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小时后,陈钧三人顺利的抵达了街道办事处。
简单和易中海交代了两句,陈钧便准备回厂里上班了。
他今天只需要把易中海带到石屯公社,至于怎么把孩子抱回四合院,怎么给孩子上户口,怎么给孩子买一些生活用品,这些都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哎,这次真的麻烦你了,改天我请你喝酒。”易中海认真的对陈钧说道。
他这次是打心眼里感激陈钧。
要知道两家的关系并不怎么样,甚至因为贾家的一些事情还发生过口角。
陈钧无所谓的摆了摆手,他这次主要是为了帮那个小娃娃,易中海只是顺带的。
“走了!”
说完,陈钧便潇洒的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抱着孩子的妇女看着陈钧的背影越来越远,突然觉得有些心慌。
相比于载着自己来城里的易中海,妇女觉得陈钧更加的靠谱。
如果不是陈钧,她的孩子已经被丢到杂草堆了。
这样看陈钧既救了她的孩子,又帮她的孩子找了一个好人家。
路上的时候还大方的给自己东西吃,简直是她的大恩人啊。
原本妇女计划着等孩子的事情处理好,给陈钧磕一个。
但没想到陈钧说走就走了,连感谢地机会都没留给她。
“那个,他怎么走了?”妇女纠结了一会才开口问道。
“哦,他是我们厂的主任,忙得很,咱们俩去街道办事处上户口吧。”易中海随口回道。
停好自行车,易中海便带着妇女进了街道办事处。
这里他倒是认识一个熟人,那便是之前的领导王主任。
穿过办事处的前厅,易中海直接敲响了王主任办公室的房门。
“咚咚咚!咚咚咚!”
“进来!”屋里传来了王主任的声音。
易中海推门走了进去,笑着朝王主任点了点头。
之前还是管事大爷的时候,易中海是比较害怕王主任的,毕竟在四合院里他办过不少违规的事情。
可现在不当管事大爷了,易中海面对王主任的时候反而变得轻松了许多。
瞧见来者是易中海,王主任抬了抬眼皮,开口问道:“你不在家里好好养着,来街道办事处做什么?”
易中海闻言往旁边挪了挪,露出了身后的妇女。
“王主任,我找你有点事。”
嗯?
王主任看到眼前这位陌生的妇女,和她怀里抱着的孩子,顿时皱起了眉头,目光锐利的盯着易中海问道:“易中海你犯错误了?”
易中海没孩子这件事不少人都知道,尤其是王主任,她对院里的管事大爷更为了解。
她还以为是一大妈生不了孩子,易中海跑去外面乱搞男女关系。
搞出来个孩子,想让自己想办法解决麻烦。
“没没没!我哪能犯错误呀!王主任你是了解我的,我拿人品保证!”易中海见王主任误会了,连忙解释道:“这不是前几天我们院里的陈钧和许大茂他们去石屯公社做大席,放电影。”
易中海把事情简单的说了一下,然后指着妇女怀里的孩子说道:“我想把孩子领回家里养着,想托您给孩子上一下户口。”
说完,易中海小心的观察着王主任的反应。
他担心王主任会在上户口这里卡一下。
不过,这个担心可太多余了,王主任一听办的是件好事,紧皱的眉毛顿时舒展开了。
在街道办事处当主任前,她也在乡下的公社干过两年,知道乡下的风气是什么样子的。
八成的家庭都想生个男孩,生不出就一直生,养不过来就开始把家里的女孩送出去。
可是现在大家伙都过得不富裕,家家都想要男孩,没几家愿意收养女孩的。
于是,丢孩子这件事,隔几个月就能听说一次。
而易中海和这个妇女属于一个是孩子多到养不了,一个是家里生不了孩子。
啧,倒是挺互补啊,一下解决了两个家庭的矛盾。
“上户口可以,但需要公社开的介绍信,你有介绍信吗?”王主任语气缓和了不少。
只要流程符合规矩,她愿意帮这个忙。
“有有有,石屯公社的支书亲自开的。”
易中海从怀里取出石支书给的介绍信,双手给王主任递了过去。
“行,有介绍信就好办,孩子几个月了......”
王主任一边整理审核着资料,一边询问着孩子的信息。
只花了七八分钟,王主任便批好了条子。
“出门右拐,去第三个牌子那找小李上户口。”王主任把签好字的资料整理好递给了易中海。
“哎呦,谢谢,等回头我给咱们街道办事送点喜糖。”
易中海的脸笑成了一朵灿烂的菊花,揣着手续便去找李办事员了。
因为孩子之前没上过户口,所以办理起来很简单。
几分钟后,李办事员就把一张纸拿给易中海和妇女签字。
签好字,李办事员便把印着户口字样的册子交给了易中海。
易中海低头扫了一眼,顿时鼻子一酸,差点掉眼泪。
性别女,易小花。
是他们家的长女。
哎呦,长女!
易中海看到这个词,就激动的不得了。
有闺女了!
他易中海再也不是绝户了。
以后谁要是敢提绝户这两个字,易中海就有底气和人吵一架了。
交了上户口的钱,易中海很是小心的把册子塞到了衣服兜里。
户口上完了,他的心也彻底的踏实了,剩下的便是去采买一些孩子需要的生活用品。
比如那个叫糕干粉的东西,是由大米加工制作的一个食品,开水冲泡成黏糊状,可以给几个月大的孩子当饭吃。
至于奶粉,这年头上哪买奶粉去!
就算真有,也不是易中海能买到的。
“易师傅,几个月大的孩子要好好照顾,以后别掺和院里的那些破事了。”
这位李办事员处理过四合院里的矛盾,知道易中海和贾家的关系不一般。
而贾家什么德行,整个街道办事处的人都知道。
李办事员也是热心肠,想提醒一下易中海,有了孩子就好好养孩子,不要给贾家作靠山了。
易中海咧嘴一笑:“不会的不会的,我已经和贾家恩断义绝了,以后就一个任务,把我家槐花养大成人,培养成国家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