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的时候,周重阳和洪南风两人再一次出发去了府城参加乡试,还是周家宝陪着去的,直接住进了刘家。
刘怀慈今年也报了名,三个人住在一起,每日还能互相探讨,对彼此都大有好处。这些事情周家宝也帮不上忙,他照例每日去城中转悠。
等到三人都进了场,他就更没事可做了。这一日,刘杜仲趁着医馆里人不多,特意早些回来,跟厨房的人吩咐了,多做几个下酒菜,他要陪周家宝多喝几杯。
周家宝欣然应允,两个人相识多年,但是像这样单独坐在一起喝酒却还是头一回。
酒过三巡之后,刘杜仲挑起了话头,,“周兄,你觉得我家小慈如何?”周家宝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只以为他是担心刘怀慈考不中。
连忙安他的心,说:“小慈是个好孩子,人也聪明,这次一定能考中的,你不用担心。”
谁知刘杜仲却笑着摇了摇头,“我并不是说这个,儿孙自有儿孙福,他能考中更好,实在考不中,我也不怪他,只希望他能把以后的日子过好就行了。”
这下周家宝就更不明白了,疑惑地看向对方。刘杜仲只能把话说的再明白一些。
“去年小慈从后山村回来之后,就想让我替他去你家里求亲。但是我一直走不开身,再加上圆圆年纪又小,这才没有上门求娶。”
周家宝彻底懵了,求亲?圆圆?自己女儿才多大,居然就有人惦记着去求娶了?他用手拍了拍脑袋,试图让自己清醒一点,这才想起来周圆圆已经十五岁了。
虽然周家宝不愿意承认,他一直觉得周圆圆还是个小女孩,但是事实摆在眼前,小女孩长大了,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说起来好笑,前头两个儿子在定亲之前,都有不少人明里暗里地惦记着,想把女孩子嫁到他们家。但是轮到圆圆了,却一直没人上门提亲。
细究其原因,就是周家的条件在乡下实在是太好了,普通人家虽然会想法子把女儿嫁进去,但是根本不敢去求娶周圆圆。
这就导致了周家宝一直忽略了女儿的年纪,今日刘杜仲算是给他提了个醒。
虽然刘怀慈是周家宝看着长大的,一直真心把他当做自家子侄看待,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周家宝自然还是更偏向自己的女儿。两相对比之下,刘怀慈就成了外人。
刘杜仲见他半天没有反应,就有些忍不住了,“怎么了?可是觉得我家小慈配不上圆圆?”
周家宝这才回过神来,连忙道:“自然不是,小慈这孩子也算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人品样貌实在是无可挑剔。”
听他这么说,刘杜仲略微放下了心,笑着说:“既然如此,周兄是愿意让圆圆嫁给他了?”
谁知周家宝又摇了摇头,端起酒杯和刘杜仲碰了一下,然后一口喝干了,这才开口。
“说实话,我就这一个女儿,从小就看的和眼珠子一样,哪怕是她的两个哥哥也比不上她。以前我总觉得她还小,从来没往这上面想过,你今日突然和我说起这件事,我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你。”
刘杜仲点点头表示理解,“我本来是打算等小慈中举之后再来提亲的,这样两个孩子面子上都更有光。但是我又怕他这次考不中,总不能再等三年吧?”
周家宝连连摆手,“和这个没有关系,我只是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罢了。”
刘杜仲见他也不是完全拒绝的意思,就敬了他一杯,笑着说:“无妨,左右两个孩子年纪都还不大,周兄再回去好好考虑考虑,也该和家里商量商量才是。”
周家宝仰头把酒喝了,心道:也只能如此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家宝一直在考虑周圆圆的事情,连考场里的周重阳都被他暂时抛在脑后了。
有几次他甚至想写信回去和陈小莲商量商量,但是又怕信里说不清楚,还是当面说更稳妥,只得按耐下来。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放榜,看到三人都榜上有名,周家宝才高兴起来,直说要回家办酒庆贺一番。
陈小莲等人接到信也是大喜过望,尤其是洪知意。自从她怀孕后,陈小莲放心不下,就留她在家里住下了。
如今听说夫君和哥哥都中了,她喜的不知如何是好,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喜事。
周圆圆也高兴的很,算下来,她可是有三个哥哥都中举了呢!对于她这种想法,陈小莲一笑置之,也不理会她,自去忙请客办酒的事情了。
周家宝等人去的时候是一辆马车,回来的时候却变成了两辆,因为刘杜仲父子这次也回来了,这么大的喜事,他们自然是要回来告诉刘老大夫的。
三家人互相通了气,商量好把办酒的日子给错开来,等大家都热闹完了,已经是九月底了。
趁着这段时间,周家宝已经把刘家提亲的事情跟陈小莲说了,陈小莲倒是挺喜欢刘怀慈的,但是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她总要等问过女儿才好决定。
眼下她要忙周重阳的事情,又要照顾洪知意的身孕,一时也脱不开身,就想着等晚些再说,刘家又不会跑了。
没想到,这一拖,就拖出了问题,虽然刘家确实没跑,但是又来了一个贺家,一时之间,还真是不好取舍。
原来,贺明微在府城听说了周重阳和刘怀慈双双中举的事情,自觉应该前来道贺,再加上他一直惦记着周圆圆,也正好趁此机会再见她一面。
他先到的刘家,刘怀慈不知他的心思,见他特意赶来道贺,自然非常高兴,热情地留他住了下来。
谁知到了刘家办酒的日子,贺明微却在无意中听说了刘怀慈要向周家提亲的事情。想到周圆圆那双漂亮的眼睛以后极有可能属于别人,他哪里忍得住。
当场也向周家提出要求娶周圆圆,这可把周家人给为难坏了,刘怀慈也是脸色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