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瑀得知皇帝病情加重的消息后,内心的不安愈发强烈,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难安。他深知,这一突如其来且令人震惊的变故,必然如同一场狂暴的飓风,在朝堂之上掀起一轮惊涛骇浪,将原本就错综复杂的局势搅得更加混乱不堪。
与此同时,俞家也同样深深地陷入了忧虑的泥沼之中。
俞懋心急如焚,匆匆忙忙地召集众人再次商议。他神色凝重,眉头紧锁,犹如笼罩着一层厚重的阴云,说道:“皇帝病情加重,这使得眼下的局势愈发扑朔迷离,如同深陷迷雾之中,难以看清前路。我们必须谨小慎微,慎之又慎,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更加小心地应对。”
俞俊熙眉头紧蹙,满脸的焦急与担忧,急切地说道:“祖父,如今这局面,犹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我们究竟该如何自处?稍有不慎,差之毫厘,我们俞家可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永无翻身之日了。而且赵王和楚王都在暗中较劲,手段层出不穷,我们若是站错了队,选错了方向,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俞懋双手背后,在厅中来回踱步,沉思片刻后说道:“俊熙啊,事到如今,我们已无退路可选,犹如过河的卒子,只能勇往直前。但无论如何,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保住俞家的根基,这是我们的底线。”
吴天佑也忍不住插话道:“俞公,依我之见,我们还是得想办法探探赵王的底细,不能像无头苍蝇一般盲目行事。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楚王是我外孙,我们一定要支持他。”
俞俊熙连忙附和道:“是啊,祖父,我们不能这样干等着,得主动出击,寻找破局之法。否则,等到局势完全失控,我们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就在众人愁眉不展、绞尽脑汁地苦思对策之际,楚王的使者竟如鬼魅般秘密来访。使者言辞恳切,目光坚定地说道:“俞公,楚王让我告知您,无论局势如何风云变幻,如同沧海桑田,他都绝不会忘记俞家的鼎力支持,这份恩情,他将铭记于心。”
俞懋郑重地拱手,语气坚定地说道:“还请使者回禀楚王,俞家定会尽心尽力,肝脑涂地,为楚王效犬马之劳。”
使者紧接着又说道:“俞公,楚王如今也是处境艰难,犹如逆水行舟。赵王势力庞大,党羽众多,对楚王虎视眈眈。还望俞家能多多相助,共渡难关。”
俞懋点头应道:“使者放心,俞家自当竭尽全力,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使者离去后,俞俊熙忧心忡忡地说道:“祖父,楚王如今这般处境,犹如风中残烛,我们真的能依靠他吗?万一他……”
俞懋打断他的话,目光坚定地说道:“此时我们已别无选择,犹如孤注一掷。只能与楚王共进退,同生死。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而且别忘了咱们洪熙一派都是沙场下来,不能怂。对了你,你联系徐宁了没,他小子如今和我们可是疏远了。紧紧依靠贾瑀。”
俞俊熙说道:“联系了,他只是说自己就是提线木偶,香山卫都是贾瑀的嫡系,尤其是那些番兵只认贾瑀。可惜了他手下拿三万人,都是战场下来的精兵呀。”
赵王这边,他在得知皇帝病重的消息后,心中暗自窃喜,那得意的神情如同绽放的花朵,难以掩饰。他对手下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地说道:“此时正是我们的大好时机,天赐良机,绝不能放过。务必要加快拉拢各方势力的步伐,如同张开巨网,将可用之人尽收其中。扩充我们的实力,待时机成熟,一举成事,成就千秋霸业。”
手下们纷纷应道:“王爷英明,我们定当全力以赴,肝脑涂地,助王爷成就大业。”
“王爷,那俞家那边该如何处置?他们似乎与楚王走得很近。”史迪小心翼翼地问道。
赵王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说道:“俞家不识好歹,竟然敢与本王作对。迟早要让他们好看,让他们知道与本王为敌的下场。”
贾瑀府上,赵应奎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厅中团团转,焦急地说道:“大人,如今各方都在紧锣密鼓地行动,如同战场之上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若再继续观望,犹如战场上的逃兵,恐怕会错失良机啊。”
贾瑀沉思片刻,面色凝重,犹如乌云密布,说道:“再等等,莫要冲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看看这局势的风向究竟如何,谋定而后动。”
赵应奎急切地说道:“大人,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啊,时间不等人。万一错过了绝佳的时机,我们可就陷入被动,处处受制于人了。”
这一日,贾瑀在内阁当值结束,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仿佛被千斤重担压弯了腰,正欲打道回府。只见一位眼生的小太监恭恭敬敬地在门外等候,那模样如同忠诚的卫士。
原来,近日朝局形势愈发严峻,犹如即将爆发的火山,一触即发。贾元春深知其中利害,心中挂念贾瑀,便派戴安前来与贾瑀相见。然而,又因如今各方耳目众多,如同茂密的草丛中隐藏着无数双眼睛,为防消息走漏,故而戴安先派了这小太监将贾瑀悄悄引至一处偏殿。
贾瑀心中虽有疑惑,但见小太监神色紧张又笃定,便跟着他一路前行。到了偏殿,贾瑀瞧见戴安早已等候在此。
戴安见到贾瑀,赶忙迎上前,神色焦急地说道:“贾大人,娘娘让我来与您相见,有些要紧事告知您。”
贾瑀微微皱眉,满心疑惑地说道:“快说,莫要卖关子。”
戴安压低声音,如同耳边的私语,说道:“贾大人,其实永正皇帝并没有生病,而是吃了郝冲之的回春丹,又与美人柔媚过度贪欢,一时伤了元气。这几日已经大好,又开始宠幸美人含香了。最近发生的一切,都是皇上设的局。”
贾瑀听闻,心头一惊,犹如遭受雷击,额头上不禁冒出了冷汗,颤抖着说道:“竟有此事?这可如何是好?这皇家之事,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戴安说道:“贾大人,娘娘在宫中也是左右为难,如履薄冰。赵王和楚王之争,恐怕也在皇上的算计之中。”
贾瑀长叹一口气,无奈地说道:“我原本以为皇上病重,各方势力才有了动作,没想到竟是这般。看来我们都被皇上玩弄于股掌之间了,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贾瑀在偏殿中来回踱步,脚步沉重,思考着应对之策。戴安在一旁焦急地看着他,等待着他的决定,犹如等待审判的囚犯。
戴安忍不住说道:“大人,您可得快点拿个主意啊,娘娘那边还等着回话呢。时间紧迫,不容拖延。”
贾瑀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说道:“戴安,你先回去告诉娘娘,让她在宫中务必小心行事,谨言慎行,切勿暴露了自己的立场。我这边也会谨慎应对,尽量不卷入这场皇家的争斗之中。”
戴安点头应道:“是,大人,小的明白。那大人您自己也要多加保重,事事小心。”
贾瑀挥了挥手,示意戴安离去。戴安匆匆离开后,贾瑀也心事重重地离开了偏殿,那背影显得无比沉重。
回到府上,贾瑀一夜未眠,翻来覆去,反复思量着如今的局势。他深知,在这波谲云诡、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中,稍有不慎,便会满门遭殃,株连九族。
而另一边,俞家也在为未来的走向而绞尽脑汁,彻夜难眠。俞懋与俞俊熙祖孙俩相对而坐,愁容满面,犹如霜打的落叶。
俞俊熙说道:“祖父,如今我们该如何是好?楚王那边我们已经表明了立场,可如今这局势如此复杂,如同乱麻一团,万一……”
俞懋打断他的话,语气沉重地说道:“事已至此,我们已无退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寄希望于楚王能够在这场争斗中胜出,杀出一条血路。”
俞俊熙担忧地说道:“可是昨天,万一楚王败了,我们俞家可就……恐怕会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俞懋长叹一声,无奈地说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们也只能赌上这一把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俞俊熙又道:“祖父,要不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多拉拢一些势力,增强我们的实力?比如去联络一些中立的官员。”
俞懋摇摇头,说道:“此时各方都在观望,轻易不会表态,此事谈何容易啊。人人都想明哲保身,谁愿意轻易卷入这场争斗呢?”
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时,朝堂之上的局势愈发紧张,如同拉紧的弓弦,一触即发。赵王和楚王的争斗也逐渐白热化,双方剑拔弩张,互不相让。而永正皇帝则在暗中观察着一切,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猎手,等待着最佳的时机出手,掌控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