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后,整个京城逐渐恢复了些许稳定的迹象,但路上的行人依旧稀少。贾瑀的大军身着清一色的新式短款军服,在各个路口三五人一组笔直地站立着。他们神情严肃,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与此同时,锦衣卫、五城兵马司的队伍也在大道小巷上不间断地巡逻。锦衣卫们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英姿飒爽,步伐整齐有力。五城兵马司的士兵们则身着甲胄,手持长枪,神情专注。
而顺天府的衙役们带着民壮,正忙碌地收拾着昨夜动乱残留下来的痕迹,认真地打扫着街道。他们有的清扫着地面上的血迹和杂物,有的搬运着残破的桌椅和物品,个个都忙得满头大汗。
街道上,虽然依旧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但在这些人的努力下,也逐渐有了一些秩序和生机。
这时候,在沈国公府的正房——雍安堂。
这座雍安堂,乃是沈国公府最为庄重威严的所在。堂内,朱红色的梁柱粗壮而高大,支撑着雕刻精美的藻井,仿佛在诉说着家族的悠久历史和荣耀。地面上铺就着厚厚的华贵地毯,脚踩上去,柔软却又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沉重。
堂中摆放着的桌椅,皆是用上等的紫檀木制成,其工艺精湛,雕刻着繁复的花纹,镶嵌着璀璨的宝石,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然而,这些奢华的装饰却无法掩盖此刻屋内弥漫着的沉重氛围。
堂内四周悬挂着的名人字画,笔触精妙,价值连城,却也在此时显得有些黯然失色。高大的屏风上绣着的龙凤图案,栩栩如生,金线在微光下闪烁,却也难以驱散众人心中的忧虑。
主位右侧,贾瑀正襟危坐,神色凝重。主位左侧,则是林之焕与李鸿汉并肩而坐,虽为贵客又是长辈,但二人表情同样严肃。李白居因父亲在场,在李鸿汉身后坐了一个稍矮的凳子。
贾瑀率先打破沉默,眉头紧锁,缓缓说道:“诸位,昨夜京城的动乱匪夷所思,虽然首恶萧继和水溶都已毙亡,但如今京城仍然是暗流涌动。”
林之焕微微颔首,神情忧虑:“是啊,这局势仍不容乐观,各方势力尚未完全平息。贾大人,你对此可有更深入的思量?我觉得那些暗处的势力就像隐藏在草丛中的毒蛇,稍有不慎,就会窜出来伤人。”
李鸿汉紧接着开口,语气沉重:“且不说那些潜藏的危险,单是善后之事,便千头万绪。就说这城中百姓,经过昨夜的动乱,人心惶惶,如何安抚是个大问题。还有那些受损的房屋商铺,又该如何补偿?”
李白居长叹一声:“唉,当务之急,是要稳定人心,恢复京城的正常秩序。我觉得应当先发布告示,向百姓表明朝廷平乱的决心和能力。同时,开仓放粮,救济那些受灾的百姓。”
李白居接着介绍道:“根据现有情报,昨夜水溶突然暴起,率领死士气势汹汹地进攻皇城。那场面可谓是混乱至极,宫中一片狼藉,贵人、太监、宫女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多有死伤。然而,如今具体的伤亡数字还未能确切统计出来。
第二、昨夜还有大量的江湖人士趁乱而入,对皇城、官府、贵族官员的府宅发起了进攻。经多方证实,这些人皆是受乾坤会的操控蛊惑,才做出如此胆大妄为之事。
第三、各兵卫和锦衣卫昨夜的态度极为暧昧。他们大多紧闭门户,按兵不动,既未参与这场暴乱,也未出兵平叛。直到今天早上接到通知后,才派兵前往弹压。”
贾瑀听到此处,脸色愈发阴沉,道:“这群亲兵卫和锦衣卫简直是胆大包天!如此关键时刻,居然敢坐视不理!我看他们就是心怀不轨!林大人,依您之见,这背后是否有更深的阴谋?”
林之焕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他们或许是在观望局势,亦或是背后有人指使。贾大人,我怀疑这其中可能涉及到某些权贵的利益纠葛。”
李鸿汉微微点头,附和道:“林兄所言极是,当务之急是要彻查此事,揪出幕后主使,严惩不贷!可这查起来,怕是困难重重啊。贾大人,您可有应对之策?”
贾瑀说道:“不仅是昨晚,之前萧继水溶谋逆之事,他们都有参与。只是当下局势紧张,暂且稳住他们,随后再行处理。李大人,您觉得这样安排是否妥当?”
林之焕点头应道:“不错,如今当以一切稳定为先。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再生事端。但也不能让他们逍遥太久。贾大人,那后续的调查该从何处入手?”
贾瑀接着说道:“不过其他兵卫多是老弱病残,倒也不足为惧。但锦衣卫还有几千人在,虽不能大动干戈,但这富康龙作为都指挥使必须换掉,让左风先代理着吧。李大人,您意下如何?”
李鸿汉点头道:“毅恒,你拿主意吧。但这人事变动,可得谨慎处理,别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左风此人是否能担此重任?”
贾瑀谦逊推辞道:“有林伯父和李伯父在此,我怎敢擅作主张。还望二位伯父多多指点。林大人,您觉得呢?”
林之焕摆手说道:“毅恒,此言差矣。我二人之前都已辞官,如今皆是白身。唯有你还是内阁大学士,理当由你决策。”
贾瑀忙说道:“二位伯父之前辞官,皆是被逼无奈,实乃不与逆贼同流合污,高风亮节,令人钦佩。这等大事,没有二位伯父的支持,我心中实在没底。林大人,还望您多多帮扶。”
李白居接道:“大家不要争这个了,现如今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找到皇室幸存的后裔承继大统,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林大人,您觉得我们从哪些宗室入手寻找比较合适?”
林之焕点头道:“李世侄言之有理。若皇室无后,这京城局势怕是要更加动荡不安。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去找?咱们得划定一个范围,不能盲目搜寻。”
贾瑀皱眉沉思片刻,说道:“我已派人去寻找,只是目前还未有确切消息。不知诸位有何良策?李大人,您可有想法?”
李白居说道:“此事需加快速度,拖得越久,越容易生变。而且寻找的范围还得扩大。贾大人,是否可以发动民间的力量?”
李鸿汉说道:“不错,我们还需做好两手准备。若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皇室后裔,又当如何?贾大人,您是否已经有了预案?”
众人一时陷入沉默,雍安堂内的气氛愈发沉重起来。
过了一会儿,贾瑀打破沉默说道:“若真如此,那只能从宗室中挑选贤能之人,以安民心。可这人选,诸位有何想法?李大人,您觉得谁比较合适?”
林之焕说道:“也只能如此了,但这人选必须慎重,万不可再出差错。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更大的动乱。咱们得综合考虑其品德、才能和威望。”
众人纷纷点头,但是也知道萧氏皇家历代继位都是腥风血雨,幸存的宗室血脉较远,就怕难以服众。
李白居回道:“赵应奎和蔡禄已经派出大量人马前去寻找,想必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希望他们能带来好消息。林大人,您觉得他们能顺利找到吗?”
贾瑀点头,说道:“不错,这两人办事还算得力。不过还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如今城外还有两股兵马。一支是石磊所带的两万精兵,另一支是御马监的四勇营。他们现在密云一带徘徊,动向不明,着实令人担忧。李大人,您对这两支兵马有何看法?”
林之焕叹气:“之前地方就多有不听中枢指挥之事,此次事变之后,更是难以预料会发生何种变故。这两支兵马,咱们可得小心应对。贾大人,您打算如何应对?”
李鸿汉皱着眉头说道:“这两支兵马若不能妥善处理,恐会成为新的隐患。贾大人,你打算如何应对?是否要先派使者去沟通?”
贾瑀沉思片刻后说道:“我已派探子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一旦有风吹草动,便能迅速知晓。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林大人,您觉得是否应该主动出击?”
李白居接着说:“是否需要派人前去招安?若能将其收为己用,也是一股助力。李大人,您觉得招安可行吗?”
林之焕摇摇头:“此时招安,风险太大。若他们假意应承,进城后突然发难,后果不堪设想。咱们得从长计议。贾大人,您可要慎重啊。”
贾瑀说道:“林伯父所言极是。目前还是以观望为主,等摸清他们的真实意图再做打算。可这观望也不是长久之计啊。李大人,您有何高见?”
贾瑀话音刚落,李鸿汉轻咳一声,说道:“依我之见,咱们不妨一边观望,一边设法分化这两股兵马。派人去散播些谣言,让他们内部生疑,自乱阵脚。”
林之焕微微颔首,补充道:“此计虽妙,但也需防备他们识破,反将计就计。不如再暗中拉拢其中一些将领,许以重利。”
李白居皱着眉头说道:“可若是这些将领不可靠,临阵倒戈,那岂不是更糟?”
贾瑀沉思片刻,说道:“此事确实风险不小,但值得一试。先派人去探查清楚这两支兵马中哪些将领可能被拉拢。”