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帝已经有些疲惫了,随后起身离开了金銮殿。
群臣们愣了一下,随后忙跪地道:“臣,恭送陛下!”
等宣德帝离开金銮殿后,金銮殿的大臣们才陆陆续续的站了起来。
有些一看下朝了,便往外走,顾行晋也不想多待,正打算离开时,突然被人给叫住了。
“顾大人,等等!”
见是魏济就停了下来,“魏伯父?”
魏济点点头,“咱们一块同行。”
“嗯,行,魏伯父请。”顾行晋看了他一眼颔首了一下。
就在二人要离开时,突然有人三皇子发难了!
老三阴阳怪气的道:“老四,还真不愧是父皇最喜爱的儿子,没想到这等国家大事,居然还要询问老四的看法。”
六皇子更是阴阳怪气,上次的仇他还记得呢!
凭什么他们被父皇厌弃了,四皇兄反而得到父皇的赏识。
“就是!四皇兄,以后还要劳烦皇兄,到时带带咱们几个弟兄。”
四皇子听了这话,表情微微凝固了一下,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三皇兄,六皇弟言重了,父皇这次问我,想来是因为我有懂一些经营之道。至于你们说的,有机会兄弟们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进宫告诉父皇,毕竟咱们都是父皇的子嗣,虽然犯了错,但只要好好表现,想来父皇肯定会原谅咱们的。
说罢魏王朝也没有继续的兴致了,随后朝他们拱手道:
“诸位兄弟们,现在下朝了,孤也该回府了,就先走一步了,告辞!”
说着魏王便不再停顿,径直就出了金銮殿,他没功夫和他们耍嘴皮子。
一旁看戏的大臣们,原以为会是一场龙争虎斗,没想到竟然是这样………”
其他几位皇子,看到魏王这样潇洒的离去,脸上表情也很难看。
一旁的大臣们,此刻也不好上前,看着这几位爷没离开,他们也不好出金銮殿。
户部尚书手里头还有不少事要处理,就道:“几位皇子,下官手上还有公务,就先行一步了。”
几位皇子见是户部尚书,也很有礼的回道:“好的,秦尚书。”
见秦大人如此,陆陆续续的有些大臣们,也纷纷上前。
几位皇子都客气有礼,“好,诸位大人慢走,孤等人也有事,就先走一步了,告辞!”
几位皇子离开金銮殿后,群臣才三三两两的散去。
至于几位皇子的争端,已经看的习惯了。
同时有不少敏锐的人都懂,这几位皇子基本上无缘继承大统,多年积累的实力已经被陛下连根拔起了。
就是莫国公如此重臣,陛下都抄家罢免,前段日子宣德帝的雷霆手段,就让他们明白了,投靠哪个皇子都不安全。
他们现在身份地位也不低,没必要用上全家的身家性命,去赌一个不一定实现的从龙之功。
更主要的是,这几位皇子能力平平,之前陛下的雷霆手段,如何让他们有胆子托付身家性命。
还不如就此安安稳稳的,看着陛下的眼色行事,起码平日里他们犯一些小错,陛下也都是轻拿轻放。
“魏大人,你我顺路可要一块走?”秦高钦开口道。
“秦大人,你先行一步,老夫还有点私事。”魏济婉拒道。
“行,那老夫就先走了!顾大人,告辞。”秦高钦看了一眼顾行晋,然后朝他点点头。
“秦尚书,慢走。”
其他人也陆陆续续散了,等差不多了魏济才道:
“走吧!”
“嗯。”顾行晋点点头,跟着魏济一块离开了金銮殿。
……
三皇子在马车上,脸色阴沉,对身边的谋士道:“老四如今越发得意,竟不把孤这个三皇兄放在眼里!”
谋士赶忙劝道:“殿下莫急,如今更需要是从长计议。”
三皇子冷哼一声:“从长计议?再等下去,只怕这皇位就真的与孤无缘了!”
谋士心中明白三皇子,若是没有造反的话怕是此生无望,陛下可是铲除了几个皇子的势力,三皇子也受到了不少的损失。
“殿下,可陛下的雷霆手段……”谋士小声提了一句。
三皇子怒目圆睁,“哼,你有什么雷霆手段,上次那个机会都没办法,这次有机会?”
谋士连忙低下头,“殿下息怒,如今局势对殿下不利,要想个法子,不能坐以待毙……”
三皇子冷静下来道:“那依你之见,孤该怎么做?”
谋士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殿下,不如暗中拉拢朝中大臣,重新培植自己的势力……”
三皇子怒斥道:“说的全都是废话!你难道不知道,朝廷里那群官员根本不接茬,而且父皇清理过一遍,你觉得那群狡猾的狐狸,会同意赌上身家性命?”
谋士顿时语塞。
三皇子只觉得这些人都没用,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算了,你们退下!派人监视魏王,有什么事立刻汇报!”
“是,殿下!”
……
“明谨,你实在是太莽撞了!”魏济喝了一口茶看着他说道。
顾行晋明白他的意思,只是回了一句,“魏伯父,有些事不是不莽撞就能没问题的。”
“难不成,你真要当孤臣。”魏济将藏在心中的话说了出来。
顾行晋沉默半晌,然后认真的看着魏济。
“此事不是我说的算。”
魏济顿时无话可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明谨,历朝历代孤臣的下场……”
“我知道!”顾行晋直接接过话道。
顾行晋点点头笑道:“魏伯父,倒是让你担心了,不过,我有把握的。”
见他还是眉头紧锁,顾行晋顿时就笑道:“魏伯父,就凭着火器的功劳,你觉得陛下会愿意?而且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功劳,与朝中文武百官关系疏远,才是最好的选择。”
说句心里话,要不是因为他和魏家牵绊太深,他都想建议魏家远离他。
宣德帝一方面防着他与朝中大臣结交,又不想他是忘恩负义之人。
这次安南省赈灾,他私底下提醒过向大人,令他没想到的是,居然明晃晃的将他给交代出来。
早知如此,唉!
转念一想,安南省那么多的人命,顾行晋就是再来一次,明知道会出现什么后果,他应该还是会和之前一样出手的。
仔细想了想,确实如此是最好的。知道他心里有数,神色也稍缓了不少。
但还是带着几分忧虑,“明谨啊,官场之事,瞬息万变,即便当下你顺风顺水,但底下也是暗流汹涌,不可掉以轻心。”
顾行晋微微颔首,道:“魏伯父的教诲,明谨铭记在心,您放心不会出事的。魏伯父,之后咱们还是少联系……”
魏济摇了摇头,“不用如此,今日疏远,反而更会让陛下不满,咱们两家的关系,整个京城都是众所周知的。”
顾行晋明白魏伯父说的是实话,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打算日后慢慢疏远魏家,免得他如果出了什么事,到时还连累了他人。
“魏伯父,您说的是,这样确实不合适。”
解决完一直压在心头的事,此刻魏济才有心思,问起今日的情况。
“通商口岸你举荐釜洲城,可是你故意这么做的?”
“不是!”顾行晋很干脆的回他,
这一个回答,连魏济都很诧异,“那这么说,是你真的觉得,釜洲城适合?”
顾行晋点点头,“嗯,非常适合。”
“为何?”魏济很是不解,
釜洲城不过是新纳入大周版图,魏济想听听看他的说法。
他反而心底更赞同,秦大人提议的湖州。
顾行晋见他这么问,就神秘的笑了笑,“魏伯父,你觉得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想过安稳富足的生活,还是面对时不时面对战乱的生活。釜洲城设立通商口岸,可以让整个北方,乃至匈奴都可以,从此都在大周的掌控之下。”
“匈奴不是已经在咱们……”
顾行晋打断了他的话,只说了一句,“釜洲城,能够让整个北方繁华起来。”
魏济继续问道:“那你在殿上,陛下问你时,为何不如此回答。”
顾行晋淡淡的回了一句,“魏伯父,陛下也该意识到这一点,小侄说的越多,错的也越多。”
此话一出,让魏济无话可说。
魏济很光棍地道:“算了,此事老夫也不知情,也未曾听说过。”
……
顾行晋回到府中,正欲休息片刻,却见管家匆匆来报,说是蔡侍郎来访。
顾行晋心中疑惑,不知蔡侍郎此时前来所为何事,便让人将其请至书房。
蔡侍郎一见到顾行晋,便满脸堆笑道:“顾大人。”
顾行晋微微皱眉道:“蔡侍郎过奖了,不知蔡侍郎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蔡侍郎凑近顾行晋,压低声音道:“顾大人,关于这湖州通商口岸掌管之人,下官心中倒是有个人选,不知顾大人意下如何?”
顾行晋神色一正,说道:“蔡侍郎,你属意大人的是谁?”
蔡侍郎清了清嗓子,说道:“下官觉得刘大人颇为合适,刘大人在地方为官多年,政绩卓着,且为人正直,精通商事。”
顾行晋沉思片刻,说道:“蔡侍郎所言,倒也值得考虑。不过此事最终还需陛下定夺。”
蔡侍郎连连点头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只是希望顾大人,您能在陛下面前,为能多美言几句。”
顾行晋脸色微沉,说道:“蔡侍郎,这等事需看刘大人自身的能力和品行。顾某自会秉持公正,如实向陛下禀报。”
蔡侍郎见状,知道自己有些急切了,赶忙说道:“是下官唐突了,顾大人莫怪。”
送走蔡侍郎后,顾行晋不禁陷入沉思。
这湖州通商口岸掌管之人的选拔,看似简单,实则背后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
与此同时,秦高钦府中。
“大人,今日您举荐李大人,恐怕会得罪人啊。”下属忧心忡忡地说道。
秦高钦冷哼一声:“那又如何?李大人确实是有能力之人。”
“可是大人,万一陛下最终没有选中李大人,您岂不是……”
秦高钦打断下属的话:“不必多言,我自有分寸。”
而在魏王府中,魏王正恼怒不已。
“本以为这次能在父皇面前好好表现一番,没想到却弄巧成拙。”
谋士在一旁劝道:“殿下莫急,此事还有转机。我们可以暗中运作,推举对我们有利之人。”
魏王眼神一亮:“你有何主意?”
谋士凑近魏王,低声说了一番话。
几日后,朝堂之上,群臣纷纷呈上折子,推荐各自心目中的合适人选。
宣德帝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折子,眉头紧锁。
“顾爱卿,你先来说说你的看法。”
顾行晋出列道:“陛下,臣仔细看过这些折子,其中有几位大人确实颇有能力,但还需进一步考察。”
宣德帝点了点头:“那依你之见,该如何考察?”
顾行晋说道:“陛下,不如让他们各自阐述对湖州通商口岸的规划和管理之策,再由陛下和诸位大臣共同评判。”
宣德帝思索片刻,说道:“此法可行。那就传旨,让他们明日进宫面圣。”
第二日,几位被推荐的大人齐聚宫中。
李大人率先说道:“陛下,臣以为湖州通商口岸应以发展贸易为主,吸引各方商人,同时加强税收管理……”
王大人接着道:“陛下,臣觉得应当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道路、码头,方便货物运输……”
众人各抒己见,宣德帝认真聆听,不时微微点头。
待众人说完,宣德帝看向群臣:“诸位爱卿,你们觉得如何?”
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顾行晋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觉得李大人和王大人的想法都有可取之处,但还需综合考虑。”
宣德帝沉思片刻,说道:“此事还需再斟酌一番。”
经过数日的商讨和权衡,宣德帝终于做出了决定。
“朕决定,任命刘大人为湖州通商口岸的掌管之人。希望刘大人能不负朕望,将通商口岸管理好,造福百姓。”
刘大人跪地谢恩:“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