荣幸……”戚继光说完之后,便轮到了李成梁。
他瞳孔微缩:“陛下金口一开,便是臣等粉身碎骨的旨意……北疆万里风雪,臣尚能踏平……此番南巡,臣定当以血肉之躯为陛下筑起铜墙铁壁……陛下若要臣守夜,臣愿睁目至天明;陛下若要臣前驱,臣必斩尽前路豺狼……能伴陛下左右,便是臣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这些台词,他背了整整两夜,是一个才子给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