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
许沉抓住师爷衣领,给踹出房门,随即也作出决定,大摇大摆前往公堂,并且速审速判。
“被告光天化日之下,淫辱良家妇人,实乃罪大恶极不容姑息,打入死牢等待刑部勾结”
“狗东西,本少爷要宰了你”
面对疯犬狂吠之徒,无需以言语反驳理睬,故技重施,用惊堂木砸个头晕脑胀丢回牢。
原告妇人千恩万谢,门外百姓大呼青天,作为正四品按察使的恩师,却恨得咬牙切齿。
“这个官你是真不想做了,那便由着你去吧,日后咱们再无关系,回去写信交代后事吧”
唯一能成靠山的官员跟自己翻脸,许沉并不慌乱反而嗤之以鼻,还满是嫌弃与嘲讽。
“昔年鱼柳宴恩师曾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君王分忧为百姓谋福,为江山社稷尽忠”
“如今所行所为,实在让人不耻,您慢走不送,日后莫要相见”
目送对方出门,心中也是无比惆怅,扭头去定了副棺材,还买块墓地,知道自己活不了,就是不知还能活几天。
往后数日不升堂办公,待在家里等上边来人捉拿。
然七天过去未见报复,亦或者刑部公文,反倒城外来了数万灾民,男女老少皆有,都骨瘦如柴双眼发绿。
自从科举以来当了几年官,积攒不少经验,处理突发事件还有些手段。
立刻命人关闭城门,防止流民进入产生混乱,并清扫各街道预防瘟疫,又差衙役去邀请县中富商乡绅,讨论救灾事宜。
做完所有安排,发现师爷却趴耳边悄悄说道。
“您也不想想,咱们整个府哪儿有灾民啊,这些明显是从临近府县赶过来,怕是要针对大人”
“胡说八道”许沉听的云里雾里,没心思闲扯。
等到衙役返回,带来的消息让他瞬间傻了,也明白怎么回事。
原来在过去几天里,城中富商乡绅,带走包括县衙粮仓在内的全部粮食。
如今别说赈济灾民,恐怕过不了两天城里也得断粮。
“就为对付我一个,赔上数万灾民性命,这不合情理”许沉百思不得其解。
师爷给出答案“上面诸位大人只看见数万蝼蚁,死了倒也干净”
“今年大旱,临近三府十四县遭灾,应武侯负责转运粮食,却从中渔利,致使赈灾不利饿殍遍野。
“正愁找不到替罪羊,别人都避之不及,怎料大人非往上撞”
“刚刚得到消息,看守大牢的班头和一众狱卒,带小公子昨夜出城,现在就等灾民暴动城”
“大人即便侥幸逃脱,也会被安上各种罪名,下狱问罪必死无疑”
“这群畜牲”许沉砸碎茶杯发泄情绪“我就不信,他们能一手遮天”
当即派出几路信使求援,又写封密信,选可靠之人送往京城揭发。
谁知第二天人还没起来,几个脑袋从窗外扔进房,还附带一封信。
意思很明确,要他承认贪污赈灾粮,写下认罪书自尽,满城百姓可保,否则让全城人陪着他一起死。
“无法无天,简直无法无天”许沉怎么都想不到,对方敢肆无忌惮行事。
总之想让自己当替罪羊门都没有 ,正在考虑对策时,有衙役进门禀报。
“大人不好了,城里已经炸开锅”
“到底怎么回事”
仔细询问才知道,原来他得罪应武侯,导致全城断粮岌岌可危之事,被传的人尽皆知。
出去一看才发现,大门外边有一堆人请命。
平头百姓跪地哭天抹泪“老爷,您得罪人,不能连累我们啊,赶紧去赔礼道歉,再晚几天,城里可就真饿死人”
各家商户言辞恳切“大人,您想做青天,犯不着拉百姓陪葬”
“咱们大家伙凑了份重礼,烦劳您去给侯爷磕几个头,等人家气顺了,自然转危为安”
县学士子更是来此横加谴责“大人读圣贤之书,怎能贪图虚名不仁不义,而使生灵涂炭”
一群受害者指责一个受害者,却维护加害者,如此场景令人愤慨,而晚上发生件事更令人寒心。
白天心力交瘁,入夜回房休息,却见原告妇人在屋中收拾。
“你为何来这啊”
“小妇人没了生计,来做丫鬟换些口粮”
许沉不疑有它,只叮嘱好好做事,便让其离开,怎料错身之际,妇人掏出尖刀直插他后心,好险及时警觉闪过,并将其擒下。
“无缘无仇,为何杀我”
“小妇人也没办法,你若不死大家都没活路”
卸去刀刃把人推到院中,大声质问“本官为你申冤,方有今日,换他人便罢了,为何你也要”
妇人满脸愤恨,理直气壮的说道“没人求你这样做”
“遭人凌辱,名节尽毁,你既为我申冤,为何不多讨些银钱,非要得罪权贵子弟,连累全城,难道不是为了图青天虚名”
“可笑”许沉手指着妇人“你真是可笑又可怜,赶紧滚”
驱逐妇人离开,回房呆坐到半夜,几乎生无可恋,却也下定决心。
连续写了数封书信,第二天一大早接见商户代表和仕子。
“我同意去赔罪,你们有谁知道,侯爷和小公子在何处”
有仕子回答道“据此四十里外临县运河花船上,约了几位花魁娘子吟诗作对”
外面饿殍遍野,俩父子还有心情玩乐,已经不能用畜生来形容。
带好礼物外,加特别要求的几十张杂合面饼子,谢绝护卫陪伴趁夜色出门。
原本该隐藏身份行踪,却专门途经流民人群,撒出所有面饼故意暴露。
穿了官服还拿出官印,作为身份凭证,见青壮聚集立马开始蛊惑人心。
“吾乃此地县令,刚刚得到消息,赈灾粮已被贪污,留在这里唯有等死,但凡不想死的,跟我去找粮食活命”
要说当官的还是有号召力,先给点甜头,又画张大饼,对于毫无希望的人来说,除了一起跟着别无选择。
尽管有几个青年持怀疑态度,但人流走向不可逆转,只能跟过去先看看。
谁料想走了快一半二十来里地,许沉安顿好老弱,带着青壮流民,来到一处屯田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